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清平纪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天蓝宝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52 KB   上传时间:2018-01-16 17:19:59

  “恐怕不能了,不是我不肯,可配药也是需要草药的,缺了哪一种都少了效果。我也不是神仙,变不出东西来。在说都忙着家里的口粮,我家人口少可也是要吃饭的。我媳妇身体不好,丫头也小,要操心的多了。”

  李姓的一个汉子一急,脱口而道:“咋缺药?不都是沟沟坎坎里长的东西,你说缺啥?咱们都帮着去挖,那东西多的是吧。”

  凤天幸脸上笑容慢慢消失,依旧好脾气对这人道:“要不我把方子告诉你们,你们草药去打猎?我家不少事,她们娘家也忙不来。我们不参加打猎,也就不分猎物了。”

  石长春再傻,也听出凤天幸话里的不痛快,忙训斥李大牛:“瞎说啥玩意,啥都恁简单你咋不去上天。凤兄弟别跟他一般见识,没药俺们也要上山去扒拉点东西。咱村也就你有见识,遇事也不怯场,俺们弄了走礼的东西,还得请你跑一趟看能不能走走关系。”

  凤天幸叹气,到底一个村住着:“上次还剩了点药末,你们带着去碰碰运气吧。逮的东西不够村里分,可走礼还是应该够的,也会尽全力办这事,只是事成不成我不敢打保票。老哥,说句良心话,自从在大石村落脚,吃喝住……我们夫妻没一样对不起人的。可村里人背地里怎么嘀咕我媳妇闺女的,想必你们也都有数。我劳心劳力的付出,没占村里一丝便宜,我图个什么?不就是想着乡里乡亲的都不容易吗。可就落了个这结果……要说不心寒你们信吗?”

  院里的汉子都闷着头,咋会不寒心?言语中的欺软怕硬排挤人,都是人无意识的行为举止。就是跟凤家走的进的石家,石长春也听家里的女人酸言酸语嘀咕过不少次,不是说曲红霞没啥用连娃都生不出来,就是说馨妍一个没人要的丫头,都养的跟地主家小姐一样。说来说去不都是嫉妒吗,可凤家男人有本事,也只敢背地里偷偷议论。

  只要是个血性汉子,都不能忍受,更何况凤天幸最在乎的就是妻女。石长春搓了搓脸颊,一时也不知该怎么说了。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不被背后说,都是背后说的闲话,女人有几个不碎嘴的呀,不是谁都跟曲红霞似的从不见说人闲话。可这话说了,显然也只会让凤天幸更恼火。

  石长春是村长,这个时候就是觉得心愧疚,也要硬着头皮继续说:“村里碎嘴婆媳的话,她们都是些头发长见识短的,你们别跟她们一般见识。”扭头扫了一圈同来的汉子,夹杂着恼怒斥喝道:“谁家婆娘在乱嚼舌根都给我狠狠收拾,打倒的婆娘揉倒的面,有心思都管管各家孩子,甭倒腾些有的没的。”

  得了,媳妇闺女本就不爱跟村里人接触,这一折腾各家女人不忿,嘴里就是不说闲话,心里指不定就从嫉妒上升到恨,就跟当初的石李氏一样,翻脸后就干脆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凤天幸忍不住再次叹气,就石长春这情商和性格,难怪会被刘家村支书给摆了一道又一道。人不会来事没什么,就怕不会来事还能不自觉的得罪人。

  凤天幸也懒得在计较,摆了摆手,大致说定了就送人离开。回到屋里馨妍已经睡下,凤天幸压着嗓音,开始同曲红霞吐嘈。往日也没发觉,这两年日子苦,把村里人啊劣根性或者说秉性都一一暴露光。凤天幸对大石村那群女人的看法,除了孙建国的娘赵菊花是个极品,其她的都是过日子的人,人品也算没大缺项,现在……不提也罢。

  听了半天的抱怨,等凤天幸说够了,曲红霞才淡定开口道:“你不知道的是多着呢,你以为我为什么不爱跟村里女人来往?女人间的事你也不了解,就是没有怨仇,光是看你对我的好,就足够她们嫉妒恨。妍儿在村里也是一样,那个孙妮儿老是凑上来找妍儿,可那次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机会的话,咱们离开吧,怎么也比在这里出着力还遭眼红埋怨强。”

  这次凤天幸没在反对,叹气点头:“成,先看着在说。等他们打了猎物,我去镇上顺便去县里看看。闺女也大了,早打算等到了上学的年纪,也不用临时手忙脚乱的。”

  第二天早上,凤天幸就把家里所剩无几的一包药送到石家,之后的事情也没多管,一家人忙着自留地里的口粮。不过村子就那么大,发生的事怎能围观到。因为这次打猎不在是家家均分,拿来专门走关系,就算是为了整个村子也,去的人也没以前打猎时的人多。原因不需要言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少了利益的诱惑,人的积极性也没了动力,石长春恼的在村里破口大骂,最后也就家家出了一个劳力去。可以药不多,猎物也不好抓,连着几天上山,也就抓了两只野兔,再多的也没办法了。这个季节山里不缺吃,两只野兔也不算小,要是处理好皮毛内脏,怎么也要有个三四重,走礼也算拿的出手的。

  只拿出后跟解决事情的力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从一开始凤天幸就已经明确说了,能不能解决他并不保证。野兔是直接给收拾干净,血淋淋的用布包着装到背篓里,凤天幸跟石长春两人一起,带着三四个汉子一同,摸黑连夜的走去镇上。日子都不好过,饥饿总归更容易诱使人犯罪,别到时没到镇上,半路就被人给劫了,那可就得不偿失啊。

  好在一路平安没遇到惊险波折,在下半夜三四点时到了镇上。在凤天幸看来镇子真的没多大,也就南北一条五六百米的主街。除了在最南头的镇政府一层砖瓦房外,其她基本都是七砖的半土毛瓦屋。一家药店一个卫生所和供销社,在就是一个小旅店和仅有的饭店。可以说都是国营单位,小学和中学都在镇政府左右两旁,同店面基本离的都不远。

  住店是不可能的了,凤天幸和石长春对镇子熟悉一些,摸黑寻了镇政府不远的供销社,一行六个人靠在七砖的墙边,迷糊的开始打个盹。走了大半夜的路,又累又困的不睡一会还真有些吃不消。在说凤天幸和石长春年龄一个五十多一个六十出头,跟同来的四十多岁汉子,体力上真的不能比。

  天透亮镇上的人也有了动静,凤天幸被石长春给摇醒,迷迷糊糊的睁开眼,见其他人都望着自己,凤天幸稍稍反应迟钝,伸手搓了搓脸颊,总算清醒不少。从腰间取下竹筒,把剩下的一小半冷开水喝下肚,总算是彻底清醒了过了。来时各自都带了吃食,不然这一来一回两天时间还真的挺不住。

  一个蒸番薯下肚,凤天幸等其他人吃完野菜粑粑,才开口道:“等会我先找人打听打听黄社员家在哪里,到时趁着人没上班去他家找。”

  众人点头,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凤天幸的背影离开。都是一个镇伤住着的人,黄社员又是在工团里工作,打听家住哪很容易。两三百户人分布在街道左右两边店面后面的小巷子里。黄社员家在饭店右边巷子左手边第四户人家。位置很好找,等到了黄社员反锁着的大门口了,见其他人还是一步一跟随,凤天幸看向背着背篓的石长春,坚毅道:

  “咱这是托人办事,人去多了也给人添麻烦,要不就少去两个,其他人在镇里逛逛?都守在外面……黄社员的街坊邻居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别好心办坏事。”

  走关系送礼,哪个不是偷偷摸摸,大张旗鼓的围在家门口,不被当做上门找事的,也能被传的乱七八糟。真要是如此,别说请人黄社员说项了,黄社员倒是为了撇清送礼的事,反咬一口都算是清的。石长春毕竟是村长,琢磨出味就让其他人去镇上逛逛,等他们出了在一起回村子。

  其他人不管心里什么想法,这时候也都没反驳,关键是百姓都有面官的拘谨和怯意。等其他人出了巷子,凤天幸才去上前敲门。食指在门上叩响三声,停顿片刻继续叩响三声,正准备在叩两声时,门里传来声音含糊不清的少年回声:

  “来了,等会我洗把脸……哈啊……拿了书包就来。昨天看书太晚了,困死我了。”说完又是一个哈欠声。显然把敲门的人当做来找他一起上学的小伙伴。凤天幸稍稍提起点声音,对着门里道:

  “你好,是黄社员家吗?我是大石村的人,找黄社员有点事。”

  凤天幸话落音,院里都传来蹭拉着拖着的声响一直道门口,黄社员的声音在门内带着惊喜响起:“哎呦,凤老哥啊,咱兄弟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呀,我正打算一会吃了早饭就骑自行车去大石村找你呢。快进来快进来。”开了门锁的大门,也应声的被从里面打开。

  作者有话要说:  呵呵,晚安!

第28章

  黄社员的态度变化太快,热情的成度就是石长春更显局促。凤天幸心中隐隐有了大概猜测,心里有了底,心态也松快坦然这次事情筹划好,说不顶他们家就可以离开大石村。黄社员在得知凤天幸和石长春连夜赶来,扯着嗓子喊他媳妇起床准备早饭。石长春摆着手一个劲的说不用,黄社员笑了笑没冷落他却也没多热情。

  对凤天幸态度就不同意,拉着凳子坐在凤天幸身旁,亲热的老哥老弟的称呼。见凤天幸扔喊他黄社员,手掌一拍脑门,歉意十足态度也诚恳万分:“看我这记性,跟老哥聊得太投机,都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姓黄单名一个成,四十不到今年三十八,凤老哥贵庚?”

  凤天幸笑道:“贵字当不得,比你多吃十几年闲饭,虚长你十五岁。”

  黄成点头,挂着笑开始转弯抹角的打听凤天幸以往的来历,以及最感兴趣的医术。身世来历凤天幸早在当年在大石村落脚就想好的。只说爹娘去世没有亲人,夫妻就四处流浪义诊。在继续被追问父母人口,凤天幸很坦然表示,外家懂医只娘亲一个独女,爹是孤儿入赘到凤家。等老人们都去世,索性离开生长的城市。

  被接连明里暗里打听老家那个城市,凤天幸也清楚对方没村里人那般好糊弄,干脆的交了底在京都。假亦真来真亦假啊,除了父母的事情有所隐瞒,凤天幸其他所说都是事实。不过有些事稍微模糊了因由而已。京都自来都是朝都,是国家的心脏位置,所有人心中都如同圣地一样。一听凤天幸从京都来的,不说惊的合不拢嘴的石长春,黄成更是一脸果然如此有来头的表情。

  凤天幸无奈,京都一样有繁荣之地,也有贫困的乡村。跟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一样的道理,只是这话显然说了他们也不一定信。黄成媳妇是个很温和的女人,早饭大渣子粥,上面贴了一锅二合面的饼子一碟炒鸡蛋,这年月这些干货,已经算得上很厚道丰盛的饭菜。一个饼子一碗粥,凤天幸和石长春都不肯在多吃。主人家的客气,客人可不能真敞开肚子吃。

  就是往些年日子比现在好些,过年来亲戚吃饭,肉菜也是就碗上面几片薄薄的几片,下面全是萝卜白菜,主人家客套让人夹肉吃,当真夹肉的人是没有的,都是避开肉片吃下面的青菜萝卜。家家都靠着几片肉待客一整年,你二傻子似的给吃光,面上不好看也得罪人,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嚼弄贪吃没规律,断了来往都有可能。

  黄成媳妇收走了碗筷,凤天幸拿眼神看了石长春一眼,给他一个眼色,石长春知趣的把当堂屋门边的背篓提了过来,对黄成开口就耿直道:“黄社员也知道俺们村穷,也没啥好东西,全村人合力上巧,也就逮了两只野兔……”

  不等石长春把话说完,凤天幸就赶忙打断,立即描补圆回来话头:“我跟老弟你投机,正巧要来镇上有事,顺便上门来叨扰做客。你也知道现在买东西全凭借票,也没给大侄子带什么玩意,去山上设套捉到两只野兔,也不是什么好物,顺手带来给大侄子尝尝,也是我们这做伯的一点心意。”

  这话说的好听又好看,什么叫明白人,光听人开口就知道了。石长春一个村长,你是来求人办事的啊,不是来诉苦送礼给人找把柄的。黄成权当没听到石长春的话,笑容热络的冲凤天幸客套道:

  “人来了就是心意,带什么东西来,咱兄弟之间的关系多见外啊。老哥孩子都该成家了吧?我家四个娃,大的那个读初中了,另外两个还在读小学,最小的在他爷奶家里,二老年纪大了,在家带带孙子享享清福。”

  说话也是们学文,早知道就不让石长春开口了,好在黄成别有目的没有翻脸的打算。凤天幸心累的暗叹一声,淡淡道:“没老弟命好,膝下一直没孩子,前几年刚得了个闺女,我跟你嫂子都爱的跟眼珠子一样,眼瞅着孩子大了快到念书的年纪,心里也正考虑着是不是回去呢。城市里没正式工作虽然苦点,教育方面确实方便很多。我跟你嫂子好歹都有个文凭和手艺,怎么也能养活一家人。”

  黄成一愣,都这岁数膝下没孩子,那肯定是有问题呀,要不就是夭折了,要不就是不能生。不论哪一种,都不可能这个年纪在生一个闺女,最有可能的就是抱养的孩子。踩着人痛脚追根究底,显然不是一个还算聪明圆滑人干的事。黄成点着脑袋,好似只听明白后面几句话一样,贴心道:

  “那是当然,在城里孩子上学方便。对了,老哥上次跟我打听的人,老弟可是帮你找到了。还别说真是巧了,我回来一跟我们主任打听,你说的那人还真是前任镇长。前两天我们主任去县城开会碰到人,一提老哥你的事,董县长那个激动呀,不是工作太忙离不得他,他早就亲自去大石村感谢你来着。

  凤天幸笑笑,摆手道:“当不得谢,救死扶伤本就是应该的。正好老哥也有事想跟你打听打听,就是合并大队搬村的事,你看能不能说项说项?大石村的人祖祖辈辈都扎居在那,哪里能舍得啊。在说大石村的地虽然贫瘠,可风调雨顺也没耽搁公粮。比起饿死人的刘家村,大石村那边的地更稳妥些。”

  凤天幸和石长春来的目的,黄成心里就已经有数。只是这件事,上,他一个小社员是真的没决定权。看了看凤天幸,黄成也没打官腔认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不是老弟不帮着搭话,这事是上面一层层派发下来的。本来今天就是你们不来,我也是要去大石村请你的。董县长现在还一直吃着你当年给的方子,想起你再出山给复诊复诊。都是多少年的老毛病,想更稳妥些。在说,跟县长搭上了关系后,大石村的事就是合并大队了,上面一句话的事,下面就能得到不少的照顾。”

  中间的关系凤天幸心中有数,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嘴里说着爽快话:“老弟能跟我说这些实话,也是看得起我把我当亲兄弟待,别说只是去给董县长复诊,老哥能办得到事,只要你开口你绝没二话。就是办不到的事,也会跟你想折子。”

  这话说的黄成圆脸笑得跟弥勒佛一样,肿泡眼见缝都咪在一起。场面人说的场面话,本就是各取所需,硬是给说的恨不得歃血为盟门后拜个把子。择日不如撞日,象征性的询问一下凤天幸的意见,凤天幸跟石长春交代了几句,就跟着黄成去找她主任,一起骑自行车去县城里。说白了,官迷想找关系更上一步,凤天幸除了为了大石村,也为了他们一家人。

  凤天幸跟黄成头也不回的进了镇单位气派的砖瓦院子,石长春深深的叹了口气,依旧觉得胸口堵的慌,抹着腰间挂着的烟斗,抽出来塞了一烟斗的烟叶,想要点火时才发现,太久没舍得抽,身上也忘记了带火。闷闷的把烟斗里的烟末扣掉放回布袋子里,这个时候街上已经不少人,可街就那么大,一同来的人口袋里没钱没票,只能在街上四处看看,石长春一眼就看到他们正向自己过来。

  脏旧的补丁旧衣,没佝偻着的背,对陌生环境的拘谨和胆怯。跟凤天幸整齐的半旧衣服,挺直的腰杆和从容淡定的神态比起来,他们就算在一个锅里摸过勺子,也仍旧不是一路人。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遍,见村里人不是一个劲惊叹凤天幸能见到县长,那得是多大的荣耀羡慕感叹。要么就是纳闷好好的不愿意在京都那个神圣地方呆,猜测不会犯了啥事吧?

  石长春觉得自己腰杆子更重了,不怪凤家的妻女很少跟村里人来往,鸡窝里的凤凰哪里能相互看的上。要是当初能硬是定下让两人在村里教学,是不是将来大石村的孩子们,也能跟他们夫妻一样,一辈子都挺直腰杆子活着?

  “是咱大石村没福气,恐怕……该走的,咋也留不住啊。不地道,是咱们村先对人家不地道啊。”

  一旁的人不解,抓了抓脑袋疑惑:“咋了教育方面要方便很多。是不是还出啥事了?留不住啥呀?”

  石长春摇头叹气,一辈子土里刨吃食,脑袋瓜子里装的都是土,越是跟在接的人接触,也越发能体会大石村的贫困。老话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可他们大石村不是没有机会接触知识,而是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消失。再多的懊悔也无济于事,且行且看吧。树挪死人挪活,祖祖辈辈都守着大石村,可结婚又怎么样?

  合病吧,再苦再难总能挺过去,人都聚在一起,人口多了孩子多了,总能有人看的远,总比他们继续憋窝在大石村不动弹来的强。老一辈的人已经这样了,半截身子埋土里,再多的遗憾也只能带坟堆里了。可年轻人还年轻,还有时间去改变,总能走出去一个,总能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路紧赶慢赶,连喝水的功夫都没耽误,石长春五人总算在日落前,累得半死回到村里。都又累又饿又渴,招呼一声各自回家了。石长春先去了躺凤家,连着喝了两大碗曲红霞倒的凉开水,舔了舔不再干巴巴的嘴巴,把事情前后清楚明白的说给曲红霞听,摆手拒绝了客套的留饭,欲言又止片刻还是什么都没问就背着手弓着腰回家了。

  等人离开,曲红霞脸上带着舒心的笑,锁好大门回屋准备睡觉。第二天一早起床,娘俩吃了简单的晚饭,曲红霞哼哼着小调,把柜子里的三床棉被拿出来晒,冬天的厚棉衣也一起拿出来晾晾捂的霉味。舒心的笑容好像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有所不同。馨妍又不是瞎子,娘亲的一切反应都表示家里会有好事发生。

  馨妍了解娘亲的心思,这两年村里日子越发不好过,娘亲一直想着离开。昨晚村长来支会娘亲爹爹没回来的原因,馨妍在屋里也听到了。以爹爹的手腕,借着此事在县城里谋一份差事太容易。娘亲肯定也知道,所以才会高兴,甚至于都没考虑失望的可能性,就开始做离开收拾东西的打算了。

  馨妍对离开与否并不太在意,只要跟爹娘在一起,在哪里都无所谓。她现在年龄还小,未来有太多可能性发生,照顾父母养家糊口的事情,更是一点不担心。现在全国经济都控制在国家手里,只自古以来,这种控制都不可能长久。民富国强,买卖的方便和流通,才能让国家更鲜活,让百姓更乐业。

  她现在的年纪在现在是一种弊端,在未来何尝不是一种优势?把泡制好的草药装起来,馨妍坐在凳子上昂着头望向仍旧哼哼着小调的娘亲道:“娘亲,爹爹回来我们就离开吗?”

  曲红霞也没意外女儿的聪慧和机灵,笑眯着眼睛嗔道:“小机灵鬼,什么都瞒不住你。”

  作者有话要说:  搬走先……

第29章

  这个年代的人,都非常爱惜东西,明知道家里不少东西都不适合带走,曲红霞也总觉得舍不得。看什么都觉得会有用,甚至于连以前腌咸菜用到的石头,都觉得有大用舍不得。馨妍对娘亲的心理深有体会的了解,就跟女人的嫁妆一样,家具床等大物件可都是用一辈子的东西,用习惯了换冲新木做的同款,也会觉得不顺手。

  其实家里总共也没多少东西,一张床一个柜子两张桌子和几个凳子。剩下的也就仅有的两个碗,一大一小两个陶罐。衣服衣服棉被也更简单,夏天的薄不占地,冬天的也就一人两身,馨妍的多一身旧棉衣。折腾了两天东西,曲红霞还是觉得只,等凤天幸回来看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到时都带走,不方便就只带些重要的东西。

  只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月,凤天幸不仅自己一个人回来,而是坐着拖拉机在黄成的陪同下一起回来的。村里的人早在听到拖拉机响声,就如同惊弓之鸟一样,见是凤天幸和黄社员外加一个拖拉机手三人,看样子不是来搜东西才放心且好奇的围了上来。有黄社员在一边,村里人就是好奇想问凤天幸什么,也因为怯势黄成不敢吭声。

  拖拉机一直在开到凤家门口,停下来凤天幸刚抱起馨妍说两句,那边石长春就吭哧喘息着跑来了。凤天幸放下馨妍,让她回屋去找娘亲。黄成这时很有眼色的跟拖拉机手也进了院子,告别的事还是一个村的人一起更简单些。石长春见黄社员两人进了院子,才吞了口唾液,缓和了喘息忙询问道:

  “凤兄弟这是咋了?县城里没遇到啥事吧,他们这是专程送你回来的吧?”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凤天幸,石长春是真的不希望凤家离开。多事之秋,石长春不得不承认,他真的没那个能力,保全村里人安稳度日。

  石长春的心思凤天幸清楚,当初在大石村落脚,夫妇也有着残度此生的消极态度。可人生总有那么些或好或坏的意外,不太平的年月是坏,可意外遇到宝贝闺女是好,闺女的存在让他们夫妻有了积极生活的热情。每当闺女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他们,娇声软糯的喊爹爹娘亲,心口都跟吃了蜜一样甜。

  闺女的懂事贴心,聪慧灵敏都让夫妻两人自豪,如果凤天幸只是和普通百姓,那么一辈子只能让女儿委屈她的聪慧,可他不是。他们夫妻有能力给女儿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学习条件。大石村不是凤天幸的责任,凤天幸不是自私自利的人,帮助大石村的村民,给予妥善的安置也算对得起村里人的期待了。

  “老哥不用担心,没发生什么事。这次给董县长复诊,我跟县长提了村子里的事。合并大队是不能幸免,不过合并大队会分做在给村子单独一个队,你做队长村里人也能有个依靠不会被欺负了去。至于我们家……董县长见我医术还成,推荐我去县医院当医生,有正式工作会牵走户口和粮食关系,好歹够吃够用的。”

  一旁的村民,听到凤家要搬到县城还在县医院里当大夫,羡慕的一个劲追问情况。石长春见此,憋闷的心慌,又不能乱发脾气,只能忍着怒气冲村里人吼了几句。村里人缩着脖子不再七嘴八舌问,石长春才叹气道:

  “城里好,去城里好,你也是从咱们大石村走出去的,说出去咱村里也觉得光荣,今后有个啥事,去县城也有个熟路的人在,心里少发慌。”

  凤天幸笑着点头:“大石村也是我的家,就是搬去城里,空闲也会回来看看。这边有屋有舍,这么多年的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里也是我的家。”

  石长春好歹心里有个欣慰,问了现在就要搬家,干脆的招呼几个汉子搭手。不过凤家要带走的东西不多,床柜子这些不需要带走,只带走衣服棉被就成。家里能吃用的口粮,也是要带走的,拉拉杂杂的也装了大半车。石长春在知道拖拉机是镇里刚分给的,送了凤家去县城后还要回镇上,赶紧的回家换了身干净像样的半新衣服,准备跟着送凤家到县城,也认认门。

  收拾完要带的东西,再三跟羡慕的村民告别也,一家人和石长春一起坐到拖拉机后斗里的小凳子上,黄成坐到拖拉机手身边的坐手上,摇动了拖拉机轰隆隆的启动,拖拉机缓慢倒退掉头,在开始养村外驶入。馨妍还是第一次坐拖拉机,机器的震动坐的一点都不舒服。好在娘亲担心她人小坐不稳车,伸手把她抱进怀里,馨妍总算舒服一些。

  轰隆隆的拖拉机太响,说话聊天声也听不懂,各自怀着不同心情,沉默的坐在拖拉机上,冲跟着拖拉机的村民挥手。一直到了村口,跟着送行的村民才停住了脚步,目送拖拉机出了村子。只是在出了村口,一直等在村口的孙妮儿,迈腿跟在拖拉机后追着跑,对身后孙老二媳妇的喊声充耳不闻。

  轰隆隆的拖拉机响声,根本听不清嘴里喊的什么,凤天幸挥手大喊让她回去,可却低估了孙妮儿的决心。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能跑多快,不可能追的上拖拉机,拖拉机手头询问要不要停会。凤天幸扭头扫了眼一头汗水,咬牙没停脚念头的孙妮儿,叹了口气冲拖拉机手点了点头。拖拉机刚出村子一里多路,因孙妮儿的原因暂停。

  没了拖拉机震耳的响声,凤天幸也没下车斗,多快跑到拖拉机跟前的孙妮儿喊道:“丫头快回去吧,伯知道你不舍得伯和伯娘,等有空闲伯跟伯娘会回来看你们。快回家去吧,别送了。”

  孙妮儿,一直咬牙跑到拖拉机斗跟前,起伏喘息着柔弱的胸口,一脸决绝和毅然道:“伯,求你带俺一起走,俺能帮着照顾妹妹,能帮伯娘做很多事,求你带俺一起离开。”

  眼泪顺着脸颊一颗颗掉落,孙妮儿痛哭失声,呜咽隐忍着哽涩冲曲红霞和馨妍继续哀求:“伯娘,你可怜可怜俺,带俺一起离开,在孙家俺过的太苦,可能不知道啥时候就饿死。伯娘,求你了,俺在村里真的活不下去了。”

  曲红霞抱着馨妍直皱眉头,就是石长春都皱眉不赞同的看着孙妮儿:“你这孩子咋不懂事呢,咱村里日子苦点,可好歹没饿死了谁。孙家人口多,可也没缺了你那口,咋也把你拉扯到这么大,咋能奔着……算了俺懒得说你这妮子,赶紧的回去,别耽搁时间了。”

  孙妮儿一肚子的苦水没地诉,她能说啥?说日子太苦撑不下去?还是说还有一两年的苦日子,农村还会饿死很多人?不能,都不能说,她就是没念过书,也知道她的经历不能让人知道了,破四旧不讲啥牛鬼蛇神,可暗地里搁心里信的人还是很多。哑然无语了片刻,孙妮儿哭着看向曲红霞,哀泣道:

  “伯娘,求求你带俺一起走,俺想做你跟俺的闺女,等俺长大了,俺会跟妹妹一样,很孝顺很孝顺你跟伯的……”

  孙妮儿捂着嘴呜呜咽咽,要说可怜成度那是跟容易因人心软可怜,可想到孙妮儿的目的,曲红霞就是可怜不起来。馨妍不喜欢跟孙妮儿玩,这是夫妻俩都心知肚明的事。女儿有多聪慧,夫妻俩也清楚,一岁可能还不懂,可慢慢长大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自己身世由来?曲红霞跟凤天幸一样,不怕馨妍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可他们一样担心馨妍会因为各种不堪入耳的闲言碎语难过。

  而且,三岁看到老,孙妮儿现在会因为孙家贫苦而嫌弃,有怎么可能不会有天嫌弃凤家。一个人,性格和心性,或许有后天养成的因素,可天生的东西仍旧没法改的。比起嘴巴能说出花的孙妮儿,不论是凤天幸还是曲红霞,都更觉得馨妍从不言不语,更多的却会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用她微弱的力量来体贴关心。

  孙妮儿从一开始就没明白一件事,幸福两个字,并不是只靠嘴巴的甜言蜜语就能找到的,靠的是心与心最浅白的靠近。“妮儿,不是伯娘不想帮你,我们娘俩去县城也要靠你伯一份工资养。虽然不用下地劳作,日子不定还没村里宽裕。你爹娘把你拉扯这么大也不容易,日子再苦也没不顾着你,轻易别说这种让人心寒的话。”

  “你个死妮子,喊着喊着来一头劲的跑,你跑个啥。”孙老二媳妇跨着大步,朝着这边快速走来。曲红霞冲孙老二媳妇笑了笑,看着她走到跟前,狠狠翻眼瞅着孙妮儿,伸手控制着力度在孙妮儿背上掐了她一把。

  曲红霞叹气,孙老二媳妇就是在刻薄的是,对养在跟前的孙妮儿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农村本就轻女思想很重,别说女孩子挨打,儿子也一样说打就打。棍棒底下出不出孝子曲红霞不知道,但很多时候父母对着自己的孩子,要更随意点。都会有种自己孩子不记仇,打过骂过一样亲的心理想法。

  对旁人的孩子那就是后娘心里了,也就嘴里夸夸罢了,有好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自己孩子,有好吃的也会留给自家的娃。就算对自家孩子怒其不争,疼爱之心一样不会少。两个孩子打架,就算犯错的是自家孩子,手上打着自家孩子,心里也是恨不得揍吃亏的孩子。仗己,觉得是自己人,什么事都不会见外。这是大多父母的通病,也是所有人的通病。

  “大柱娘别担心妮儿,这孩子跟妍儿玩的好,这不我们家突然离开,妮儿舍不得妍儿走呢,哭着追问车子,想送送妍儿呢。”

  曲红霞的话让清楚缘由的人都没吭声,说来也就一个小孩子,真没计较的她言语的必要。孙老二媳妇显然也是这样想的,拉着孙妮儿的手腕,冲曲红霞赔笑道:

  “这妮子跟你家投缘,一个村里的女娃儿,她最喜欢跟你家妍儿玩,俩孩子感情好不舍得。小孩子忘性大,隔上个三五个月不见,就不一定还能玩到一起了。那什么不耽搁你们的功夫,赶紧走吧这到县城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

  孙妮儿被她娘拉着,想要挣来继续去追,可她那点力气对干惯农活的大人来说,真跟抓小鸡似的。见孙妮儿哭着看拖拉机越走越远,实在不知道有啥好哭的,没好气呵斥道:

  “走跟我回家去,这年头外面的拐子可不少,饿极了的人可没啥不敢吃的。你妈两个扫把星嫂子娘家,可有不少吃过香肉的。人家去城里享福,哪里还会记得你几天,就你傻透炝了,你哭的的跟死了亲娘一样,那死丫头可一滴眼泪都没掉。明明就是丫鬟的命,也就运气好碰巧凤家没娃。家里连个儿子都没有,现在养的跟小姐似的,等以后长大了嫁人,指不定被搓磨啥样,可没婆婆喜欢那种媳妇,跟姓曲的女人一个样,看着就不顺眼。”

  孙妮儿哽咽着,用手背抹着眼泪。对她娘的话充耳不闻,只一个劲的沉浸在恨意中,为什么要对她那么狠心。说什么一个人挣钱三人花,说来说去就是不想白养着她罢了,明明就有那个能力。可再多的恨意又如何,她什么也做不了,凤家这次离开甚至回不回来都不知道,她只能含着恨意继续过水深火热的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清平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