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米饭家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0 KB   上传时间:2017-08-23 15:03:52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乡户里只有这样的米,我们要习惯。”李玉儿这样劝翠蒿,也是这样勉力自己。

  “唉,这里真是一点都比不上府里啊!”翠蒿感叹道。

☆、第131章 开源节流

  “也不用侍候我了, 你们今晚就早些睡吧, 明天还要去趟县城。”晚饭后, 阮芷娘吩咐完, 就自己打了水去正房。

  等阮芷娘离开之后, 翠蒿立即拉了李玉儿道:“走, 我先带你去看看我们今天布置的宅子。”

  “好, 我们去看看吧。”李玉儿道。

  翠蒿拉着李玉儿道:“夫人允许我们住在东厢房, 房间不比我们在程府里住的小。”

  确实, 东厢房有三间,她、翠蒿、蓓香、朱砂、浣纱五个人住三间是绰绰有余。

  “管家一家和邹大娘住在哪里?”李玉儿问道。

  翠蒿指了指正房对面的三间房道:“管家他们就住在倒座老爷的书房旁边,邹大娘住在正房后面的抱厦。”

  最先布置的就是正房和后面的抱厦, 李玉儿自然知道抱厦是阮芷娘精心布置的, 这样她在厢房也能住的安心了些。

  “西厢房,夫人说了用来待客。”翠蒿说着又道:“开始只看着这宅子比程府里的西院小了好多,等真住进来,发现还是蛮宽敞的嘛。”

  李玉儿见她还在说程府,忍不住提醒了一下:“翠蒿姐, 我们都已经出来了,就不要再一直提程府的事情了, 会惹夫人和老爷不高兴的。”

  “不高兴?”翠蒿立马捂住了嘴巴, 良久才沮丧这脸道:“怎么办?我说了几次了, 也不知道夫人听到没有。”

  李玉儿听了立马坐直了身子郑重地问道:“翠蒿姐,你平时挺谨慎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 话自己就从嘴巴里冒出来了。”翠蒿埋着头道。

  看样子翠蒿还没适应这种突然的改变,不知道其他人心里是个什么想法,李玉儿的心里有些忧虑,一路上都在想该怎么给翠蒿说。

  “翠蒿姐,我们现在不能老想着过去程府的事儿,要想未来的事情。“李玉儿劝道。

  翠蒿有些不解:“未来的事儿?不是老爷夫人去考虑,我们听话就行了嘛?”

  看来程府多年的奴仆教育也不算失败,起码翠蒿就被洗脑成功,认为所有事儿听安排就行了,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该怎么做。

  对于翠蒿的这种想法,李玉儿也有点无力,想了想还是继续道:“夫人也说了,我们要互相扶持,大家都刚到清河乡。夫人和老爷对这里也不熟悉,我们不能大小事儿都看着她们。”

  “也对,那我该想什么?”翠蒿问道。

  你该想什么,还要问我?李玉儿有些无语,但还是开口道:“你可以想想怎么让你自己和夫人吃得好睡得好过的好。”

  “确实啊,米里面有糠,我吃着都有点刮嗓子,夫人和老爷肯定更不舒服。”翠蒿思考道:“明天去县城的时候一定要买米。”

  想了半天就得到这么个结论,李玉儿暗暗摇头,不过也没说出来打击她的积极性,懂得自己思考了也是好事嘛。

  不久,两人就走到东厢房,翠蒿掏出钥匙道:“我们就住在第二间,前面一间住的是蓓香和朱砂,后面是浣纱一个人住。”

  “她一个人住习惯吗?”李玉儿转头向后面一间房看了一眼,里面黑灯瞎火的,难道已经入睡了?

  翠蒿一边开门一边道:“怎么不习惯,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人住惯了的。”

  “一个人?她一直是一个人住一间房?”李玉儿奇怪的问道,据她所知这个浣纱是从粗使丫环升上二等的,也是从别的地方调到西院的,中间换了几次睡房,一直一个人住,就有些巧合了。

  翠蒿摸索着点亮油灯道:“我也觉得奇怪,不过可能是她的运气比较好吧。”

  也有可能是她性子孤僻不愿意和别人一起住,刚巧府里又有足够的房间,李玉儿心中这样想着,便放开了这件事,转而打量这个房间。

  这个房间比她们以前的睡房要大一些,三个人都住得下,住两个人是足够宽敞,不过相比以前的睡房,这里显得空旷的紧,只有靠墙的地方有两张架子床和一个放着油灯的小桌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家具。

  “一个柜子都没有,难道我们的东西都要放在床上?”李玉儿疑惑道。

  翠蒿摆摆手道:“这个不用担心,夫人说了,等彻底安定下来,就请木匠专门过来打些家具。”

  “这又是一大笔开支啊!”李玉儿感叹道,以前在程府的时候没有发现,真的出来了发现样样都要钱,而李玉儿还知道程礼和阮芷娘现在根本没有什么产业进项。如果一直只出不进,这个家也撑不了多久。

  翠蒿奇怪道:“不就是打个家具吗?应该要不了多少银子吧?”

  “请木匠要花钱,包吃住要花钱,即使是买木料也是要花钱的!”李玉儿虽然不知道具体行情,但也清楚要把家具打齐,没一两个月是不行的,打家具的木料也不能太差,手艺好的木匠工钱肯定也不低。

  翠蒿毫不在乎道:“我当是什么呢?原来就这些啊?这点银子对于老爷和夫人来说肯定不值一提。”

  李玉儿没有继续说话,心里却还是放不下来,入睡的时候都还想着怎么开源节流。

  第二日,吃了早饭后,阮芷娘就带着李玉儿她们和程礼一起去往县城了。

  “夫人,这辆马车我们租借了多久啊?”李玉儿上车后,坐到阮芷娘身边问道。

  现在她们坐的这辆马车还是前些天为了搬家而专门租的,租金并不便宜,肯定不能长久租借。

  “租了半个月。”阮芷娘的眉头也染上了一丝愁绪:“看样子得赶紧请人打造我们自己的车。”

  “夫人,我们是要做牛车还是马车啊?”李玉儿小心的问道。

  和上一世华夏的古代一样,这里马匹的主要出产地也是草原,以前还可以向往来草原的商队买马,而自从前两年那次边关大战之后,大夏基本就买不到草原的马了。虽然大夏朝自己也有马场,但那里出产的马匹主要是供给军队,卖出来的很少,每一匹价钱都很高,而且马要吃豆子,花费肯定不少。

  阮芷娘摇头道:“我们的家底知情人都知道,我们也不去撑那个面子了,就造牛车。”

  李玉儿松了一口气,可转瞬又想到现在牛也不便宜了,前两年发生旱灾,导致附近州县都没有了耕牛,从其他州县运来的耕牛也是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转头对阮芷娘道:“玉儿前段时间在街上听说现在牛的市价是二十五贯以上。”

  “是比前些年贵,不过贵也得买啊。没有车辆出入不方便另说,关键是我们还在附近买了十几亩田地,没了牛可不行。”阮芷娘一边说着一边计算花费,心情不由得更沉重了。

  李玉儿却对阮芷娘的话产生了兴趣:“我们也买了田地?现在地里种粮食没有?”

  “种了粮食的谁还舍得卖?都是慌了几年的地了。”阮芷娘摇头道。

  那也就是说,我们这段时间吃的米和菜还要买。李玉儿有些忧愁,但转瞬又想到了方姑娘家后面的那片地,有些欣喜的问阮芷娘道:“我们可不可也像这些农户家一样把屋前屋后开块地出来,种上应季的蔬菜?”

  “这倒是可行,只是玉儿,你会种地吗?”阮芷娘看着李玉儿一个小小的人在那儿发愁有些忍不住想笑,反倒把自己的忧愁给忘了。

  种地啊?听说是一个既要体力又要技巧的活儿,前世今生李玉儿都还真没有干过。阮芷娘和程礼种地的样子李玉儿也不能想象,翠蒿蓓香她们从小进入程府肯定也不会种地。

  “可以和方姑娘她们慢慢学嘛,况且我也是种过菜的。”李玉儿讪讪道,虽然她只在桶里盆里栽过野菜。

  “好了,好了,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到你!”阮芷娘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小小年就就不要为大人的事情发愁,专心读书绣花就是了。”

  李玉儿被阮芷娘笑的脸上发烫,却仍旧试图与阮芷娘讲道理:“奶奶……,夫人,您明明说了不把我当小孩了。”

  “我只记得答应过不拍你的头。”阮芷娘一把拉过李玉儿比着她的身高笑道:“不管你多聪明,都得长到我肩这么高,才算长大。”

  说不过阮芷娘,李玉儿只能垂头叹气道:“唉!”

  “你再叹气,就该把自己叹成一个小老太婆了。”阮芷娘戳着李玉儿的脑袋道。

  李玉儿干脆直接靠在阮芷娘身上道:“变成老太婆更好,到时候你就没有理由拒绝我帮你分担了。”

  “真的想帮我?”阮芷娘看着李玉儿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担心打击她的积极性,又道:“你要种菜也可以,但有一条不能在那上面花费太多时间,也不能太劳累了!”

  李玉儿当然分得清轻重得失,她只是想种点菜自家吃,又不拿出去卖,应该费不了多大的功夫。况且她昨夜思考的开源计划也不是在这些蝇头小利上,现在只是借着这个事儿想阮芷娘表明她的强烈意愿。

  不过那些计划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她得想办法把菜种出来,给家里省一笔口粮的同时,让阮芷娘知道她不是小孩子胡闹,做事儿也不是三分钟的热度。

☆、第132章 县城

  清河乡离县城不远, 马车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这桓壁县的城墙比通州府的府城斑驳老旧了很多, 城门也低矮了些, 只有两个穿着半旧公服的守卫拿着木柄□□站在城门口守卫。

  城门口有很多人排着队进城, 李玉儿她们乘坐的马车也不得不暂时停止了。

  “夫人, 我先下去吧。”李玉儿对县城的样子又起了好奇心, 不想只待在马车里通过窗帘往外看。

  阮芷娘站起了身笑道:“就知道你是个待不住的, 好了, 我们都下去走走吧。”

  下了马车, 李玉儿和翠蒿把阮芷娘护在当中,跟着人流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城门口。

  城门口放了一个箱子, 每个进城门的人都往里面扔了一枚铜板, 两个守卫站在门口,一直注意着来往的人群。

  “这里的城门税很便宜嘛。”看着前面人的动静,李玉儿也从荷包里掏出了几个铜板,放到那个箱子里,一行人很顺利的进入了城门。

  刚刚进城, 就听到后面发生了一阵骚乱。

  一群已经进城的人都纷纷停下了脚步,回身观望, 李玉儿和阮芷娘、程礼他们也不例外。

  原来是守城门的守卫拦住了两个穿的破烂满脸是灰像乞丐一样的壮汉, 这个场景不仅让李玉儿想起了前两年, 她跟着王大娘进入各处城门的场景。

  “这位大娘,我想问一下,这个城门是不是乞丐和流民不能进?”李玉儿笑着向身旁一个同样在看热闹的大娘道。

  那大娘连连摆手:“我们桓壁县从来没有这个规矩, 县尊大人专门下令了,要收容流民和乞丐去开荒地,哪里会拦着不让进。”

  “那他们为什么被拦住了?”李玉儿好奇的问道。

  旁边一个大汉看着门外被拦住的人有些懊恼道:“肯定是匪盗!我刚才怎么没有发现!明明城门外就贴了画像的啊。”

  李玉儿看着这个汉子懊恼的神态,再看着外面的平民已经把那两个被拦住的人围了起来,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不由起了几分好奇心:“是匪盗?那他们怎么还围了过去,守卫也只有两人,要是匪盗手上藏了武器,突然暴起伤人怎么办?”

  “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们!”那汉子不屑道:“要是真暴起了才好呢,这样我们抓住了,就能向县尊大人领赏了。”

  这边话说着,李玉儿就看到了她旁边那个大娘从背后抽出了一根擀面杖,也一副等着匪徒反抗的样子。李玉儿被唬了一跳,她终于知道桓壁县为什么是通州府治理匪患最彻底的县了。

  “夫人,看样子我们再这里很安全嘛。” 李玉儿知道了原委后,才真正地笑了出来。

  阮芷娘点头道:“曹伯父真是治理有方。”

  那两个疑似匪徒的家伙,面对着一大群人虎视眈眈的眼神,也满头大汗,渐渐失去反抗的勇气,老老实实的被押着走了。当然,押着他们的不是守卫,守卫还要继续守门,押着他们是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一群汉子。

  “这些人也都跟着县衙吗?”李玉儿问道,她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年了,也知道一些常识,这个世界的平民大多都是绕着衙门走。很多地方的衙门更是直接不让平民进,就像通州府的府衙,平民老百姓要进去,还要有功名的人专门给他们写呈词。

  “是啊,不跟着去,要让他们跑了怎么办?”那个汉子说着也跟了过去。

  除了有闲时间跟着那两个匪盗去了衙门的人,其他看热闹的都心满意足地散开了。

  “夫人,我们继续逛吧。”李玉儿见人散完了,便开口提议道。

  阮芷娘点点头,转头看向管家:“我们先去粮行吧。”

  李玉儿和阮芷娘她们都是初来桓壁县,自然不知道粮行的位置,好在管家早就做好了准备,把桓壁县的县城情况摸熟了,他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给阮芷娘解释道:“县城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两条侧街,粮行就在主街的中段。”

  “县城也不大,要不我们从街头一路逛过去,有什么要买的先一路买了。”为了防止待会儿重复的在街上跑,李玉儿提议道。

  管家思忖了一下对着阮芷娘道:“这条街也不短,要一路逛过去,怕是要走到下午。”

  “要不,芷娘你先去布行挑东西,其他的我来置办就行。” 程礼提议道,他担心阮芷娘走太久脚累。

  阮芷娘拒绝了程礼的体贴,对身边的丫环道:“我们住在乡里,不可能一直出入都用马处,迟早要习惯走远路的,就先练练脚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