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诚安郡王妃轶事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鸣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2 KB   上传时间:2017-05-23 19:59:51

然而不知道是隋嬷嬷派去的人不够伶俐,还是崔老太君的保密措施做得好,派去的人无功而返。常氏不甘心,直接鼓足勇气询问赵清溪,赵清溪却让她不用操心,说笙姐儿素来听话,常去丁家自有她的道理,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答案根本等于什么都没说,常氏不满意,然而丈夫显然不想多说,她不敢再多嘴。赵玉琴听到常氏的转述,气得脸都红了,愤然道:

“自有她的道理,瞧爹爹说得好轻巧。我和娘端午时候,跟着一大群人在街上走了一小段路,就被祖母和爹爹关了几个月不准出门。那憨货没有长辈陪同,时常去不熟悉的人家,一去就是大半日,爹爹却这般轻描淡写地,真是岂有此理!”

然而更叫她气愤的是,过得两日老太君和崔氏竟然带着赵玉笙亲自去了丁家,回来后宣布新昌伯府和丁家结成了干亲。赵玉笙认丁家老太太做祖母,认丁蔚做义兄。

“这心偏得都没边了!”赵玉琴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好在苍松院和常氏说话,气得嘴唇直哆嗦。“那憨货不顾礼节做下这种叫伯府丢脸的事情,祖母不但不惩治她,还拉上大伯母去给她善后。这下好了,认了干亲,什么风言风语都堵住了!”

婆婆和丈夫都没有惩治那孽障,常氏盘算落空,也是沮丧无比。一旁的隋嬷嬷却道:“大好的事情,太太和姑娘为何要生气。”

好事,不明白隋嬷嬷为何这样说,常氏母女齐齐看过去,隋嬷嬷微笑道:“太太和二姑娘原本担心四姑娘坏了名声会连累二姑娘,更担心她再次惹恼了诚安郡王,如今老太君这么安排,不但四姑娘名声无损,还额外带来了好处。你想四姑娘和丁蔚成了结义兄妹,往后两家少不得要经常走动,二姑娘自然也可以过去。那丁蔚和诚安郡王是结义兄弟,也是经常在丁家来往的,这样一来……”

后面的话隋嬷嬷没说出口,只是促狭地冲赵玉琴眨眼睛,赵玉琴如何不明白她的意思,脸一下就红了,娇嗔道:“嬷嬷真是老不正经,一把年纪了还打趣人家。”

是呀,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事,这么一说,让那孽障认丁家老太太做祖母委实是好事。常氏心情顿时由阴转晴,回身对赵玉琴道:“琴姐儿,不是说老太君打算近日请丁家祖孙来伯府吗?到时候你可要哄好那乡下老太太,让她喜欢你看好你。都说诚安郡王极其尊敬丁家老太太,将她当成自己的亲祖母一般。那老太太若是瞧中了你,免不了会在诚安郡王跟前提起的。”

常氏所说正是赵玉琴心头所想,不过她嘴上当然不会承认,而是作娇羞状道:“娘胡说什么呀,人家才不稀罕什么人在诚安郡王跟前提起我呢!”常氏和隋嬷嬷对视一眼,呵呵笑道:“不稀罕,我们琴姐儿才不稀罕呢。”

旬休之日,赵家兄弟都不用去衙门,丁蔚也轮休,崔老太君便选在这一日宴请丁家祖孙。虽然赵玉笙只想让祖母和父亲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崔老太君却觉得瞒谁也不能瞒着赵清源和崔氏,这可是新昌伯府,孙女当年曾经和元倓结拜过这样的大事怎么能瞒着家主新昌伯夫妇。

丁家祖孙对赵玉笙有活命之恩,赵家兄弟对丁蔚原本就心存感激。接触后有发觉这青年人不光相貌堂堂性格沉稳,还是个胸有沟壑之人,便越加欣赏他了。起先以为他做南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完全是元修硬塞进去的,如今看来人家确实当得起那官职。赵清源父子都是武将出身,又都到过边防,和丁蔚很能说到一块去,一时间花厅这边宾主相谈甚欢。

萱瑞堂女眷们也其乐融融。崔氏婆媳不用说,常氏为了赵玉琴,更是卯足了劲地对田老太太献着殷勤,而赵玉琴温柔娴淑的戏码今日演得是格外到位。丁蔚是诚安郡王的义兄,申氏哪有不好生结交田老太太的,几乎是第一时间拉着两个闺女就过来了。一时间,赵家三代女眷围着田老太太,极尽热情之能事,赵玉笙这个正主反倒给挤到一边去了。

弄得田老太太忍不住在心底感叹老天爷大概是觉得赵玉笙当初受尽苦难,所以如今要补偿她,给了她这么好的家人。总之丁家祖孙首次拜访新昌伯府是兴尽而归。

然而过不得两日,元倓就满脸郁色地登门了。新昌伯府和丁家认了干亲这事,虽然两家比较低调,但还是很快传开。元倓听说这事后,先是不相信,跟着心头便生出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自己和赵家那丫头是死对头这事丁家祖孙是知道的。自己对他祖孙掏心掏肺地好,他们怎么能做下这种让自己伤心难堪的事情。元倓越想越气,忍不住便跑来质问。然而到了丁府,他又没勇气在田老太太跟前念叨,只能将丁蔚拉到一边指责。

“你是我的结义大哥,怎么可以认赵四那恶婆娘做妹子,那样一来岂不是那恶婆娘也成了我的妹子了。呸,那样的货色也配做我的妹子!狡诈的婆娘,以为这样就能和我攀上关系了,做她的春秋大梦!”元倓一跳三尺高,气得脸红脖子粗地。

面对这样气急败坏的元倓,丁蔚真想扼住他的肩膀在他耳边大吼,让他那猪脑子多转转,自己祖孙都不是攀附权贵的人,为何祖母会轻易答应赵家认干亲的提议。赵玉笙才和祖母认识多久,怎么就会那么亲近她老人家。

“于笙”“玉笙”名字那么接近,赵玉笙的眉眼其实仔细瞧着,和当年的于笙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他竟然丝毫不起疑心。果然是富贵久了,就知道派人四处寻找于笙,却不知道自己动动脑子找人。

说什么“那样的货色也配做我的妹子”,呸,笙妹才不稀罕做你的妹子,人家更不想和你攀上关系!怕你怕你将来哭着喊着要和人家攀关系,人家都懒得搭理你!

自己还真是命苦,夹在这两个冤家中间难做人。丁蔚一边腹诽一边默默按下额头直跳的青筋,深吸一口气道:“放心,你讨厌人家人家也讨厌你。笙妹可是说了,往后除非重要的日子,不然你在我们家,她便不来。希望你也遵循这一点,若是知道她在,你就别来。这下你总能放心了吧。”

“笙妹,丁大哥,不准你这么称呼那臭丫头!”元倓瞬间炸毛,鼓着眼睛冲丁蔚开吼。丁蔚气结,半晌后强压下脾气道:“你也太霸道了吧,凭什么不准我这么叫,赵玉笙是我的义妹,我这么叫她天经地义。”

“丁大哥你怎么能这样,你忘记于笙了吗?当初咱们都叫他笙弟,于今你喊那恶婆娘笙妹,将笙弟置于何地!你明知道于笙在我心中有多重要,却要让一个我极端痛恨的人来代替他的位置,你可曾想过我的感受!”元倓悲愤得眼圈都红了。

丁蔚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沉默许久方道:“你胡说八道什么,谁说我忘记笙弟了。谁叫他们二人名字里头都有个笙字,我不这么叫要怎么叫?”元倓一梗脖子:“就不准你这么叫,你完全可以像赵家人那般叫她笙姐儿。”

自己有心提点,无奈这人丝毫不开窍,一味胡搅蛮缠,丁蔚实在不想再听他多说,便道:“你冲我发脾气可以,但不可在祖母跟前乱说。祖母她老人家今日去了新昌伯府,觉得她家的女眷都极热情极好,眼下心情很愉快,你可不能去扫她老人家的兴。况且认了赵家这门干亲,往后她老人家就有了走动的地方,寻得着陪她说话的人,与她老人家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喜事一桩。”

第59章 塔林

元倓不得不承认丁蔚说得有道理,闷闷地道:“还不都怪你,若是你成了亲,祖母她老人家有嫂子陪着,带着曾孙,何至于稀罕赵家那些婆娘。哎,其实我大嫂很是贤惠温和的,祖母觉着闷了,大可以去信郡王府找我大嫂的呀。”

丁蔚暗道:祖母和你那京都贵女的大嫂能有什么好说的。况且让祖母主动去信郡王府找郡王妃说话,旁人肯定会说自家一心攀附权贵,一把年纪了还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丁家人的作风。赵家这里是因为崔老太君婆媳态度诚恳,笙妹又说自己极想光明正大地常来看祖母,不然祖母才不会答应与伯府结干亲呢。

他不想再说这事,便反将一军道:“我当初在西北军营一年到头见不着几个姑娘,又没有长辈在身边操持,怎么成亲?倒是你,京都美女如云,你又身份尊贵,为什么还不成亲?”

元倓瞪眼:“丁大哥你糊涂了,别说我尚在孝期,就算不是,我也没到要急着成亲的年纪。”丁蔚有心试探,道:“就算不成亲,你这些年总有那瞧上眼的姑娘吧,怎么样,说给哥哥听听?”

元倓撇嘴,嫌恶地道:“谁耐烦看她们,一个二个地装乔作怪,瞧着就扫兴。你是没看到京都这些所谓的闺秀,见着我要么就哆哆嗦嗦地话都说不利索,要么就是眉开眼笑苍蝇一般地围着我嗡嗡嗡,叫人恨不得一个个提起来丢出去!”

丁蔚撇嘴:“少在哥哥跟前装样子,再怎样,你心里总会喜欢某种样子的姑娘吧,难不成你将来要胡乱娶个进门吧。”

元倓茫然道:“我喜欢什么样子的姑娘,心里是真没底,我从来就没想过这事。嘿,要是于笙那小子在我身边就好了,他喜欢什么样的我就娶什么样的,他不喜欢的我肯定不会娶,总不能为着个婆娘惹得兄弟不高兴吧。”

丁蔚胸口堵得难受,继续试探道:“你这说的什么话,兄弟是兄弟,妻子是妻子。那于笙要是不想你娶妻,你岂非一辈子不成亲。”元倓顿了一下,叹息道:“只要能找到那孩子,他不想我娶妻,我就不娶呗。”

元倓说完落寞地望着窗外,喃喃道:“丁大哥,你说那孩子此刻在哪里呢?天这么冷,咱们两个锦衣貂裘地,那孩子呢?可有棉衣穿,肚子可吃得饱,有没有人欺负他?你说我当时怎么就那么容易被我大哥的那一通鬼话给说动了呢?我若是不……”

丁蔚一阵牙疼,又来了,这小子就顾着念叨后悔的话,自己这个旁听之人却每每听得难受至极。之前不知道赵玉笙就是于笙的时候,陪着他一道扼腕叹息;如今知道于笙就是赵玉笙,却听得心惊肉跳,生恐自己忍不住难受,冲口而出揭开真相。

不想再接受这心理上的熬煎,丁蔚直接打断元倓,一把揽过其肩膀道:“走,去上房祖母那里去,咱们两个躲到一边那么久,祖母该问起了。”

转眼腊月就到了头,过了年就是正月,正月间京都各大寺庙要举办庙会,很是热闹,但人群摩肩接踵地也很拥挤,所以起初那几日,任凭几个孙女怎么嚷嚷着要去庙会,崔老太君都不答应,直到正月初六逛庙会的人大大减少,方松口允许。

这时候官府还处在封印期,除了赵俊身为羽林卫副统领今日抽不开身外,赵清源和赵清溪两兄弟都不用去衙门,有这两个大男人便带着一家子女眷去庙会也能保证安全。

想着丁家祖母一个人煞是无聊,崔老太君特地让赵玉笙前一日去丁府邀请她老人家与自家一道逛庙会。赵玉笙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元倓从丁家大门出来,两个人照了面。赵玉笙默默退到一边,元倓却狠狠冲赵玉笙翻了个白眼,然后气哼哼上了马车。赵玉笙不屑地撇嘴,抬脚进了丁府大门。

赵玉笙被丁家的婆子领入上房宴息室,田老太太看到她,立马问她可碰到了元倓。赵玉笙不想老人担忧,便说自己和元倓的马车交错而过,双方并没照面,又问元倓来有何事。

田老太太说元倓是来游说自己去郡王府办寿宴,他打算请戏班子来好生热闹热闹,被自己拒绝了。赵玉笙不屑地道:“祖母您看,这厮就是这么自私。只顾着自己向祖母尽孝,臭显摆,却不想这样一来人家会怎么看丁大哥。咱们又不是没有自家的宅子,为何要去他的府里办寿宴。”

田老太太点头道:“是啊,我就是这么想才回绝了那孩子的一番好意。再说去了他府上办寿宴,你就不能去了。这还是咱们祖孙几个时隔多年在京都重逢,我的第一个寿宴,怎么能缺了你呢。”

老太太说完又掏出四百两银票,说是还给赵玉笙的。赵玉笙哪里肯要,推拒道:“祖母,您看我眼下根本没有用得着银子的地方,而大哥急着娶媳妇,花钱的地方很多,这银子您就先拿着吧。”

田老太太叹息道:“咱们来京都的日子不算长,又没什么根基,我又不愿让孙子将就着胡乱娶个姑娘进门,蔚哥儿这媳妇一时半会哪能说好。如今元倓和咱们家合开的几家铺子,无论是西北那边的还是京都这边的,都能赚钱了。不然祖母哪里得的银票还给你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诚安郡王妃轶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