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梳头娘子_分节阅读_第119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2 KB   上传时间:2017-07-25 10:59:56

第一百四十二章·年关

进了腊月, 便到了年关。

就如那满大街的春联上所书的那样, 所谓“天增岁月人增寿”,这大概是世间最公平的一件事了。不管你是老人还是孩子, 甚至包括那真龙天子宣仁皇帝,即便再怎么不情愿,过了年后, 人人都要随着那流年增长一岁年纪的。

于是乎, 随着这年关的将近,随着那宣仁皇帝连着两场不大不小的风寒症, 一直被皇帝他老人家以一个“拖”字诀拖着的立嗣之事, 便这么着,再一次被提上了议程。

这几乎已经成了朝廷每到年关必定要被提及的一桩老议题了。只是, 往年间, 不管朝臣们怎么为着这传承之事着急上火,自觉仍年富力强的宣仁皇帝总打着哈哈一带而过。可今年却是因着入冬后连着的两场风寒,终于叫这不服老的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叫作“岁月不饶人”。于是,今年的腊月二十六,朝堂封印前, 再有人提及这个老议题时,宣仁皇帝竟难得地就着这个议题问了一问几位辅政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个信号意味着什么, 自是不言而明。

于是乎,这一年宫中的除夕大宴,便因此具有了别样的重大意义。

虽说往年间的宫宴上,所有参加“选拔”的宗亲子弟们都会在这一天里把自己收拾得格外齐整, 可今年则因着老皇帝的那一问,叫众人在自己身上愈发地用心了。唯一可恶的是,宣仁皇帝向外透露消息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离着除夕也就那么四五天的时间,之前原本已经准备妥当的礼服,如今看来,则明显显得有些不够妥帖了……

后世有句话,叫作“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于这一点上,一直为了今年除夕宫宴做着准备的李穆和李和两兄弟,就出人意料地占了点先机——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真是实力的一部分。

话说那二十三郎李和,小时候也曾是玉团子般的一个小人儿。便是他进京时,依旧是曾被人评说为“如一竿青竹般隽雅”的小小少年郎。只是,随着他进入青春期,整个人却是不知怎么就长残了,瘦得简直和后世某知名主持人有得一拼。虽然他的五官依旧还是那般清雅,却因着这吓人的瘦,在那“看脸”的朝堂上,渐渐趋于默默无闻,哪怕他的才情依旧。

当李穆向李和说起他的计划时,其实李和心里颇不以为然的。如今对面着那一人高的穿衣镜里仿佛脱胎换骨一般的自己,李和那经过阿愁巧手修饰的眼眸,不禁更加亮了三分。

“你们做了什么?”他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喃喃问着抱着双臂站在他身后的李穆。

李穆微皱着眉头,盯着镜子里的李和,心里一阵隐隐的不痛快。之前他以替李和做造型的理由留下阿愁时,就曾经跟阿愁提过,只要她出方案就好,他会另外找人来替李和上妆。偏偏那丫头一根筋般地认真负责,只说别人未必能够领会她的设计,非要亲手来替李和上妆。

李穆原觉得这应该没什么的,只要她不嫌累就好。直到他看到她站在李和身边三尺以内,整个人几乎都贴在李和的身上,一双修长的手指更是在李和的脸上抹来画去……

好吧,他醋了。

此时阿愁也在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听到李和的话,只当他是认真地发问,她便也认真地答道:“也没做什么,只是略加重了一点眉锋,还用了一点点眼线提亮眼睛。主要是衣饰上面,小郎腿长,我让裁缝略缝出一点腰线,腰带上也略做了点改良……”

这“腿长”二字,顿时又刺激到了李穆。他立时轻咳一声,打断阿愁的话,对李和道:“你管她做了什么,只要知道如今你这模样能够走得出去便成。”说着,便把话题引到今儿的除夕宫宴上。

他和李和讨论了一会今晚宣仁皇帝可能会有的问答,然后便借口他也要更衣,就这么不客气地把李和赶出了西三院。

和改变了造型的李和一样,今儿李穆也做了改变。之前他出入间总爱穿一身醒目的大红,今儿却换了一身素雅的牙白。他原就生得好,这一身素雅,衬得他那浓黑的眉眼愈发地幽深,那一向偏于浅淡的唇色则更加浅淡,使得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淡淡的疏离之气。

替李穆做完妆容,又侍候着这位小爷换好衣裳,看着镜子里的李穆,阿愁心里不禁一阵腹诽。其实她一直都觉得,这才是李穆的本来面目。那什么待人亲切,微笑和蔼,都不过是他引人上当的假面具罢了……

她冲着镜子里的李穆腹诽时,却是一点儿都没有注意到,李穆的眼带着某种沉思,一直凝在她的身上。

所以,当她听到李穆出声时,她不禁吓了一跳。

李穆叹息道:“真想把你变成个小人儿随身带着。”

阿愁一怔,抬头间,视线对上镜子里李穆的眼。那炙热的视线,顿时烫得阿愁眉尖微微一颤,忙不迭装傻充愣地移开了眼。

李穆盯着镜子里阿愁的身影一阵沉默,有心想要说什么,偏兰儿不识时务地在外间报了个时辰。想着反正这会儿什么都说不得,他便又道:“如果今晚一切顺利,我大概能够提早回来。”

阿愁不禁诧异扭头,问道:“你不用跟着皇上去天坛祭天地吗?”

今年祭天地的吉时是除夕和初一的交子时分。照着惯例,他们这些宗亲自然是要陪着皇帝去祭祀诸神的。

李穆却颇为高深地微微一笑,道:“许今儿就不用我们陪了。”

阿愁一阵不解。原本在广陵城时,李穆多少还会为阿愁讲解一下天下形势,以及他当下的所做所为。可许是因为西三院里并不十分安全,如今李穆很少跟她提及朝堂上的事,对于他正在做的事,他更是只字不提。他不提,她自然就更不会问了。

只听李穆重复又道:“若事情真如我想的那般顺利,不定我还能赶回来跟你们一并守岁呢。”

阿愁一眨眼,故作惊讶状,冲着镜子里的李穆道:“我竟没告诉小郎吗?我已经答应小郡主,陪她去报国寺敲钟祈福了。”

李穆顿时一皱眉。

阿愁却故作没看到一般,叽叽呱呱又道:“听说报国寺的钟楼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更不是什么人都给亲手敲钟的。小郡主说,之前她动用了汾阳长公主的名头都没能拿到那敲钟的名额,最后还是用了……”

她直把郭霞是如何弄到上钟楼敲那一百零八下祈愿钟名额的事,当个趣闻般说个没完,一双小眼儿更是笑成两弯初月牙儿,就仿佛这会儿李穆正饶有兴致地听着,而不是明显地黑着一张脸。

亏得转眼间外头就响起了狸奴的声音,兰儿也打帘子探头进来道:“外头在催呢,说是几位小郎都已经在前厅等着了。”

阿愁一听,顿时悄悄松了口气,又装模作样地上前来帮着李穆理了理衣摆。

李穆则垂眼盯着她的脑勺,然后猛地伸手捏住她的下巴,逼着她抬起头来,微眯着眼道了句:“你就装吧!”

阿愁不禁又是一眨眼。

直到李穆的背影消失于锦帘后,她才塌下双肩,又咬了咬唇,然后回头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眼神一阵迷离。

她不是那情窦未开的少女,便是李穆什么过分的话都没说,仅他那道灼人的视线,也足以叫她明白,那会儿他心里在想着什么了。

何况,那样的眼神,她不是不曾遭遇过……

曾经,她的秦川也拿那样的眼神看过她。正是因为那样的眼神,便是他从来没有明确对她说过那个“爱”字,她心里明白,那个字是一直存在于他俩之间的。

如今隔了一世,再从另一个人的眼里看到那种感情,阿愁不禁一阵五味杂陈。若说之前李穆的告白叫她有些感动,有些心软,甚至还有些隐约的心动,那么这会儿,他那和秦川极为相似的眼神,却叫她心生愧疚,叫她觉得,便是她并没有应承他什么,只因着那一刻的心动,也像是她做了什么对不起秦川的事一般……

阿愁垂下头,手掌用力压了压有些微微抽痛的心脏,然后一阵皱眉。

她后悔了。她后悔听了李穆的告白。更后悔相信了他那“跟你无关”的谎言。就如她曾跟郭霞说过的那样,没有谁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而便是李穆不求回报,出于公平起见,她也没有资格假装这件事不存在。

李穆的那个眼神……

不知道他是不是到底按捺不住了,阿愁却知道,她已经不能再放任这件事这样下去了。就算李穆说他喜欢她跟她无关,她也得向他表明她的态度。只是……

想到被她拒绝后,李穆可能会有的反应……阿愁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左思右想间,直到郭霞派来接她的马车到了门口,阿愁才咬牙跺脚做了个决定——除死无大事!便是被李穆报复,该说的话,她也该说清楚才是!上一辈子窝囊了一辈子,难道这一辈子还要延续上一辈子的窝囊不成?!

然而,就在她带着这种对李穆的歉疚和对自己的决绝爬上郭霞的马车时,她一点儿也没有料到,当她几个时辰后,再次从郭霞的马车上下来时,心情竟整个儿翻了个个儿……

作者有话要说:  预告一下,明天将要发生一件大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姓秦的鬼

这个时代里没个电视, 自然也就更没什么春晚了。不过, 除夕交子时,各寺庙里都要敲响一百零八下祈愿钟, 这倒是和后世一模一样。

甚至,和后世一样,能够在这样一个岁月更替的好日子里登上钟楼, 能够得到亲手扶着那撞钟槌撞响一百零八下钟声的名额, 依旧不是一件仅凭着金钱地位就能做到的事——照着寺里那些老方丈们的话来说:“这还得看各位施主的缘法。”

安宁小郡主便通过一些手段,得到了这样一个“缘法”。

一路上, 郭霞都得意洋洋地夸耀着她得到这个“缘法”的经过。

梁冰冰是头一次在京城过年, 且她家里没人是莫娘子那样虔诚的佛教徒,便是她知道有新年祈愿钟这么一回事, 在家时也从来不曾特特在除夕夜里跑去庙里听钟。她家人倒是更经常跟着教坊里参加祭祀的队伍, 跑去看官府的新年祭祀大典。

因此,梁冰冰这会儿很有些一心二用,一边又想去报国寺听祈愿钟,一边又想看看京城的新年祭祀大典跟广陵城的有什么不同。

此时,和郭霞、梁冰冰、阿愁共挤在一辆马车里的, 还有郭霞小朋友的几个“狐朋狗友”,比如某将军府的大娘子, 某公爷家里的三娘子等人。

同为贵女出身的这几位小娘子,往年都曾有机会随皇后参加新年的祭天大典,因此,没一个对那在天坛举办的祭祀感兴趣, 倒是对梁冰冰所说的广陵城的祭祀大典颇感兴趣,便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梁冰冰广陵城里的热闹。

阿愁先还默默想着自己的心思,想着回去后她要怎么应对李穆,渐渐地,听着梁冰冰说着广陵城里的事,便叫她心里暗暗生了些“每逢佳节备思亲”的惆怅来。

年前,莫娘子和阿季叔曾给阿愁来过一封信。因知道阿愁不能回去一同过年,莫娘子便在信中感慨,今年一家人再去惠明寺里听祈愿钟,却是要比往年少了一人了……

想到寺庙的祈祷钟,阿愁不由就又想到那下落不明的净心来。

净明再三说,净心不可能跟人私奔。可李穆私下里问了官府派去做调查的老捕快,那经年的老捕快却拍着胸脯保证,净心失踪的那片山林里没留下任何打斗挣扎过的痕迹——就是说,便是净心真是被人绑走了,她也不曾有过任何反抗——加上净心平常最宝贝的几样东西也都随着她一并失踪了,所以官府才得出这么一个“私奔”的结论。

这些年,只要莫娘子带着阿愁去圣莲庵,那听不懂经文的阿愁便总会避到菜园子里去找净心。虽然净心也修着闭口禅,二人在一起时常常都是各自保持沉默,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各自做着各自的事,不可否认的是,阿愁心里还是当净心是个朋友的。

以阿愁的观点看来,如果净心真是心甘情愿跟人走的,她觉得,便是找不回来也没什么,怕只怕净心不是自己情愿的……

胡思乱想中,马车到了护国寺门前。

那郭霞和将军家大娘子一样,从不拿自己当淑女看的。一下马车,这二位就呼啸着,拉着那和她们相比较为秀气的三娘子,三人一并飞奔向了钟楼。

而,虽然那三位贵女都替自己弄到了参与敲钟的“缘法”,也替梁冰冰和阿愁两个弄到了进钟楼近距离参观的资格,可就阿愁的本性来说,她并不喜欢这样的特权。她觉得,与其挤在一堆贵人中间,倒不如和钟楼外那些等待新年钟声的普通人站在一处更为自在。

梁冰冰也颇为认同她这话,于是,原本都已经跟着郭霞她们进了钟楼的梁冰冰,便这么着,拉着阿愁又退了出去。

郭霞等三人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倒并没有强求她俩非要跟着她们。于是,五人就这么分了两边,一边上了钟楼,一边则在钟楼下转悠着。

那钟楼外的空地上,被各种灯火照得一片通明。最靠近钟楼的地方放着供桌等物。供桌前,则是两排长长的莆团。和尚尼姑分左右坐在供桌两边的莆团上,敲着木鱼念着经文。围绕在这些出家人四周的,则是那些等候新年钟声的众善男信女们。

这些人,许多人都自带了莆团马扎等物的。亏得最近没有雨雪,众人便就着自己带来的莆团马扎,随意找了地方坐着,有随着那些和尚尼姑诵念经文的,也有跟周围之人攀谈说笑的。一时间,鼎沸的人声几乎盖过了钟磬木鱼之声。

阿愁眼尖,竟一下子就在那些念经的尼姑里看到了净明。不过,她也眼拙,居然是先看到净明,然后才看到那坐在最靠近供桌处的圆一师太。

和诵吟出声的净明等人不同,圆一师太一直在默诵着经文,且时不时和着阿愁不明白的节奏,抬手敲一下面前的一面石磬。

虽然这会儿到处人声鼎沸,默默注视着专心念着经文的圆一,阿愁那颗有些浮躁的心,莫名就沉静了下来。

梁冰冰是个坐不住的,见阿愁听和尚尼姑念经居然听住不动了,便用力一拉她,硬是拖着她到处去走走了。

那梁冰冰原就比阿愁高出半个头有余,这般一拉,阿愁立时支撑不住,只得那么被她拉着走了。

就在她被梁冰冰拉得脚下踉跄了一下时,耳畔隐约似有人低低叫了声“阿愁”。

阿愁本能扭头往人群里看去,却什么都没看到。

那梁冰冰拉着阿愁笑道:“瞧你那出息!别人想进钟楼都不成,偏你事多,还怕得罪贵人,竟不肯进去。”

阿愁斜眼看看她,笑道:“你不也转眼就跟着出来了?”

梁冰冰这么说,原只是有意找阿愁斗嘴取乐罢了。她二人正相互讥嘲着,忽然就听得廊上有人高声叫道:“那不是莫家阿愁和小梁娘子吗?”

阿愁和梁冰冰抬头一看,就只见那廊上影影绰绰站着几个妇人。直到其中一个妇人向前走了一步,将脸露在灯影下,阿愁和梁冰冰才认出来,这些正是京城梳头行会里的娘子们。

如今梁冰冰和阿愁都算是留在京城执业了,所以跟京城梳头行会的人也算是熟识的。可因为她俩又算得是越了界的,偏偏她俩是贵人亲自指定的,所以,京城的梳头娘子们对她俩几乎都没什么好声气儿。如今在这里相遇,便是表面上要说些客气话,那话里带点尖刺什么的,自是在所难免。

阿愁是个省事的,不乐意跟人起冲突,梁冰冰却是个拿吵架当乐趣的,便对阿愁笑道:“怕个什么!又不用你开口,我去会会她们。”说着,不管阿愁乐意不乐意,就这么硬拉着她迎了上去。

果然,那几位梳头娘子先是照例客套了一番,只说梁冰冰和阿愁少年有为,手艺为贵人所看中,将来必定前程远大等等等等。接下来,那话锋一转,三句话里倒插了两根刺地暗示着梁冰冰和阿愁两个不懂规矩,巴结贵人,失了体统……等等等等。

那梁冰冰则笑眯眯地接过话茬,只一脸谦逊地说着她俩其实什么都不会,是贵人要求太低,满京城都看不中人,倒看中了她俩这两个新入行的,倒叫这些老师傅们耻笑了云云……

两边打着口水仗,梁冰冰以一挡十舌战群“襦”时,阿愁则悄悄后退了一步,假装自己跟这些笑里藏刀的人们不是一伙的。

也亏得那些人正跟梁冰冰干仗干得热烈,倒没人注意到阿愁的动静。等远处不知谁家放起烟火,烟花暂时分散了众人的注意力时,梁冰冰再回头找阿愁,就只见她早不着痕迹地退到了廊柱的阴影里。

梁冰冰恨铁不成钢地拿手点了点阿愁,恰正好那边又有人开了口,于是她便扭过头去,意犹未尽地继续舌战去了。

阿愁正摇头笑着,忽然,有人隔着那廊柱拉了拉她的衣袖,然后她便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低低叫着她的名字:“阿愁!”

阿愁扭头看过去,就只见廊柱另一边的阴影里站着个人。

那人低着头,缩着肩膀,除了叫人看清他身上穿着件男式青色大袄,头戴一顶小帽外,一时竟分辨不出年纪模样。

只是,那人飞快一抬头间,远处恰正好炸响一朵烟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梳头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