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翠花的种田农家生活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卿卿喵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19 KB   上传时间:2017-10-06 17:16:52

  扶着杨氏在凳子上做好,翠花进卧室把粥端回来,“娘你吃。”

  “你爹呢”没看见丈夫,杨氏觉得奇怪,“还有阿林呢”

  “你怎么下床了”李大冰一边走进屋子,一边拍着身上的雪花,“你身子重,还是不要乱走动的好。”

  “我躺着也难受啊。”因为丈夫的话而心里甜蜜蜜的杨氏摸摸肚子,“我下来走走也好,到时候少遭些罪。”

  “行,不舒服就离立刻去躺着啊。”望着妻子的大肚子李大冰也很无奈,肚子打大了躺着也只能侧躺,连翻个身都难。唉,何婆婆说了,多走动走动也好。

  吃完早饭,杨氏还是回屋躺着了。这屋外还飘着雪花,谁敢让孕妇出去走动啊屋子里也没啥好做的,还不如回屋坐着做些绣活,卧室是有炕的。

  翠花也不知道这炕是怎么回事,按理说着炕是北方才有的东西,但是水稻又是南方才有的作物。但是这是个架空的朝代,南北混杂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至少,这儿的女孩子不用裹脚。

  虽然分家建屋子的时候,在每个人的屋子里都盘了炕,但是烧炕也是要费柴火的。柴火哪来,当然是上山捡或者砍。村里有规定,上山捡或者砍都只能捡那些枯死的树枝或者砍些杂树(就是不能做家具的笔直的粗壮的或者稀有的树)。而且捡来的树枝还要供家里做饭用。

  农村一般柴火都是家里的孩子捡来的,往年翠花和两个哥哥捡的柴火都上交了,冬日里一家人只能睡一个炕,省柴又暖和。今年是分家后的第一个娘冬天,家里存的柴火不够,所以李大冰和杨氏睡在自己的卧室,翠花和两个哥哥挤一挤,挤在一个炕上。当然,分被窝的。

  因为冷,翠花这几天都窝在家里陪杨氏,顺便锻炼自己的绣技——翠花表示针扎到手指好痛!

  李大冰出门去地里转转,看看菜苗,或者去河里砸冰捉鱼回来给杨氏炖汤,余下的在家里拿水缸养着,等孩子生了给杨氏补身子。

  李林李柳穿着新衣服去和村里的小伙伴玩了。冬天,是孩子们的季节,不用干活,可以睡懒觉,真幸福啊~

作者有话要说:  冬天到了,冻成狗……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雪(●—●)

☆、16

  雪下完了之后,连续好几天都是大晴天,地上堆积的雪都慢慢融化了。翠花家的院子里,李大冰为了让杨氏有个散步的地方,早早的就把院子里的雪铲了堆在角落里,露出平整的地面。

  因着快要生产,杨氏是坐卧不安,晚上脚会抽筋,脚也浮肿,夜里起夜也频繁。每天杨氏最盼着也是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在院子里散步。为着以后生孩子容易,杨氏每天都要在院子里转两圈,但是肚子大了,走路都累。可是不走吧,坐下来肚子硌的难受。

  雪化完了,李大冰扛着锄头去地里看了看,有草就锄草,有死掉的菜苗就补苗。

  这一天是个晴天,地里的事忙完了,李大冰难得的清闲在家。往年这个时候,秋种一结束,几个兄弟都要外出务工挣外快过年。今年杨氏快要生产家里只留三个孩子是不行的,所以李大冰只能在家待着。

  临近生产,杨氏夜里老是睡不着,因而最近都没有早起,家里的活都交给李大冰了。幸好是冬天,家里也不需要每天洗衣服。

  当年盖房子的时候就想到了杨氏的生产期在冬天,洗尿布很麻烦,河里一到冬天就结冰。杨氏要做月子不能下床,也不能让三个孩子去洗,万一掉河里,大冬天的能去掉半条命。因此李大冰和杨氏商量了,咬咬牙,找杨氏的两个哥哥借了三两银子,盖房的同时把井给打了。这样冬天洗尿布就能不去河边了,还省了烧热水洗尿布的柴火。

  李大冰早上起床,轻手轻脚不吵醒杨氏。因着杨氏夜里总是起夜,为了方便就让杨氏睡在外面,李大冰要起床就要跨过杨氏。

  等李大冰穿好衣服,关上房门,李林也起床了,李柳和翠花还在被子里迷糊着。

  “阿林,怎么起来那么早”李大冰放下水桶打了一桶水,井里的水还是挺暖的。

  “爹你做早饭我给你帮忙。”

  “行,那你先洗漱,洗完了给鸡喂了吧。”李大冰知道大儿子一向懂事,让他去睡觉他是不会去的。还是顺了他的意。“喂完了来给我烧火,顺便取取暖。”

  “好。”李林就着刚打出来的井水刷牙洗脸。完了从放粮食的屋子里舀了一勺玉米粒洒在院子里,把鸡从笼子里放出来喂食。一勺玉米肯定是不够吃的,所以鸡吃完了主人喂的粮食就会被赶出门自己找吃的。不过冬天了。

  鸡一天只喂两顿,早一顿,晚一顿。也不担心出门的鸡跑掉,鸡都是喂熟了,晚上到时间就会自己回来。偶尔鸡会把蛋生在外面,还要自己去找。不过大部分都会生在窝里的。

  李大冰洗了豆子和米熬粥,豆子和米对半(这已经算好的了,一般家里的都是豆多的),在熬粥的锅上放了蒸笼,蒸笼里放几个馒头,粥烧开了,馒头也就热了。

  早饭烧好了,翠花和李柳被粥香诱惑的也已经起床了。李大冰帮着杨氏起床、洗漱,到客厅吃早饭。

  地里的活干完了,李大冰就在家里忙,收拾屋子,或者是编篮子。青山上有一片竹林,竹林是村子的共同财产,谁想要就去砍就行。

  李大冰和李爷爷学了编篮子,虽然编的不是特别漂亮,也不会什么花样,但胜在力气大,编的又快又周整。冬日里没事做,村里人有的就会编几个篮子,赶集的时候带到集市上卖,也能挣几个钱。

  杨氏吃完早饭胃有点撑,所以站起来走了会。走了会之后坐下来还是觉得难受,就决定去屋子里躺会。

  李林李柳也跟着李大冰拿着竹条编篮子,李林编的像模像样,李柳就是玩了。翠花没事做只好拿着帕子绣花。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翠花也能绣些小花小草啥的。

  杨氏去屋里躺下来还是觉得难受,就又站起来走了走。结果肚子慢慢开始疼了,而且是有规律的阵痛,杨氏知道这是要生了。

  “大冰,大冰,孩子他爹……”肚子一阵一阵的痛,杨氏只能深呼吸来减缓痛苦。

  “怎么了娘,爹在院子里编篮子,有事我来吧。”翠花以为杨氏只是要上厕所,毕竟孕妇尿频很常见。等翠花进了卧室,看见杨氏脸上痛苦的表情,就知道不对了,“娘,娘你怎么了你不要吓我啊。”

  “没事没……事,”杨氏扶着桌子缓缓坐下,“我这是要生了,你去……叫你爹……”

  “啊要生了”翠花有一瞬间的脑子空白,又立马反应过来,“我去叫爹,娘你等着。”

  “爹……爹……”翠花跑出门,“爹,娘要生了。”

  “什么”李大冰愣住了,没到日子呢,怎么就……随即想起来何婆婆说过双胎早产的多,“我马上去叫何婆婆,你去看着你娘。阿林阿柳你们把这收拾了,待会人多不好走。”一边交代一边夺门而出,话说到最后只能听见余音了。

  “阿柳你把这收拾了,我去烧热水。”李林已经大了,见过杨氏生翠花的时候大人交代要烧热水,于是提前去准备了。“翠花你去陪娘。”

  “嗯。”翠花和李柳应声,两个人分工去忙了。

  翠花又跑进卧室,“娘,爹去叫何婆婆了,大哥去烧热水了,我还要做啥啊”

  翠花sos:救命啊啊,她没见过生孩子啊啊啊。在现代只要进医院就行,古代该怎么办啊

  “没事……不要……急,翠花娘……没事。”阵痛越来越剧烈,杨氏疼得说不出话。这时候杨氏已经扶着桌子站起来了,摸着肚子额头上全是汗。

  “好好好。”翠花连忙过去扶着杨氏,“娘我来扶你走走。”

  这边几个孩子在家里焦急等待,另一边李大冰飞奔到何婆婆家,急得拖着何婆婆就走,“婆婆,二娘要生了。”

  “急啥呀。”何婆婆在院子里洗衣服被吓了一跳,听了这话急忙放下衣服,叫自己在厨房的儿媳妇,“李家的二娘要生了,我去看看,你在家啊。”

  “知道了,娘。”

  “走吧,”何婆婆洗洗手,换了身干净衣服跟着李大冰急忙赶往李家。

  “爹,你回来啦。”翠花陪着杨氏在屋里来回走动,李林在烧开水,李柳就在院子里转悠,不知道该干啥,看到李大冰带着河婆婆回来了高兴的冲房里大喊,“娘,爹回来了。河婆婆也来了。”

  “娘,何婆婆来了。”翠花急得都要哭了,杨氏的羊水都破了,她又不会接生,李大冰走了家里又没个能做主的。

  “唔……”杨氏痛到没法说话,闻言看向门口。

  何婆婆进了院子径直走向卧室,看到杨氏暗叫不好,羊水都破了,这要晚来一步……赶紧叫杨氏躺下。卧室里早就备好了杨氏生产用的稻草席,厚厚的一层。

  何婆婆正忙着呢,一回头看见翠花还在房里,连忙把翠花赶了出去,小女孩子还未嫁人不能看这个的。

  又吩咐李大冰准备剪子,纱布,热水。家里没其他人,只好又去把隔壁的于大娘叫来帮忙了。

  翠花被赶出门不能看,只好跟着两个哥哥和爹焦急的等待。房里的一切情况都不得而知,只能听见杨氏压印的痛呼声。

  李大冰笔直的站在房门口,也不敢说话,李林李柳在门口团团转,不时的看向房门。翠花想了想去厨房另烧了热水,等杨氏一生完就做糖心蛋和煮面条。

  即使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李大冰还是不能淡定,媳妇在里面受罪,他不能做其他的至少可以在门外陪着。

  李林李柳听着卧室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痛呼和说话声,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呼吸重了就打扰到里面了。

  不知道是不是羊水破的早和有经验的原因,杨氏生的挺快,大概一半个时辰孩子就出生了。

  何婆婆高兴的出门报喜,“恭喜啊,龙凤胎,好啊。”

  “真的!二娘她没事吧”李大冰听见孩子已经出生了总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连忙问问杨氏的状况。

  “没事已经在床上躺着了,就是累了,弄点红糖给二娘喝。”

  “好好。”李大冰听见这话总算放了心,从口袋掏出一吊钱,“何婆婆,多谢。孩子洗三还得麻烦你呢。”

  “行了。”何婆婆收下钱,“先看看孩子吧,你忙我先走了啊,洗三我再来。”

  “好。何婆婆慢走。”送走了河婆婆,又再三感谢了于大娘。李大冰接过翠花递来的糖心蛋面条进了卧室。

  因为杨氏累了,吃了面条就睡了。李林李柳和翠花即使再想看弟弟妹妹也只能等。

  再说事情多着呢,原本准备的尿布要拿出来,热水要备着,院子要收拾。

  不过,总算生了呢,而且母子三人都平安,太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窝来了~

☆、17

  杨氏生了,并且一下生了俩,怎么说都要给杨氏娘家报信的。之前搬家杨氏娘家人也来了的,不过那时候翠翠还不是翠花,自然也是不知道的。记忆中的杨老太太和几个舅舅倒是温和的。

  杨氏娘家老爹不在了,还剩下个老娘。杨老太太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嫁去了小胡村,离得近些,还有一个就是杨氏,嫁到上河村,离得稍远,所以平时杨氏不怎么回去。这阵子事多,更是回去得少。

  杨家早分了家,老太太现在跟着大儿子过,二儿子每年给些口粮,再给五十文钱,过年过节送些吃的就行。杨大在小杨村里住,杨二去了镇上开了个小杂货店。

  杨氏生了龙凤胎做月子还不能下床,李大冰是要去送信报喜的。当天,李大冰先去了大房再去了李大河家,又去了几家来往过的人家送信。

  因着小杨村离得较远,李大冰当晚借了牛车,第二天一早就架着牛车赶往杨家报喜。

  上一次去杨家还是刚分家建房子那会,为的是借钱。毕竟建房子打井2两银子根本不够。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尽管被孩子吵得基本是一夜没睡,第二天又起早,李大冰这会儿却是精力充沛。赶着牛车往小杨村走去,一路上都是笑呵呵的,满面红光。

  到了小杨村的时候鸡才刚叫,杨大才起床,一家人做早饭的做早饭,洗漱的洗漱。眼尖的玉米看见李大冰驾着牛车连忙叫杨大:“爹,爹,二姑夫来了。”

  玉米是杨大的小儿子,杨大的大儿子叫玉年,女儿叫玉萝。

  “啥二姑夫”杨大愣了,这一早来干啥莫不是……急急忙忙叫玉年:“阿年,告诉你娘和你奶奶你二姨夫来了,叫你娘多做份早饭。”然后上赶着去接李大冰。

  “大哥。”李大冰挺好牛车,笑呵呵的对着杨大拱手,“大哥,二娘生了,生了对龙凤胎,一男一女。”

  “真的!”杨大笑了,自己想得果然不错,的确是自己妹子生了。“快,快进屋,娘听了肯定很高兴。”

  杨大招呼李大冰进屋,杨老太太原来在屋里好好的坐着,听见大孙子说李大冰来了,连忙站起来迎到门口。“大冰来啦,是不是二娘生啦”

  “是。”已经说了n多句这样的话,李大冰还是很高兴,“二娘生了俩,一男一女,男娃是哥哥,女娃是妹妹。”

  “一男一女啊,”杨老太太听了止不住的点头,“那好那好。”

  “妹夫来啦,”杨大的媳妇黄氏端着盆馒头走进来,“我都听见了,妹妹生了龙凤胎啊,恭喜恭喜。”又对杨大说:“招呼妹夫坐啊,该吃早饭了。”

  “对对,坐啊,”杨大拉着李大冰往凳子坐上,“这一大早的还没吃吧,来,尝尝你嫂子的手艺。”

  “嘿嘿……”李大冰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笑笑,“是没吃呢,那我就不跟大舅你客气了,待会还去二舅大姨那报信呢。”

  “跟我客气啥啊,”杨大笑道,“我去帮帮你嫂子,你坐啊。”

  杨大去厨房帮忙了,杨老太太已经忍不住去左邻右舍说喜事去了。玉米玉年玉萝三个小萝卜头跑过来,“二姑夫,二姑夫,二姑姑生了两个娃啊”

  “是啊,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哇!”三个孩子惊叹道,双胎并不多见,“那我们能去看看弟弟妹妹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翠花的种田农家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