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梳头娘子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竹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72 KB   上传时间:2017-07-25 10:59:56

等阿愁做完了思齐的妆容,扭头叫着莲枝时,莲枝回过头来,看到那边已经有三四个老梳头娘子做完了份内的两份工,那些已经上好妆的女-优们早聚在一处无所事事地闲聊了,她的一张脸顿时就拉得老长。

莲枝走过来,见思齐弯着腰,将一张脸凑到烛台下那面支着的仅巴掌大小的铜镜上,顿时觉得,这孩子肯定是发现脸上有什么不对了,便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上前拍着思齐的背道:“看吧,早提醒你了……”

思齐扭过脸来,那张脸,不由就令莲枝的话尾一下子梗在了喉咙里。

眼前的少年,剑眉飞扬,双眼明亮,那略厚的唇微抿着,透着股她从来没在思齐脸上看到过的坚韧不屈——明明还是那个思齐,却似乎又不是那个思齐了。

莲枝是教坊里的老人儿了,当年教坊里没那么多讲究时,全是她们自己动手给自己上妆的,所以她多少也懂得一些妆容的手法。可当她盯着思齐看时,却是除了看出那个梳头小学徒修齐了思齐的眉之外,一时也看不出个什么。偏就这样,叫思齐那原本呆滞平凡的五官,竟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一向爱碎碎念的莲枝,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才是了。

思齐则早扭过头去,看着阿愁忽地一笑,道:“我才明白师傅说的‘意境’是个什么意思。多谢了。”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由就叫收拾着化妆器具的阿愁眨巴了一下眼——她有听没懂。

那思齐则已经站起身来,给莲枝让出位置,然后转身从聚在门口处的那些已经上好妆和尚未上好妆的龙套们中间挤了出去。

那些正闲话着的龙套们,有注意到他的,在漫不经心看他一眼后,却是忽地又往他的背上看去第二眼。只是,此时的思齐已经挤了出去。

莲枝也在看着思齐的背影。直到他的人影消失在黑暗的过道里,她这才转过头来,上上下下打量了阿愁一番,咂着嘴道了句:“可真是……”

顿了一顿,许是觉得这不定只是偶然,便一旋那彩衣,在方凳上坐了,抬头瞪着阿愁告诫道:“可不许你乱动我的脸。”却又极矛盾地道了句,“行了,动手吧。”

第九十一章·权谋

等做完了手头的活计, 那些龙套们被管事吆喝着赶到楼梯边去候场之后, 阿愁等人一时都闲了下来。

那甜姐儿凑过来, 对着阿愁一阵挤眉弄眼道:“白同情你了, 没想到你竟讨了个巧宗儿。”

如今她们才刚看出来, 为什么那几个老梳头娘子都抢着要那几个男孩了。

虽然大唐的男子也跟女子一样爱臭美, 可比起女子的妆容来,男子依旧是要简单得多。

明明是不愿意在男妆上露了怯的岳菱儿, 此时也不无泛酸的道:“是呢, 偏我那两个都要画花黄, 还要贴花靥。给他们男的做妆容, 可再不需要费这些劲儿, 能省下好多事呢。”

一旁正闲聊着的几个老梳头娘子听到, 其中便有人倚老卖老道:“哟,这才刚头一天你们就想着偷懒了?”

行会里, 沦落到需要接这种生意的, 一般都是那快要混不下去的梳头娘子。那岳菱儿却是岳行首的女儿,加上才刚一歇下来,那几个老梳头娘子们就倚老卖老地使唤着阿愁等人给她们端茶倒水。便是她们看在岳娘子的面子上,没敢使唤岳菱儿, 却也已经叫她很不高兴了。这会儿听那老梳头娘子这般说,她立时扭头冲那接话之人虚虚一笑, 道:“哪里是想偷懒,不过是心里佩服大娘罢了。我们这里才刚给人抹完香粉,大娘那里就已经做完一整套的妆容了。这利落,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

大家都是行内之人,便是如今岳菱儿等五人依旧还是学徒,可论起水平来,却是要比那些老梳头娘子们高出太多,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五个梳头娘子自始至终都不过是在糊弄差事罢了。

岳菱儿小小地噎了那几个老梳头娘子一句后,那些梳头娘子也不敢再来招惹这几个小徒弟了。正好这时第一场歌舞毕,那些龙套们跑着回来换装了。

而,虽然就舞台妆容来说,只需要于最初化好妆就不需要大动作,只要随时补一补妆便罢了,可随着节目的变动,这些龙套的服饰发式却是也需要跟着变化的,哪怕是如思齐这些男孩子们。

那思齐的第三支舞,是军仗舞。看着他换了一身戎装,阿愁帮他改了早定好的发式后,见还有一些时间,便从妆盒里抓出眉笔,往他的眉眼上略动了些手脚,笑道:“行了。”

于是,思齐再次凑到那铜镜前,盯着镜子里的自己一阵仔细端详,然后回头对阿愁又语焉不详地道了句:“原来是这样。”便听着楼梯下招唤的铃响声跑了。

看着他的背影,阿愁再次眨巴了好一会儿的眼,依旧还是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不过,转眼间,她就被可以连着歇上两支曲子的莲枝给缠上了。

莲枝一下台便跑过来急急拉住阿愁,却是一改刚坐上方凳前的不信任之色,反倒是带上了一丝急切,小声问着阿愁道:“你是怎么把我这大小眼弄得一样大的?”又指着自己的左眼道:“我这眼皮上生过一次疖子,之后两只眼看起来就不一样了。你是怎么弄的?能教教我吗?”

在阿愁刚给莲枝上完妆后,莲枝就发现了,她那原本显着一大一小的眼,却是不知道被阿愁用了什么技巧,竟调整得一般大了,且她那张脸,看上去明显要比上妆之前显年轻漂亮。若不是楼梯下响起催促她们上台的铃声,她当时就想要抓过阿愁问个究竟了。也因着这心思,叫她在台上连着出了好几个错,好在那时候台上锣鼓宣天,滥竽充数下,一时倒没被人发现。

之前莲枝像祥林嫂那般抱怨个不休时,就不止一次提到过,她认为,如果不是她眼睛上落下疤痕破了相,她肯定可以出头的。

见她如此急切,阿愁笑了笑,也不计较她之前的种种牢骚怪话,回身指着小案上放着的眼影和眼线笔道:“我用了这些东西……”

“这是什么?”不等她把话说完,那莲枝早已经伸手过去,一把抓起那支笔,道:“这不是花间集的眉笔和眼影吗?”

其实这并不是眉笔,这是阿愁新近才刚弄出来的眼线笔。只是,因为主事的李穆如今滞留京城不归,阿愁才没有将这眼线笔拿出去投进花间集罢了。

——当初李穆提出合伙一事时,除了想要借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外,也是想着帮阿愁脱贫致富的。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一世的阿愁虽然换了个壳,其实骨子里她依旧还是前世那个“胸无大志”的秋阳。她之所以同意跟他合伙,与其说是她想发财,倒不如说,她更想借由他手上的资源,折腾出她想要的一些东西罢了。很显然,比起做个富家婆,她更宁愿脚踏实地靠着自己的手艺吃饭。既然她所不愿,他自然更不会强迫于她。于是乎,阿愁便真个儿成了纯研发人员,以至于李穆这一不在家,她连自己新弄出来的东西该交给谁都不知道了……

虽然这眼线笔一时不能问世,不过,花间集里所卖的眉笔,临时倒也能够充作眼线笔用,不过是因为笔芯配方的不同,可能不容易上妆罢了。

于是阿愁便指鹿为马地胡乱应了一回。

“这些该怎么用?”莲枝巴巴地问着。却是似乎忽地想到了什么,便又装着个可怜模样,对阿愁道:“我知道我知道,你们有你们行内的规矩,有些东西是不能外传的。叫你教我是为难了你。可你瞧瞧,我都已经这个岁数了,再混不出个模样,我这一辈子就完了。”又道,“要不,你悄悄的教我,我给你钱……”

阿愁看看莲枝,心里微微一叹,笑道:“我可以教你,也不要你的钱,不过,你得帮我打听一个人,她叫果儿……”

和其他梳头娘子们的鄙帚自珍不同,阿愁并不忌讳将她知道的教给别人,何况,她那些和这个时代不同的妆容理念,愿意接受的人越多,于她来说就越是有利。

等莲枝也上台去了,闲下来的阿愁不由就想起了那如今陷在京城动弹不得的李穆。

李穆原以为,他最多二月里就能回来的,却不想,他、二十三郎、二十六郎,还有那十四郎,竟都被皇帝授了宿卫之职留在京城。且,据说,如今京城人都传闻,将来能够承继大统的未来储君,必定是出自他们兄弟中的一个。

据说,那母族为世家出身的十四郎李秧,如今正得着世家们的支持;母族是书香门第的二十三郎李和,则得到朝中诸多书香寒门出身的官僚们认同;二十六郎李程虽然母族不显,却因他为人豪爽好武,很得军界诸人的好感;至于二十七郎李穆,则因他姨母跟皇后有旧,也颇受一些人看中。

立嗣之事,自古以来就浸透了血水和权谋。既便李穆早说了他对那个位置没兴趣,阿愁则更是深知什么叫作“身不由己”。便是李穆自己无意,他姨母宜嘉夫人也未必没那心思。便是宜嘉夫人无心,她背后的皇后,只怕也更愿意让一个跟她有关系的人坐上那个位置。到时候,只怕就算李穆不愿意,他也不得不被人拱上那个位置……

虽然李穆总以一张笑脸掩饰着他的不好接近,几年相处下来,阿愁却是比谁都知道,其实这孩子很是重情重义。不仅是他,同样跟她关系不错的二十六郎和二十三郎,其实也都是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可这承嗣一事,却全然不由他们自己做主。作为这几个人里唯一的成年人(?),阿愁心里不得不担忧着,他们兄弟之间会不会因为这件事生了什么隔阂,有了什么心结。偏他们都在京城,她却在广陵城,便是她想要帮忙也帮不上。

因道阻且长,从广陵城到京城,最快也需得走上大半个月。自李穆进京后,阿愁就只收到过他的三封信,且信里什么重要的事都没说,只写了一些京城的风土人情——当然,阿愁也知道,于这个敏感的时期里,他也没办法在信上写些什么要紧的事。

因珑珠新婚,这次李穆进京并没有带走珑珠,而是带了强二狸奴和兰儿香草四人。那强二是李穆身边的总管,所以每回李穆总派着狸奴来送信。可每每被珑珠和阿愁两个盘问起来,那笨狸奴除了与有荣焉地说着他家小郎在京城如何风光,如何因着那首赞他美貌的长诗而受京城人士的追捧外,这孩子竟是一问三不知。

不过,虽然不知道李穆能不能安然度过这承嗣的危机,阿愁倒是知道的,他那赚钱的大业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步伐。

且,这熊孩子,在赚钱的同时,还不忘给那些惦记上他那如今日益庞大资产的人挖坑……

在做出玻璃和镜子之前,李穆就曾给阿愁说过“财帛动人心”的话,且那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哪怕他是王府小郎,也没那本事保下这等“宝物”。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那玻璃的配方上交给了朝廷,又将那利润更大的镜子上交给了天子。而虽说上交了这两样能发大财的“秘宝”,李穆自己也没全然吃亏。一番运作之后,他从朝廷和天家那里要回了他在广陵郡生产销售玻璃和镜子的专营权。

所以,便是他那些藏在别人名下的生意依旧不为人所知,只这两样摆在名面上的生意,就足以叫李穆成为天下最富有的王府小郎君了。而,也因此,叫他招来一阵非议。

城里有人说,那二十七郎只是王府里的一个小郎,父母尚在,他原不该有私产的,这是一种不孝的行径。

不过,很快王府里就有人站出来替李穆辟了谣,只说广陵王夫妇不愿意儿子白辛苦一场,这才特特向朝廷申请将广陵城里的专营权交给李穆。至于李穆,则早就孝顺地表示,父母所赐虽不敢辞,两项生意的进项他却不敢私留,全都又献给了广陵王夫妇——好一个父慈子孝的戏码。

当初,城里传出那种不好的风声时,阿愁曾很替李穆发了一阵子愁。直到狸奴给她带来李穆的口讯,她才知道,这整件事原来早在李穆的算计之中……

好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那妖孽虽然只是个孩子,却是血管里流着“龙之血脉”的孩子。前世就不懂得什么权谋的阿愁觉得,她好像是白操心了。与其咸吃萝卜淡操心,她还是老老实实先管好自己的事吧。

第九十二章·玩闹

秋实楼里散场时, 时辰早已经过了亥正。好在教坊里也知道, 这时候阿愁她们是出不去坊门了, 便安排她们在教坊里的一个大通铺的房间里歇了一宿——这早已经是惯例了。

第二天一早, 坊门才刚打开, 阿愁等人便各自散了, 只等下午申正时分再回来当差。

等回到周家小楼时,莫娘子出早工还没回来。因择床, 加上教坊里种种丝竹管乐响了一夜, 叫阿愁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于是, 她也不管什么白天不能睡觉的禁忌, 倒回她那张小床上就睡着了。

等莫娘子回来, 敲门叫醒她时,已经过了巳正了。

莫娘子略问了一问她昨晚在教坊当差的经历, 见她平安无事, 便笑着将她赶到楼下去找四丫玩耍,她则在楼上忙着准备午饭。

当初阿愁进夫人府习艺没多久,王家师娘就生了,却还是个丫头。这不禁叫王夫子失望到几近绝望了。甚至, 因着楼上韩家大姐被富人买回去做生养妾的事,叫王夫子也动了心, 想着是不是也雇这么个人回来替他生儿子。

他这念头才刚跟王师娘一提,人前一向温婉和顺的王师娘就发了雌威,掐着那文弱书生王夫子的脖子, 泪流满面地喊着要跟他同归于尽。直吓得王夫子再不敢提这话了。而,便是他再不敢提,王师娘却是深深记恨上了,只说他肯定早有贼心,一想起来便要跟王夫子闹上一回。直到如今阿愁进入实习期了,王师娘才渐渐流露出要原谅王夫子的意思。

等阿愁下楼时,就只见招弟怀里抱着她那正呀呀学语的小妹妹,脚跟前蹲着隔壁那如今已经四岁了的三木头,一边跟那孙楠聊着天,一边喂着她妹妹在吃米糊糊。来弟坐在一旁纳着鞋底,四丫和她二姐蹲在天井里洗着衣裳,王阿婆则坐在一张小杌子上择着菜。

见阿愁从楼上下来,四丫从木盆旁站起身,一脸惊奇地看着她道:“咦?你怎么这时候在家?”

阿愁回来时,四丫受命出去买东西了,并没有看到她回来。

来弟接话笑道:“你忘了?她从昨儿起就不用再去夫人府里了,改接她们行里的指派呢。”又问着阿愁:“你们行里派了你什么活计?”

阿愁不禁一阵汗。她和莫娘子一样,都不喜欢把自己的事往外说的,偏这楼里的人一个个都堪比007转世,便是她自己不说,许多事情不过一阵兜兜转之后,终能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和后世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邻里关系不同,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要更为密切。甚至就如孙老心里所认定的那样,很多人都觉得,邻居不过是跟自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朋。所以,大家都认为,哪怕是邻居家的事,邻居们也都有权利知道……

想着反正没多久她们肯定也能听到传闻消息,阿愁也不瞒她们,只道:“都被派去了秋实馆呢。”

来弟的眉头一动,看着阿愁的眼眸顿时就亮了一亮。王阿婆则歪头想了想,道:“名字听着有些耳熟,一时倒想不起来那是哪里了。是什么酒楼菜馆吗?”

四丫立时笑道:“酒楼菜馆要她们去做什么?拿胭脂香粉做菜吗?”说着,自己先哈哈笑了起来。

阿愁那笑弯起的眼往众人脸上一一扫去,见只来弟看上去似知道这“秋实馆”是个什么地方,其他人竟都不知道,她便笑眯眯地道了句:“那是戏楼。”

顿时,四丫的笑声一滞,以至于她自己把自己给呛着了。那王阿婆则小小地“哎呦”了一声。喂着小妹妹的招弟那手一抖,勺子里的米糊便这么糊了她妹妹一脸。正跟招弟说着话的孙楠也立时扭头向阿愁看了过来。那正在井台边打着水的盼弟,手里的木桶就这么“咚”的一声掉进了井里。

众人略静了一息,盼弟才“呀”地叫了一声,赶紧跑到墙角处拿了那带钩子的长竿将木桶从井里捞出来。王阿婆则忍不住又“哎呦”了一声;四丫丢开手里正洗着的衣裳就向着阿愁扑了过来;来弟也收了手里的鞋底,两眼闪亮地看着阿愁,抢在众人头前,连声问着阿愁道:“你真进去了?那里什么模样?你可有见到什么名角大家?”

四丫也已经闪亮着两眼扑了过来,压着声音小声道:“你还去吗?下次带上我……”

她话还没说完,那脑勺后面就挨了她阿婆拍过来的一巴掌。

王阿婆则对着阿愁又“哎呦”了一声,道:“可真是的,你们行里怎么把你们这些小姑娘给派到那种地方去了?那里面可没几个正经人,也不怕你们被带坏了……”

“阿婆!”给小妹妹擦过脸的盼弟回头对她阿婆笑道:“这又不是阿愁能说了算的。就比如阿爹,不管学里收什么样的学生,阿爹都得教不是?”

王阿婆道:“理儿是这个理儿,可是……”她顿了顿,看向阿愁道:“你年纪还小,去做活计而已,可千万把持住自己,别被那些戏子带坏喽!”

阿愁听了,心里诧异着,脸上则笑着应了。她那么直白地告诉众人,一来是因为这事儿原就保密不了,二来,非本土人士的她,也很想知道市井百姓对她给那些受非议人士服务,到底抱着种什么态度。

想到这里,阿愁才发现,原来两世以来她都是那种极胆小的人,什么事情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难怪她便是穿越了,也做不了个女主呢……

见邻居们虽然对秋实馆的优伶们都颇有歧视,不过显然这种歧视并没有波及到她的身上,阿愁悄悄放了些心后,便转移着话题,问着王家大姐道:“这几天就只忙着自己的事了,都忘问了呢,大姐姐的好日子定在哪一天了?”

她不问还好,她这一问,招弟连脖子都红了,却是回手将小妹妹塞进四丫的怀里,转身就进了屋,倒叫阿愁愣在那里,一时很有些搞不清状况。

“噗。”

原和招弟对面坐着的孙楠立时就笑开了花。四丫和来弟也笑了起来。只王阿婆沾着那菜盆里的水往阿愁脸上一弹,笑骂道:“小姑娘家家的,也不知道个避讳,竟什么都敢往外说!看把你大姐姐臊的!”

“我说什么了?”阿愁一脸茫然地看向笑软成一团的四丫和孙楠。

同样笑得前仰后合的来弟则伸手推着那二人道:“看吧看吧,我就说她白长着个聪明模样,其实糊涂着呢。”

原本不知在屋里做着什么的王师娘赶紧从屋里出来,从那笑得几乎抱不住五丫的四丫手里接过小女儿,回头带着种怜惜的眼神教导着阿愁道:“婚嫁之事,你个没出阁的小姑娘哪好就这么挂在嘴上说,要被人笑话的。”

话毕,便放四丫她们跟阿愁去玩耍了。

于是,除了还在淘洗衣裳的盼弟,四丫拉着阿愁和来弟,还有把弟弟送回家去的孙楠,就这么上楼去了阿愁的房间。

看着几个女孩上楼去的背影,王师娘叹息一声,回头对王阿婆小声感慨道:“可怜见的,这些小姑娘打小就该知道的禁忌,她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王阿婆也叹道:“自小就离了家呢,阿莫又是个没当过娘的。”又压着声音道:“同人不同命,听说跟她一同被解救出来的,其他孩子都被亲生父母接回去了,只她没那好命。也不知道是真个儿没找着她家人,还是她家里不要她了。”

王师娘竟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件事,立时问着王阿婆,“阿娘是怎么知道的?”

“之前那王大喇叭说的。”提到那被判流的王大喇叭,王阿婆不由一阵感慨,道:“她也是活该,阿愁一个老老实实的小姑娘,哪里碍着她的眼了?竟还特特跑去慈幼院里打听阿愁的这些阴私事儿。亏得她还没翻出什么浪就出了事……”

她话还没说完,王师娘就冲她老娘“嘘”了一声,皱眉道:“阿娘可真是,这些话以后再别提了,阿愁如今大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梳头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