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娇宠纪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麻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29 KB   上传时间:2017-12-08 16:13:37

  接下去的日子温馨平淡,余阳似乎是在顾家扎了根了,余坤城只要一有空就和顾建业一块回来,每趟来总是会带些东西,或是吃食或是布匹玩具,每个月还准时把余阳的口粮送过来,只是只口不提把人接回去的事。

  所幸在顾家这段日子,顾向文两兄弟已经和余阳培养了十分充足的战斗情谊,处的就像是亲兄弟一般,家里也没有一人有意见。

  只是这时间慢慢流逝,这粮食问题越来越大,粮食紧缺的矛盾,也大有随时激化的架势。

  自从步入58年,这老天爷仿佛就忘了降水这件事,全国到处都缺水,尤其是那些产粮大省,遇到了严重的旱灾,粮食产量急速减少,连当地人的肚子都填不满,更别提上交国家,分配到其他不产粮的省市了。

  涟洋县的旱灾不算非常严重,不过这入夏以来,直到秋收,拢共就只下了两场雨,虽然没有到达别的地方传闻中河水断流的状态,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地里的粮食要用水,只能人力去河里挑,不少村子还为共同的河流的归属起了争执,甚至发展到两村混斗的状态。

  年初的时候,除了苗铁牛狠了狠心没有虚报粮食,其他生产队或多或少都夸大了粮食产量,生产队里的社员吃不饱,打起架来也用不上劲,因此那几次争执也没出什么大岔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粮食所剩无几,地里的粮食又有歉收的趋势,连任务粮的数量能不能凑齐都是个问题,越临近秋收,越是有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所有农民的心中。

  对比之下,小丰村也受了灾难的影响,可是一来人粮食足,二来这苗铁牛早早做了准备,地里种的都是耐旱的农作物,受灾害影响相对就少了很多,村里人的精神头也比别的村来的好。现在,只要一提起苗铁牛,这村里就没有一个不称赞的,赵青山这段时间都缩进了尾巴,不敢再和苗铁牛有什么争执,生怕被这高涨的民心给压趴下了。

  58年磕磕绊绊的,好歹也过了下来,进入59年,这饥荒的矛盾,算是正式爆发了。

  “上头的文件下来了,从今天起,咱们这食堂公社就取消了。”

  现在正值四月,天气微微凉,苗铁牛把全村的人都召集起来聚在大队部,说着上头的通知。

  “取消食堂,那咱们去哪吃饭去?”这大锅饭吃的也挺好的,不用自己做饭,分量还足,这没了食堂,他们连做菜的铁锅都没有,那吃什么去?

  “如果取消食堂,咱们队上的粮食怎么分?”也有人赞同分粮的,毕竟这粮食握在自己手上才让人来的安心啊。

  “大家安静听我说。”苗铁牛现在的威望和前些年可不一样了,尤其是在隔壁三石村的对比下,原本还有些惶恐不安的村民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上头给的通知,除去上交的粮食,以及足够的粮种以及牲畜的饲料,剩下的粮食都照成人,孩子,按人头划分到每家每户。”

  这个办法是迫于无奈的,因为现在处处都缺粮,食堂公社根本就负担不起那样大的消耗了,现在每个生产队的粮食还不知道够不够撑到下次收粮呢,干脆就取消食堂,把所有仅剩的粮食分到每个人的手上,管你是往粮食里掺更多的水还是加各种糠麸野菜,能不能撑下去,就靠自己了。

  “明天下午放工后,所有人都来这里领粮食,每户派一个代表过来。”苗铁牛觉得把粮食分了也好,这天实在是太怪了,谁也不知道旱灾会持续到什么时候,粮食分到了个人的手里,他这个当队长的,就能少操不少心。

  “队长,那铁锅呢,做饭没铁锅怎么行?”也有村民疑惑,当初他们家里所有铁质的东西都被收走了,现在家家户户要自己开火了,没锅子怎么烧饭做菜啊。

  “上头会派人下来,一个锅子十斤粮食。”说到这苗铁牛也有些无奈,当初的锅子是免费收走的,说是支持大炼钢,现在却要花钱把锅买回来,可这有什么办法呢,据说城里的粮食以及很紧缺了,就等着这锅子卖粮补缺口呢。

  “怎么这样做事的。”村里人果然有些抱怨,但是他们也明白,这话和苗铁牛说也没用,是上头领导的主意。不过这十斤粮食也还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他们只是抱怨了几句,也没多说什么。

  也不知道这大锅饭要取消多久时间,这锅子,还是必须得买的。

  这时候的人还不知道,这公社大锅饭一去不复返了。

  ☆、兄弟姐妹

  这家家户户都是好些年没开火了,一下子分了粮食,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小丰村今年种了极少的水稻,所以分粮的时候,分到的多数都是玉米面,苞谷,番薯,还有少量的白面和大米,村里上交任务粮后,留下了一部分明年的种粮以及喂牲畜的一些糠麸,其他的都分给了村里。

  这次分粮是按人头分的,不过苗铁牛也说明了,如果以后都不吃大锅饭的话,下次收粮之后分粮可不会那么简单按人头算,其中一部分得按每个人的工作量来算,也就是工分,人头和工分分粮比例五五分,这也是体谅那些家里劳动力少的。

  附近的几个村也都分了粮,小丰村那些嫁进来的媳妇回娘家以后也打听到了一些别的村的状况。

  这涟洋县一共有六个公社,其他公社各生产队的情况都不怎么好,相较之下,那些听了苗铁牛的建议,多种了些耐旱农作物的生产队还好些,至少在旱灾情况还没有最严重的时候,收获了一些粮食,省着点吃,好歹可以撑到下一次收粮,情况最差的要数和小丰村毗邻的三石村,一片片的水稻都被晒死了,稻谷干瘪的仿佛只有一层壳,不仅交不上今年的任务粮,连村里人的口粮都够呛。

  唐强在三石村的口碑算是烂到家了,每天晚上都有人偷偷去他家屋外泼粪,他只能硬撑着,没有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反而彻底嫉恨上了苗铁牛。

  小丰村这一次分粮,粗粮加细粮,比例约是八比二,十四岁以下的孩子都分到了九十斤粮食,十四岁以上的都分了一百八十斤粮食,每家每户派代表领回去,至于怎么吃,就是自己的事了,反正队上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支援了。

  离下次收粮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这些粮食省着点吃,多掺点野菜加点水是尽够了,甚至还可能有些结余,那些嫁到小丰村的,或是有闺女嫁出去的,都有些担心在外头吃苦的亲人,想着是不是匀一些粮食过去,这些苗铁牛也没管,他只是知会了一声,现在这天气怪,这饥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结束,下一次能收回多少粮食,收回的粮食够不够吃,这些都还是未知的,考虑清楚的,愿意把粮食送出去的,之后没粮食了千万别来找他就成了。

  他就这么大能量,现在这种情况能保证村里人不饿死,已经是老天爷示警的幸运了,其他村的,他也已经尽心提醒了,做了他该做的,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他问心无愧。

  顾家,顾建业现在是城里户口,这分粮自然也没他的事,这次分粮,家里一共分了八百零十斤,占大头的是番薯和苞谷,这东西多吃上火,可是在粮食都紧缺的情况下,谁还管这个啊。顾家虽然少了顾建业那块的口粮,可是却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这顾向文和顾向武两兄弟现在才六岁呢,顾安安更是只有两岁,他们每人都分到九十斤粮食,压根就吃不完,还能剩下不少以备不时之需。

  苗翠花一领到粮,就赶忙让自家老头子和老儿子将粮食用板车推回了家,仔细地藏到地窖里,加上这些日子顾建业隔三差五偷偷拿回家的粮食,整个地窖堆得满满当当,敞开了吃也能让全家吃个一年有余。

  看着这么多粮食,苗翠花这心总算是不那么慌了,只是正如她大哥说的那样,这旱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现在这情况,粮食还是不能敞开肚子吃,得有个规划。

  “爷,奶——”

  顾家人口不算多,苗翠花为人精明,在上头拿着锅子换粮的时候就换了一口铁锅,用来烧饭炒菜,至于烧水熬汤之前的那个土瓦罐也尽够使唤了,不需要白白糟蹋那金贵的粮食。

  村里人多数也是这么想的,除了那些一下子分到那么多粮食有些飘的,基本上都只兑换了一个锅子。

  今天顾家的午饭是烙饼,苗翠花用玉米面和白米面掺和在一块,在锅子上刷了薄薄一层油,烙得金黄酥脆,因为刚分到粮食,苗翠花也没打算这么早就抠起来,桌子上摆了两碟小菜,一叠是腌萝卜,一叠是苗翠花自己腌的咸菜丝,还有一碗白菜蛋花汤,已经算是极其丰盛的一顿饭了。

  现在油是稀罕货,这村里人可不像城里人有油票,这家里烧菜的油都是村里杀猪时候从猪肥膘里耗出来的,稍微挑那么一小块凝成白冻状的猪油下锅,看着它因为受热发出滋滋滋的响声,然后将面饼放下锅,磁的一声,那迸发出来的香味,别提多诱人了。

  猪油稀罕,能用猪油做的饭菜,自然更受欢迎,苗翠花今天一开始做烙饼,家里的几个孩子就没从她身边离开过,看着那金黄酥脆的饼子不断咽着口水,就等着开饭。

  只是这刚开始吃饭,不速之客就来了。

  “我要吃烙饼!”

  顾向国看着桌子上摆着的那叠饼子,眼睛都犯绿了,随意喊了顾保田和苗翠花一声,就挤开顾向文两兄弟冲到桌子边上,蹭蹭两下,飞快地拿了两张饼子到手里,左手一口,右手一口,眼睛眯成了弯月亮。

  “大姐你快吃啊,这饼子掺了猪油和白面,可香可脆了。”

  顾向国没有忘记后头的大姐顾红,对着她开心地说到,边说还边把嘴里快速吃到还剩下蛮大一块的饼子拼命塞进嘴里,一时咽不下去,撑得直翻白眼,就这样,还不忘又拿了几块饼子,顺便塞了一块给一旁的顾红。

  顾红接过弟弟递过来的饼子,也毫不客气地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吃了起来。

  “国子,红妮儿,你们俩怎么跑这吃饭来了,你妈呢?”苗翠花皱了皱眉,对着狼吞虎咽的大孙子和大孙女问道。

  “我妈和我爸去姥爷家了,让我们俩今天在爷奶家吃饭。”顾向国满嘴的烙饼,还不忘夹点小菜,含含糊糊地说到。

  他妈说了,这些粮食都是爷奶的,也就是他的,让他拼命吃,使劲吃,千万别便宜了三叔家那几个小杂种,还有那个不知道什么来头,在家里白吃白喝的小子,好好打听一下他的来头。

  顾向国现在正坚决履行着他妈的教导,拼命往嘴里塞烙饼。

  这离分粮也就过去五六天的功夫,除了最早分到粮的第一天,家里吃了捞干饭,后来就一直都是吃杂粮窝窝打发的,那窝窝头里还夹了不少野菜,吃起来又卡嗓子又涩,还没有吃大锅饭的时候吃的好,顾向国早就馋坏了,哪里还忍得住。

  “去你姥爷家了?”这不年不节的,回娘家做什么,还带上男人。苗翠花撇了撇嘴,看了看吃相有些难看的大孙子和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孙女,也没多说什么,总归是亲孙子和亲孙女,她还能看着两人没饭吃不成。

  幸好这顾向国和顾红也就是两个大孩子,再怎么吃也吃不了多少,正好这顾建业下午没回来,苗翠花烙得那些烙饼也足够几人吃了。

  顾安安还吃不了烙饼,她喝的是奶奶一早就给她熬的爱心粥,新收上来的稻米,一早就放瓦罐里熬,直到熬出米油来,浓稠喷香,不费牙又好吃,顾安安自己拿着小勺子吃的美滋滋的。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顾向国两姐弟又来了,说是他们爸妈还没回来,苗翠花也没多说,留了两人吃晚饭。

  这晚上的伙食远没有下午来的好,只是普通的地瓜粥,米粒少,多数都是番薯,小菜依旧是苗翠花自己腌的咸菜丝,就是这腌萝卜换成了辣白菜,辣辣的用来下地瓜粥正好,解腻。

  顾向国中午吃了顿好的,对地瓜粥很是不满,满地打滚要吃烙饼,苗翠花可不纵着他,随他撒泼,爱吃不吃,不吃拉倒,要吃烙饼,回家让他妈自己做去。

  他又不是她的乖乖小孙女,还给她提要求,把他能的,就是他老子也没那个胆子敢在她面前撒泼。

  偏心眼的苗翠花现在这心更偏了,满心满眼就是她的小乖乖,诶呦呦,小乖乖喝粥了,这小模样咋这么可爱呢,真招人疼,尤其在在地上滚了一圈,脏兮兮灰扑扑还满脸眼泪鼻涕的小鬼的对比下,更惹人喜欢了。

  顾向国耍赖失败,只能憋着气喝了三碗地瓜粥,离开的时候,肚子撑得都走不动道,还是顾红搀着他离开的。

  这一天、二天、三天,顾向国两姐弟都跑来顾家吃饭,手里还什么东西都没拿,放在以往这还能忍,可是放在这粮食紧缺的时节,就有些不像话了,顾建军一家也不缺粮啊,用得着做这些个没脸没皮的事吗。

  顾雅琴什么话都没说,就纵着那两姐弟拼命的吃,因为她知道,有个人比她更忍不住。

  果不其然,这第四天,两姐弟还没来,苗翠花就先发动了。

  她叫来了顾建党家的三姐妹,带上顾向文两兄弟和余阳,抱着自家的小乖乖,浩浩荡荡朝大儿子家走去。

  ☆、魔高一尺

  “妈,你咋来了?”

  顾建军和王梅正从地里干完活回来,看着迎面走来的老太太和后头一大串萝卜头,有些纳闷,对着苗翠花问道。

  站在他后头半步距离的王梅看到来人,脸色变了变,很快恢复了平静。

  “国子和红妮儿说你今天不爽利,王梅忙着照顾你都没空给他俩做饭了,我就带着你几个侄子侄女来看看你。”

  苗翠花睨了后头的王梅一眼,就这小心思还敢在她眼皮子底下蹦跶,用屁股想就知道,这蹭吃蹭喝的主意一定是王梅起的头,她那个傻儿子没准还被蒙在鼓里呢。

  若是平常年月,这孙子孙女来家里吃饭,她也不会怎么样,可现在是平常时候吗,那粮食是要命的,她到是会拿她这个老婆子充大方,也不知使这些下作的手段,省下的那些粮食都送去了谁的嘴里。

  “妈想啊,你小时候生病胃口不好,就喜欢吃妈腌的酸豆角,开胃解馋,今天特地过来给你带了一些。”

  顾建军挠了挠头,疑惑地看向一旁的王梅,他哪儿不舒服了,他怎么不知道。

  “你可别撑着,你现在可是当家人了,妈今个儿来就是来照顾你的。”苗翠花没等他反应过来,抱着顾安安,一手拉着顾建军的胳膊,二话不说就朝顾建军节,也就是之前的顾家老宅走去。

  顾家几兄弟分家后,这顾家的老宅就被分成了两半,院子中间隔了道篱笆,合用的堂屋也被砌起来的砖分成了两半,互不打扰,和独立的两栋房没区别。

  “还没做饭吧,你放心,国子和红妮儿有你三弟媳妇看着呢,妈今天就给你露一手,让你吃些好的。”

  苗翠花把人按椅子上,嘴里巴巴儿的的说着,压根就没给顾建军和王梅插话的空当。

  “粮食放在老地方吧,妈知道,你们两个别忙活了,妈自己会找的。”苗翠花说完朝边上的几个小娃娃瞅了一眼,“好好陪你们大伯大婶聊聊天,这些日子没见着,你大伯想你们了。”

  说完,苗翠花就大摇大摆朝灶房走去,她这次非让王梅好好出一次血,让她知道教训。

  “妈,我来帮你吧。”

  王梅心头一慌,急忙跟上去。

  “不用,你妈我还没到要人服侍的地步呢。”

  苗翠花摆摆手,一进灶房直接拿栓子把灶房的门给拴上,任凭这王梅把门敲得啪啪响,苗翠花就是不开门。

  “奶奶的小乖乖啊,奶奶今天给你做一顿好吃的,咱们今天一定要把这肚子吃的溜圆喽。”

  苗翠花将乖孙女放到一旁的小马扎上,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裹起来的手绢,拿出里头的枣糕,约莫顾安安半个拳头大,让她慢慢啃着,自个儿则是像掉进米窝的老鼠一般,搓着手,哼着歌朝放着米粮的地方走去。

  厉害了我的奶!

  顾安安用小米牙磨着甜滋滋的枣糕,心里头已经猜到了奶奶要做什么,忍不住有些佩服,又有些黑线。

  “这该死的王梅!”

  苗翠花的笑脸在看到那几袋粮食的时候就僵住了,重重的喘息了好几声,好不容易才克制住要出去撕了那女人的心思,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闭上眼,良久才定下神。

  顾安安一直都关注着奶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总之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也不知道大伯母究竟做了什么,这些天,她一直怂恿大堂哥和大堂姐来家里吃饭,奶奶都没有这样生气过。

  说起来,这家里一群亲戚,顾安安最不喜欢的就是大伯母王梅,以及大伯家的大堂哥和大堂姐。每次见面,大伯母偶尔趁人不注意看着他们一家那阴测测的眼神让她很是不喜。

  不过如果将心比心,她是大伯母估计也不会对占了家里大半资源的三叔子一家有好感,只是理解归理解,这辈子被宠的有些娇气的顾安安还是不喜欢他,也不喜欢被她教的敌视他们一家的大堂哥和二堂哥。

  你不喜欢我,我也不搭理你,就是这么任性。

  苗翠花看着粮袋里所剩无几的大米,约莫也就两斤左右的重量,她掂了掂粮袋,从里头舀了半碗的大米,淘洗干净后就用瓦锅上火煮,趁着熬米粥的功夫,苗翠花又打开了面袋,看着里头同样所剩无几的白/面,全都倒进盆里,加水开始和面,一点玉米面都没加,直接做起了白面馍馍,丝毫都没有替儿子心疼。

  苗老太太忙得热火朝天,顾安安则是安安静静地啃着自己的枣糕,在奶奶看过来的时候冲奶奶甜甜的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有时候实在太可爱了,老太太还会放下手里的活,亲宝贝孙女一口,然后再接着“败”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娇宠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