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民国水乡人家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乐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2 KB   上传时间:2017-09-14 12:51:43

  程张氏背着一背篓的竹叶和笋壳回家,还在院子里就被儿媳妇程罗氏截住了。

  程罗氏先从她手里把竹耙梳夺过来倚着墙边放下,然后又去帮她放下背篓,并嗔怪般说:“娘,不是说过多少次了,这活儿不用你来做,咱家哪个孩子你随便叫他们去就行,再说了,这还在过年呢。”

  程张氏一边拍打着身上沾的枯竹叶和笋壳毛毛,一边笑道:“我习惯了,这不去动一动,筋骨还不舒展呢。”

  程罗氏叫来了儿子根生,让他把这一背篓的竹叶和笋壳弄去厨房堆放在灶台边。

  程根生轻轻巧巧用一双手就把装满了竹叶和笋壳的背篓抱起来,抱去了厨房。

  程张氏笑望着长孙的背影好一会儿,忽然想起来什么,敛了笑,叫儿媳妇程罗氏跟着自己进屋去说话。

  程罗氏见婆婆这样,就知道她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跟自己说。

  进屋之后,婆媳两个面对面坐在方桌旁的两根条凳上,程罗氏问程张氏:“娘,你有什么要紧事跟我说吗?”

  程张氏皱着眉,压低声对程罗氏道:“看来,咱们看走眼了,隔壁那个阮家三丫头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她不规矩。”

  程罗氏听了吃惊地看向程张氏问她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阮秀也算是她们看着长大的孩子,这孩子什么样,她们都很清楚,而且她们对阮秀的评价一直都挺好的。

  “我跟你讲……”程张氏把今天在小竹林耙竹叶笋壳时,见到的事情对程罗氏说了,“你说,阮秀跟黄大龙两个人,一个未娶,一个未嫁,却约在小竹林里见面,他们……哎,我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阮秀竟然是那样的人……咱家根生和春生还是另外给他们找媳妇吧。我可不想我的孙子娶这么一个不规矩的丫头。”

  “娘,你就只是看见他们一前一后在竹林里那条路上走,这也说明不了什么啊。咱们村一千多人,村子里哪里不碰到人。万一他们只是偶然在那里遇见呢?”程罗氏帮阮秀说话。

  程张氏:“我可是看到了三个人,一个人是在坡底下蹲着的阮安,一个是走进竹林的黄大龙,还有从小竹林里走出来的阮秀。阮安为什么不跟阮秀一起,很显然是他在等他姐,他姐真跟人在竹林里头见面呢。”

  程罗氏还是不相信,她觉得这里头肯定有什么误会,反正她是不相信阮秀会跟黄大龙牵扯不清的。

  “我亲眼所见,哪里有什么误会,这样一个不守规矩的姑娘,我的孙子们不能要。明天我就去找我那些老姐妹,给我打听着这附近的村庄哪些人家要嫁女,我要给我家春生和根生另外找人。”

  “娘,你这么是不是太武断了,明知道根生和春生都喜欢阮秀的。”

  “就因为他们两个都喜欢阮秀,所以这样不行。春生我不管,根生太老实,我可不想他娶一个不守规矩的姑娘,以后被欺负。”

  “……”

  程罗氏对婆婆如此固执地认定阮秀是不规矩的人也毫无办法,她想了想,觉得自己的两个儿子虽然都喜欢阮秀,但还是二儿子春生更合适阮秀一些,而且阮家人似乎更接受春生。

  既然婆婆决定了要去给根生另外去找媳妇,那不如顺着她,让她去找。根生又老实又孝顺,家里人给他找什么样的姑娘,他就接受什么样的。他不跟自己的弟弟争一个姑娘做媳妇也是好事。

  “娘,那就依你说的办。”

  “春生呢,你还是要春生去喜欢那个阮家三丫头吗?”

  “看看再说吧。”

  程罗氏说了两口话,她是不怎么信婆婆说的那些的,在她心里,认定了阮秀是个勤快漂亮的好姑娘,跟自己的二儿子春生很配。这样的好姑娘,当然要让春生去追,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再好不过了。

  ……

  黄大龙去了趟清水村,到黑才落屋。

  他这一趟去清水村还是有收获的,用两个银元买了三个上彩的一尺来长的陶俑。这三个陶俑,他看出来了,应该是汉朝的,至于价值几何,只有等他有空去上海,到那些古玩商店里去访一访才知道了。

  他爹娘还有妹妹都没吃饭,等着他回家一起吃呢。

  黄大龙把褡裢里面装着的那三个陶俑拿回屋去,开了东屋的锁,把它们放到了屋子里的木架子上,这才出来锁了门。

  回到西屋,他换了鞋,脱了帽子,又去厨房打水洗了手,这才去了堂屋里坐下跟爹娘还有妹妹一起吃饭。

  黄家裕两口子问他可淘到什么东西没,黄大龙说淘到三个陶人儿,没白跑一趟。

  见到儿子笑眯眯的样子,黄家裕两口子心里也高兴,饭都多吃了半碗。

  吃完饭,黄大龙回了屋,进去他那间专门摆放淘回来的古董的屋子里,点着灯,拿细毛刷子把今天买的三个陶俑刷得干干净净。

  在灯下,欣赏到半夜,这才回西屋睡觉。

  这一觉睡得美,天亮才醒,醒过来之后想到今天要去办的事情,他起床穿上衣裳收拾了下,再去厨房吃早饭。

  早饭是他娘做的,吃过了早饭,他去见他爹,在他爹手里拿了五十块银元装进腰间系着的钱袋里。

  他去跟他娘和妹子打过招呼,把早就收拾好的褡裢背上,雨伞拿上,戴上那顶崭新的瓜皮帽子出了门儿。

  从东河村到九亭镇有二十来里路,走着去需要花上两个多小时。

  村子里面的妇女去九亭镇多半要套个车,坐着骡子车去,男人们则几乎是走着去的。

  黄大龙也是走惯了的,这二十多里路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啥。想他农闲时去这附近村庄淘澄老旧东西,哪一天不走个五六十里路。

  他早上吃过早饭出门的时候大致是早上八点左右,走到了九亭镇上不过十点刚过。

  黄大龙有一只古董怀表,是他在上海的古董店里买的,花了二十块银元,据说这表有些年头了,然而走时还是很准。

  走到九亭镇口时,他就掏出怀表看了,路上走了两个小时多点儿。

  晴了几天,今天的天气又有点儿阴,他往镇子中间的振东学堂去。

  打算先见了弟弟,再去镇子上的药店里买虎骨。

  振东学堂是民国建国之后响应政府号召建立起来的新式学堂,不以教四书五经为主,而是教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还有洋文为主。学生从七八岁的童子到二十几岁结婚生子的成年男子都有,整个学堂约莫五六十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留评支持,么扎!

☆、第16章 九亭镇(二)

  正月初五,学堂还没有开学,学校里面没有几个学生,在学堂里呆着的估计都是跟黄二龙一样在家待不住的人。

  黄二龙住的宿舍黄大龙是知道的,振东学堂东面那一排瓦房的最后一间,隔壁是厨房。

  放了假,振东学堂西边的瓦房里有没有回老家的单身的教员,以及拖家带口在学校里住的教员。

  正因为有这些教员,振东学堂的大铁门没有锁上,开了半边门,方便教员们进出。也正因为有这些教员,那些在家里待不住的学生才能够进入学堂,去他们住的宿舍呆着,有些人是真得抓紧时间学习,有些人就抓紧时间睡觉侃大山。

  黄大龙走入振东学堂的时候,跟门口守门的老头子打招呼,告诉他自己是来找兄弟黄二龙的。

  守门的老头子在黄大龙以前在振东学堂念书时就在这里守门,当然是认识黄大龙的。

  放假了,老头子也比平时起得晚些,这会儿正端着一个粗瓷碗蹲小屋门口吃粥,他见到黄大龙就说他的兄弟昨晚半夜三更翻墙进学堂里,弄出不小的动静,一个学堂里的狗都在咬。

  老头子叹气说:“哎……你跟你兄弟怎么看都不像亲兄弟,你们真是一个爹一个娘生的吗?”

  黄大龙笑眯眯道:“我们是亲兄弟,不是有句俗话,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老头子接话:“那你就是升龙,他是滚龙,滚烂泥的龙,你爹也不来,他要来了,我要劝他趁早让你家的滚龙别读书了,糟蹋钱。”

  “瞧您说的,呵呵……”黄大龙不跟老头子拉扯闲话了,一路笑着进去了。

  走挺远了,他才不笑了,板正了面孔,往东边他兄弟黄二龙住的宿舍去。

  按照门口老头子的说法,他兄弟昨天晚上翻墙进的学校,那么这个时候一定在蒙头大睡吧。这样也好,他倒省下时间满镇子去找他呢。以前,他来看望黄二龙,就有好几次,该在教室里读书的黄二龙不在,害得他满镇子去找。

  九亭镇好在并不大,就一条东西向的主街,南北向有几条小巷子。他兄弟爱去茶馆听说书,爱去赌场推牌九打麻将。他只要去镇子上的茶馆和赌场里找二弟,多半会找到他。

  然而比起满镇子去找兄弟,他还是喜欢在学堂的宿舍里直接找到二龙。

  黄二龙宿舍的门虚掩着,黄大龙一推就开了。

  推开门,青砖地上满是垃圾,简直放不下脚。靠东墙的两张床上躺着两个蒙头大睡的人,对面靠西墙的两张空床上堆满了脏衣服脏袜子。扑鼻而来的是臭烘烘的难闻的味道,黄大龙吸一口就抬袖捂住了鼻子。

  皱着眉走到床边,他伸出另一只手把一个被子给揭开,正好,里头睡的是他兄弟黄二龙。

  黄大龙在床腿上踢了两脚,大声喊:“二龙!二龙!你醒一醒!”

  别人这么叫,黄二龙是不理的,只有他大哥叫他,他要搭理。

  “大哥,你怎么来了?”黄二龙坐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问。

  黄大龙一伸手把黄二龙脱了扔在床尾的棉袍子拿起来扔给他:“先穿上。”

  黄二龙接着棉袍子,听话地穿上,又打了个呵欠,问黄大龙这什么时候了,有没有给他带吃的来。

  黄大龙说没有,黄二龙就说自己饿了。

  恰好这个时候黄二龙隔壁那床的男学生听见宿舍里有人说话,也醒了。

  这个学生黄大龙认识的,是九亭镇上梁家茶坊老板的儿子梁连忠,比二龙大一岁,今年十六岁,他跟二龙玩得好。

  梁连忠裹着被子坐起来,跟黄大龙打招呼:“大龙哥来看二龙了啊。”

  黄大龙点点头,他忽然问梁连忠:“梁连忠,你饿了没?”

  梁连忠嘻嘻笑,反问黄大龙是不是要办招待,请自己吃早饭。

  黄大龙掏出来二十个铜元,让他去镇子上蔡嫂包子店买十个包子来,他跟二龙吃。

  有人办招待,梁连忠立马起床穿上棉衣棉裤棉鞋拿了二十个铜元乐呵呵地出去了。

  支走了梁连忠,黄大龙才在黄二龙乱糟糟的床边坐下,他先是把他爹说的那些话说给了二龙听,然后说:“二龙,你再不好好读书,阿爹就不让你读了。”

  黄二龙嘟囔说自己早就不想读书了,是他爹硬要自己读的,而他也不想回家去种田。

  黄大龙问他:“那你想干嘛?”

  黄二龙直接说自己想去当兵。

  黄大龙听了直摇头:“当兵,那可不行,现在这世道乱,那些手里有兵的人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一个不小心就得吃枪子儿。”

  黄二龙却说这世道要是不乱,当兵就不容易很快得到提升,不容易当上军官。他想要去当兵,可不是真奔着每月那几块钱的军饷去的,他是想要当将军的。

  “将军?二龙,你听说过一将成功万骨枯这句话吧,弄不好,你就是那万具枯骨之一,阿爹和阿娘不会同意的。”

  “他们同不同意,我都要去当兵。我在九亭镇呆不下去了,觉得在这里我就跟一条死鱼一样要烂掉了,而且,这里也没有可以留下我的人了……”

  听到这里,黄大龙就问他:“阮菱成亲那天,范家迎亲的花轿是不是你带着人去劫的?你还打断了范成斌的腿?正因为你这做下了这样的事情,今年过年你才晚上回来早上就走了。你心虚,害怕阮家或者范家有所察觉,会来找你的麻烦对不对?”

  黄二龙连忙否认,说自己没有做这种事情,他让大龙不要乱猜。

  虽然他极力否认,可是他闪烁的眼神还是出卖了他。

  黄大龙看出来了他兄弟没说老实话,于是他陷入了沉默之中,好一会儿他才说:“也许你走了是好事。不过,在你走之前,你要答应我,不要再去西河村找阮菱,不要在她身边出现,离她远远的。范成斌的腿断了,虽然他会遭罪,可是最遭罪的是阮菱。范家人和范成斌从此以后对她好不起来了。”

  “范家人要是对阮菱不好,阮菱大不了就跟范成斌离婚,离婚了跟我,我保证对她好!”黄二龙粗声粗气道。

  作者有话要说:  这么明显的男主范儿……

☆、第17章 九亭镇(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民国水乡人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