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锦绣官路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 MB   上传时间:2017-09-11 15:29:54

  这就是各人所求,各人的门道了。

  就如同有人去再贫寒之地做官,也总能捞得自己荷包鼓鼓囊囊,这就是自己的门道。

  一场京察,年前准备了半年,真正到了堂审这一日,也不过是一日就结束。

  至于考核结果林重阳等人并不担心的,但是林重阳也非常认真地将这一次京察记录在自己手札上,还把采访的几位同僚的心声也写上,各人前面画个头像,虽然小却也拿捏住他们的相貌特点,栩栩如生。

  回翰林院以后李固特许给他们三天假,以酬谢他们前些日子去吏部帮忙。

  这几天假期也是林重阳之前跟李固提过的,因为他们要去奇技馆盯着。

  经过这些时间的反复试验,奇技馆的自行车终于大功告成!

  且蓝琇在博山烧玻璃也已经成功,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两天又一批样品抵达奇技馆。而后续的玻璃制品已经从博山琉璃厂源源不断地发出来,预计这过几日就可以到京城,为太子殿下大婚增添光彩!

  第二日林重阳几个人刚到奇技馆,还没说几句话呢,就有小伙计来说:“馆长,叶侯爷来了!”

  叶斌?

  他来的还真是及时。

  林重阳等人赶紧起身去迎接他。

  叶斌之所以来的及时,因为他派了人盯在这里,一有消息就给他送信,想不及时都难。

  也不怪叶斌不信人一样非要自己派人盯着,实在是之前他隔三差五来问,可奇技馆总说这里没好那里没好,本来他见过一辆都已经很好了,一大一小俩轮子,骑在上脚一蹬跑得兹溜快。

  可赵文成他们非说还不行,不够稳当安全,又继续研究新的。

  就这么说吧,奇技馆这段时间一直日夜不停地试验,前前后后做了有十几辆自行车,在叶斌看来是差不多的,无非前后轮子你大我小或者我大你小,或者咱俩一般大,再不就是把手平的、上翘的,下垂的……

  叶斌那个急啊!

  去年他可是夸了海口的,哪里知道今年还没拿到呢,不但没拿到,后来还又送了两车铁来呢。

  千万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铁都不好意思要回来的,只能认栽。

  关键自己的面子可就没了,以后在京城都要成为供人说笑的靖宁侯。

  “重阳老弟,哥哥我盼星星盼月亮啊,终于把你给盼来了。”叶斌一见面就拉着林重阳的手,一副见了救星的架势。

  他个子魁梧,比林重阳足足高了一头,跟林重阳握手的时候都要弯下腰来,他也不觉得难过,乐呵呵地一个劲地摇着林重阳的手。

  林重阳抽了几次都没抽回来,“侯爷说笑,下官一直在翰林院,侯爷何须在这里盼着下官。”

  叶斌笑道:“你若是不来,这奇技馆的自行车它不能好啊。”

  林重阳有些无辜,“侯爷,是自行车好了,下官才过来的。”不要搞错顺序吧,这是乐颠了吧。

  叶斌大声道:“反正你来,就好了,哈哈。”他有些迫不及待地要去看自行车。

  林重阳得空把手抽回来,已经被握红了,可见叶斌怨念不小,不好意思揍他,趁着握手的时候加点力气也是可以谅解的。

  他将手藏在袖子里活动一下,请叶斌去作坊间看制作好的最新的几辆自行车。

  结果却在门口被沈老爷子拦住,老爷子病了一场之后,如今须发皆白,他又喜欢宽袍大袖,真个飘飘如老仙长。

  叶斌上前和他见礼,“老先生,身体康泰啊。”

  沈老爷子回礼,“这会儿呀还成。”

  叶斌就表示想去看自行车,沈老爷子道:“再等会儿,还有最后的一道工序。”

  叶斌急得很,“老爷子,让咱们开开眼呗。”最后一道工序想必不是多艰难保密的,看看也不要紧。

  沈老爷子却让他稍安勿躁,大家一起去喝茶。

  叶斌干着急也没办法,却也不敢去捏老爷子,这老头子本来就病了一场别再给自己捏散架了,没办法,只得等。

  有沈老爷子陪着他,林重阳自然不再找虐,他和别人去看库房里的琉璃灯样品,这都是蓝琇每段时间打发人送来的。

  蓝琇他们去博山烧玻璃并没有那么简单,甚至还有一些麻烦,不过蓝琇也不是无能之辈,加上有严巡守等人帮忙,还有地方官出力,也顺利在博山修建了玻璃窑炉,一边日夜不停地试验烧玻璃一边修建博山琉璃厂。

  当初林重阳将配方写下来给了蓝琇让他背熟,又告诉他一些要领,毕竟材料不是现成的需要加以辨别,且还得区分优劣,所以就需要逐一实验。

  博山是个宝地,不但有能够烧瓷和玻璃的矿石,还有煤矿!

  且煤矿只在地下浅表层,非常方便开采。

  林重阳还从工部拿到了制作焦炭的秘方,也都交给了蓝琇,让他们在博山自练焦炭用来烧窑。

  所以虽然蓝琇的时间紧张,可他们也是做足准备去的,且还带着皇家最好的烧琉璃瓦的工匠,人手充足,要想烧出玻璃来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当然事情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第一次出来的不是玻璃,而是玻璃釉质的瓷器,温度过高了,第二次出来的不够透明太绿,含铁太高,第三次……经过很多次的实验,最后终于能够烧出符合要求的玻璃,想透明就透明,想多彩就多彩,想磨砂就磨砂。

  不过依然没有大块玻璃,也没有非常平滑的,不过总归是按要求生产出了玻璃品!

  各种颜色的玻璃品!

  各种颜色的灯罩!

  只是灯罩的大小也受限,不会超过两手拇指食指圈起来的圆,这个大小用来做灯罩足够的。

  还有各种颜色的灯罩,红黄蓝绿白,罩在灯火上就可以散发出五彩光芒,如梦似幻,美丽非凡。

  林重阳站在地上,抬头看着灯架上的那一溜灯,有马灯、灯笼、灯台,每一个上面都罩着透明的玻璃罩子。

  叶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在他身后,双眼迷离地盯着那些彩色的光芒,“要是元宵节做一溜花灯,该多美啊。”

  林重阳道:“现在玻璃灯的价值就在于防风遮雨。”

  玻璃灯和玻璃窗就是现在玻璃价值,防风遮雨透光,非常好,不要去做奢侈品,当然如果西洋商人喜欢,可以卖给他们。

  他视线下移,落在灯架下面的那一层木格子上,那上面放着一些玻璃碗、玻璃杯、玻璃缸、玻璃首饰、玻璃弹珠。

  叶斌就跟看一屋子金银财宝一样,感觉有些目眩神迷,“林修撰,这些琉璃器皿,得花多少银子买啊。”

  林重阳不打断他的梦幻,轻声道:“侯爷,咱们也可以把这些卖出去啊,都是银子啊,做陛下的小金库也行啊。”

  叶斌眼睛骤然一亮,抬手一拍林重阳的肩膀,笑道:“林老弟,大功臣!”

  林重阳被他拍得一个趔趄,却也不敢表示不高兴,只是揉着自己的肩膀,苦笑,“侯爷力气再大点,我就变成大饼子臣了。”被拍扁的。

  叶斌哈哈大笑,赶紧给他揉揉,“对不住对不住。”他跟别人还是很有风度也也注意保持距离的,不过对方是个孩子,让他总是忘记该注意的分寸,忍不住就过了。

  他不由得提醒自己对方是状元郎是翰林院修撰,不是小孩子,更不是自己府军前卫那些小兵卒子可以随便拍随便踹,这细皮嫩肉的,只怕一脚就能踹掉半条命,自己一定要注意,别哪天得意忘形顺了脚。

  他看那些装饰品都描金画银的,十分漂亮,就忍不住一起弄进宫献给皇帝。

  而林重阳原本就存了通过叶斌来影响皇帝的心思,只要皇帝同意将玻璃器皿出口,这就是一个赚钱的项目。

  而且他还想通过这个认识一些洋人,打探西方的社会状况以及发展程度,还想多认识他们的能人,学习他们目前的一些科技。

  这时候沈老爷子说好了,让他们去看新鲜出炉的自行车。

  叶斌一马当先,大长腿几步就扑过去,站在作坊间的门口看着当门放着的那两辆自行车,他心里连叫了几声娘,然后抬起双手使劲揉了揉眼睛,哎呀妈呀,自己不是眼花了吧。

  陆延和赵文藻一人拎了一盏马灯挂在把手上,对叶斌道:“侯爷要不要试试?”

  叶斌使劲摇头,“不敢、不敢!”

  他忍不住抱拳,对着那两辆自行车就拜下去,弄得林重阳等人很是一愣。

  叶斌恭敬道:“还请诸位包起来,咱们连日进献到宫里去。”

  沈老爷子立刻就指挥着众人拿了黄绫子来,将那两辆自行车包起来,再扎上一朵大红花。

  叶斌表示用马车送到东华门去,他让人提前拿着他的牌子去东华门求见进献奇物,早很多天他就已经跟韦光说好的,所以并非他想觐见就能觐见,而是有宫里允诺在先,自然是皇帝的意思。

  林重阳看他这般急切,劝道:“侯爷,您应该先试试车,没问题再进呈陛下。”

  这要是进宫再出点问题,他们都要掉脑袋,当然车的安全是没问题的,可得会骑啊,叶斌根本不会呢。

  叶斌想了想,对林重阳道:“林修撰随我进宫去,到时候替陛下试车。”

  林重阳脸色一变,“下官可不敢。”那两辆呈给皇帝的他可不敢碰,他又没有活腻歪。

  叶斌表示不怕,只要陛下有令就可以的,他吩咐人赶紧准备进宫,免得赶不及。

  沈老爷子等人见林重阳要进宫,吩咐赶紧给他拿两个饼揣着,路上吃两口,别进了宫肚子骨碌碌地失仪。

  林重阳就索性让赵文藻和陆延将那些玻璃器皿也分别装箱,大家一起进宫献宝。

  皇帝要是见他们,那就算露个脸,如果只要宝,那也没办法,就等在东华门外即可。

  有叶斌的先头卫队在前面开路,一行人马就往宫里去。

第184章 帝王之

  等到了东华门外的时候, 天色已经暗下来, 这时候韦光派了人在门口候着, 见他们来就上前搜身例行检查,然后就亲自带他们往乾清宫去。

  叶斌让卫士们将两辆车抬下来, 弃了马车, 直接抬去乾清宫。

  那些马灯和灯笼则交给小太监们,让他们拎着分两排在前面开路, 其他的玻璃器皿就由卫士们抬着, 林重阳、陆延、赵文藻三人在后面跟着。

  小太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灯笼, 有的是透明的琉璃, 黄色的灯光,有的是彩色的玻璃, 彩色的灯光, 莹莹闪闪,特别美丽,拎在手里都觉得仙气飘飘。

  “进宫!”来福大喊一声, 拎着灯笼率先起步,一行人便鱼贯而入往乾清宫去。

  从东华门去乾清宫自然要经过东宫的,韦光已经派人跟东宫通了信,太子早就来乾清宫候着。

  从得信儿开始太子就有些坐不住, 连皇帝让他用膳也有些心不在焉,胡乱吃几口就说饱了。

  皇帝看了他一眼,虽然知道太子不够稳重有些浮躁好动,且太过单纯不够成熟, 却也没有苛责。

  他暗暗检讨是否自己太过娇惯太子?亦或者如蔡政和杨琦之言,自己其实内心是疏忽太子?

  要说这皇家事最不自由,看似皇帝富有四海,说什么生杀予夺,单有一样,这个立太子就不受自己左右,必须按照规矩来,立长不立贤、立嫡不立长。若是不遵祖宗之法,就是动摇国本必然引起祸乱,让他听得胆战心惊也不得不遵从。

  可实际他内心还是欣赏大皇子吴王的,吴王和他少年时候很像,小小年纪的时候便沉稳干练,很有大将风度,不但喜欢操练还喜欢读书,可以说文武全才。

  太子呢,性子有些跳脱,虽然给他安排最好的东宫讲官蔡少师和杨少保,以及另外两位皆是学问纯良之人,可太子依然没有被扳过来。虽然学问有所长进,性子还是这般毛躁、不定性,不够沉稳。

  其实皇帝是动过废太子的念头的,毕竟太子也不是皇后所出。

  当初他的第一任太子妃孙氏未等他即位便殁了,他就将自己最宠爱的王选侍先封贵妃,生下嫡长子之后便封后。可惜嫡长子两岁夭折,之后二子依然如此,两岁上夭折。

  恰好在嫡次子夭折的时候宫里李选侍生下儿子难产死了,王皇后就让人将这个婴孩抱来中宫记在名下当做嫡子教养,取乳名麒哥儿。在他六岁开始王皇后身体每况愈下,屡次求他立麒哥儿为太子。

  而那时候朝臣们也请立太子以定国本,再者他对王皇后的怜惜和深情,当时就答应立麒哥儿为太子。

  后来序齿便是康妃之子为大皇子,太子行二,后面还有几个弟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8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锦绣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