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丑夫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深北以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44 KB   上传时间:2017-08-24 15:21:57

最后何秀枝喜道:“桑榆你看刚才,这鸡汤豆腐串,尤受孩子们喜欢。我们大人倒是喜欢那几样麻辣鲜香爽口的吃食。可谓老少皆宜啊。”

桑榆回道:“那个是清汤的,小孩子味蕾尚受不得刺激,自然最喜欢,而且鸡汤底子里还有平和养补的药材,多喝对身体也好。”

小香草正在那儿磕着瓜子儿,闻言笑眯眯地接话道:“二婶,等春晨弟弟再大点,你也放他到坡上来,跟着我一起在干娘这儿吃香的喝辣的。”说完自个儿先嘿嘿笑了起来,又冲着桑榆重申一回,“干娘,说好了啊,我也跟着去厨下帮忙。”

桑榆摸摸她的小脑袋,回道:“那是自然,我家草儿正经是个劳力了,很难看,而且也能拿一份工钱。”说完又抬脸向梨花嫂与何秀枝夫妻俩道,“大嫂、二嫂,刚才咱们详细看了单子,租地皮、起棚子、桌椅板凳、店面装置、食材购入、炊具订制、柴草杂项等各种开支我们都心中有数了。你们看,咱们是按银钱投入折股分成、还是怎么个章程?我呢把什么话都说在头里,为了在小店的各项事务上说话作数,我必须得占分成过五,这点你们有意见吗?”

梨花嫂与季连水夫妻都摇摇头表示无意见,并异口同声道:“全赖你出谋划策,这个自然。”

桑榆微笑提议道:“那咱们就六二二怎么样?”

梨花嫂道:“行,没说的。”季连水与何秀枝也道,“桑榆脑瓜儿好使,嫂子就占你便宜了,想草儿说的那样,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

桑榆提起米酒小碗道:“吃香的喝辣的都是现成的,就是不知道将来买卖怎样、何时回本儿、是赔是赚、能赚几何。咱们一起干了这碗,预祝马到成功!”

梨花嫂与季连水夫妻互视一眼,异口同声碰杯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干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进入卷三。

第七十四章 :开业之前

三家人为了筹备三叶镇早市上的小吃店,足足忙乎了快一个月。好在这年头盖个房子就地取材皆自然环保,不用特意去散味道,所以开业时间倒不用特意多等。

上次木制家具滞销的事儿,其实对桑榆也是个提醒与打击,好在她有半颗前世女强人的心脏支撑着,服天服地就是不服气。这次新店面,完全被打造成了一个特制的样板房,当然也是尽力融合了古今审美元素,可说是现阶段现能力范围内,桑榆所能做到的极致了。

桑榆将店铺设计成了一座微缩四合院的结构,也可以说是前后进、左右厢,只不过地盘受限,并非居家狭长形,而是显得四四方方,算起来将将两百平的样子。

其中后进自然是设计成了居所,毕竟一开业肯定要忙起来,荷塘村、三叶镇的来回跑是不现实的。

居所是细长形状,占地横十竖三,约三十平米。进了堂屋门便是个小会客厅,三面合围的长木椅,估计坐十多人都没问题,中间一个长条木制矮桌就相当于现代的茶几。

小厅两侧房间一大一小,都是大通铺,小的给男人住,大的女人带着孩子住。桑榆觉得居所就是个用来睡觉休息的地方,可以小但得舒服,睡好歇足才有力气干活儿,所以房间里都盘的火炕,大屋里的直接通着左厢房的灶台,小房间里在对门处墙脚另起了一个烧水的小茶炉通着火炕。

炕橱都是现成的,桑榆家里工棚存了好几套,挑尺寸合适的直接拉来用上。两屋的窗帘是草绿色竖条家织布做的,被褥从家里各自带来,不过套上了新做的嫩黄绿色棉布的被套。

左厢房隔成了厨灶、食材间与柴房;右厢房可谓是小店的重地,主要是桑榆的配料间、底汤制作间、库房。

左右厢房占地不少,中间只留下一条三米多宽被四面房屋合围的天井,天井中间阳光最充足的地方还砌了一个一米见方的石制花坛,里面一个敞口鼓肚儿一尺多高的大灰缸,正是去年雪灾时冻裂了缝儿要被季婆子扔掉的那个,桑榆当时开口要了过来就是准备做成一个大型盆景,只是没想到最后是放在了这里。

大灰缸的裂缝并不大,外面又有石制花坛的遮挡,就更不显眼了。尤其是大灰缸里一整株虬枝漫天、纠纠结结、别有风骨的梅树,枝头上一树红梅正当盛放,美不胜收,更是夺去了所有眼球。

其实眼下的节气,梅花或有吐蕊,却不至于怒放,这一树惹眼的红梅,都是桑榆用红绡所制,花朵大小错落、骨苞间布、适当留白,几可以假乱真。既是个景观,又遮挡了前后进一览无余的视线。

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前面、占地最多的店面。

店面的整体风格就像是山间的一座小木屋。其实屋子后进为了住人,肯定要盖土坯房,而前店面为了避风取暖,也并没有草草起一个简易棚子就算了,同是正正经经地土坯房,只是外墙皮都用真正的树皮做了装饰,看上去就像是用原木造成。

店面的左右屋顶角落,各自横伸出一面双层双面字的店招旗,被红布袋罩着,尚看不到样子。

店门很开阔,牌匾与左右楹联皆是小沈掌柜从陈二公子那里听到消息后,特意问了店名在衢州府做好送来做贺礼的。此刻因为尚未开业,同样暂被红绸遮挡。

店门两侧是明亮的新式窗户,就是桑榆家里用着的那种,只不过为了采光明亮,做得更长更大,还特意钉了木栅栏做安全防护。店铺窗前空地还立有一块巨大的木质展板,暂时还没有张贴什么告示内容。

进了店门,正对面便是设的财神位,供奉的是武财神关圣帝君,面向大门,既能镇压邪祟又可招引财运。供桌上正中摆放了陶土香炉,桌椅都刻意绕开供桌前方摆放,正好将这里做为了进店的一个通道。

店门右墙角就是柜台区域,用柜案与齐胸高的橱柜围拢,柜台背后墙面挂着木制展示柜,上面除了一排桑榆从家里拿来的小盆栽之外,还有两个大肚细脖窄口儿的青白瓷瓶很惹眼,瓶口上还严严实实地塞紧了木塞,并缠了油布。

剩下的便是一排排的木质桌椅,样式简单大方,都是桑榆家里没卖出去的存货。屋子四个墙脚都生有专门烧茶水的火炉,更是方便店内取暖。

因为整个店面是一个大开间,所以用了六根柱子做支撑,这些柱子桑榆花心思装饰了一下,下部分四分之三的长度就是普通的树干,上面保留了一些枝杈,用各种绿色碎布料装饰了叶子,铺展在房梁下方。与上方的树叶相对应的,店内所有椅子都铺了坐垫,黄绿色格子的家织粗布,里面塞了厚厚的芦花。就连前后两个棉门帘也是绿色竖条家织布缝制的。

四国历①十一月初三,小店已万事俱备,三家人只稍稍休整了两日,小吃店终于定于初六开业了。

初五这天,季婆子也带着七七到了镇上来,要参与明日的开业礼。好在桑榆那屋的大通炕实在是不小,住十来个人毫无问题。

季婆子把七七交给桑榆后,当然首要之事便是将店铺里里外外看了一个遍。这一走一瞧一问就开始挑毛病了:“你刚说这店名是啥来着?三嫂小吃?”

桑榆看看身后作陪的梨花嫂与何秀枝,特意笑眯眯回话道:“是啊,大嫂、二嫂、三嫂合开的小吃店。”

季婆子哼哼两声,撇嘴挑理道:“三家都姓季,叫季氏小吃铺岂不恰好?真没想到你们合计这么久,就起这么个名字,居然也没人提前跟我商量一声。这女人家抛头露面就算是没奈何之事,也总要略作遮掩,向来只闻老板娘,不见几位女老板。今儿个一次遇着仨,还真是三生有幸。”

梨花嫂与何秀枝闻言脸色都有点僵,何秀枝内向脸小,耳朵都发烫起来,心里不乐意却也不敢回什么。还是梨花嫂性子泼辣,顶了一句:“干娘,牌匾、店招都做好了,来不及改了。我觉得这店名挺好的,三嫂,一叫一听就带着股家人味道。季氏小吃,一听就是某人家的,跟客人关联不大啊。”

季婆子气道:“这买卖本来就是自己家的,你还算红利给客人不成?满大街这么多姓氏为名的店铺,没见哪家因此客人少了?就说斜对面那家小吃店,不就叫李氏老面馆吗?听说还是这早市街里生意最好的一家呢。”

梨花嫂不想跟她抬杠,便转移话题道:“你老人家进店看看去?”

季婆子怎么察觉不出她的心思,偏还就在店外转上了,可店外左右不过就是这样子,一眼都看完了。季婆子转了两趟,重又回了大门前,仰脸看着店铺牌匾道:“这就是小沈掌柜从衢州府城里特制了给送来的那块门匾?”

桑榆见她找台阶呢,赶紧地搭梯子,回道:“是,小沈掌柜特别有心,特意找的挺有名的铺子做的呢,还带落款的,这左右的楹联也都是。这一挂上,就立刻显得咱这小吃铺也上了层次。”

没想到这话更让季婆子可惜起来,连连叹道:“唉,唉,这要是写的季氏小吃那多好,这么好的牌匾。”说完还狠狠地剜了桑榆一眼,又问道,“南山呢?”

桑榆回道:“买供奉财神的贡品和开业用的鞭炮去了,一会儿就该回来了。娘,咱别都在店门口站着了,进去边看边等吧。”

季婆子这才抬腿进了店门。桑榆与两位嫂子对视一眼,稍松了一口气,也赶紧地跟了上去。梨花嫂边走边扯住了桑榆的衣袖子,小声跟她叽咕道:“不是都分家了吗?说好了各管各事儿,怎么你还这么由着她说东道西、指手画脚的?”

桑榆也小声抚慰她道:“这不办着办着银子花冒了嘛,今年该给人家的二十两的孝敬只凑出十五两,前阵子又借回来十两。这里头花的有人家银子,不能不让人家开口啊。好在咱们来了个先斩后奏,她嘀咕她的,咱听听就得了,也不真按她说的改动。”

何秀枝也凑上来道:“桑榆,我这些天都可有劲可高兴,她来了就找事儿,真是坏人心气儿啊。我算能体会一二你之前的处境了。”

这时候季婆子在店内又咋呼上了:“桑榆!”

桑榆赶紧地追过去:“哎,咋了娘?”

季婆子气呼呼地指着那六棵仿真树的支柱道:“这活儿,这活儿是咋干的啊?树连皮都没刨下来,连树枝子都没撺撺,就这么立这儿了?再说,谁家屋子里种树啊,这长长高了不把你的茅草顶子给掀了?再说你一个小吃店,上面树冠铺开这么大,枝枝叶叶的不长虫子啊?掉客人饭碗里你还干不干了?这,简直岂有此理!南山好歹是个木匠,也由你这么干!这还开个屁业,赶紧换了重整!”

季婆子话音刚落,桑榆三人已忍不住笑出声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也是个过渡章,第三卷首章,因为往下很多情节都是在镇上,在店里发生,故前半章着重写了一下店面,内容虽然稍平淡,但其实不好写,写挺长时间,希望大家理解、喜欢。

第七十五章 :开业大吉(上)

季婆子看到三个女人越笑越欢,简直要出离于愤怒了,她默默运气正欲再开口收拾她们,桑榆已千辛万苦地忍下了笑意,赶紧开口提点她道:“娘,冬天哪来如此翠绿的枝叶?这都是假的!”

季婆子闻言一愣,紧接着脸上有些讪讪的,心想:这树是真的,叶在房梁那儿,一打眼谁能想到是假的?但她可不会说什么软话,当即哼了一句道:“净弄些古里古怪的东西。”想了想又找了个理由往回拉场子,“那这树皮也说不定生虫呢!”

桑榆赶忙回道:“南山配了驱虫的药汤,都刷过好几遍了。娘,你放心吧。”

季婆子闹了个笑话,没了再参观的心情,看到左前方挂着棉门帘的角门,立刻拔腿走了过去,嘴里连声道:“不看了,背孩子走这么远,累得我腰都直不起来了,我去后面歇歇。”

桑榆几人跟过去,发现说不看了的人又停在了天井那里,一条腿已经迈上了石花坛,正伸手去摸那树上的红梅花。身后梨花嫂与何秀枝又发出了刻意忍耐地笑咳声,桑榆赶紧挡在了她俩头里。

季婆子闻声缩回手,低头又瞅了眼那装梅树的大灰缸,眼里微微带了些诧异之色,随即嘴角稍稍上翘,又带了点笑意出来,背着手慢悠悠冲后宅去了。

桑榆跟进堂屋厅里,发现季婆子已在正对门的主位落座,便抱着七七陪坐在了侧面,梨花嫂坐到另一侧,何秀枝没坐,在长木几上拿了茶壶出去给几人泡茶了。

季婆子觉出后宅很安静,问道:“孩子们呢?不是都在这儿吗?”

梨花嫂回道:“小娃们爱凑热闹,跟着她三叔去买鞭炮了。”说完又补充道,“连水兄弟回村里看家看铺子了,明儿一早再赶回来。”

季婆子又问道:“开业都邀请了哪些人来?”

桑榆回道:“在镇上咱也没什么亲朋故旧,就陈二公子说了会来捧场,另有几家附近店面的掌柜会来。到了吉时鞭炮一放,左近人家也就周知了。其实这一个月来在这儿动土动工的,也都知道这儿新开了家小吃店。咱这就是家小店,图个农闲时候能赚点银钱,也不是开在大商街,所以也没打算太过兴师动众。”

季婆子没什么想问的了,连何秀枝沏来的茶也没喝便挥挥手道:“该忙啥忙啥去吧,不用都围着我,我去里屋歇歇,等南山回来再让他来见我。”

季婆子是去那间小卧房歇的,那屋的茶炉一直点着,炕热热乎乎的。这一个来月时间,她也的确很累,桑榆和南山忙赚银子的正事儿,连春树、香草都跟着前后忙活,能干啥就干点啥。她自然也不会拖后腿,一直帮忙带着七七。这七七十六个月大了,正是走路走稳当、爱四处瞧看、到处乱翻的时候,偏偏天冷穿得厚实,走路就不很方便,季婆子怕她磕了碰了,经常跟着一转悠就是一天,那个累劲儿,比下地干一整天活计也不轻松。

要说这人也是,有山靠山,没山自立。之前不看管七七的时候,她三天两头地身子不舒服,不是头又疼了,就是腰又酸了,要么就是眼睛干涩,时常要喝点苦药汤子。可这忙起来,她头也不疼了,腿也利索了,啥病没有了,今天想着到镇上来,拿包袱皮把七七往背上一系,自己就走来了。

想到这儿,季婆子又想起了天井里那口大灰缸和那树红梅花,心里对桑榆的那股又厌烦又恼恨地劲头小了许多。季婆子想,这桑榆也的确是个心灵手巧的,也算是个会过日子的,就是心大手大了点儿,赚得多花得更快。像开这个小吃店,去岁刚受灾,她就敢把一年收成都压进来,还跟陈二公子借了债。想来也是因为出身阳关城大户人家,虽然只是个大丫头,却真是有些眼界见识,心气儿也高,敢想敢干,不像乡下小媳妇那般听话受使唤。

季婆子又想到分家的事儿,把火气往下压了压,心道:她这是正经做生意,挣钱过日子,既分家了,我就睁只眼闭只眼,由着她干吧。就算真赔了,我那里还有些口粮和银钱,今年又多开出了许多地,一家人总也能吃得上饭。

罢了罢了,家里有人爱捅天,就得有人支着地。季婆子想,她就合该是那个兜着地的。火炕越躺越舒坦,她渐渐地眼皮低落下来,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季婆子实在没想到,这一觉她居然睡到了天擦黑了才醒过来。睡醒后,她伸伸胳膊踢踢腿,觉得格外地舒适熨帖,看外头昏暗暗的,还以为阴天了。

季南山正好掀开门帘进来看她,一见她醒了,黑脸上带着歉然地微笑道:“娘醒啦?睡了小半天了,这阵子我和桑榆总在镇上忙,真是让您受累了。嫂子她们把酒菜都整好了,咱先吃饭吧。”

开业前的这餐饭,几个女人刻意准备了下,还烫了壶米酒,想小小庆祝一番。菜品都是农家菜,就是多放了些油水荤腥,看着就很有食欲。有酸豆角炒鸡胗、酱黄瓜炒鸡丁、蒜末猪皮冻、凉拌猪耳朵、冬笋炒腊肉、酸菜烫鱼片,还特意给孩子们做了山里红煨豆腐,摊了萝卜丝鸡子儿饼。季婆子没有再找什么茬,这餐饭大人们吃得很是舒心,孩子们也像是过年那般吃得饱足欢乐。

桑榆感觉像是才刚刚睡下,就听到男人那屋有动静了,想是季南山已经起来了,看看更漏还未到寅时(早三点)。这在早市上开店,早起这一项是难以避免的,卯时(早五点)城门开,早市会最先热闹起来,然后整个三叶镇才会在阳光里缓缓地苏醒过来,焕发精神。

桑榆搓了把脸,刚要起来,梨花嫂那边也有动静了,小声道:“咱也起吧,备料开火,烧些茶水,今儿个开业啊。”

何秀枝也醒了,闻言小声“嗯”了一句道:“咱轻一点,别吵着孩子们。”

桑榆走到前面店里,店门前的两盏大红灯笼彻夜未熄,透出红莹莹的暖光。季南山正在店外的木栏那里贴红纸告示,上面写明了开业期间的各种优惠:续汤水免费、咸菜免费、药酒续杯半价、点两份餐以上赠烤红薯一枚等。

季南山贴完告示回头见了桑榆,道:“你怎么也起来了?我起了后才发觉其实也没什么可忙的了,昨日里都筹备得很妥当了。今天必会很忙,要不你再回炕上歪歪吧。”

桑榆道:“都起来了,就不回去折腾了,省得把孩子们闹醒。再说了我这心里有事,也睡不着了。南山你过来,把店门这里门帘摘了吧,刚开业咱大门得一直开着,等以后客人都来熟了,再挂门帘挡风保暖。”

季南山过来将棉门帘取下卷好夹在腋下道:“那我先收到库里去。”说完又问了一句,“娘起来了没?一会儿得先拜财神上供吧?”

桑榆道:“我跟嫂子起来,娘应该醒了,不知道现在起没起。拜财神再等会儿,等二哥到了一起。”

寅时半,厢房后厨冒起了灶烟,汤水已烧上了。何秀枝穿着草绿色褙子式围裙,手里还拿了一叠好几个同样的围裙过来招呼桑榆了:“桑榆,过来吧,孩子们都醒了,来换上咱这店服。”

桑榆与季南山一起回到堂屋里,果然见春树、香草都醒了,就春晨和七七尚小觉多还在睡着。这店服也有他们的,桑榆先帮着给换上了。春树与香草都显得很兴奋,香草的小嘴一直笑呵呵地没抿拢过,桑榆笑点她额头一下,问道:“干娘教的都记住了没?”

香草小下巴一抬道:“放心吧干娘,我都记住了,会招呼。”

春树难得地也凑了过来道:“三婶儿,真的让我给点鞭吗?” 桑榆摸摸他的脑瓜儿道:“让你三叔抱着你点。”

卯时刚到,季连水就赶回了店里。桑榆是大掌柜,便领头带着众人去拜财神,奉上供品公鸡、猪头、活鲤鱼,燃香膜拜,桑榆祝祷道:“香红灯明,尊神驾临,体察苦难,赐富百姓。穷魔远离,财运亨通,日积月累,金满门庭。”

刚刚拜完财神,外面就响起了陈二公子的声音:“吉时到了没?我没来晚吧?”

桑榆打开小吃店正门,大伙儿迎出门去。早市开街最早,此刻外面行人穿梭来往,叫卖此起彼伏,很是热闹。陈二公子穿着一身裘衣,带着裘帽,整个人都毛绒绒地站在店门口,笑嘻嘻地十分惹眼,他自袖中取出一个红色锦盒,递过来道:“恭喜恭喜,开业大吉,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季南山抱着春树点着了炮仗,一万响的红鞭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桑榆揭了牌匾的红绸,早市上的人们都围拢了过来。几位知道小吃店今日开业的附近的掌柜也都带着小伙计过来了,送了红包被请进了门。春树与香草两个娃娃,穿着绿色围裙站到了店门口,对客人们甜甜地喊着:“欢迎光临。”

有识字的人们围在木栏处看告示,问道:“你家这小吃都没听说过啊?这鸡汤豆腐串,应该就是豆腐皮泡鸡汤里吧?你卖多少钱一碗?”

梨花嫂笑呵呵地对人群说道:“给位乡亲,小店今日开业,卖的是独家手艺,好吃不好吃的,我说了不算,大伙儿说了才算。咱家各种汤品都是正经大碗热汤,量足实惠,只卖十文钱一碗,今头晌儿半价,只要五文钱一碗,大家伙还等什么?都来尝尝吧!”

人群里又有人喊道:“那光喝汤也吃不饱啊!”

桑榆大声回道:“烤馍三文钱一个,十文钱四个。还有熏肉大饼,鸡蛋大饼,咸菜免费,续汤免费,保证大伙儿能吃饱。乡亲们,店里有暖炉有热茶,没吃早饭的都赶紧来吧!开业大优惠啦!”

人们三五成群地进了店门,梨花嫂等赶紧回了后厨忙活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丑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