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文理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1 KB   上传时间:2017-09-12 12:23:18

  想着上一世院试他吃到的干饼,林清摸摸咕咕叫的肚子,虽然不是很好吃,可做了一上午的题,真的好饿啊,就是不知道这次是什么,希望能好吃一点。

  没过一会,果然有一个军士提了一个大食盒在外面从窗台外往里塞,林清赶忙起身接住,看着这个勉强能塞进来的大食盒,林清愣了愣,这午饭的量,好像有点大啊,难道是学政体恤,怕他们考试饿着?

  林清把食盒放到桌子上,好奇的打开一看,直接愣住了。

  食盒里面,左边放了三张单层大圆煎饼,右边放了三根葱。

  林清脑中里突然冒出几个字:

  煎、饼、卷、大、葱!

  林清:…………

  呵呵,他们沂州府院试的伙食,果然清丽脱俗的毫不做作!

  可是,酱呢?

  

  第三十五章(一更)

  葱,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煎饼, 口感筋道, 耐饥抗饿。

  煎饼卷大葱,鲜香开胃,便于贮存。

  可是, 这酱呢?

  煎饼卷大葱不蘸酱,这考官就不觉得少了点什么?

  林清正想着,就见又有一个军士伸手递了一个碗进来,然后用壶给他倒了碗水,并说:“大人嘱托, 各位学子小心用餐,莫要不小心沾污考卷。”

  林清忙应道:“是”

  军士点点头, 然后给下一个号房送碗和水。

  林清把这碗水端饭面前, 喝了一口,心道:

  看来不用等酱了,考官大人肯定不会让这种有可能弄脏考卷的东西出现在学子号房的。

  林清拿起一张煎饼,打算把它折叠了一下, 卷个煎饼,突然手一顿。

  看着这薄薄的一张煎饼, 林清突然明白为什么考官要让吃煎饼了, 这煎饼绝对是防止食物夹带的利器。

  每次科考由考棚提供食物时,考官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食物夹带。

  因为要想提供食物, 就得有人做食物,而考官监考又不可能自带一队厨娘,所以食物一般由当地县衙或府衙提供,而这样一来,食物夹带就成了科考另一个可行的作弊手段。

  而许多考官为了防止食物夹带,用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食物弄碎,就像上一世林清考试时就是这样,虽然是干饼,其实却是碎饼,每块饼切成手指肚大小的方块,一人一碗,省得里面不小心放个纸条。

  而现在,林清把一张煎饼拿起来,对着阳光一看,由于煎饼很薄,别说在里面塞纸团,连整个饼都是透的,有什么看的一清二楚。

  林清也明白为什么这些煎饼都不叠了,因为叠了,就有了夹带的可能。所以考官才宁愿选个大些的饭盒,就为了让煎饼都是单层。

  林清摇摇头,唉,这考官为了防作弊,还真是费尽心机。

  不过这样最好,防作弊越严格,对于他们这种凭真本事考的才越公平。

  林清拿起煎饼,卷成一个卷儿,然后把葱扒去外皮,放在煎饼里,咬了一口。

  嗯,味道不错!

  除了有点儿累牙。

  林清吃了两张煎饼卷大葱,又喝了一大碗水,就觉得差不多了,就拉了拉号房上的红绳,没过多久,一个军士就走过来,来收食盒和碗。

  林清趁机说:“这位军爷,学生想要方便一下。”

  军士点点头,说:“我只管收食盒和碗,另一队弟兄管这个,我收完东西,替你去叫。”

  林清连忙说:“多谢,辛苦军爷了。”

  军士收完了食盒和碗,拿着离开,不一会,果然来了三个军士,一个给林清开门,两个陪着林清去茅房。

  林清知道这两人不仅监视他,还有相互监督的意思,点点头,跟着两个军士去了西南角的茅房。

  解决完生理问题,林清回到号房,先闭目养神了一刻钟,然后拿出试卷和草纸,开始认真的誊抄。

  誊抄虽然不用像做题时那样一直思考,可为了誊抄的干净整洁,林清还是废了极大的心神,一直到了傍晚,林清才将整个试卷誊抄完。

  看着誊抄完的试卷,林清松了一口气,等墨迹干后,林清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问题后,就拉了拉号房的绳,绳外面的铃铛响起。

  很快,两位陪考官带着几个人走过来。林清将试卷放到考篮,从窗口递出去。

  陪考官让后面的军士接过考篮,当场指挥着身后跟着糊名的工匠,现场糊好名字,两位陪考官检查无误后,就招手让人把后面抬的楠木箱子抬过来,两人分别从身上一人拿出一个钥匙,分别打开箱子上的两个锁,然后把林清的试卷放进去,又当着众人的面锁好。

  做完后,陪考官才让军士把林清的号房门打开,让军士监督着林清出了考场。

  林清出了考场,在门口就看到了蹲在马车上的林泽,林泽也正死死的盯着府学的大门,一看到林清出来,连忙从马车上跳下来,跑到林清面前,关切的说:“出来了,身子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还行,第一场,累不着。”林清说道。

  林泽看了看林清的脸色,放下心来,说:“看来你身体还不错,刚才我看到有几个年龄大的被抬出来了。”

  “第一场就有坚持不下来的?”林清惊讶的说。

  “可不是,”林泽说道:“考到中午时,就有两个晕倒了出来的,一个说是中暑,一个头晕。”

  “这才四月就中暑?”林清嘴角抽了抽,今天最高气温才二十来度吧。

  不过想到院试比县试府试严了许多,题量又大,有些人考场紧张也没什么奇怪的。

  林清对林泽说:“哥,咱快回家吧,吃些东西我好休息。”

  “嗯嗯,快走,你后面还有两场,要养精蓄锐。”林泽连忙点点头,和林清上了马车,一溜烟的回去了。

  回到家后,林清先去正院看了爹娘,说了一下今天考试的情况,就直接回西跨院,洗了个澡,吃了点王嫣熬的粥,倒头就睡。

  ………

  “今天是最后一场了。”林泽再一次陪考在府学门外,说:“这人越来越少了。”

  “前天考杂文,许多人觉得没考好,今天这场就不来了。”林清淡淡的说。

  “这场要考两天,你注意身体,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初春,可早晚还是很冷,你们又不许穿夹袄。可要当心,千万别受了寒气。前两次是白天考还不算冷,可这次是夜里,你要小心。”林泽叮嘱道。

  “放心,虽然只许穿单衣,不过我让嫣儿准备的都是厚料子的衣服,还是很暖和的。”林清轻松的说。

  林泽听了笑着说:“弟媳也是聪明,居然用羊毛纺成线,给你做衣服,我也让你嫂子给我做了一件,等脱了夹袄穿,也轻便。”

  林清笑了笑,当他知道院试在四月,又有夜场后,就考虑保暖的问题,沂州府四季分明,春天昼夜温差大,虽然院试就呆一夜,可林清也不想委屈自己。就想弄着保暖的衣物,而林清最先想到的,就是羊毛衫。

  其实羊毛制的衣物,古代本来就有,尤其北方一些游牧民族,衣物几乎都是羊毛羊皮做的,而中原地区之所以不用,一是因为中原地区本来就不大养羊,百姓更愿意养牛,毕竟牛能耕地,二是羊毛有味道,很难去掉,有棉花蚕丝这种干净漂亮的原料,人们吃饱了撑的去弄羊毛干嘛!

  就算保暖,羊毛再好,也比不上棉袄,所以有些鸡肋的感觉,一般家里哪怕知道羊毛羊皮可以制作衣服,也很少用,一般最多弄个坐垫,既防潮又耐用。

  不过由于科考,一旦进号房,为了防止夹带,只能着单衣,羊毛保暖的性价比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林清才和王嫣提了关于做毛衣的方法。

  而王家不愧是开布庄的,林清只说了个大概,王嫣不但找自己工匠把林清要的羊毛去味纺成毛线。还直接织成了布和织成了毛衣,问林清要用布裁衣服,还是直接织,甚至还问林清要不要染色和花样。王嫣跃跃欲试的想在林清的衣服上给他绣个“鸳鸯戏水”。

  林清:……

  所以有时比纯手工,现代人还玩不过古代人的。

  林清选着怎么保暖怎么来,里面一件是丝绸的内衣,外面套了毛衣,再外面套了毛线布裁成的衣服两层,最外面,套了一层厚锦缎面料的袍子,所以除非晚上突然来冷空气大降温,他穿这些直接在号房睡都没问题。

  两人聊了一会天,府学的门就开了,林清整了整衣服下车,对林泽说:“今天先回去吧,明天再来接我。”

  林泽点点头,说:“小心身子。”

  林清点点头,进了考棚。

  由于这是院试的最后一场,又考的是策论,所以一进考棚,林清就感觉到考棚的气氛紧张了许多,有些学子在跟着军士进号房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林清进了自己的号房,没过多久,就有考官开始发试卷。

  由于考官一般是从一边开始发,而林清的号房是在中间,所以当林清不断听到接到试卷的号房传出的抽气声和不小心打翻椅子的声音。一向淡定的他都有些紧张,不知道考官出了什么变态的题目。

  过了好一会,林清才看到考官的身影出现在小窗口前,递进来一卷试卷。

  林清几乎虔诚的接过试卷,等考官走后,就急忙小心翼翼的打开试卷,一边打来,一边在心中祈求,可别出什么变态的题目啊!

  想到年,他们院试时学政出题太变态,连举人都无从下手。他当年几乎踩着线过了院试,为此他侥幸了好久。

  林清终于把红绳解开,展平了试卷,看到了最上面的策论题目。

  这一看,林清直接愣住了。

  我靠,学政你出重题了,这题目他当年院时考过!

  

  第三十六章(二更)

  林清看到这道题, 就知道为什么前面的学子一拆试题,就倒抽冷气甚至失态了。

  这次的策论出的题目只有二十八个字, 是一首诗, 毫无疑问,就是让学子根据这首诗写一篇策论。

  题目是: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意思倒是很简单:昨天晚上举行了婚礼,夫妻入了洞房, 第二天一早要到堂上拜见公婆。新娘梳妆完后羞羞答答的低声问她的丈夫:“我画的眉毛颜色的深浅,符合现在流行的样式吗?”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子看到考题抽气的原因,这是一首闺房诗,写的是女子将要见公婆,心情忐忑, 小心求助丈夫的诗,写的是夫妻之间的闺房之乐。

  这首诗要是不是在考场上, 很多学子会哈哈一笑, 觉得这女子很有情调,可这是院试啊,是科举啊,还要根据这首诗写篇策论。

  很多学子就会崩溃, 难道要写篇策论关于女子心态问题,或者男子应该怎么哄老婆?

  林清听着旁边号房不是传来的跺脚声和桌椅移动的声音, 直到主考官大声斥责一声“肃静”, 号房才彻底静下来。林清摇摇头,这情景和他当年考院试,还是出奇的相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生不是做官的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