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天日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57 KB   上传时间:2017-10-15 13:41:09

  狂怒的史湘云捉着徒昭的衣领疯狂摇着, 「你知不知道老娘花了多少时间才把那个小磨人精给哄睡啊!你知不知道你该那一吼又把小磨人精给吵醒了!」

  想到自己带孩子的一把辛酸泪,徒昭还在给她扯后腿, 史湘云怒道:「老娘不管了, 明天开始孩子给你带!我要出去浪!」

  「呃,娘子别抛弃我!」心知自家的小女儿超级难哄不说, 而哭起来可以用『命案现场』四字来形容,再加上一个隐形妹控的小火娃, 徒昭马上抛弃了骨气, 求道:「娘子!我不能没有你。」

  你快回来~我一个人承受不来。

  「哼!」史湘云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不理他。

  她发誓,如果她以后有机会回到现代,她一定会给公司里的家庭主妇加薪, 带小孩真他妈的不是人干的活!

  至于家庭主妇怎么能同时去公司里上班呢?这么高深的问题史湘云就不管了。

  史湘云怀这第二胎时,因为宫中发生了太多事情, 一会儿宫变,一会儿又要操持几位皇子们的丧事,又得守孝, 孕中失了调养,这一胎便有些养不好,太医一直把不出胎儿性别,让她孕中越发多思, 毕竟这孩子和小火娃年龄相近,说不得将来会对皇位也起了心思。

  这胎本就养不好,更惨的是史湘云在八个月时不小心中了旁人的暗手,胎儿早产,小女儿出生时连哭的气力都没有,好几个太医日夜轮班守候,史湘云更是顾不得坐月子,日夜亲自看顾着小女儿,就连徒昭也只要一下朝就往家里跑,死都不肯加班,众人合力之下,方才把小女儿从阎王殿前抢了回来。

  论对内务府的掌控力,夏德全只怕比高允还厉害三分,更别提徒昭眼下成了太子,更是雍政帝膝下唯一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夏德全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对紫禁城内的掌控力更强,史湘云一出事之时,夏德全便亲自去查了,夏德全只花了两日时间便查出来了。得!又是甄家搞的好事。

  甄家当初虽被抄家,又因为参与平安洲事而被灭了九族,但罪不及出嫁女,那些出嫁了的甄家女倒还是平安的,其中便包含了甄太贵妃的庶妹──李甄氏。

  这李甄氏因是庶出,当年在闺中又何甄太贵妃有些口角,甄太贵妃厌恶这个庶妹,便一直打压着这个庶妹的夫家,李甄氏虽是甄太贵姨的庶妹,但其夫君一直不过才六品的小官,其子至今也不过才七品小官,连进宫的资格都没有,李甄氏心知甄太贵妃和她之间颇有些怨怼,多年来也不曾拿自己亦为甄家女之事说事,也幸好其夫君及其子的官位低微,这雍政帝清理甄家之人时这才漏过了他们。

  李甄氏原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过了,万没想到甄太贵妃之死竟然给了她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甄太贵妃病逝后,这宫里的甄家旧人惶惶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不知怎么的竟有一部份人找上了李甄氏了。

  李甄氏意外得了甄家人脉,便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了,这甄家因奉圣夫人与甄太贵妃而得享尊荣,这李甄氏又想着自己儿子虽然不争气,但嫡亲的孙女儿生的极好,全然不输给当年因貌美而得宠的甄太贵妃年轻时的相貌,便想再复制一次甄家荣宠之路了,于是便把主义打到了徒昭身上。

  只是这徒昭多年来一直死守着史湘云,着实让人难以下手,再加上朝中大臣们提议什么复古礼,所有的大选小选尽皆停止,李甄氏始终无法把小孙女儿推荐给徒昭,于是恶向胆边生,便想着对史湘云下手。

  若这太子妃一死,太子总不可能不再选太子妃吧,到时势必大选,她家的小孙女儿也可以进宫了,以她小孙女儿的绝世姿容,怎么可能不勾得住太子的心呢。

  史湘云也是近年这诸皇子已亡,失了谨慎,一个不小心被暗算到了,于是乎便早产了。且不论史湘云的后悔,她自识得徒昭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徒昭那么愤怒。

  这李家被诛三族不说,李甄氏虽是年过六十,还是被判了斩首之刑,她最自傲的小孙女儿和李家所有女眷均成了官妓,遇赦不赦。除此之外,徒昭还深怕还有甄家残余人脉,整个后宫都被他清洗了一遍,就连宁寿宫和养心殿处也没放过。

  经此事之后,徒昭还发狠上书雍政帝要求要设制妃嫔的资格限制,所有后宫妾室的三代之内男丁必须远离朝堂,而且得搬离京城,省得在后宫内搅风搅雨。虽然这事被雍政帝给驳回了,但大家瞧徒昭那隐隐带着仇恨的血红目光,便知道等太子上位之后,说不得真会把此法拿出来实施了。

  若是子孙三代不能为官,那怕成了皇子外家又有何用?更别提还得全族搬离京城云云,于是乎,原本就乏人问津的徒昭变得更加乏人问津了。

  雍政帝也心灰意冷懒得去理徒昭了,他也瞧明白了,他这儿子也算是精明能干,不过龙有逆鳞,他这儿子的逆鳞便就是妻儿,虽说是儿女情长了点,但只要不误这朝堂政事,也就随他了。

  只不过雍政帝还是小小教训了徒昭一下,让他去负责晋江军校之事,省得每日就晓得绕着妻儿打转,硬生生把眼界给绕浅了。

  为了方便处理军校事务,徒昭干脆带着史湘云及小火娃,还有新出生的小女儿──长生,一起搬到了晋江军校来住。

  这晋江军校说是王家大观园所改建,但其实也不过是占了王家大观园旁的地和部份大观园罢了,碍于王熙鸾的份位,这大观园其实只占王家土地的一小块部份,大小上颇有不如原着中的大观园,但小巧精致处倒是远胜于原着中的大观园,徒昭带人来瞧了数次,实在颇为舍不得就此癈去。

  徒昭干脆顺着园中小溪将王家大观园一分为二,前半部包含怡红院、潇湘馆、暖香坞等处保留下来做皇家园林,也可供他们平日居住,而后半部的大观楼、缀锦楼等处则做为晋江军校的一部份,而稻香村则做为老师们的宿舍,另外再将拢翠庵改为忠烈祠,以供奉忠臣烈士之用。

  此次徒昭一家子便就是占了皇家园林中最大、最精美的怡红院那处。想到自己也当了一回宝哥哥,史湘云便是说不出的囧,不过那怕她有心效法一次林妹妹,见了那小小巧巧的潇湘馆,她也不得不说那处确实是住不下她们一家四口那么多人。更别提潇湘馆绿竹成荫,夏季故然是极清凉了,但小长生身子娇弱,竹林大多阴凉,实在不适合,最后也只能做罢了。

  史湘云心下暗叹,以红楼原着来看,会将林黛玉安排在此处,只怕也有故意要让林黛玉坏了身子之意吧。毕竟贾家占了林家百万之财,林黛玉倘若不死,只怕他们也不会心安。

  大观楼是大观园的主楼,气派恢弘,只需略略改建,做为教学之处倒是颇为适合,但学生的宿舍倒是成了一个问题了。虽然大观园后半部还有缀锦楼、凸碧山庄……等处,等这点子地方可是不够分给那么多学生居住,要知道这次军校召生的范围可是全国军队里的中阶军官,粗粗一数也有上千人,那怕是把怡红院等处开放出来也是不够住的。

  这驿站也没那么多住宿之地,叫这些军官去自己找着客栈居住也不现实,京城居大不易可不是说笑的。当然国子监里倒是有给国子监学生的宿舍,略腾一腾说不定能行,不过把一堆兵痞和一堆读书人放在一起……雍政帝除非是脑子坏了才会做这种事。

  最后工部之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在大观楼不远处建起新式的水泥房子了,这水泥仍是端慧太子(即徒辰阳)的遗物之一,当初徒辰阳身死之后,徒昭亲自为其收敛,在他书房之中发现了不少资料,大多是些方子,这水泥方子便是其中之一。

  按着徒辰阳所书,这玩意是用于道路建筑,但徒昭等人试建了一条京道之后发现,此物虽然能使路面平整,但却极伤牲口,若马匹慢慢走时还好,若是急行的话,因为硬质路面反震之故,没几日这马的脚也受伤了。

  眼下运输均靠着牲口脚力,若是为了贪那一点之快,伤了牲口反而得不尝失,徒昭等人暗暗捥惜着,此物虽好,但却让人不知该如何使用起了,最后还是史湘云建议拿这水泥来建房子。

  徒昭让人一试,果然拿水泥来建房子也是行的,这水泥建的房子比木头房子要稳固的多,也较不怕火,而且造价比一般的木头屋舍要便宜许多,这次干脆让人拿来建了宿舍。

  史湘云前世时便是建筑结构师,大笔一挥便设计出现代大学最常见的宿舍楼,虽然碍于无配套的钢筋之故,这些水泥房子至多只能建到三楼,但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巧妙,这晋江宿舍一直到后世还在继续使用,徒昭将此宿舍楼命名为端慧楼,也算是纪念徒辰阳了。

  他跟三哥之间,恩怨难分,当年徒辰阳在宫变之时,把他和安亲王等人归为叛乱一流,分明是对他也起了杀心,但他终究是留下不少对国有益之物,他不贪他所留下的遗方,为他正名,也算是报其幼时养育之恩了。

  这晋江军校建立好了之后未久,各地征召而来的学生来开始陆续上课了,徒昭不过是先给大伙考个试,看看学生们的水平,不料险些把自己给气到仰倒,吐血三升。

  这么蠢的人都可以当上中阶军官,他突然为大晋朝的未来担心了。

  

  ☆、晋江校长日记二 (捉虫)

  史湘云把徒昭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之后, 这才好奇的翻看一下徒昭所谓一群蠢蛋的考卷,虽说古人有好男不当兵之说, 但能当上中阶军官的, 智力应该不会太差才是。

  但是看完之后……

  史湘云以一种极为同情的眼光看着徒昭,凭心而论, 徒昭出的题目并不难, 一没考诗词歌赋,二没考四书五经, 问题不过就是一加一等于多少?十加十等于多少?京城旁边的省份叫啥,诸如之类的题目, 就这题目都能错, 也实在是……

  再看看那些人连名字都写不全, 史湘云轻咳一声,「或许你得先从识字开始做起。」连题目都看不懂,怪不得全都写错了。

  「己经先上了一个月的识字班了啊!」徒昭继续惨叫道。

  说到这事徒昭就有气, 教这群兵痞识字的可都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啊,一般那怕是官宦人家, 能请个举子来蒙童已经是不错了,能有新科进士来亲自授教,这是多大的福份啊!这群家伙还不好好学习, 一个月了连名字都不会写,真是气煞人也。

  这下子史湘云也无语了,最后问道:「会不会是教的方法有误?毕竟那些人学的是科举之道,说不定一开始便教错了方向。」

  毕竟是读书人吗, 十个里有九个都是瞧不起当兵的,那怕那些学生少说是个六、七品小军官也是一样,说不定一上来便就是四书五经来给人下马威也不定。

  「再怎么的也得从三字经学起吧,这三字经──」徒昭猛地住口,他也是着相了,让人教这群人读书不过是为了看得懂圣旨和忠君爱国之思想,学三字经做啥呢?

  三字经给蒙童启蒙固然是极好,但做为军官,这些学生只需要看得懂圣旨,有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即可,至于算学什么的,眼下他也没奢求太多,他也不过先求他们先看得懂数字,别连自己月银多少都看不懂。

  「我去找人商量商量。」徒昭沈吟了许久,连忙找人再重新制定新教材了。

  徒昭是个极认真之人,再三研究之后,最后终究重新制定了一份教材,除了例举出圣旨上的常用字之外,最后还让人编制了一首大晋军歌,让人边唱歌边认字,效果反倒是比让将士们坐在教室里跟着进士们学习还要来的好。

  只是……

  这日湘云在用早膳之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男人们的歌声:

  「我们有大晋江,威猛又有力……」

  「噗!」史湘云口中一口还没咽下的粥顿时尽数喷了出来,喷的对面的徒昭一脸都是。

  徒昭随手抹去脸上的米粒,奇道:「怎么了?」

  「这歌是……?」史湘云狐疑地望向徒昭,这该不会是……

  「晋江军歌啊,有问题吗?」徒昭不解的问道。

  有问题吗?当然……

  「没……没问题。」史湘云优雅的用丝巾抹了抹嘴唇,面无表情地将怀里的小火娃交给徒昭,说道:「我进房去换件衣裳,你先帮着喂小火娃吧。」

  「好!」徒昭不疑有他,帮着接手小火娃的喂饭工作。和其他高门大户的父母不同,徒昭和史湘云都有默契的尽量自己照顾两个孩子,除非是正好不在,否则能不假手他人的便不假手他人。

  也因此自幼体弱的小长生特别粘湘云,白天晚上都要跟着母妃,一时没看到湘云便哭闹的厉害,让徒昭连偷香的机会都没有,让徒昭好生后悔。

  史湘云一回到房中便挥手让伺候的人全都下去了,一个人在房中拍桌狂笑。妈的,大晋江!徒昭怎么会想到这的?还好她现下不是男的,不用参军唱什么军歌,不然她一定会笑场的,叫她唱这种歌,臣妾做不到啊。

  湘云笑的在床上打滚,因为笑的太厉害了,让立冬和立秋等人还以为太子妃病了,连忙唤了太医。

  基于恶趣味,史湘云后来让徒昭将这晋江军歌定义为大晋王朝的国歌,凡是大晋王朝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必定得会唱这一首歌。

  云妹妹所说的永远是对的,云妹妹想做的都是好的,妻奴徒昭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更何况这歌词可是他亲自填写的,云妹妹那么欣赏他的才华,每次听到这歌时都笑的极欢畅,他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反对,于是乎,乾兴帝在退位前的那一年,特定下了旨将此晋江军歌立为国歌。

  早被乾兴帝的奇葩思想给折腾怪的大臣们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是一首歌吗,算不得什么,况且唱着唱着也就习惯了。只有新任皇帝,自小便从自家母后口中知道『晋江』真意的徒高炽一脸囧样,父皇你是说笑的吧!这么羞耻的歌,儿子唱不出来啊。

  乾兴帝虽然是殿定了大晋王朝后来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但后世人一谈到乾兴帝,便会不由自主的露出一脸囧色。乾兴帝这一生以算学闻名于当世,此一喜好影响了之后的大晋王朝,但因为乾兴帝不喜诗书,除了这首晋江军歌之外,其一生甚少有什么诗文作品流传下来,后世人谈到乾兴帝时,便不得不谈其唯一大作:晋江军歌。

  每年军人节之时,必定会播放此一军歌,小孩子们也得聚集在学校中诵唱军歌,就连大晋王族也不例外,也因此乾兴帝虽功在国家,但却成了后世最让人讨厌的帝皇之一,因为……没有人想要那被迫唱『大晋江』的羞耻回忆啊!!!

  军校里教些什么,又怎么教起,无论是对徒昭还是史湘云而言,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完全没了方向,只能边做边调整。

  史湘云虽然大致知道这后世的军校教学内容,但后世军校面对的可不是文盲学生啊,要做一个合格的军人,光是教导基础知识便不知道要花上几年了,毕竟没有基础便学不了更高深的算学,更别提真正的科学。

  见徒昭总是为学生考试的成积恼火,史湘云也只能劝道:「这算学并非一触可成,毕竟才短短半年,能懂加减乘除已经不错了。」

  当然,要不是这老师就是太子,徒昭还自掏腰包立了赏金,连续三次考试满分五十分以上的可以得赏银十两,再加上太子亲自赐名,只怕这学习成积只会更差。

  那怕史湘云不说,徒昭也感受到这点,他的算学是徒辰阳手把手教出来的,少说也学了十年,他自己又肯下苦功,方能达到今天的地步,他花了十年功夫所学会的东西,这些人又非天才,怎么可能一触可及呢?

  更别提晋江军校只有短短半年的短期训练。建立军校的目的主要是教导学生能看得懂圣旨,能写些简单的折子即可,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忠君爱国的思想,至于跟算学有关的后勤补给的计算,与攻防战线的建立的则是之后了。

  徒昭亲自教着算学一科,虽说因为太子讲课之故,这群学生要有多听话就有多听话,但碍于基础,能学会简易的后勤补给计算已是不错,更高深的,像是攻防战线的计算怕是不可能了,那怕再打坏几只手板也做不到。

  「除非这些人幼时便就一直学着算学,否则……」徒昭心下暗叹,他受徒辰阳影响,重视算学而轻理朱之学,只可惜这世人独重理朱之学,眼见算学越发沈没,本抱以希望的晋江军校怕也学不了多少,心下便有些着免。

  上千名学生之中,只有两名学生或有可能再进一步,虽则再进也是有限,徒昭犹豫再三,还是把这两名学生给留下,每隔几日给他们私下再开课,以他的身份,断不可能一直兼任先生,只能够能教上多少算多少,希望不至于断了这门算学。

  「除非科举考试会考算学,否则……」史湘云微微的摇了摇头,世人读书也不过是为了科举一事,除非科举有考算学,否则正常情况下这算学只会越来越没落。

  「是了!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徒昭喜的手舞足蹈,虽然眼下他还无权带科举上加上这一项,但以后等他继位之后,大可以增加算学一项。

  「不愧是云妹妹!果然聪明!」徒昭当下重重的亲了史湘云一口。

  小火娃与小长生不知父母在做些什么,见父王亲母妃了,当下也缠着也要亲一口,史湘云被亲的满脸口水,要发火时看看小火娃与小长生又舍不得,最后一家子滚成一团,围攻起徒昭来了。

  徒昭在军校之中只正式教了二届,不久之后便因为雍政帝病重之故,监国了好些年才在雍政帝死后正式继位,但无论是在监国时期或是继位后,因徒昭重视算学之故,算学也正式加入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中,殿定了大晋王朝后来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

  除了此之外,乾兴帝在退位之后,更是将全副心力尽放在晋江军校之中,原本只有简单的语文与算学二门的晋江军校,在乾兴的努力之下,科目越发的完善,最后成了现代大学的雏形。

  除了士兵必有的体能课,与原有的语文、算学两门之外,还有宫中太医教导简易的战场止血包扎之术,因在战争中导入复合弓之后而发展出来的机械维修科,甚至还有退休的暗卫来教导密码与侦查之术,当然这些都是以后之事了。

  对后世人而言,一但讲到大晋王朝史,便不可不提乾兴帝此人,但因为那大晋江之歌,那怕乾兴帝的功积不可抹灭,但乾兴帝还是一直荣登最讨厌的皇帝榜首好几年。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丢丢”,灌溉营养液 +1

读者“安小白”,灌溉营养液 +1

读者“葡萄树下的汪”,灌溉营养液 +1

读者“挽手听风”,灌溉营养液 +1

读者“极光之恋”,灌溉营养液 +5

读者“故乡的蒹葭田”,灌溉营养液 +20

读者“长月”,灌溉营养液 +5

读者“爱啃书的胖虫子”,灌溉营养液 +1

多谢各位小天使,么么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之老公怎么还不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