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世子妃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林久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6 KB   上传时间:2017-09-20 13:40:29

  “我,我开心的不得了,她最好一胎就得了儿子,靖平侯府才好传承下去呢!哼,若不是她大难不死,这靖平侯府的主子……”不消皇帝怎么看,就是孙秀都能看出柳氏的言不由心。

  皇帝不急着去看景豫,却站住了与柳氏说话,“不过记得,楚二老爷一家应该是已经分了出去,即使郡主无子,他们夫妻二人年纪还小,也轮不着您家打爵位的主意啊。”

  这话算是戳了柳氏心口了,她这才好好打量这位贵公子,看起来十几岁,年纪小小,说不准又是那个皇室子弟,“我们家老太太说了,这些日子啊,就搬回来了。当初分家不过是口头上说说,算不得数。老太太的话,侯爷是孝顺人,无论如何都会答应的。”

  柳氏眼中的这位贵公子抚掌道:“对对对,就是如此,当初不过是口头上说说,太上皇也不过是派孙公公来口头宣旨罢了,孙公公,可是如此啊?”

  孙秀依旧是低眉顺眼的,“正是如此。”

  柳氏这才认出孙秀来,吓了一跳:“这……这是孙公公,您怎么来了,那那,那你是……”

  新帝再也不看她,对孙秀道:“那今日朕便正经下旨,着令靖平侯府二老爷一家分家出去,依旧按照太上皇当初的意思办,不拿家产不带细软。还有,朕依稀听说,楚老太太与景豫姐姐八字不太合,与柳氏八字合在一起倒是好的。那便让楚二老爷将母亲接回家住吧,省的郡主如今怀有身孕,冲撞了。”

  “既然分了家,就别再整日里朝靖平侯府跑了,这是朕的旨意,今日明明白白说与楚二夫人听,若有不遵,作抗旨论处。”

  皇帝说罢,径自去屋里看朱承瑾去了,柳氏恍若大梦初醒——完了,这下一切都玩了。

  郑御医正被靖平侯夫人拽着打听,这一胎如何,郑御医道:“郡主身子素来不错,虽说是经历了一些颠簸,但是只要安心养胎,并没什么大问题。”

  颠簸无非就是牢狱之灾和惊吓了,楚清和颇有些懊恼:“早知如此,怎么也不能去蹲大狱。”

  朱承瑾道:“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怨望呢。”

  “怨望”一词惯常用来形容女人,昭华公主听他们夫妻打趣也忍不住一笑,眼角一瞥就看见一抹熟悉身影,当即转身行礼:“皇上万福金安,您怎么来了。”

  这话一出,诸人才都发现皇帝到了,新帝笑道:“景豫姐姐无需行礼了,诸位也是,都平身吧。听闻景豫姐姐有些不适,朕这才来看看,谁知一来就看见了楚二夫人,楚二夫人真是有孝心,分家不仅一分钱不要,还要讲楚老太太接去赡养,靖平侯夫人不能因为担忧老太太身子,不让楚二老爷一家尽孝。正巧你最近要看顾府中事务和景豫姐姐的身子,干脆啊,就让楚二老爷一家子将老太太接去吧。”

  皇帝说的让他们一家子接去,不让送回来的话,楚老太太可能就要老死在楚二老爷家里了。

  朱承瑾与楚清和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太子登基为帝好啊,不仅昭华这么想,朱承瑾也是这么想的。

  太上皇在位,未免多几分风烛残年的暮气沉沉,但是新帝不同,他大刀阔斧,恩怨分明。帝王权术是他握在手中的刀,而不是捆绑自己的束缚。

  封爵的事儿,周家也得了不少益处。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新帝分封外祖一家,名正言顺,更何况周家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这一点让朝臣心里也舒服,世家大族,不因暂时的荣耀就轻浮炫耀,也不因为暂时的低沉而沮丧,宠辱不惊,泰然自若。不像当初的贺家,钦天监而已,派头拿的比当朝一品还要足。朝臣们也觉得舒坦,新帝不是昏庸君主,虽说年纪小,但是遇事自有决断。有大事儿,也会与大臣们商议着来,总比太上皇每日里只会选妃要强,何况——新帝登基,有赏有罚,自然是要提用新人的。

  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们这些人家的子弟比之寒门的那些,机会门路自然是更多的。

  再者说来,当官的人情来往,这些人懂得也更多,即使他们不懂,他们的老子娘也是明白的。

  像是章青云吧,贫苦人家出身,一朝飞黄腾达还娶了白潋滟。

  可是他却从未探究过白潋滟身后是什么,哪个家族没什么基业?白家即使受到牵连——说句不客气的话,历朝历代,受牵连的家族多了去了,难不成次次灭族?

  就像这次,贺家不是也没被新帝放在心上报复?

  原先凭借着冠宠后宫的贺贵妃,不可一世的贺家人也仿佛约好了一般,再也不敢随意耀武扬威。

  所以如今再看,无论是宫里的皇帝姐弟,还是朱承瑾楚清和夫妻,面上神情都是轻快的。只有当皇帝将浑舒亲笔信拿出的时候,朱承瑾面上才凝重几分。

  楚清和道:“公主大义,只是臣不得不说一句,若是威逼和亲,皇上大可不必理会。我朝男儿保家卫国,没有只推一个女人上前做盾的道理。”一句话便提醒了朱承瑾,她如今面对的不仅是当初的太子弟弟,还是新帝,是一国之君。

  新帝笑道:“并非威逼,这是一份求亲书罢了,浑舒做了国主,要娶昭华姐姐为皇后。我只是来问问姐姐,若是不愿嫁,姐姐只消说一声就好。”

  “早就定下的事儿,哪里再容你随意出尔反尔。”

  皇帝被拐着弯儿刺了一下,倒是更热情了:“那姐姐不妨借着回信,与浑舒提上几个要求……”

  “待我嫁过去,自然有主意达成所愿。怎么,在你心里,你姐姐连这么点能耐都没了?”昭华素来是带了一份冷厉豁达的,如今再看,还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

  朱承瑾心中是很为新帝难受的,当皇帝图什么,说重了天下苍生,说轻了不过也就一家子。而周皇后逝去,昭华远嫁,原来皇帝真是孤家寡人。

  楚清和见她眉头带上几分愁绪,夫妻二人伸手握在一处,视线交汇又都忍不住轻抿唇角。

  “景豫姐姐如今怀有身孕,不方便操劳颠簸,”新帝拇指上也套了个扳指,玉质温润,“本想着请靖平侯世子与津北侯世子一起护送昭华姐姐,但是如今看来,楚世子还是在家陪着景豫姐姐吧。”

  “岂能因我而耽误正事,”朱承瑾还要推脱,新帝已然道:“姐姐身子重要,护送的人……”

  昭华却是点了两个:“津北侯世子与晋南侯世子吧,你如今,也要用起他们家了。”

  晋南侯世子正是李娴的夫婿,而赵小姐,晋南侯府的嫡小姐,就是周皇后当初为儿子定下的太子妃。虽说太上皇也用了晋南侯一家子,但是用臣子,与用大舅兄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亲戚要用,却也别任人唯亲。”昭华难免多说几句,在场的人——新帝,娘跟姐姐素来强势染指政治,楚清和,老婆跟自己一起上朝。都不会指责她,只是太子不无担忧:“姐姐,去了柔然,他们的国政……”

  “什么是皇后,与皇帝一样为天下尊崇,六宫之主。我若连他国政都碰不得,岂不是太窝囊了些。”昭华的野心从不遮掩,“柔然贵族不乐意?死去!”

  这下朱承瑾才发觉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了!昭华不知道怎么,说话时候跟瑞亲王像极了,“昭华姐姐,你刚才说话模样,像极了我父王。”

  昭华抿唇:“与王叔交流过,以往觉得王叔不学无术,的确是我看的偏颇了。王叔心性洒脱,并非常人可及,我收获颇多。”

  瑞亲王经常惹祸,常有大臣跑到皇帝那儿告状,以头抢地要去死。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瑞亲王素来都是一句——“死去!有本事你死去!”除非娇美的女人,瑞亲王那颗心对其他人,像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大人,素来是铁石般的。

  昭华学来这一点倒是有用——看不惯我,要么你就习惯,要么你就死去,我总是不会随着你的心思改来改去的。

  昭华这般强势作风,又有个皇帝弟弟,姐弟关系还非常的好,新帝现在改为柔然人头疼了。

  朱承瑾也忍不住道:“柔然本就是骁勇善战的民族,姐姐这般脾气,想必也能很快融入。”

  柔然人尚武,以武为尊,相应的,女人脾气越是爽快大方越被推崇,很少有喜欢弱柳扶风款的。准确来说,很少有女人喜欢太娇弱的。

  昭华奇道:“你说就说,怎么还哭了?”

  朱承瑾这才发现,自己不由流下一行清泪,也觉得有些茫然,刚才只是有些伤感,楚清和却紧张的不行,道:“我去问问郑御医!”

  “近日总是多愁善感,总不会是因为有了身子的缘故吧?”朱承瑾两辈子加起来这也是头一次怀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郑御医还没坐下多久,又被楚世子请了过来,听了这话哭笑不得:“有身孕初期,各人都不尽相同,有的人会变得尤为敏感脆弱,这用药也不是法子,还是楚世子多陪在郡主身边为好。”

  新帝嘟囔一句:“这么好玩儿?”

  被昭华一眼瞪过来,下意识挺直脊背,就如当初在东宫,太子性子憋不住话,总是被姐姐警示。

  景豫郡主有身孕的消息还没被诸人消化完,皇帝就下旨了,着津北侯世子、晋南侯世子护送公主出嫁柔然。就在下旨这一天,顾侯爷求见了。

  九门提督仍旧是顾侯爷,白潋滟如今算是侯夫人,震儿的地位就不免尴尬了些,思来想去,顾侯爷觉得自己该识时务的将位子让出来给新帝的心腹,顺便为震儿求来个爵位。

  新帝一听顾侯爷来意便笑了:“侯爷赤胆忠心为国为君,朕都看在眼里,这九门提督,还是侯爷坐,最让朕放心。至于震儿,侯爷无需担忧,朕这里,自然不会少他一份前程。等楚世子与景豫姐姐远赴边疆,便让他们将震儿一道带去吧。白家天生便是武将卫国的,朕虽然不大喜欢皇祖父的懦弱心肠,但是也盼望我朝再多一位白将军。”

  新帝说这话的时候,想到震儿无论什么时候都热情而又透澈的眼神,不由道:“侯爷下次来,将震儿带来。”

  ——朕,也有些想他了。

  震儿得等人带进宫,另一个却是不用的,皇帝等顾侯爷一走就道:“宣瑞亲王世子入宫。”

  朱承儒好不容易搬回府,这下他的地位算是铁板钉钉了,却要三天两头就被新帝宣进宫,谁不说瑞亲王一家子受宠非常。瞧瞧,瑞亲王是对二位有恩的皇叔,景豫郡主一家子也算是从龙之臣了,朱承儒虽说没什么正儿八经的功绩,但是那可是新帝幼时的伴读啊,再加上兄弟情分。

  外人光是眼红,就够眼红一阵子。

  唯有朱承儒知道,每次进宫做什么。

  “臣瑞亲王世子朱承儒给皇上请安……”

  话没说完,新帝就道:“来,陪朕来一局。”

  下棋。

  朱承儒性子直,从不会让着他,每次都要杀的太子丢盔弃甲。即使太子成了皇帝,也得受到伤害——心灵的。

  而朱承儒就会得到**的伤害,赢了之后就得去帮皇帝做事儿,但是输,输了更惨。

  ☆、第二百二十章、贺氏之惨死

  “皇上,臣侥幸……”

  “一次两次是侥幸,这么多次下来你若是次次侥幸,别说朕了,就是你自己,能信这话吗?”皇帝输了几局,仍旧是心平气和的。“朕成这个皇帝,也不过这么几日,可是儒弟你看,这京城官员,无一人敢赢朕了。”

  “君君臣臣,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儿。”朱承儒宽慰道,“孟子告齐宣王的话,何尝不是亘古不变只论。皇上刚登基为帝,臣子们不大熟悉您的性情,自然是千般小心,哪里敢赢您呢?输不过是输一局棋,赢却可能失了圣心。”

  “是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朕说得并非全是如此。”皇帝面上神色,就连朱承儒也有些看不懂,“朕往日里不懂父皇,为何那么糊涂。可是坐上这个位子才知道,千斤重担,带来的也是无上尊荣。”

  “朕要他生便生,死就死,要他人前显贵,就可赐他泼天荣华。同样的,要让一个人一辈子不得爵位功名,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罢了。”新帝微微一笑,“父皇在刚登基之时,亦是勤勉之君,虽说有些爱美色,但是分得清轻重缓急。可是当权握在手中久了,迷失了清醒神智,就会由着心性胡来。朕怕总有一日,会变成第二个父皇。”

  朱承儒道:“皇上有这种想法,一辈子都不会迷失心性。海晏河清,当是君之天下。”

  周皇后当初说的话还在耳边,“我儿生来便是太子,该开疆拓土,明吏治荡乾坤,是为君王之中继往开来第一人”。他这龙椅之下,是周皇后与清尘的命,是昭华远嫁中掺杂的无奈。

  皇帝思绪有些恍惚,窗户推开,视线飘到外面,才发现树上发了新芽——已是开春了。

  朱承瑾有了身孕之后,靖平侯夫人直接将儿子都撵出去了,“粗手粗脚,你别在这碍事儿,齐世子过些日子不是要送嫁长公主吗,你去跟他说说话去。”

  起因是崔姑姑端来一碗安胎药,楚世子非要亲自喂给景豫郡主,怕底下人准备的不够精细,烫了冷了得亲自试用。

  那汤药黑乎乎的,得亏是郑御医将味道减到了最轻,不然朱承瑾无论如何也不会喝下去。今日里或许有些太浓,一段来朱承瑾就忍不住干呕起来,楚清和忙着去给她顺背,汤药就洒了一床。

  靖平侯夫人到的时候,屋里正有些人仰马翻的味道。

  楚世子挨了自己老娘一下,当着媳妇儿的面还是绷住了一张脸没叫出声,但是眼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靖平侯夫人的手劲一如既往的让人想流泪。刚要拒绝,门外奴才回禀“曹操”来了的声音就到了:“主子,齐世子到门口了。”

  齐世子来看望自己表妹,表妹夫并不是很欢迎他,开口就问道:“你怎么来了?”

  齐世子是什么人,笑容满面,“我来看景豫——你别挡在门口啊,妹夫,你这样可不好,小心我去瑞亲王面前告你的状。”

  楚清和道:“郡主刚用了药,屋里乱着呢,你来书房。”

  齐行远一边嘀嘀咕咕“每次都去书房”、“来看我妹妹你防贼一样”、“至于吗我以后娶了媳妇儿也不给你们看”一边跟着楚清和的脚步到了书房。

  “说吧,什么要紧事儿?”齐行远态度有些懒懒散散,京城的日子比起边关那叫一个悠闲,除了对女人他更疏远了一点之外,这份整日里招猫逗狗的性子倒是没怎么改。

  楚清和道:“这次护送公主出嫁去柔然,一路上你注意点儿。”

  “注意什么?柔然新国都,那是肯定得记下的,万一以后……”齐行远未尽之意不好明说,但是任谁都知道,往后时局变幻莫测,且不说浑舒会不会攻打,万一浑舒暴毙了呢?新君一心攻进中原,总要做好准备。

  “不仅柔然,”楚清和伸手拿过一幅卷轴,铺展开来正是简略的塞外大致地理图,其上线条明确,分布清晰,字体婉约又透着隐隐风骨,标注好了诸国、都城与大致村寨。楚清和伸手一划,从边关一条线到“柔然”二字上,“这当中的村寨、部族,也都要注意。我听说,除了柔然,关外的部族都没过上一个好冬天。大雪埋葬无数牛羊,窘迫至极的情况下,人是会发疯的。”

  齐行远细细端详起这份图纸,俊眉斜飞,“这是出自哪位军师之手?”

  “郡主得来的,若是我没记错,当是苏二小姐。”

  “苏二小姐?”齐行远拧眉想了半晌,也没想到这位苏二小姐何方神圣,“京中大家闺秀我一般都能知道一二,苏二小姐我的确是没见过。”

  “四皇子妃做的孽,好好的苏家小姐,非让人家嫁了一个林家旁支庶子,不学无术宠妾灭妻,已然合离了。”朱承瑾说起这些事儿的时候颇为义愤填膺,楚清和便往心里记得清楚了些,“而后郡主派遣姜神医去往边关,苏二小姐便也自告奋勇,如今也在王府名下的医馆里学着。”

  “这份图纸,正是苏二小姐随行运送药物、还有去往关外部族诊治时记下的。”

  姜神医是个好人,在京里帮扶穷苦人,在关外仍旧如此。还有那些部族,与中原一向没什么太大冲突,可是医药极为落后,简单的风寒都能要去一条命。但是越是这种族群,越能在野外寻得好草药。他们不会用,姜神医便从他们手中购来药草,或是用米粮、绸缎之类的换。更会义诊一二,从他们族群中挑几个懂些文字的教简单诊治犯法,久而久之,这一众塞外族群的最底层百姓,都无比感怀姜神医的恩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1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4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世子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