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米饭家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0 KB   上传时间:2017-08-23 15:03:52

  “不能这么说,前朝创立的科举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了晋升的机会,只要努力还是能够改变的。”程礼不同意罗二的观点。

  哪有这么简单,刨除天灾**不说,一家二三十人壮劳力省吃俭用都不一定能够供得出一个读书人。罗二在心里摇头,却也不会反驳程礼的说辞,只点头道:“老爷说的是。”

  “罗二,你对这个改变的机会怎么看?前一段时间就给你说过放良的事情,你是读过书认过字的,自然清楚改换门庭的意义。”阮芷娘知道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程礼的思想的,她又把话题转向了罗二。

  罗二的脚步不由自主的放慢了,说实话这个问题他认真思量过的。程礼现在一副要在清河乡安家的样子,完全没有想着回府城和程夫人争,让他心里有些失望,在乡间能有多少作为?只能把前途寄托在科举上,这个前途也太缥缈了;独立门户虽有风险,但好处也不少,最明显的好处是可以置私产了,他们罗家以前敛了再多财,也只能在匣子里装着,只有土地才是最让人安心的。

  “罗管家也没有决意吗?”阮芷娘见罗二还在犹豫,便开口问道。

  罗二恭声说出了罗管家的打算:“父亲的意思是他和大哥继续跟着老爷和夫人,我和大侄子则在外面为老爷奔走。”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程礼点头道:“等有时间我就去官衙把你的户籍改了。”

  罗二自然又是千恩万谢。

  阮芷娘对于这个结果不算十分满意,但也没有开口反驳,罗大胆大妄为对他们又心存轻视,肯定不愿意一直对他们躬身行礼,迟早会爆发出来的,当时候再顺势把他放籍,免得他在外面胡作非为给他们家惹事。

  很快就到了程礼买的田地,老远就看到了方家人正干的热火朝天。

  “快!要到地头了,让牛转弯!”

  一走近,程礼和阮芷娘就听见了方家老大的喊声。

  “好了,好了,大伙儿先上来。”罗二一边往地边走,一边喊道。

  方家人一下子都看到了从树后面拐弯过来的程礼和阮芷娘,挖地的割草的立马放下手里的家伙,赶牛的赶忙栓好了牛,都一窝蜂的迎了过来恭敬道:“程老爷、程夫人您们怎么这么大热天的过来了?”

  “不过来,怎么知道你们的辛苦?这地里就跟蒸笼一样,哪能让你们继续干活儿,现在先回去吧,等下午天凉一些再过来。”程礼扶起他们认真道。

  方家老大摇头坚定道:“你们为人厚道,我们也不能对不起工钱,今天怎么说我们也得把这块地的春麦种下去!”

  “这地哪有人重要?!”程礼看着方家汉子的衣裳都像是水里捞出来的,这样下去人肯定受不住,那里还肯让他们继续干。

  方家老大还是不肯:“这块地只差最后收尾了,等把最后这垄耕完挖好,我们就回。”

  阮芷娘看了看地里,那一垄还有老长,用牛耕完倒很快,但要挨着挖满种麦子的坑可不是个简单活计,便开口道:“你们一直在这里为我们家辛劳,我们也不好待在家里歇凉,这样吧,我们就陪你们一起干。”

  “那怎么行,你们是老爷夫人,哪里能做这些粗活儿!”方家人立马反驳道。

  罗二这时开口了:“所以啊,你们就不要犟了,先回去休息,等凉快了的时候干快一点就行了。”

  方家人互相对视了几眼,见程礼和阮芷娘态度坚决,又不能真让他们陪着一起,只能收工回屋了,只是一路上都不安心,心里想着下午一定要干快点。

  一行人回屋的时候,蓓香她们已经做好了大锅饭菜。

  虽然阮芷娘和程礼不讲究什么避讳,但为了避免方家人吃的不自在,程礼他们的饭还是和方家人分开吃的。

  “居然还是干饭,这程老爷和程夫人也太大方了!”方家人看着一碗碗被按压的紧紧的白米饭感叹道。

  方家老大往嘴里塞了几口:“所以我们拼死拼活也的赶快帮程老爷把活儿做完,免得他浪费工钱。”

  程礼和阮芷娘不知道方家的决心,她们现在也开始摆饭了,饭菜和方家人吃的都差不多。

  离开程府后,阮芷娘就做主家里的饭都一起吃,不分什么先后了,只分了桌,她和程礼一桌,罗家人占了半桌,剩下的人占了半桌。

  折腾了一上午,李玉儿的肚子早已饿的咕咕叫,看见面前的碗筷就要动手,然而手上微微的刺痛提醒了她。让她不由的抬头看向了阮芷娘,果然,阮芷娘正意味不明的看着她。

  “夫人,不用手没法吃啊。”李玉儿卖惨道。

  阮芷娘不为所动:“我可以喂你。”

  咱能不这样一本正经的开玩笑吗?李玉儿连忙作揖求饶:“玉儿真的知道错了,您就饶了我吧。”

  “好了,给她拿个勺子过来。”阮芷娘见李玉儿真的长记性了,才松口道。

  程礼从没见阮芷娘为难过李玉儿,现在见了有些好奇:“怎么了这是?”

  阮芷娘低声把今天上午的事情给程礼说了。

  “我看呀,你不是把她当学生,是把她当妹妹操心了吧?”

  阮芷娘笑着摇头道:“没办法,她的家人都不在,也只能我来操心了。”

  “不过也确实该操心操心了,以前只当她懂事早,没想到会于身体有碍。”程礼感概道。

☆、第142章 织布

  饭后, 李玉儿无事可做了, 因为阮芷娘不让她碰任何东西。

  “还在想屋后的地?”阮芷娘拿了一本书出来。

  李玉儿赶忙摇头:“玉儿不会再做能力范围外的事情了。”看了阮芷娘一眼又小心道:“就是那些菜种买回来有点可惜。”

  “那就好。”阮芷娘放松了脸色:“在屋后开块地种菜也不是不行, 等方家人把春麦种了, 就请他们把屋后的地挖出来。”

  看来那些种子不会白费!李玉儿十分高兴:“谢谢夫人。”

  “谢我干什么?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阮芷娘也笑了, 把手上的书摆到李玉儿面前:“反正你现在也不能做其他的, 念《诗经》。”

  于是这个下午, 李玉儿就跟在阮芷娘身边读书。

  《诗经》的第一篇就是‘关雎’, 跟着阮芷娘清柔的声音, 李玉儿恍惚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被清澈的溪水环绕。一个男子对她日夜思念辗转反侧,用弹琴鼓瑟去取悦她。

  这首诗对爱情的描写无疑是美好的,然而阮芷娘的声音落下之后, 李玉儿就从诗中走了出来, 回到了现实中,现实森严的礼教可容不下这样的感情。李玉儿突然想要知道阮芷娘对于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夫人,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李玉儿抬头问道。

  阮芷娘沉默了一下:“这是说妙龄少女和翩翩少年之间的真挚感情。”

  “夫人希望我遇到这种感情吗?”李玉儿顺着话问道。

  阮芷娘一怔,回神看着李玉儿道:“不!我不希望!那种美好是禁忌,短暂出现却能毁掉一生。我只愿你能像我一样嫁一个好的夫君, 然后和和美美白头到老。”

  “说那个太早了,我们还是继续念诗把。”李玉儿对这个世界的男人和婚姻确实没有信心, 笑着把话题岔开了。

  阮芷娘却不肯轻易放过这个话题:“**岁不小了, 我得给你相看着了。”

  “夫人, 我真的不想嫁人。”李玉儿对这个问题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羞,她郑重其事的对阮芷娘说道。

  这是李玉儿第二次说不嫁人了,阮芷娘虽然觉得这是小孩子的话, 但也比上一次重视了些:“女子最终都会嫁人的,只有夫君才是最亲密的依靠。”

  “可是大家都说做姑娘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谁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夫婿是个好的,还是不嫁最保险……”李玉儿说出了心里话。

  阮芷娘立马用手捂住了李玉儿的嘴:“这话是能乱说的?不要这样说,也不要这样想,玉儿这样好,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夫婿的。”

  那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实现的可能性太低了。不过李玉儿也不再多说,免得坏了阮芷娘的心情,开始继续念诗。

  第二首就是‘葛覃’,李玉儿听出了阮芷娘对父母的深深思恋,连忙道:“夫人这‘是刈是劐,为絺为绤’是指做衣裳吗?”

  “是的,先割藤蒸煮织成麻,再做成粗布或细布。”阮芷娘点头之后,又转头看向李玉儿:“我想起来了,你虽然学会了绣花,但还不会织布。这织布也是女子的必备技能,下次去县城买了织机,你就开始学。”

  又有功课了?李玉儿觉得练字绣花就已经占满了她的时间,连忙摇着阮芷娘的袖子道:“夫人我会做菜会绣花就能养活自己了,有织布的时间,我还不如拿来多绣几幅图。”

  在李玉儿的眼里织布就是浪费时间,布谁都会织,价钱又不高,需要的时候买就是了,她现在正是要加深绣花技艺的时候,哪能随便浪费时间。

  “可是大多数人家找媳妇,就是要看织布的快慢和好坏。”阮芷娘十分坚持。

  越这样说,李玉儿越不愿意:“他们要找的是织娘,才不是妻子。”

  “不管你怎么说,这织布你是学定了。”阮芷娘直接做了决定。

  见阮芷娘态度坚决,又是为了她好,李玉儿也不再拒绝。

  阮芷娘说做就做,第二日就让要去县城的管家带回了一台织机和一些棉麻丝。

  看着这台零件众多做工精致的织机,李玉儿就知道价格便宜不了,既然学织布已经成了定局了,李玉儿自然是抛却了其它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就当多学一门技术了,不能让阮芷娘的心思和自己的时间白费。

  想要织出不同的锦缎,需要的步骤也不一样,其中的操作有些复杂,但李玉儿还是学的十分快,只是她人太小了,速度不快。

  李玉儿正打算沉下心思练速度的时候,阮芷娘出来阻止了:“学会了就行,又不是真让你当织娘。”

  李玉儿松了口气,又觉得这么大一台织机,只让她来学织布也太浪费了,不由把目光转向蓓香和翠蒿:“夫人,要不让大家都来学?”

  “好,大家有时间都可以来用。”阮芷娘显然知道李玉儿的意思,看着翠蒿和蓓香笑道。

  蓓香和翠蒿十分激动:“谢夫人!”

  于是家里每天都传出了‘唧唧’的声音,蓓香和翠蒿她们总是不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一有机会就去织机上练习。

  就在众人热火朝天的学习织布的时候,管家终于打听出了县城酒楼的事情。

  “原先县城里有三家酒楼,七八年前林氏酒楼的东家出事了,林氏酒楼就倒了,只剩下了两家酒楼。”管家禀报了他打听到的消息。

  阮芷娘沉思了一下:“这些年就没有人再开酒楼?”

  “也有人买了林氏酒楼的房产和地契重开酒楼,只是最后都血本无归,人还险些出了事,大家都传……,都传是林氏的冤魂在作怪。”说到最后管家的脸色也有些不自然。

  李玉儿是不相信这个说辞的:“那没人在其他地方再开酒楼吗?”

  “怎么没人?结果都一样,有人说,还是林家的鬼魂不愿意林氏酒楼被取代。”管家的声音越来越低。

  李玉儿想要反驳,但想起这个时代人对神鬼的敬畏,还是没有开口,只转头问阮芷娘道:“夫人,酒楼的事难道就这样算了?”

  阮芷娘在屋里走了两圈,最终决定:“先打听一下,县城有没有要出售的食铺。”

  这样也好,不管是人在作怪还是鬼在作怪,开食铺总没有这么显眼,李玉儿心里想到。

  蓓香看着房间里的织机,提议道:“在县城开绣坊怎样?”

  “这里不比府城,有钱人多,这里大多人都是自己用自己绣,县城里唯一的那个绣坊里的生意都不好。”李玉儿摇头道。

  等管家又去打听了,蓓香才开口道:“如果开食铺,也挺麻烦的,菜的来源先不说,就是让谁去经营也是个问题。”

  “管家应该可以经营吧?”李玉儿道:“反正他在家里也是大材小用。”

  蓓香看了阮芷娘一眼斟酌道:“可是还差账房和伙计,总不能让罗大和罗二一起去吧?那食铺里岂不都是罗家的人……”

  李玉儿听懂了蓓香的未尽之言,也理解了她的担忧,现在这个家里有一半的人都是罗家的,而家里四个男人除了程礼,其他三个都是罗家的人,这已经形成了一副主弱臣强的局面,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李玉儿也把目光转向了阮芷娘:“我会算数,账房的活儿应该能做的了。”

  “不急,先看能不能盘得下食铺再说。”阮芷娘有些忧虑家里的银子,即使盘下了食铺,也要先垫一笔银子进去才能盈利,只是不知道家里的银钱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

  食铺的事情还没解决,阮芷娘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府城的帖子。

  “夫人是谁的帖子?”李玉儿有些好奇的问道,有人来拜访程礼都没有什么奇怪,但阮芷娘在通州基本没怎么交际,李玉儿想不出有什么好友。

  阮芷娘笑道:“是绣珍坊的颜妹妹。”

  “她要过来拜访?”李玉儿问道,阮芷娘还在孝期,根本不可能出去参加聚会,所以不会是邀请的帖子。

  阮芷娘写好回信道:“颜妹妹说她和她的东家想三日后过来拜访。”

  “东家?”李玉儿没听说过绣珍坊背后还有东家啊,这东家是谁?跟她们又没关系,跑过来干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