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戏子奋斗日常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假面的盛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0 KB   上传时间:2017-05-11 20:55:32

她有些出神地看着外面的湖光水色,“是啊,真美。”

“方才我看你行在街上,似乎心情不佳,不知这会儿可是好了一些?”莫云泊突然这么问。

秦明月当即一愣,这才明白他为何会突然拉她来坐船。

“我虽不是苏州人,但小时候却在苏州长大,现在过了季节,若是五六月荷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景色会更美。我听凤楼兄说,秦姑娘和凤楼兄并不是苏州人士,恐怕是没见过那种大片大片荷花盛开的场景。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甚至是紫色的,一朵朵含苞待放盛开在翠绿的荷叶之上,还有藏在花和绿叶之间的莲蓬。每到这个时候,游人们就会纷纷出游,会有许多水性好的船娘当场去河中采来荷花和莲蓬售卖……”

随着莫云泊的描述,秦明月的思绪缓缓散开,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

灵巧的小船,美丽的荷花,漂亮的船娘,一个猛子下去泛起的水花,细细碎碎的金光……

“那种场景一定很美。”她有些出神的说。

莫云泊笑着点头,眉眼间说不出的温柔。、,“是啊,那时候我还小,和娘亲一同前来故里。第一次见女子凫水,我十分诧异,还是娘亲告诉我,江南水乡长大的女子水性都很好,她们因为家境贫寒,每到荷花盛开之际,就会纷纷出来兜售荷花莲蓬贴补家用……那次娘亲买了好几篮子的荷花,还买了许多莲蓬,娘亲剥开与我吃,我以为会很甜,就像平时喝的银耳莲子羹那样,哪知却是苦的,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娘亲忘了去掉莲心……”

见莫云泊轻轻含笑的模样,秦明月不禁有些钦羡道:“想必莫公子的娘亲一定是个非常温柔的人吧。”

母爱是什么,也许曾有过,可惜秦明月并不能记起来。曾经回去过一次,一个人,轻装简行,到了家门口,却认不出那还是自己的家了。

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四周砌了砖墙,农村独有特色的大铁门,院子中用水泥抹平,显得异常整洁。

大门是敞着的。在乡下,一般人家白天都不关大门,方便别人来串门,一条黑色的乡下土狗趴在大门前晒太阳。院子里,一个年纪的女人挺着大肚子,阳光下的她皮肤红润,衬得旁边那个正在洗衣裳的中年女人,越发干瘪枯瘦。

这中年女人一头红发,染着这种亮眼的发色,却穿了一身灰突突的旧衣,越发显得这红发突兀。尤其头顶正中心,满满的一片白,像似生了癞子,再去看却是白发,让人意识到这个女人其实并不年轻。

这是她妈。

胶质的大脚盆里,装了满满一大盆衣裳,盆中架着一个搓衣板,她妈正哼哧哼哧在上面搓衣裳,一面搓,还一面对那个年轻女人道:“鹃儿,那凉的少吃些,别凉到肚子里的娃儿。”

“妈,吃个苹果你也要说,烦不烦!”那个叫鹃儿的年轻女人,满脸都是不耐烦。

中年女人一脸的笑,明明汗顺着额头正在往下滴,却似乎一点儿都不累样子。她脸上带着秦明月从来没见过的亲热,对那个鹃儿道:“妈不烦,烦什么,妈就是担心你凉到了。不就是个苹果,前儿你大姐打钱回来了,这种几块钱一斤的苹果,想吃多少妈给你买多少。你大姐这个死伢真是个狠心的哟,这么多年连家门都不回,要不是每个月还记得给家里汇钱,妈还只当她死在外头了。不过能汇钱就好,妈全当她死了,这钱妈全给你们攒着,以后养我大孙子……”

后面的话,秦明月没有再听下去,她扭头就走了。

来的悄无声息,走的也悄无声息,倒是家里那条大黑狗似乎还记得她,跟着她一路出了村子。她让它回去,它还依依不舍用鼻尖在她腿上蹭了一下又一下……

听到这话,莫云泊只怔了一下,而后轻笑:“是啊,我娘是个非常温柔的人。”

可到底是什么时候变得呢?

*

午后的暖阳轻轻洒扫在河面上,泛起细细碎碎的金光,显得异常好看。

因为有太阳,所以明明已经入了秋,却是不冷。江南的天本就不冷,最冷的时候一件棉衣就足以御寒,倒是那种下连阴雨的时候,总会给人带来一种骨子里发寒的冷意。也因此江南的人格外喜爱阳光,每逢到了艳阳高照之时,就会将家里的衣裳被褥拿出来晒晒,亦或是阖家一同出游踏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摘掉了总是挂在船头和船尾的一个个大红色灯笼,这总是夜夜笙歌的花船也显得平淡无奇,与那些富户人家的画舫没什么区别。

船舱中,祁煊正坐在红木圈椅上,手边是一个梅花红木小几,上面搁着一盏茶,身前还是站着那个青衣人。

“这种时候你找我出来做什么,什么事儿不能等到天黑了?这青天白日的,有青天白日出来寻花问柳的吗?”

一身青衫的乌鹊,满脸都是苦笑:“安郡王莫怪,实在是属下有事相禀。”

乌鹊作为二皇子在江南一带的情报头子,历来以不动如山,沉着冷静为著称。其实用白话点讲,就是个死人脸。可就算是死人碰到祁煊这样的人,估计都能被从棺材里气得蹦出来,又何况的活人乌鹊呢?

最近这些日子,乌鹊被祁煊搞得颇为头疼。

二皇子那边连连来密信催问,可这位爷却是一点行动都没有。京城那边得应付,这位爷还得小心侍候,催不得,骂不得,打不得,问一句就被人撂挑子,乌鹊急得团团乱转,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尤其这位爷成天一副无事样,要么是呆在贺府里闲闲度日,要么就是杵在戏园子里不出来,要么就是跟在莫云泊身边当跟屁虫,乌鹊想找他出来,找个机会比登天还难,若不是实在万不得已,他真是吃饱了撑的才会触这位爷的霉头。

乌鹊每每都在怀疑,二殿下怎会把这位爷请来了,他能干成什么事?反正自打这安郡王来到苏州以后,乌鹊就特意收集过他的资料。若论打架斗殴耍狠惹祸得罪人,这位爷是一等一的,但还从没见过他干过一件正事。

祁煊哼了一哼,估计看乌鹊可怜,十分大方的道:“有什么事,说吧。”

乌鹊这才敛住心中的愁绪,道:“前两日贺家的大公子几次带着莫五公子登门拜访王铭晟,可惜王铭晟并没有见他们。湖州那边自打李栋来到当地以后,连着挖出了咱们两根线,二殿下那边连连来信催促,让咱们尽快把王铭晟拿下来。”

李栋乃是出了名的黑面御史,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年逾四十,至今无妻无子,还无父无母。说白了就是光杆儿一个,大抵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李栋从来不怕得罪人,逮着谁就弹劾谁,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能当成大事搁在朝会上启奏,朝中上上下下几乎没有不被他弹劾的。

京城中若论难缠之人,安郡王是一个,李栋又是一个。

可就是这样的人,偏偏他能至今安稳,让人抓不出什么错处。惠帝对其也说不上来多看重,但似乎仿若是习惯了,哪天上朝李栋没冒出来上蹿下跳,惠帝还会觉得不习惯。亦或是李栋几天没出现在他眼皮子底下,他还会特意找人问一问。

也因此这李栋被贬了起,起了贬,至今还在都察院里任一个从四品的小御史。

这次发生了江南总督王铭晟在湖州府被刺一案,惠帝突然将他派了出来,举朝上下震动。

江南一带牵扯太深,不光是勋戚官绅占地的问题,还有各大富商与海寇勾结私下走私一事。大昌朝自建朝以后,其作风几乎是延续了前朝的作风,这禁海一事自然也延续下来。

其实朝廷不是不想开海,可大昌朝的建立本就是结合了众多势力,这里面有前朝的文武官员,有各地富甲一方的豪商,也有传承几百年的世家。要想起义,你没人不行,没钱更不行,当年□□说是一介武官,其实手底下除了几个人,就是个光杆司令。

时人都说太/祖皇帝乃是真龙,才会赶走外族,光耀了我汉人的河山。实则真相并不是如此,不过是适逢其会。用白话点儿讲,就是一群人因为太分散,被外族打得抬不起来头,实在没办法了,就坐在一起商议。嘿,与其这江山让外族安享,不如自己人来,恰巧太/祖皇帝又是这群人中最能领兵的,那就他吧。

所以说,太/祖皇帝虽是皇帝,但有的时候他说话,还真不算数。

太/祖坐上龙椅后,因为国库虚空,百废待兴,就曾动过开海禁的念头。可惜连着提了几次,都是还没开头儿就戛然而止。

俱因所谓的豪商,说白了就是靠走私起家,传承几代都是这么过的,真若是开了海上贸易,那是砸了许多人的饭碗。而富商背后还有无数盘根错节的势力,即使地位高如一国之君,也是不敢轻易妄动。

当然,太/祖皇帝在位十多年,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8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戏子奋斗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