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好日子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谢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0 KB   上传时间:2017-06-18 22:41:43

而徐天蓝却要不了那么多人了,之前招的六个售货员已经在楼下跟着老售员学习了,而后面来的农村妹子,聪明灵俐的却不少呢,虽然多数都没念过几年书,但是基本常用字都会写,算数能算的过来,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还是得机灵,在徐天蓝看来性格几乎是天生的改变的机率很小,而不懂的可以学。

于大海这边面试通过的,就让对方直接第二天过来,然后送到各镇正在装修的国营店去,正好让老人帮着带,一个地方分三个左右,带加本一为的老人,于大海这建筑队一下子激增到70多人,他这边也积级联系工作,也不能都等着县长那边不是。

虽然有了建筑队,但是他们一直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哪有活干就往哪去,连个正式办公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人数多了,再这样肯定是不行了。

首先就得固定个办公点,然后再招几个留守的后勤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就他一个也是不行的,其实他也不怎么懂管理,就乱七八糟的凑合管管,专业的人才最好能找一个,还有就是财务人员,这建筑按说不是他一个人的,初期好几个人都投入挺大的,能越做越大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马上要注册公司,然后就是确定股份分配的问题。

于大海对注册公司虽说一窍不通,但是秦县长很看好他,而且觉得他也是为政府做工程,所以通知各个部门,手续没有问题就一路开绿灯,因此他营业执照很快就办了下来。

“大海哥,真没想到咱们也有了公司了,”大李把营业执照挂好,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所谓的‘公司’,一间门市部,好在面积还挺大的,同时十几个人在里面不显的拥挤。

于大海也看着门面上方找人写的牌匾----蓝海建筑。

“嗯,不错。”于大海也乐呵呵的点头,公司名字是他起的,他自觉没啥文化,也想不出什么立意深远的名字来,所以直接取了自己和媳妇的名字中的各一个字,听上去还挺气派的。

“对了,明天新人来了之后,你多负责几个组,多跑跑,你年轻,赵叔李叔他们年纪大了,带一个组都怕跟不上精力,只有辛苦你了。”于大海叮嘱大李道。

大李现在也算是公司资深无老了,虽然干这行才几个月,但是该会的也都会了,教新人完全可以了。

况且能有机会带新人这是大海哥给他机会,他当然要好好珍惜,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有当‘官’机会,大李胖胖的脸上扬着笑容,觉得前路越来越宽阔了。

笑着笑着,又想到要是小木不犯傻,以他的机灵劲,肯定混的比自己好,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

第二天,一行人都起了个大早,在国营店门口集合,虽然有了新公司地点,但是国营店在此多年,一般都知道怎么来,要是换了个陌生地点,怕不熟悉镇上路的人找不到。

这次招的新人有三十八个,是于大海招的头一批人,后面需要人手再多还会再招,这批主要是想多做培养,以备以后承接大项目时有人可用,后面再有新人也有人带着。

原来队上有不到三十个人,加在一个凑了两个小货车,老人带新人送到各个镇上边学习边干活,等活儿干完了,到时基本的也就会了,再培养几个电工、瓦工等等。

因为都是新人,自带手艺的一个没有,所以待遇算不上好,一个月就给十块钱,包吃包住,吃的方便大不了附近买些,到时候回来报账,住的地方有点麻烦,只能就在住宿了,否则各镇离的也不近,来回太不方便,好在租房都不贵。

大概早上七点半左右大部分都到齐了,大李点了点人数,“咦,还差一个。”

于大海看了看时间,“不等了,全都上车吧,再等的话,到了都得中午了。”两辆车,要走遍附近十一个镇,所以时间挺紧迫的。

“好。”大李答应一声,然后点好人数,分配好上哪辆车。

人们就纷纷上车,两辆车都是小货车,是秦明帮着找来的,货车没有车棚,只有坐里面的,开起来跟着兜风,好在现在天气并不寒冷。

大李也跟着去,于大海则留下接洽后续工作。

车子正要起动,就听到有声音随着早晨的清风飘了过来。

“等等、等等,”声音大而急,还伴随着气喘,是个男人的声音,很粗豪。

于大海循声望去,是个胡子拉碴的农村糙汉子,是他昨天面试过的,他有印象,看来应该是差的那一个。

他皱眉道,“怎么才来,赶紧上车。”

对方摆了摆手,然后稍稍喘匀了气,然后说道,“等等,大海哥,我还有点事。”

大海哥这个称呼一开始本来只有大李他们这些年纪小的叫,后来人多了也跟着叫,再后来他带着大家干活挣钱,大家愿意跟着他,就也都这么叫,也表示一种尊重。

大家都这么叫,这新来的听了自然也这么叫了。

于大海觉着这新来的事儿有点多,但是也不能不让人家说话吧,只得郁闷道,“那快说,这么多人等着呢。”

对方赶紧扯了个笑脸道谢,这人看上去年龄不到,也就三四十岁的样子,但是一笑起来却满脸笑纹,凭白老了十几二十岁似的。

“大海哥,是这样的,我本家有个叔叔,也没活干,所以也想来咱们这干活,但是昨天没赶上来面试,您看看能不能给个机会。”这人磕磕绊绊的说完,然后小心的看着于大海,生怕对方不乐意,连自己的活儿也黄了。

在他们这地方,找个活儿可不容易,工厂几乎没有,地里活又不会干,家里孩子上学都快成问题了,昨天回去告诉自家媳妇,找了这么个管吃管住,还有一天十块钱工钱拿的地方,简直没把她乐疯,就算以后不涨工钱,一天十块也十分可观了,攒几年都够给儿子盖房娶媳妇了。

于大海审视的看了看他,心想这人面相可够老的,你都老成这样了,你那叔叔肯定岁数也挺大的了,别回是个老人家,到时活儿干不成,再出点啥事儿。

不是他不好说话,但是既然开了公司就得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先,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情况堪忧啊,他还真不敢冒险。

“你那叔叔多大岁数了?”于大海没有一口否决。

这人一听这话,有点犯难道,“多大岁数...嗯,其实也没多大。”

他吱吱唔唔的样子,于大海就明白了,于是道,“我们这儿超过四十五就不要了,毕竟工作也不轻松,老人怕受不了工作强度了。”

本来他觉得自己这么说,对方应该就算了,可没想到人家还不依不饶了。

“大海哥,您帮帮忙,我叔叔年纪确实不小,但是身体特别健康,平时家里好几亩地都是他自己干,可能干了。”说着说着,他可怜兮兮道,“我这叔叔家里很困难,倒了霉了儿子媳妇都得了绝症,留下一大笔外债,本来还有个活儿可做,前些日子又出了事,又赔了一笔钱,眼下看着都快揭不开锅了,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大海哥您就帮帮忙吧!”

于大海越听越皱眉,怎么这经历他似乎在哪听过,于是试探问道,“你叔叔叫什么?在哪呢?”

那人一听有门,忙欢喜道,“跟我一块来了,我把他给您叫来,回头您问他。”

然后他便几步跑走,消失在前面一个胡同口,接着没一会儿,就领着个老头过来。

老头走到近前,二人一见面都惊讶了。

☆、第050章

“马大爷,怎么是您啊?”于大海惊讶道。

对方正是于大海家邻居,马大爷。

马大爷也没想到自己找活儿干,居然找到了于大海这里,他倒没有什么给熟人或是晚辈打工而不好意思感觉,反而很高兴,“大海啊!这可巧了。”

那介绍马大爷来的汉子也是一脸惊讶,“你们认识啊?”

于大海就说,“认识认识,我们邻居,你们?”

他家跟马大爷家是老邻居,几乎他记事起就是,马大爷家已经没有常来往的亲戚了,至少没见过马大爷有来往过的侄子什么的,刚才这人自称侄子,所以他有些疑惑。

那人赶紧说道,“我跟马大爷不是一个村儿的,可能你不知道。”

于大海点点头,“那马大爷您先留下,让这位...?”

“纪楠。”那人道。

“哦,纪哥,那你先上车过去。”那人看上去年纪不小,于大海很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那人答应一声,然后就随着上车先走了。

于大海把马大爷带到他新租的办公地点,倒了杯水给对方,“马大爷,你不是卖豆腐呢吗?怎么又出来找工作?”

马大爷一家人都挺好,包括他去逝的儿子儿媳,都是那种忠厚老实而又乐于助人的人,所以于大海跟马家关系都不错。

后来马大爷儿子去逝,他还送了一笑不多不少的钱,那时他也没什么钱,又刚娶了媳妇不久。

再后来他出去打工,媳妇跟闺女都在家,听媳妇说马大爷一家没少照顾,所以他一直对对方很感激。

他回来之后,只要回家都会提点东西去看看对方,上次回去还是端午节那次,给家里提了点东西,也给马大爷家送了些,不过上次回去马大爷还在卖豆腐,虽然赚的不多,但是维持一家生计应该是没问题了,怎么要出来打工?

马大爷年纪已经上了六十了,可能这些年也没少操劳,头发胡子全白了,一张嘴牙齿也掉了个七七八八,然而没有钱补牙什么的,所以也只能任由其继续掉。

脸上的皱纹也是沟沟壑壑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大,但人还是很开朗,往单薄的裤子上背了背手,未语先笑,“嘿,其实也没啥,那豆腐生意做不成了,就只能打打工了。”

于大海纳闷道,“怎么做不了?”

马大爷轻叹口气,“说起来我也挺生气。”

其实马大爷来青云镇菜市场摆摊卖豆腐,已经好几年了,因为豆腐做的好吃,而且也没有别的竞争对手,所以还是挺有市场的,而且也有了固定的老客户,镇上唯一一家国营店就直接到马大爷这里进货,一次就能买走三分之一。

所以马大爷这些年靠着卖豆腐,也把小孙女养大了,但是半个月前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另一卖豆腐的小贩,是个中年男人,听口音是外地的,他卖的豆腐比马大爷的稍稍便宜两分钱。

本来豆腐这东西就很便宜,一毛钱两块成人巴掌大的,马大爷两大桶一天也才卖十块左右,利润也三四块钱,还不算上人工。

这要是再便宜,就真的没什么利润可言,做豆腐每天一大早就要起来磨,非常辛苦的。

开始还有人贪便宜,买回去尝尝,但是有个两三天就没什么人买了,因为不好吃,还都是买马大爷的。

那人一看没了生意,就开始跟马大爷套近乎,马大爷虽然没怎么出去见过世面,但好久活到这把岁数,三言两语就听出对方想套他秘方。

这是吃饭的本事,哪能随便告诉人,马大爷还是知道轻重的,对方看软磨硬泡、装疯卖傻也不能让马大爷这个看上去很好说话的庄稼老头儿松口,最后一咬牙居然提出要买配方。

马大爷仍然摇头,“我配方不卖的,小伙子你还是歇了吧。”

说完这句话,被叫‘小伙子’的中年男人就真的歇了,连着好几天没来摆摊,其实摆了也没啥人买了,除非多日不上菜场的,才会尝尝‘鲜’。

马大爷以为这事就过去了,可是有一天他驾着驴车回去的路上碰到一个少年,那少年长的眉清目秀,也就十三四的样子,穿的破破烂烂的,活像个小叫花,而且摔伤了腿,马大爷看这孩子可怜,就问他家在哪看能不能送他回家。

那少年说跟着父母从外地刚过来,之前在镇上走散了,这边没家,也不知道他父母在这边安置在哪。

马大爷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天都快黑了,只得把孩子先回家,找点药治治腿,实在找不着家大人,只能去派出所报个案什么的。

谁知还没等报案,那孩子住了一夜便走了,马大爷还挺担心这孩子跑哪去了,会不会出事。

结果没两天,那卖豆腐的中年男人又来摆摊了,而且卖的豆腐跟他的几乎一模一样,然后有人买了说跟马大爷卖的一样好吃,而那中年男人卖的还是比马大爷便宜两分钱,这下他的生意就好了许多。

虽然马大爷有很多老顾客,但生意还是下降了,没办法只得降了价跟那人卖一样的价,但生意没见好,却有个前两个买了她豆腐的陌生女人跑来说买了他的豆腐吃坏了肚子,在医院里输了好几天的液,要他赔钱的。

他的豆腐都是早上现磨现卖,原材料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东西也是新鲜的,绝对不可能吃坏人,而且这么些年也没有过这种情况,马大爷一下子就懵了,然后被那女人连卷带骂,嚷嚷的几乎整个菜场的人都来看热闹,买过马大爷豆腐的老顾客替马大爷说话,也被那女人骂跑了。

那女人就跟泼妇一样,骂起人来嗓门又大又难听,马大爷就提出去医院看看孩子,然后那女人不让看,就让赔钱,当时闹的挺大,马大爷一个老人又吵不过她,只得把当天身上的现金都赔给了对方。

钱太少,对方不满意,但也没再要,就要把他赶走,他想暂时先避一避,就赶着车回了家,然后过几天再来摆摊,但是已经没有生意了,市场被那中年男人占领了,而且他的豆腐吃坏了人,有好多老顾客也很少光顾他了,他就完全摆不下去了。

“马大爷,那个孩子不会有问题吧?”于大海听完沉默半天,冒出这么一句。

“我后我琢磨了下,也觉得是那孩子知道了我的配方,我在家做豆腐也没避着人,那孩子还说什么看我挺辛苦非要到磨房帮忙,我看他伤了腿哪好让他帮,可能就是那时候被他看了我怎么做的豆腐了吧?”马大爷不无懊恼的说道。

“唉,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于大海也跟着叹息一声,“这样吧,马大爷,我这儿正在扩招人,人一多肯定伙食也得跟上,我这正愁没有买菜做饭的呢,我看您做饭手艺也不错,正好您把这活儿接了怎么样?”

于大海说的挺真诚的,完全不是出于同情马大爷,因为马大爷除了做豆腐好吃,还有一手好厨艺,虽然不是什么大厨,但是家常菜做的非常好吃,小时候于大海经常去蹭吃蹭喝,还有马大娘厨艺也很好,夫妻两个做饭都很有一手。

马大爷年纪不小,做建筑工作虽然挣钱多,但是身体肯定吃不消,做饭几十个人的饭虽然也轻松,但是有人帮忙,肯纯体力活强太多。

“大海,你弄个公司不容易,大爷就不拖你后腿了。我看了,你这工人都派出去了,哪用的着做饭的。”马大爷也是没有办法才出来找活儿,但是自己明显年龄太大,去工地人家担心他岁数大受不了也是有的,他也不想让人家格外照顾,只得拒绝。

于大海忙摇摇头,“不是现在,大爷,您这两天先回去,我这批招的人就是先学着干,后面镇上会有工程,到时候您就有用武之地了,不过这边还有点小活要干,您也可以先练练手,给我们几个留在这边的工人做饭吃。”

说着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张大团结,“我先提前预支您一周的工钱,您先用着。”

马大爷看于大海说的真实,而且似乎真的有用到他的地方,忙一拍胸脯,“那成,那我回家跟你马大娘说一声,明天就过来。”

马大爷接过大团结,满是褶子的脸上憨直的笑了。

送走了马大爷,于大海赶紧就联系找房子,其实他现在还没安排住宿问题,但是现在有了厨子,一定得找个能做饭的地方啊,他新租的门市部只有前面这一间,所以只得再租个房子了。

回家跟徐天蓝一商量,然后两人就开始从附近找起,还真是巧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好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