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水镜凌澜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86 KB   上传时间:2017-08-15 13:47:15

  可惜沈商之子却不肯认下,他一口咬定,自己绝对没有与表妹有过首尾。

  沈商之子不认,沈商也不认,此女的父兄自然不肯,两家人就此闹翻。

  最后此女在气愤之下,怀抱婴儿去府衙状告沈商之子奸污良家女子。

  奸污是重罪,而且奸污不同于其它罪名,在历朝历代的刑典上,对于奸污都是重原告轻被告,也就是说,只要有女子状告男子奸污,不管女子拿不拿得出的证据,空口白话也算数,而男子,若是他拿不出能自证清白的人证物证,那么官府就会判男子入罪,可以说,刑典是完完全全的偏向女方。

  官非,足以毁掉沈商之子的官非,若是知府判定奸污罪成,沈商之子不只要入狱,他的秀才功名也要被革除,人生彻底被毁。

  沈商之子死不认罪,悲愤之余,竟然写了数十张冤书满街挥洒,最后还跳入河中要自尽保清名。

  好在沈商之子跳河之后被路人捞了回来,救回一命,但此案闹得沸沸扬扬,就是沈商之子真的蒙冤,他一辈子也摆脱不了这个污点了,不要说娶妻,就是科考之路也无法继续了,因为名声对于读书人极为重要,失去名声的读书人,在科考一途上几乎就等于被断了死路。

  袁宝和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平津,遇到了沈商。

  对于此案,袁宝和感觉疑点甚多。

  其一,沈商之子因为体弱的缘故,很少出门,更不会在外过夜,他的身边永远都有人跟随他,保护他,那位女子如何与他有首尾?

  若是在沈府中有的首尾,可沈家家大业大,沈府何其大,奴从何其多,沈商之子住的是外院,女眷全在内院,内外有别,不管沈商之子去往内院,还是女眷出往外院,看到的人不知会有多少,这又如何悄悄的有首尾?

  其二,此女若是真心要入沈家,怎么会偷偷摸摸,平白作践自己?那家人若是真心要与沈家结亲,怎么会不与沈妻提起?明明与沈妻有亲有故,为何不说?非得等到十月怀胎,生下孩儿,才来沈家闹事,这是结亲的所为?分明是结仇。

  其三,两家都是商人,商人重利,便是闹的不和,也不会直接闹上公堂,因为对于商人来说,官府可是吞金虎,不管有理没理,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是上了公堂,不舍出点血,断断是平安不了的,所以两家一闹翻,此女就直接告上公堂,分明就是有备而来。

  其四,以奸污之罪状告沈商之子,分明就是要置沈商之子于死地,便是不死,也要扒下他的功名,这是要毁人一生的绝招。

  结合以上四点,袁宝和就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是有人要害沈商和沈商之子,所以才会联合那家人,一环套一环的逼死沈商之子,而沈商之子一旦死了,沈商膝下无子,便是断了传承了。

  于是袁宝和就亲自去了府衙,拜见了当地知府。

  袁宝和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区区六品,但是他是东宫的属官,加之袁宝和是探花出身,这两个条件注定了袁宝和的仕途前程要比知府要光明的多,长远的多,所以当地知府很热情的接待了袁宝和,还把那位女子的状书内容告诉给了袁宝和。

  袁宝和向知府提及了他对这起案件的四个疑点,然后又拿出了太子给予他的东宫令牌,请求旁听这起案件的审理。

  知府很给面子的同意了,于是袁宝和就旁听了此案,虽然他无权参与审理,不过他的身份摆在这边,知府不可能真的把他当透明人,很多流程都会和他提一提,还会问问他的意见。

  袁宝和虽然只在翰林院和詹事府待过,而且这两个署衙都是清静的地方,不像那些法司衙门要经手很多罪案,但是这两个署衙的消息很灵通啊,尤其是翰林院,那就是内阁的秘书办啊,什么消息都要从翰林院通过,所以袁宝和虽然没经手过审案,但听说过的案子却不少,听多了,他的眼界也就开阔了。

  袁宝和帮着知府整理了此案中的一些疑点,又帮着旁听审问此案的人证,在袁宝和的帮助下,知府终于把其中的内情给挖了出来。

  而这个内情,更是荒唐离奇。

第183章 内情

  这件案子的内情说来实在很荒唐,前因是涉及到二十多年前的一桩旧事。

  沈商年轻时,白手闯天下,在初初闯荡的时候,沈商结识了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很能干,也帮了沈商很多,甚至还是他带着沈商走上了水运生意,沈商很感激这位朋友,认他为大哥,两人结拜知交。

  这位大哥一直没有成亲,说是身体有碍,沈商也不觉得不妥,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大哥从来不长胡子,应该是先天有缺。

  后来大哥抱养了一位男婴,说是从族中过继来的,要继承他的家业,大哥对其悉心栽培,十分用心。

  说来也怪,这个过继来的男婴,越是长大,眉眼越是像沈商,沈商也因此对其多有爱护之意。

  但是后来沈商娶妻生子,因着是中年得子,加之独子先天体弱,沈商便对儿子爱之又爱,对大哥义子的爱护便淡了。

  说起这些前事,就是因为这些前事关系着如今的这一场官非。

  与沈妻的外甥女有首尾的,正是那位大哥义子,要陷害沈商之子,要逼死沈商之子的,正是那位大哥。

  那位大哥其实是女子之身,当年她的父亲早逝,家中只有她一女,为了守住家业,她的母亲从小把她当作男子来养,也以男子的标准来要求她,所以她的一举一动皆是男儿之态,毫无女子的娇柔。

  她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不仅继续做水运生意,还做起了海运生意,在习惯了男子的天高地阔后,她根本不想嫁人,困于后院一隅,所以她就暗中寻找借精之人。

  后来她找到了,就是沈商。

  她比沈商年长七岁,初见沈商时,沈商还只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但她在亲眼看着沈商日渐成长,开创了自己的商行后,她对沈商动情了。

  她设计了沈商,说句不好听的,她迷、奸了沈商。

  然后她怀孕了,借口出海走货,她在外地生下了孩子,然后抱回来说是过继来的义子。

  沈商不知实情,见孩子越长越像他,对他十分爱护,见此她心中甚是欢喜。

  但是后来沈商娶妻了,生子了,对儿子爱之又爱了,她就受不了了。

  在一年又一年的嫉妒扭曲中,她最后生出了变态的报复心思,她要毁了沈商的儿子,让她的儿子成为沈商唯一的儿子,继承沈商的一切。

  为了走好这一局棋,她找上了沈妻的妹妹的夫家,许之以重诺,事成之后,可以把沈商商行的四成财产分给他们。

  商人重利轻义,那家的当家人同意了,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舍去一个女儿,就可以得到沈商商行的四成财产,多好的买卖啊。

  于是,一件荒唐的案子就这么形成了,所有人都成为了她的棋子,包括她的亲生儿子。

  因为此案太过违背常理,知府压下了此案,让三家人私底下自己解决。

  沈商在满头混乱中,还记得感激袁宝和,想要送上珍宝以作酬谢,但袁宝和不要珍宝,最后沈商只能折中送上了一艘海船。

  贺琅听完了这荒唐的案情后,一时难以成言,好半天才道:“那位女扮男装的女子,她脑中有疾否?”

  袁宝和摇头:“是心中有疾啊。”

  真的是有病啊。贺琅和袁宝和齐齐暗道。

  贺琅揉了揉太阳穴:“好了,不说那件案子的事了,只说那艘船吧,你觉得这船能值一万两?”

  “此船光是造价就值七千两,而且这船是白得的。”袁宝和为自己辩解,这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吧,虽然完成的过程有点超乎预料。

  贺琅呵呵两声:“船放在那边能生钱吗?孤要的是生钱的手段!孤让你去挣钱,就是想寻个生钱的营生,结果你弄来一条船,水运你熟吗?海运你熟吗?不去经营,这船怎么生钱?”

  袁宝和垂着头,小声应道:“可以将此船租给沈商,让他每年都送租金来。”

  其实沈商是提过东宫入股的事,可是袁宝和觉得这个提议太过侮辱太子殿下,日后太子殿下继位登基,整个天下都是太子殿下的,还要入什么股,庸俗。

  贺琅横了袁宝和一眼,这家伙倒是会讨巧,直接收租金就不用费心费事了,估计也是怕他再把他打发出去挣钱吧。

  “租的话,孤要用船的时候怎么办?”贺琅语气不佳的责问袁宝和,“之前你不还说方便从平津买粮买物吗?租出去了还怎么用船?”

  袁宝和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说,你刚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让孤去猜你的心思。”贺琅因着前世的心结,对袁宝和还是挺不耐烦的。

  “此事沈商有与微臣提过,沈商的意思是,海船交予殿下任意使用,船的保养,以及船员的工钱,全都由沈商来负责,殿下要用船时,沈商还可以负责上下游一应的采购卸货运输的事宜,至于租船的费用,其实只是沈商对殿下的孝敬。”说白了,海船的所有权归太子殿下,但海船的其它费心事宜,沈商全都替太子管了,并且还每年上供一笔孝敬钱。

  贺琅挑了挑眉:“这沈商,是想投靠孤,让孤做他的靠山吗?”

  袁宝和俯身大拜:“殿下明鉴,沈商只是有此想法,但微臣并未应下。”

  “但船你已经带来了。”贺琅语调挑高。

  “微臣未曾收下船的红契,微臣不敢擅专妄行。”袁宝和赶紧解释,他没收下红契,也就是这艘船还是沈商的。

  贺琅盯着袁宝和,好一会儿才开口:“沈商到底叫什么?他的商行又是什么名号?”

  “沈商本名沈照,他的商行叫隆源行。”

  隆源行!贺琅瞳孔微缩,竟然是隆源行!

  “沈商的儿子叫什么?”贺琅追问。

  “其子名唤沈正信。”袁宝和回道。

  沈正信!果然是他!

  沈正信也是一位令贺琅深有印象的人物,在前世时,沈正信的船队可是为朝廷运送了大量的物资,甚至有时还承担了运送兵员的任务,而这些运送任务的所有费用,全都是由沈家垫付的,直到贺琅打退了申奴,收复了西北,朝廷才一点一点的把前债给还上了。

  沈正信的所作所在,在当时的平津可谓是异类,因为贺琅为了打破平津的太平梦,故意放了申奴和成贼南下劫掠,这一举动大大的伤害了平津的民心,虽然平津没有因此造反,可是对朝廷,尤其对贺琅这位皇帝,十分之反感,虽然明知道平津少不了朝廷的保护,可是实际上肯为朝廷做事的平津人,很少很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沈正信如此尽心尽力乃至贴补的为朝廷做事,可谓是大大的异类,沈正信也因此顶受了很大的民议。

  所以为了表彰沈正信的爱国之心和实际功绩,贺琅不仅下旨封沈家为皇商,还特别授予了沈正信一个爵位,虽然只是挂个名头的太平爵,但这个爵位可以传承三代,这可是非常荣耀的事了。

  只是,贺琅再次回顾了一下前世的记忆,沈正信有秀才功名吗?

  他怎么不记得有。

  如果有的话,按理来说,肯定会有人提醒他的呀,因为有功名与没功名,在封赏的时候,享受的待遇等级是不一样的啊。

  所以,前世的沈正信就是因为这场官非,被革去了功名,彻底成为了商人?

  贺琅再次看向袁宝和。

  他救了袁宝和,而袁宝和又救了沈正信,此事一环扣一环,先有此前因,才有此后报。

  天道轮回,真是奥妙,一点改变,带来更大的改变。

  贺琅又想起了邱向阳的好运气。

  是她极力要求他去保护袁宝和的,所以他才能及时救下袁宝和。

  是她推荐他用袁宝和,所以袁宝和才会去平津,才会救下沈正信。

  哈,原来她的好运气,还能以如此的方式,护祐到他的身上啊。

  贺琅的心情瞬间飞扬,向阳,你还真是我的福星啊。

  贺琅心情好了,看袁宝和也顺眼多了:“行了,起来吧,鲁用,看座。”

  鲁用马上搬来了椅子,请袁宝和宽坐。

  “谢太子殿下。”袁宝和心情忐忑的站了起来,太子的心情也太阴晴不定了吧,一会儿发怒,一会儿高兴,他刚才说什么了吗?怎么太子一下子就高兴了?

  “沈商,不,沈照,他还有没有和你再提过什么?比如让孤帮一帮他什么的。”贺琅打算帮一帮沈家,就算是提前栽培沈正信了。

  袁宝和刚刚沾上椅子的屁股又马上离开了,他起身行礼回道:“沈照他是有与微臣提过一事,他想请太子殿下入股隆源行。”

  “入股啊。”贺琅想了想手头上的现银,如今他可不是一般的有钱,有打劫来的银钱,有邱向阳为他买来的银锭银币,还有他自己的铸币坊造出来的银钱,虽然支付了两次庸宁道和剑北道的前线将士的兵饷,可他手头上的现银还是非常可观的,就是因为现银太多,所以他才想做一点买卖,把钱给花出去,钱在手上只是死钱,花出去买来东西,这钱才是活钱。

  贺琅沉吟不语,袁宝和的心更加忐忑不安。

  “行啊。”贺琅终于发话了,“先拿出十万两白银,入股隆源行,让隆源行来为孤挣钱。”

  十万两!袁宝和心头一惊,太子这也太豪迈了吧,这万一要是亏了怎么办?

  “殿下,十万两会不会太多了?还请殿下三思,这世上哪有十拿九稳的生意,生意就是有亏有赚才叫生意,更何况水运的生意就更是冒险了,赚的时候是很赚,但万一遇到事了,那亏就是大亏啊。”袁宝和劝太子。

  贺琅举手轻抬:“无碍,不过就是十万两,亏了就亏了,孤不是亏不起的性子。”

  贺琅是拿这钱来栽培沈家,栽培沈照和沈正信,所以这十万两不只是钱,更是一种信任和保护的表示,更何况对于如今的贺琅来说,十万两真不算什么,万一真亏了,他再去查抄几家贪官,这钱不就都回来了,算得什么啊。

  这番豪气冲天的“亏了就亏了”的话,直接把袁宝和给噎死了,无话可说,无话可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艾玛这窗有特异功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