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烟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7-09-29 14:07:50

  早几日张皇后便喊了他过去,告诉了他要邀请京城贵女来赏早梅,他开始有些不解这话里头的意思,梅花开了母后与皇祖母一道去赏便是,为何一定要喊人过来?见着他一脸迷惑,张皇后笑着道:“懐瑾,你明年都要二十一了,难道还没想着要娶妻这事?”

  听着张皇后说到娶媳妇,崔大郎心里热乎了起来,可不是吗,他都快二十一了,亲也定过了,媳妇还没过门呢!

  见着崔大郎眉目间有了高兴神色,张皇后更是欢喜,只觉自己与胡太后的决定再正确也不过了,她端起茶盏来喝了一口清茶,过了一会儿才将那茶盏放了下来,声音里透着欢喜:“懐瑾,你放心,母后会给你仔细挑选过的,那日进宫来的小姐们都是出身高门望族,自己又素有雅名的。”

  崔大郎一愣,张皇后这意思,不是给他将秀珍给娶回来?

  “母后,我已经定过亲了。”

  “懐瑾,莫非你忘记了?那位卢姑娘已经自己来皇宫退亲了,你何必再纠结这个问题?”张皇后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儿子还在心心念念的牵挂着那个村姑。

  听说那村姑嫁过来的时候,儿子就已经假死进了棺材,两人面都没见过一次,儿子何必这般执着?唉,看来是受了青山坳那对老夫妻的影响,太过本真,只觉自己订过亲就一定要与那位姑娘白头偕老。张皇后看了一眼崔大郎,带着一丝愧疚,都是自己没能保护好他,害得他流落乡野,毕竟视野太窄了些。

  “母后,卢姑娘来退亲,却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我当然不承认,除非她当面对我说了要退亲,我才能答应。”崔大郎捏紧了靠椅的扶手,心中有些不舒服,一想到卢秀珍进宫退亲这事情,他就觉得很是难受。

  她为何要做出这般举止?难道仅仅是那时候误会了他不是江州城里的兰懐瑾吗?可是册立太子大典那日,他特地将她请了过来,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可她却依然还是不愿意在他面前出现。

  这里边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他犹然记得那日在马车里他对天发誓,而她温柔的握住了他的手:“别这样,我相信你。”

  她的眼睛就如天上寒星闪闪发亮,温柔的话语就如春水一般将他包围,让他情不自禁觉得有一种柔软从心底升起,慢慢的蔓延至他的五脏六腑,那般轻柔温馨,让他忘记了世界的一切烦恼,就想这样与她安安静静的呆在一处,什么也不用做,就只要她在身边陪伴着,那样就已经很好。

  “懐瑾,何必如此固执!”张皇后眉毛渐渐的拢在了一处,为何儿子这般执拗?

  “母后,我就是想要听她亲耳对我说上一句,她不愿意嫁给我。”崔大郎站起身来,朝着张皇后行了一礼:“儿子替卢姑娘向母后讨上一张赏梅的帖子,不知道母后可否愿意给她这个荣幸?”

  张皇后愣了愣,视线渐渐的落在了自己手里捧着的茶盏上边,沉吟片刻,她点了点头:“好罢,本宫就答应你。”

  那位卢姑娘来退亲的时候,说得斩钉截铁,言语间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儿子放在心间一般,她肯定是知道自己身份卑微,配不上堂堂的太子爷,故此才知难而退,张皇后觉得给她一张帖子也没事,不过是当面告知懐瑾这件事情罢了。

  “母后,卢姑娘在京城东大街开了一间叫芝兰堂的花铺,还请母后打发人将请柬送到那边去。”听着张皇后点头答应,崔大郎心中欢喜,站起身来朝张皇后行了一个大礼:“多谢母后成全。”

  张皇后微笑着望向自己的儿子,颇有几分得意,虽然在乡间养了二十年,懐瑾还是很知礼孝顺的,青山坳那对老夫妻确实不错。

  崔大郎高高兴兴出了明月宫,一心想着过几日便能见着秀珍,这几日晚上竟没有一夜睡安稳的,每每才合上眼,卢秀珍那张脸就在脑海里晃个不停,时而娇俏的笑,时而娇嗔不已,让他一颗心上上下下的翻动个不停。

  好不容易熬到了今日,他早朝都有些心不在焉,等着众人将奏折送过来,赶不及的便宣布退朝,还没等司礼内侍的话音落下,他已经离开座位,飞快的朝偏门那边走了过去,害得一群内侍跌跌撞撞的跟着一路小跑,差点滑倒在雪地里。

  然而来到御花园的时候,却没有见着那个想见到的人,崔大郎心中有几分失落,与胡太后张皇后说话时,有些魂不守舍。

第342章 早梅开(三)

  胡太后很慈祥的望着崔大郎, 眉目间俱是欣赏。

  虽说这个孙儿是在乡间长大, 可处理起政事来却很是利落,根本就没有半点含糊拖沓, 而且有理有据,不时的能蹦出些圣贤之书里的理论来反驳他人,大臣们对这位新晋的太子爷十分佩服。

  胡太后曾找梁首辅来问过最近朝堂情况如何,一提到太子殿下, 梁首辅便止不住的笑:“太后娘娘,真乃大周之福,太子殿下聪明睿智,假以时日便能独当一面。”

  哪位祖母不喜欢听人说自己孙辈们的好话?而胡太后却十分谨慎, 唯恐梁首辅是拿话在糊弄她, 一个劲追根刨底:“梁大人,哀家找你来是想听句真话,太子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需得在旁边提点。”

  “娘娘,老臣说的话可是千真万确,没有一句谎言。”梁首辅点头微笑:“娘娘尽管放心,老臣不是那种为了博取娘娘欢心而胡编些阿谀奉承的话, 太子殿下真的是天资很好又十分仁义,这大周的江山一定能稳稳的传下去的。”

  “这就好。”胡太后终于放了心,她的孙儿当真是个不错的,以后定然会是一代明君。

  “懐瑾,你每日勤勉政事日很是辛苦, 哀家与你母后都在想着要替你找个帮手来分忧解难。方才你说没有尽到孝道,哀家能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若真心想尽到孝道,那不如赶紧将太子妃给娶了,让她代替你给哀家和你母后尽孝便是。”

  崔大郎默默不语,心中暗道,我何尝不想快些将秀珍娶回来呢,只是她还未答应我,我如何能娶妻?

  见着崔大郎沉默的模样,胡太后满心以为他是有些害臊,不由得笑出声来:“一提到亲事,懐瑾便跟女郎一般羞涩起来了呢。”

  张皇后也附和着笑:“可不是这样?”

  胡太后瞥了张皇后一眼,话里有话道:“若嫿,你那侄女儿在哪里?哀家许久没有见到过她了,差人将她寻了过来陪哀家说说话儿。”

  这分明是在拉纤保媒了,张皇后心里头很是舒坦,转头看了侍立在身后的青萝一眼:“去,将张大小姐寻过来。”

  青萝微微弯了下膝盖:“是,娘娘。”

  崔大郎觉得身子有些僵硬,心里头有些不安,看得出来祖母与母后是准备让他与那张芫蓉近几分,可是他一点也不想与别的姑娘多多接触。还是在张国公府的时候,张国公夫人不时会喊他过去作陪,每次进内院他便能见着张芫蓉,那时候还没什么别的感觉,现在想来,或许那时候张国公夫人便已经动了这分心思。

  不是说张芫蓉不好,她生得美,又饱读诗书,说起话来声音娇柔很是好听,放眼京城贵女圈,她应该算得上是个中翘楚。

  可是她再好又如何?她又不是自己的秀珍。

  他的心很小,只能装得下一个人,再也没有别的空间去容纳其余的人,哪怕那个人再高贵再娇媚,也没办法挤进他的心房。

  一阵冷风从掀开的帘子钻了进来,崔大郎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胡太后慈爱的望着他道:“懐瑾,怎么不带个暖手的笼儿?快,坐到炭火盆儿这边来些。”

  “多谢皇祖母挂念,也不是特别冷。”崔大郎应了一句,眼睛朝凉亭之外看了过去,就见着一顶大红色的斗篷在雪地里映衬着,红得刺目。

  “臣女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张芫蓉举步走进凉亭,微微屈膝行礼,礼毕站直身子,垂下双手安安分分的放在前边,低首垂眸,一副娴静模样。

  “快,给张大小姐看座。”胡太后指着宫女们喊:“将座位搬到哀家身边一点,哀家好久没见过张大小姐了,就想着与张大小姐好好说说话儿呢。”

  那张座椅搬了过来,放在胡太后的右侧,刚刚好与崔大郎正对着,只要稍微一抬头,就能见着崔大郎那张英俊的脸孔。张芫蓉坐得端端正正,脸上没有一丝羞涩不安,大方端庄,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胡太后心中暗道,这张国公府的大小姐,果然不错,张皇后观察着侄女儿的一举一动,很是得意,毕竟家教严谨,独自进宫来也这般举止从容。

  “芫蓉,尝尝看,这是岭南进贡来的新鲜水果,哀家觉得挺好吃的。”胡太后从果盘里拈起一块冰糖柑橘递给张芫蓉:“瞧瞧这柑橘上的瓤儿,水分还足得很呢。”

  “多谢太后娘娘赏赐。”张芫蓉双手接过,小口小口的尝了起来,吃相很是文雅。

  “芫蓉啊,你素日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情?哀家听人说过你才思敏捷文采斐然,想必是喜欢读书的,是也不是?”胡太后想了想,准备从表扬张芫蓉入手,给崔大郎留下个好印象,故此先提及她知书达理。

  “太后娘娘谬赞了,芫蓉不过是闲着看了些书而已,哪里就谈得上才思敏捷了?”张芫蓉微微一笑:“不过是识得几个字儿罢了。”

  “哟,还真是谦虚,若只是识得几个字儿便能被人称作才女,那这世间的才女岂不是太多了些?”胡太后笑着望向崔大郎:“懐瑾,昔日你在张国公府的时候,可与你表妹一起谈论过诗词歌赋?”

  崔大郎被点到名,无奈的抬起头来:“回皇祖母的话,懐瑾鲜少进内院,与表妹并无过多交谈,只不过也听人说过表妹颇有才名,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张国公府向她来求过诗词。”

  张芫蓉听着崔大郎赞扬自己,心中得意,抿嘴笑了笑:“太子殿下过誉了,哪里有这样的事情,不过是旁人胡乱传出来的话而已。”

  “芫蓉,你就不必太客气,现在这凉亭里没有外人,何必谦让?”张皇后瞧着张芫蓉,越看越中意,只觉她与自己的儿子是一对佳偶,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相配的了。

  先前张国公夫人曾隐约提及过此事,她那时候还觉得有些为难,一家出两个皇后并非是什么好事,做人最好要低调一点,以免遭来不测。只不过后来见着这形势慢慢的有了好转,懐瑾代为监国颇得大臣拥护,这才两个月的光景,朝堂内对于新晋太子便是一片叫好之声,个个对他交口称赞。

  这样看来,若是自己定下张芫蓉做太子妃,便不必再担忧别人会暗地里议论纷纷,说什么太子要借助外祖家的势力去扶持自己,阻力便会小了许多。再说了,皇上的身子越发的不好了,重返朝廷的希望已经很是渺茫,也不必提心吊胆他会借这事来对张国公府发难。

  日子慢慢的过,到了今日这个时候,宣召京城贵女进宫,张皇后看了这么多高门贵户的小姐,看来看去,还只有自己侄女儿生得最美貌,最能配得上懐瑾,故此她那分谨慎小心已经慢慢的放下,只盼着能快些将事情定下来才好。

  “娘娘……”张芫蓉脸颊一红,心里却是甜丝丝的一片,看起来皇后姑姑是认同了自己,这个没外人,不仅仅是指自己是她的侄女儿罢?她双眼朝崔大郎那边瞟了过去,见着那剑眉星目,觉得他比在张国公府里更是英俊了几分。

  “怎么了?芫蓉你难道不愿意与我做一家人不成?”胡太后在一旁打趣,算是帮着张皇后开腔——毕竟她与张芫蓉可没什么亲戚关系,这么一说便更是点明了几分。

  崔大郎猛的站起身来:“皇祖母,母后,你们不是说早梅开得很好?我到金水河那边看看。”

  他不敢回头,大步走出了凉亭,胡太后与张皇后愕然的望着那高大的背影,两人脸上都有些讪讪,张芫蓉的脸更是涨红了几分,坐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第一次有了坐立不安的感觉。

  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他不中意自己?

  张芫蓉睁大了眼睛,一种酸涩的感觉从心底缓缓升起,她极力克制住自己眼中的泪意,微微低头,身子坐得笔直,就如一块石头般,不言不语。

  “太子殿下……”

  园内众家小姐见着崔大郎从凉亭这边出来,一个个欢喜不胜,手中捻着衣裳角儿,站在梅花树下含情凝睇的望着崔大郎,盈盈笑意自双靥而生,明眸善睐,就如有灿灿星辰在树下闪动。

  原来见着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将张家大小姐找了过去,众人心中都在愤愤不平,肯定是张皇后想要亲上加亲,特地想让自家侄女与太子多多亲近。众人站在树下,虽说是在赏早梅,可眼睛却斜着往凉亭那边瞧,见着那边似乎一团和气,张芫蓉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说得开心,个个儿心中跟吃了酸梅儿一般难受。

  正在难受间,却见那穿着紫色锦袍的少年郎从凉亭里走出,众人都觉惊讶不已——莫非太子殿下没有看上张家大小姐,这才借故离开?这一个念头才浮现在脑海里,脸上便堆出了娇媚的笑容。

  机会来了。

第343章 早梅开(四)

  一群莺莺燕燕站在树下, 各色斗篷争奇斗艳, 身上用的脂粉比那梅花还要香,浓郁的香味在鼻间盘旋不去, 痒痒的挠着人的心肺,让那猝不及防入到花丛里的少年郎再也按捺不住,一个喷嚏惊天动地的打了出来。

  “哎呀呀,太子殿下打喷嚏都这般响亮, 果然是气力过人!”

  有人赶紧不失时机的恭维了两句,眼睛含情脉脉的瞟向了崔大郎,尽管胡太后与张皇后心目里已经有了人选,但自己还可以争取一把。

  更何况, 总是太子妃只能有一个, 太子侧妃却能有几名,不能做太子妃,太子侧妃也不错啊,以后太子登基,自己再慢慢朝上爬便是——从太子殿下拂袖而去这举动看起来,他对于张家大小姐并无好感,即便现在张芫蓉有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撑腰又如何, 立皇后主要还得看皇上的意思,自己娘家也不差,未尝不能放手一搏。

  崔大郎有几分无语,他打了这个惊天动地的喷嚏,已经有些觉得不好意思, 偏偏还被人这般恭维,实在是汗颜。他的眼睛朝金水河旁边的梅花树瞟了过去,一张脸有些僵硬,毕竟自幼在青山坳那小山村长大,还没见过这么多年轻姑娘将自己围在一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很不自在。

  “太子殿下是不是衣裳穿得少了些?快些去取斗篷过来,现儿天气这般冷,怎么能就穿件锦袍御寒呢?”

  另一位小姐的发言重点在于尽情展示自己的温柔体贴,一双手从狐狸毛手笼里抽了出来,纤纤玉手抓着那手笼朝崔大郎这边送了过来:“太子殿下,你用这手笼暖暖手罢。”

  崔大郎的脸色瞬间就红了,他不敢再与这群高门贵女呆在一处,转身就朝前边紧走几步,想要将她们甩在身后,不料那位小姐很执着的追了上来,声音轻柔得能滴出水来一般:“太子殿下,含烟的手笼虽然不是顶顶金贵,可也是用狐狸毛做成,里边还有刚刚灌好的热水袋呢。”

  崔大郎走得更急了,那小姐只顾着朝前边追,一不留神脚下便是一滑,整个人朝着前边扑倒了过去,脸朝下摔倒在了雪地里,抬起头来时,脸上沾着雪花碎末,簌簌的朝下边掉着,发间的首饰里也沾着雪花,看上去楚楚可怜。

  她的身后响起了一片嗤笑之声:“也不懂察言观色,太子殿下分明就在躲着她,偏偏还自己凑上去。”

  “还不是以为自己姿容绝美能让太子殿下一见不忘,她再美也没有……”说话的人停住了话头,心中暗道,再美也比不上我啊,我都没追着过去,谁给她的勇气追着太子殿下不放?果然还是出乖露丑了,活该。

  崔大郎听着身后有人摔倒,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

  他本性淳朴,不忍心见着人落魄,看着那位小姐摔倒在雪地,身后一群人在嘲讽她,有些过意不去,折身转了回去,走到了那位摔倒的姑娘面前,蹲下身子低声问道:“你……还好罢?”

  那位摔倒的姑娘乃是吏部尚书的千金,姓夏,家中排行第二,人称夏二小姐,她摔倒在地算是出尽了洋相,可万万没想到崔大郎竟然会折身回来询问,心中一喜,方才的难堪不翼而飞。

  “太子殿下……”夏二小姐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来:“好痛,含烟摔到膝盖了,痛的厉害,都快站不起来了。”

  崔大郎吃了一惊:“竟然摔得这么重么?”

  “太子殿下,含烟只觉这膝盖都要碎了,实在起身不得,还望太子殿下见谅。”夏二小姐一双眼睛盯紧了崔大郎,泫然欲涕:“太子殿下,能不能扶含烟起来?”

  “膝盖都要碎了?”崔大郎赶紧冲着蹲在夏二小姐身边的丫鬟喊了一句:“你快些将你们家小姐扶起来,还愣着作甚?”

  那丫鬟弯腰想伸手搀扶夏二小姐,却被她暗地里掐了一把,那丫鬟是个机灵的,赶紧向崔大郎诉苦:“太子殿下,奴婢力气小,一个人扶不起我们家小姐……”

  “哦,哦,这倒是孤疏忽了。”崔大郎点了点头,如有所悟,夏二小姐见着这神色,心中欢喜,看来太子殿下要亲自来扶自己了,此刻,她听到崔大郎道:“还不快些将夏二小姐搀扶起来?”

  “是。”两个内侍应声走了过去,每人伸出了一只手来想要抓住夏二小姐的胳膊,她尖叫了一声:“不,我才不要这些阉人来扶我!”

  两个内侍愣在那里,脸上有几分难堪。

  他们是阉人不假,可这般被人当面指着喊,这也够让他们不舒服的。低头看了一眼那夏二小姐,两个内侍心中暗道,这位小姐如此言行举止还想着要做太子妃?即便她家有权有势又如何,进得宫来也不会是得宠的主儿,蠢得如此,得宠了也会被人算计至死还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如何被人陷害的。

  “这位小姐,我来帮你罢。”

  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了一个清脆的女声,并不娇柔,听上去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我自小便在乡间种地,扶你起来的力气还是有的。”

  听到这声音,崔大郎心间一喜,转过身去,就见那边有个穿着淡蓝色长襟棉衣的年轻姑娘跟在两个内侍身后,怀中抱着一盆盛开的蝴蝶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9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当家之寡妇难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