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后宫佳丽心悦我_分节阅读_第237节
小说作者:酥脆饼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14 KB   上传时间:2017-07-05 22:50:03

  她内心油然爬起一阵恐慌,声音几乎颤抖,问道:“你们娘娘呢……”

  “我在这儿。”

  一个有些嘶哑的声音,从角落里响起。

  谢令鸢急切地循声望过去,终于……

  在一片焦炭旁,看到了一个非洲人。

  林昭媛浑身焦黑,头发炸成波浪。

  谢令鸢:“……”

  要不是没有条件,她觉得应该给林宝诺拍个照,捅给娱乐狗仔,保证热搜第一,让林影后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你在做什么?”她几乎是有些生气,这气愤来源于方才的恐惧担忧。

  林宝诺冲她一笑,露出了雪白的八颗牙齿——因为太黑了,所以牙变白了:“我在研究火药啊。你看那些穿越的,动不动发明什么火药、肥皂、玻璃、坦克、印刷术……我也可以试试,对大家也能有帮助啊。”

  “……”谢令鸢一窒,竟被她噎住。良久这口气才顺了:“算了吧你,你化学考几分?我知道你也想尽力,其实你有这心意,对她们就是最大的鼓励。”

  “不!不够!”林宝诺身残志坚道:“我不能放弃!我觉得还有希望!不要拦我!就快要成功了!”

  谢令鸢:……我谢谢你了。

  正想劝几句,却忽然感到星盘有震动,她一怔,【天机星君】亮了,状态居然提升到了“利”!

  是白婉仪,她发生了什么?

  谢令鸢想起前几日的并州战报,宣宁侯打退了西魏人,追去了大漠里,两日未归。

  当前段时间京城兵变对峙,风雨欲来时;并州边塞,也经历了一场生死的涅槃。

  第一百六十五章

  并州自古以来是兵家险要之处, 虽然是北方军事重镇, 太平盛世因丝绸之路而富庶,然而到了国势衰微时,便逐年荒芜。

  自惠帝以后, 这里的土地因常年征战早已荒废, 为了谋生, 有的人去当兵, 有的人则冒着有去无回的风险去跑商。除了朔方、党郡几个大的郡城,附近的县镇和村落里,几乎一色的是老人妇孺。

  白婉仪从破败失修的屋子里走出来时,一个妇人还跟在她身后,质朴的脸上是沟沟壑壑的皱纹:婉娘子, 谢谢你的药, 你是好心肠, 老天会保佑你的。

  白婉仪笑了笑没回话。他们看到的太有限了,这些郡县绝大多数的人, 见过她恻隐的一面, 就将她想成了济世之人。兴许是过的太苦, 所面对的人心险恶永远是粗暴狰狞、将性命诉于刀尖, 所以总一厢情愿相信美好。

  她走医的途中, 与这些民众熟了起来,便常听他们这样说。

  ——您是好人,我们这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你让她跟你学点手艺, 谋口饭吃吧……

  这里穷苦的人家,女儿刚过十岁就早早嫁了。然而常年战乱,男丁渐少,出于无奈,她们只能找别的生计,下田做力气活。

  时常遇到有人这样恳请,她从不拒绝。小时候失去亲人,她也一度有过潦倒难以为继的日子,边塞之地的困苦,哪怕只是幼年经历,也足以刻骨铭心。若不是有韦不宣施以援手,也没有她如今的走街串巷,摇铃行医。

  所以,不知从何时起,她竟收了七八个女子,跟着她去军营驻地打下手,学习捡药和简单的医理包扎,管她们一口饭吃。

  兵营里医药有限,她的医队帮了不少忙。后来安定伯在病榻上,吩咐地方的和济局,将她的医队整列入编,以女子之身领一份军饷。没仗打的时候,与和济局的大夫一道,向民众普及预防瘟疫的药理;边境和胡人发生小规模冲突,官兵受伤的时候,便又辗转各个驻地卫所。

  遄行奔波,医队女子们却都前所未有的雀跃,对她们而言,能领一份军饷养活自己,不仅仅是衣食自足,更是得了与男子一般的尊重。这样扬眉吐气,是她们生平未有,甚至未曾敢想的。

  由于边境民风彪悍,女子抛头露面从不是什么被人闲话的事,一时间,不少人兴起了让女儿到和济局谋份差事的念头。

  她们淳朴的眼睛里闪动着光彩,如穷途逢生,对白婉仪说,谢谢娘子。

  白婉仪淡淡一笑,觉得自己未必能当得起。

  医队常在兵营里出入,有时也会见到有车夫赶着牛车,车里坐着几个穿高腰长裙、扑着廉价香粉的女人,明明是盛开的装扮,却是枯萎的木然。

  盛放与凋零糅杂于一身,分外违和。而牛车无动于衷地驶入兵营,将她们送去几个偏僻的帐子。

  在并州边境这种穷地方,女人们做活养家都忙不迭,哪有穿高腰裙子的,更不提扑香粉了。车上女子的衣着装扮虽然不华丽,甚至远不如长安城的平民女子,然而在并州这里,已经算是很花俏的。

  白婉仪停住了给一个士官的包扎,目光跟随那牛车看去。若那些女人不是医队,能出入这种地方,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她听到旁边有士兵用荤话开着那些女子的玩笑,劣质的烧酒从每个人手中轮流递过,一人喝一口,驱散伤口带来的痛楚。

  他们管牛车上的女子叫做,官妓。

  所谓官妓,有的是官宦人家获罪后女眷被发落至此,也有的是良民富户因各种原因破产所致。像并州地处边塞,已经属于流放,多数是官家获罪的女眷充了官妓。这里的勾栏院比起中原,更是惨烈,招揽的客人也常是士兵,最粗野不堪的那种。

  每当这种时候,她心中就涌动起一股悲戚的情愫。

  她的人生起起伏伏,见过贫贱,见过极贵,也见过云端之上的人深深跌入泥淖,挣扎不出。因见过,所以无法视若无睹。

  她做完手上事,站在那里长久出神。那处偏僻的帐子里有不小的动静,可隔得太远,她听不见,大概都被风声掠去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天色不早了,那些女子面带憔悴之色,从帐子里蹒跚出来,衣服还是完好地穿在身上,却遮不住由内而外透出的灰败。

  等她们上了牛车,即将启程的时候,白婉仪等在那里,拦住了她们。

  驾牛车的车夫认识她,兵营大夫稀缺,附近无论是卫所还是村落,都见过她。兵营里读过几天书的副尉,还管她叫先生。

  “白姑娘,您有什么事?”他态度称得上尊重,与对牛车上的官妓截然不同。

  白婉仪的目光落在牛车里的女子们身上,她们没有看她,有的倚着车便倦极睡着了,有的人双目放空看四周,有的人垂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她心中丝丝缕缕的低郁,生而为人,却总是无时无刻体尝到无能为力之感。她从身上解下一个水壶,递了上前:“这是我自己泡的糖水,里面加了五味子几类药材,可以补身。”其实是方才借了厨房调制的,她们疲惫亏损,久而久之便会大病。

  其他女子无动于衷。许是漠然了太久,于是挨在白婉仪手边比较近的女子转过眼珠,眸底凉凉地倒映出水壶的影子。然后伸手接过:“谢谢。”

  她在这样的状况下,以前的教养依旧未埋没,收到别人好意后,不卑不亢地道谢。

  牛车远去了,她们也没有回头。

  这里是西关口的兵营,去年,萧怀瑾就是在西关外,差点杀了西魏十一王子,然而因流民军溃逃,最终功亏一篑。它与高阙塞一道,像是螃蟹的两个螯钳,坚固地拱卫着并州驻军重镇——朔方。

  西关口共驻了三千多人,不时有西魏、西凉的马匪来扰,每每交兵,死伤并不罕见。白婉仪收拾好了西关口的伤兵,便离开兵营,回到西关口附近的关宁县。

  关宁县是西关口营地的补给之地,几千军队在关宁驻扎不下,才在西关口设塞。

  城门半开着,她进了县城,马蹄在年久裂缝的石板路上踏过,她牵着马回落脚的地方,转过两道巷子,却又看到了白天那个接了她糖水的女子。

  她正倚着一棵树,神情平和地看着树下两兄妹,拖着鼻涕的哥哥正带着妹妹,蹲在地上不知在玩什么。妹妹手里捏着一只硬甲虫,哥哥则抱着那个水壶,将壶口递到妹妹脸前,妹妹伸出舌头小心舔了一下,被风刮皴了的脸上,绽出一个甜甜的笑,眼睛完成月牙:“甜!还要!”

  糖是珍贵的东西,即便是中原富户也不常吃,这些小孩子从小到大兴许没尝过几次,是以兴奋。

  这让白婉仪想起了小时候跟随父亲,从五原郡迁到各地,辗转行医。说来也奇怪,那些富裕些的人家,兄弟姐妹却没有这样的舐犊情深。所以她从不羡慕富贵。

  那女子抬起头看到白婉仪,片刻后想起了她,向她轻轻点头致意。举手投足,尽是斯文,没有边塞女子长久做活的粗野气,也没有勾栏院里的妖娆庸脂。

  白婉仪细细看她,她脸上有几处长了疥疮和痈,大概是因为身体长年接触不同的人,染了病,看上去也瘦弱。

  这就发现,她眉眼依稀有点眼熟。眼距宽,人中短,下巴尖俏,可能因为过瘦,眼睛很大,眼神很空。

  “我也曾有过几个哥哥,对我们姊妹很照顾。”那官妓扶着树起身,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看着这些孩子,就忍不住会想起他们。”

  她走了两步,声音落在风中,似有似无地感触:“人之命运殊途,随风而堕,有坠于茵席之上,有落于粪溷之侧。总希望不要再起风,让这些孩子都能好好度过……我在胡言些什么呢。”她自嘲地摇摇头,离去了。

  白婉仪知道范缜这个典故,却不觉得她是在胡说。

  即便生有贵贱,可风一起,谁能保证自己上一刻在茵席,下一刻不是落入粪溷呢。

  。

  萧怀瑾回长安不久,并州的行台撤了,意味着这里将不再是边防重心。何贵妃接了圣旨,需遵照回京。

  启程的前一夜,武明贞设了宴,她们为何贵妃送行。

  如今何家虽势盛,可想到那日,那官妓意有所指的话,白婉仪一直未忘。只是她与何贵妃之间,并没有劝的基础,甚至从前在宫里,是敌对的。遂那些为何家的劝言,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句:“多保重。”

  朝廷另向并州派了宣宁侯,不日便至。

  三月初京中传来消息,天子御驾亲征,督战北燕。这昭示了,晋国将重心转移到东部平叛和对峙北燕上。

  得知消息后,拓跋乌一改先前姿态,整合了叱罗托的兵力,其后日子,并州与西魏的局势又如弦绷,生出了紧张之意。一连数日,西关口都在操练。

  清明不久后,一日黄昏,街上兀的传来敲梆子的声响,急切而尖利地回荡在街巷中,令闻者心悸,惊惧不已。

  县衙的衙吏在街上疾行,大喊道:“胡人进了西关,大家都赶快藏好!值钱的东西能带的带上!”

  胡人骚扰的事,在边塞已经是常见,不过自从去年西魏夺朔方城以来,还是头一次。彼时白婉仪正在一户人家看病,那家老人孩子躲去了地窖里,妇人抓起门后的扁担,浑身紧绷。

  县城城门附近,已经肃清,站在城楼上,关宁县令牟究感到了一阵深深的绝望。

  并州撤行台后,拓跋乌将叱罗托和十一王子的兵力也整合起来,凑了两万人,这次没敢打高阙塞,而是从西关口偷袭。

  牟究身为文官,跑到这种贫瘠的边境之地当县令,是因为遭到贬谪。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眼见敌人重兵压境的恐怖,第一次置身于真正的战乱中。

  他想起读过的史书,从汉代起,边境的郡守县令,不少都是身兼军政,被胡人闯城杀掉的并不少见。可明知如此,他们也不能弃城,只能这样迎接死亡。

  远远的,牟县令几乎看到了,拓跋乌的大军从天际而来,如同遮天蔽日的黑色洪流,让他想起了以前在煌州任官时,经历过的一次蝗灾。

  就像那时一样,铺天盖地的蝗虫,如乌泱泱无边际的黑云,内藏了吞噬日月的恐怖。

  牟县令一脸颓败。城门早已紧闭,可他知道,支撑不了多久。不仅是关宁县,附近十里八乡的男子,年纪到了十三岁就出去打仗或跑商谋生了,要么是西魏人来抢城骚扰时,把他们抓走当奴隶,剩下的多是老人与孩童,还有持家干活的女人。

  这样不堪一击,让县里拿什么来抵抗?

  他正满心赴死的绝望,远处西魏军中,忽然有几十人的马队离开大军,向城下疾驰而来!

  牟县令怔怔看着,不多时,马队开到城下,领头的人勒马抬头,露出一张隐约相识的面孔——

  步六孤宏,他的侄女婿!

  此事说来话长了。当年此人跟着商队来中原,牟究的侄女一见钟情,以绝食相逼,想要嫁给对方。他一时心软,便答应了这门亲,但对外谎称她病死,将她从族籍上除名。

  眼下,这个有着姻亲关系的人,似乎在西魏军中有军衔,用不熟的中原话,在城头下向他喊话:“叔父大人!我们大帅不愿伤及百姓,要我来同你们谈判。望叔父考虑一下,只要开城门,使两方免于交战!”

  他这一声称呼,把牟县令吓出一身汗。他哪儿敢同西魏人攀扯上亲戚关系?这事一旦捅出去,他可是要获罪的!

  可踱来踱去,又一时被勾起了别的念头,如果……弃城投降呢?

  这想法甫一冒上来,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可随即,这念头却如藤蔓攀缠,再也止不住。

  西关大营三千多人,并州援军还在路上时,西关口就被拓跋乌冲破。连朝廷守军都挡不住,他们县里全是妇孺,又能挡得了多久?

  与其坚守到城破,西魏人杀进来,民众死伤无数;还不如先同西魏谈条件投降,至少能保住百姓的性命!

  且步六孤喊他叔父,大概也是不给他留退路。要是被朝廷获知他与西魏军中有姻亲关系,别说官位了,恐怕性命都难保。无论是为了民众性命,还是为了自己,向西魏归降都是别无他法。

  反正朝廷自顾不暇,陈留王还在举兵谋反,这个天下今天姓萧,谁知道明天姓李姓王?他又何必把命交待在这里?史书上一腔骨气死在城乱中的太守,也不过是被一笔带过,后人连他们名姓都不记得。所以什么美名骂名,都不比活命重要!

  牟县令挣扎过后,就打定了主意。叫来衙门的佐僚,说出了自己的权衡后,二人商议,眼下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便决定由佐僚带一队衙吏出城,同西魏人谈判。若西魏人肯答应他们的条件,便开城投降。

  他同李佐僚互相拍了拍肩膀,在城头上诀别。都知道这一去,兴许就是生死两隔,可县里还有数千百姓,性命寄托于他们之手,重兵压境下,想要保全民众性命,唯有如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1页  当前第2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2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后宫佳丽心悦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