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胡太后目光灼灼, 似乎洞悉一切,张皇后渐渐低下头, 不敢与她对视。

  “赏心乐事?”胡太后微微哂笑:“哀家看是伤心之事罢。”

  张皇后身子一颤, 半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挂在下眼睑的睫毛上,堪堪要掉下来。

  “怎么了, 有什么事情不想告诉哀家,不想让哀家知道?”胡太后站起身来,朝张皇后走了一步,更逼近了她一些:“若嫿,你进宫二十多年,哀家将你看成亲生女儿一般,有什么事情不能跟哀家说?尤其是这种大事,你要瞒哀家瞒到什么时候?”

  张皇后抬起头,清泪双流,依旧不言不语。

  “你说罢,那个许懐瑾,究竟是谁?”

  一句话,就如炸雷般在耳边响起,张皇后被震得睁大了眼睛:“母后!”

  “他到底是谁?”胡太后手上用了几分力气,声音里有着焦急:“快说,这是不是哀家的长孙?”

  “母后……”张皇后的眼泪再也不可抑制,如泉水般汩汩而下,她不住的点着头:“母后,是他,这就是您二十年前保下来的长孙……”

  “老天有眼!”胡太后松开手,朝后退了一步,跌坐了下来,背靠着扶手椅,气息粗重。

  “母后如何得知?”

  事情既已经被挑开,张皇后没了顾忌,索性举步向前询问根由:“可是臣妾流泪让母后生疑?”

  原以为自己在宫中多年,已经练就了百毒不侵的功夫,任何事情都不能令她将大悲大喜写在脸上,可万万没想到见着自己孩子的那一刹那,所有的修为都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是一颗悲苦的慈母心,那份眷恋忧伤,不可避免的显露在脸上。

  “不只是你流泪的缘故。”胡太后摇了摇头:“哀家第一眼见他,便觉得有几分面熟,只是想不出来在哪里见过他,后来见着你那神色不对,便忽然联想到一处来了,尤其是他画的那幅中秋行乐图……”

  胡太后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这孩子也是有心,竟然这般大胆,也不怕被我当场揭穿,那幅画上,他着墨最多的便是那对母子,这分明是向你来表达他对你的思念,或许他未料到你会有这般反应罢。”她闭上了眼睛,回味了下当时的情景,微微一笑:“哀家很高兴,果然是个伶俐孩子。”

  “母后,他确实很聪明,而且长得很俊。”

  “唔,是哪,跟你年轻时那样儿差不多,眉眼尤其像。”胡太后眉开眼笑,伸手合十念了一句佛:“老天保佑,究竟活下来了。”

  她将那个篮子放到金水河里时,篮子里的婴儿不哭也不闹,只是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在看着她。彼时她还很是奇怪,为何这甫才出生的婴儿竟然会这般冷静,现在觉得这定然是有上天在庇佑,故此出生便与众不同。

  “母亲,昔日皇上要杀懐瑾,是因着那天煞星之说,现儿二十年过去,大周也没见有什么生灵涂炭的时候,这天煞星一说不攻自破,臣妾能不能将懐瑾接回宫中,让他认祖归宗?”

  胡太后沉吟一声:“这事情不着急,只要找着人了就好说。此刻宫中虽然风向已变,可还是要小心为上,你莫非忘记了那陆淑芬是如何想要算计你的?咱们得好好筹划,一步也不能走错。”

  “是,母后,以后但凡关于懐瑾的事情,臣妾一定和母后商议以后再做定夺。”

  幸得宫中有胡太后,张皇后低头望着坐在扶手椅中的胡太后,心中充满了感激,若不是她,自己可能早就被周世宗给废掉了罢?

  其实,张皇后对自己这个皇后宝座并不是特别关心,若不是关系到她的家族兴亡,这皇后之位对于她来说真是可有可无。而目前,她最担心的便是她的懐瑾,二十年前她没能保护好他,老天爷怜悯她,让他们母子两人在二十年之后重逢,这是命中注定他们母子缘分牢不可破,谁也不能再将懐瑾从她身边夺走。

  即便那人是皇上,也不能。

  张皇后捏紧了拳头,胡太后答应帮着她,可万一就连太后娘娘都没办法相帮的时候,她要做好玉石俱焚的打算,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自己的孩子。

  皇上……他糊涂了大半辈子,自己不能再让他这般肆意糊涂下去。

  走出胡太后的寝殿,张皇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只觉心情轻松愉悦,不管怎么说,她的孩子又回来了,今晚做梦亦会笑。

  八月十六的早晨,阳光灿灿一片,张国公府的院子里到处都洋溢着一种甜甜的桂花香气,崔大郎一早就起了床,在院子一角练了套胡三七教他的拳脚,刚刚冲了澡,就听着外边有人喊:“表公子,老夫人请你去内院一趟。”

  崔大郎一怔,不是说内院是女眷所居,男子要避嫌?怎么今儿一早就来喊他过去?

  灵燕灵鹊笑着道:“想来是要让公子认认亲哪,昨晚见面仓促,舅父舅母表兄弟表姐妹们都没来得及相认,此时刚刚好是晨昏定省之时,公子过去刚刚好能将人认全了。”

  崔大郎“哦”了一声,没有说话,坐在那里任凭灵燕灵鹊给他束发收拾,心里头却有一点点满不是滋味。

  昨晚中秋夜宴,他去得比较迟,由灵燕灵鹊带着到了挽秋阁,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的看着凉亭里的张皇后,因着隔了很远,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能见着模模糊糊的一个影子。在他旁边不远之处有两个华服少年,他们两人一直在小声说话,正眼都没朝这边望一下,崔大郎还依稀听着了他们的取笑之语:“竟将他安置在桂苑,他哪里配住那里了!”

  “哎,大约是他的祖母对咱们祖母有恩,不好慢待了他,只不过说到底是个来投奔咱们府里的穷亲戚罢了,何必如此高看他?”

  他们两人口里的“他”,说的大约就是自己了吧?崔大郎坐在那里,只觉底下放着针毡,几乎要坐不稳。

  哪怕是在江州城的兰府,他都没有觉得这般尴尬,现在来到外祖父的府邸,反而觉得格外尴尬,他宁愿依旧在江州城,最好能在青山坳,自由自在。

  那两个少年,应该是他的表兄弟吧?崔大郎坐在那里,心中揣测,也不知道那桂苑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住到那里都受人腹诽,实在有些想不通。

  过了不久,有张鸣镝的心腹过来让他去桌子那边画画或者写字,当他走过去时,桌子边上已经围了几个少年,见他过来,众人都是一副惊诧神色,只是出于教养,谁也没有说多话,让出一块地方给他,可那种生疏却让崔大郎觉得格外难受——他们在一处热闹,而自己怎么也融不进里边去。

  今日外祖母唤他过去,是想让众人认识他?可认识他又有什么意义,他们不曾在一处长大,在他们眼中,自己只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可怜虫,他们始终都会是陌生人。

  “公子,走罢。”

  灵燕灵鹊替崔大郎束好头发,两人打量了崔大郎一番,很是满意:“公子配着这九华冠更是俊秀了。”

  昨日张鸣镝派人送过来几套衣裳冠带,特地叮嘱要在夜宴时换上,崔大郎穿了一套银灰色的去见了张皇后,今日一早灵燕灵鹊又给他准备了套素白丝绢的长衫,配着镶嵌了碧玺的腰带,再将张皇后所赐的玉佩给他系上,整个人看上去分外潇洒。

  “公子若是去参加京城的游宴,还不知道会让多少京城贵女神魂颠倒呢。”灵燕拉着灵鹊朝前边走,两人边走边小声说话,还不时回头看一眼跟在后边的崔大郎。

  “可不是,这般俊秀的公子,咱们张国公府里可找不出几个来。”灵鹊连连点头,心中也是得意,公子这般俊美无俦,也有她们的功劳。

  崔大郎面无表情的朝前边走了过去,他才不要什么京城贵女神魂颠倒,他只要秀珍多看他一眼,赞他一句便已足够。

第259章 中秋夜(五)

  秋日暖阳分外温馨, 张国公府的主院里,一片灿灿的阳光从明当瓦里漏了下来,直直的照进了大堂, 里头坐着的夫人小姐们头上的簪环首饰被那阳光照着, 亮晃晃的一片,让人睁不开眼睛。

  “表公子。”

  打门帘的丫鬟娇滴滴的喊了一声, 昨儿她们还对这远道投亲的表公子不以为然,今日全然变了副口气——听说昨晚表公子极得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喜欢, 还赏赐了一块玉佩给他, 看起来大有前途呢,就连老夫人都特地在今儿这时辰将他喊来认亲,这不存着一份要笼络的心思?

  主子们尚且如此, 更别说这些做下人的了, 要想在高门大户里活得好,必定要学会见风使舵踩低捧高。

  崔大郎却没注意到两个丫鬟那近似乎阿谀的笑容,微微低了下头, 跨步进去。

  “见过姨祖母。”

  甫才向张国公夫人请过安, 就被她热情的喊着走到了前边:“来来来,懐瑾, 今儿你要来忍忍亲。”

  左首坐着的都是长辈, 三个舅舅此时都已上朝去了,只有三个舅母坐在那里,三个人都穿着云锦褙子,头上满池娇分心配着翠羽压发, 大舅母带着珍珠抹额,二舅母用的是黄玉,三舅母年纪还未过四十,故此没有戴抹额,在鬓边簪了一支珠钗,粉色的东珠垂到耳边,圆润光亮。

  崔大郎在管事娘子指引下,向三个舅母一一行礼,三人打量了他一番,个个点头称赞:“怪不得皇后娘娘喜欢,确实是个齐整孩子。”

  见过舅母之后便是见表兄弟表姐妹们,朝右边看了过去,就见挨挨挤挤的坐了不少人,管事娘子带着崔大郎过去认亲,他听得有些昏头转向,只知道有三位表兄,没有表姐,其余的人都比他要年纪小。

  “表兄,昨□□娘赏你的那块玉佩,能不能给我挂着玩几日?”

  这边还没介绍完,忽然就有个六七岁的孩子跳了出来,奔到了崔大郎面前,伸手拽住了他腰间的玉佩:“他们都说宫里的东西都是宝贝,让我来瞧瞧。”

  崔大郎吃了一惊,身子侧了侧,这是他母亲所赐,如何能轻易给了旁人?

  “表兄你可真小气!”那孩子不依不饶,扯着他腰间的丝绦不住的往下拉扯:“不过是块玉佩罢了,就是给我也只有这么一回事,更何况我只想借着去玩几日,又不会将你的拿走。”

  “小七!”

  张国公夫人脸色一变,厉声叱喝,眼睛朝自己的三儿媳望了过去。

  张慎知乃是老三张鸣群最小的儿子,故此娇养了些,可今儿竟然当众失礼,看起来这老三媳妇实在娇纵得太过了些。

  张三夫人也有些面子上挂不住,不就是皇后娘娘赏赐的一块玉佩么,犯得着在人前这般失格?她慌忙朝张慎知招了招手:“慎知,你且过来,到母亲这边来。”

  “母亲,我要这块玉佩,你和表兄说一句,让他给我好不好?”也不知究竟是什么原因,张慎知似乎铁了心一定要坚持到底,牢牢抓住了那根丝绦不放,抬头望着崔大郎:“你为何这般小气?”

  大堂里响起了窃笑之声,崔大郎脸色红了红,无言以对。

  “七弟,休得胡闹!”

  清脆的娇叱之声响起,一个少女站起走到了张慎知身边,伸手将他胳膊抓住:“七弟,有客人来了自当热情款待,怎么你相反的要起人家的东西来了?你羞也不羞,难道这便是你的待客之道?”

  张慎知被那少女抓着胳膊动弹不了,扭了扭身子,争辩道:“我要是得了这玉佩,四哥和五哥就输了赌约,我就赢了!”

  “胡闹!”张国公夫人气得一拍桌子:“慎行慎为,你们俩给我出来!”

  从那群年轻公子里站出了两个人来,崔大郎看了他们一眼,原来就是昨晚坐在自己旁边不远的那两个华服少年。

  “你们两人竟敢唆使慎知做出这般丢人现眼的事情来,可真是无法无天!”张国公夫人恨恨的盯住了这两人,庶出的便是庶出的,做娘的上不得台面,生出来的儿子也是这般小家子气,即便自小便与嫡出的放在一起养,还是脱不了那个底子。

  “罚你两人去将家训抄十遍,抄好了交与你们的父亲去过目,让他们好好来考量考量你们,看看你们究竟有没有明白咱们张家的祖传训诫。”张国公夫人手一挥:“快些下去,再莫让我见到你们做出这样丢人的事情。”

  张二夫人与张三夫人瞧着张慎行与张慎为耷拉着脑袋走下去,心中很是高兴,这两个庶子的娘虽然对她们并不会有太大的威胁,可毕竟是别的女人与自己夫君生的孩子,无论如何她们也不会大方到一点芥蒂全无,更何况以后分家,他们还得分去本属于自己孩子的一部分呢。

  “慎知,还不快些去坐好。”那少女轻轻将张慎知的手掰开:“没见祖母生气了?”

  张慎知望向张国公夫人,见她一脸铁青,也明白是闯了祸,赶紧松了手一溜烟窜到了自己的椅子旁边,挪着屁股蹭了上去,坐在那里不言不语,只是眼睛还盯住崔大郎腰间的那块玉佩,心里头琢磨着那东西究竟有什么好,为何四哥五哥都说是个宝贝。

  “表兄。”那少女朝崔大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坐了回去,崔大郎呆了呆,赶紧也点头回礼:“表妹。”

  “这是你的大表妹,你大舅舅的长女。”张国公夫人伸手指了指张芫蓉:“她琴艺还算过得去,昨晚入了太后娘娘的耳,赐了她一只白玉手镯。”

  崔大郎朝张芫蓉手腕那边看了过去,果然见到一只白色的玉镯,油沉里透出些光来,他仿佛能看出压在下边的衣裳颜色,她手腕微微一动,似乎有流光飘忽,恰似泉水飞溅。

  张国公夫人见着崔大郎的目光落在张芫蓉身上,满意的笑了起来。

  昨晚中秋夜宴以后,张国公与她秉烛谈心。

  “太后娘娘很喜欢芫蓉。”

  “看得出来,竟将自己随身戴了这么多的手镯赐给了她。”张国公夫人提到这事就觉得满心欢喜:“又有谁能得此殊荣?”

  张国公沉默了片刻,谁又知道那只白玉手镯的来历呢?这么多年都安安静静的过去了,就让那段陈年往事埋藏在某个角落里,何必再提。

  “老爷,你说太后娘娘赐芫蓉手镯的意思是什么?”

  耳畔又传来夫人的话语,张国公转头看了过去,就见一张欢喜的脸孔被暖黄的灯光映着,皱纹似乎浅了不少。

  太后娘娘的意思?他苦笑了一声,或许是想物归原主吧,从张家出来的东西又回到了张家,这只手镯转了个圈,又回到了起点。当年他送给她的礼物,现在她又转送给了他的长孙女,太后娘娘这举止,不仅是让他的芙蓉猜不透,也让他猜不透——风风雨雨四十多年她一直戴着,为何忽然间又有此举动?

  “我想,可能是太后娘娘见着咱们芫蓉合眼缘,想要给她赐婚?毕竟芫蓉也是好年华,正是要说亲的时候了。”张国公夫人一点也没料到她夫君此刻所想,兴致勃勃的推测起太后娘娘的用意来:“老爷,我觉得懐瑾和芫蓉是极好的一对,若是能求太后娘娘赐婚,亲上加亲,再合适也不过了。”

  “唔?”张国公吃了一惊,亲上加亲?

  “是,难道芫蓉配不上懐瑾?”张国公夫人忽然兴致高涨:“年纪、样貌极为合适,等着懐瑾回宫,这身份也是刚刚好相当,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张国公微垂着头,心中暗自思量,若外孙顺利回宫,定然会是储君——哪怕周世宗不喜欢他,可现今这形势,不立他还能立谁?即便周世宗坚持不立他,自己也会想办法让太子之位落到外孙头上,等着皇上驾鹤归西,大周便是外孙的天下。

  只是女儿是皇后,孙女又是皇后,只怕宗人府那边会有异议,毕竟这份荣耀接二连三的都落到张家,孔遭人议论。

  “老爷,你可是在担心风头太过?”张国公夫人脸上带笑:“这又算得了什么,史上一门几后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此事需从长计议,看看再说罢。”

  张国公想了想,还是将心肠冷了冷,自家荣华富贵已经够够的了,不在乎多一个皇后来给张家添光彩,宫里头的日子毕竟不是那么好过,女儿已经搭进去一辈子,又何必再将孙女这一辈子给搭进去?

  懐瑾要是做了皇上,那可是他的亲外孙,这难道不就已经足够了?孙女做皇后这绝非锦上添花,反而是败笔。

  可张国公夫人哪里想那么多,她只是纯粹的以一个妇道人家的心思来给两日牵线搭桥,今日将崔大郎介绍给张府诸人,她越看越满意,外孙和孙女站在一处,再合适也不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