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宝茹传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31 KB   上传时间:2018-03-18 15:15:03

  众人一时笑了起来,韩莺更是笑得呛着了,咳嗽了一阵才道:“平日里她如何能为?今日这样伏低做小,难得拿住她了,这样轻轻放过我可不依!”

  “还要如何罚她?”莫道聪是东道,她也想不出有什么惩罚了。

  众人又商量了一番,只勉强让她给这次聚会添几个点心罢了。

  宝茹自然是满口答应,与了门口婆子一块银子,让她去玉虚宫厨房买些点心来。

  “姐儿,这可多了呢!”那婆子笑着道:“这玉虚宫的素点心虽是有名气,四五碟也不过三百钱上下,这银子却是五钱的。”

  倒不是这婆子清廉,只不过她是莫道聪带来的家仆,若是自家小姐多给了只当是赏钱,也没什么。可宝茹是别家小姐,她也是头回见,她摸不准脾性,若是个小器的,以为她昧了她的银钱与自家姐儿恼了,小姐脸面不好看不说,自己定是有一顿排头的。

  宝茹出门是没带铜钱的,沉甸甸的忒不方便。小吉祥倒是带了,但也不够买这玉虚宫的点心。这块银子是她荷包里最小的了,这会子也没得地方破开。

  “这样冷的天,妈妈你买杯热茶喝吧。”

  那婆子一听这话心中又是咋舌又是欢喜,这一下就赚了她大半个月的月钱,可不得欢喜!立刻满脸堆笑,与宝茹跑腿去了。

  吃过一回烤肉,莫道聪又叫丫鬟把茶具摆出来。

  “竟是这样,先头才吃了烤肉,那样腌臜,这会子又烹起茶来了,这样清洁,没得道理,我是不肯的!”

  韩鹂指着茶具与莫道聪笑道!

  “五娘你知道什么,这可正是大俗大雅,咱们莫小姐也是做了回‘真名士自风流’!”

  宝茹笑眯眯地把茶具推到韩鹂面前,又道:“晓得你是爱茶的,咱们几个里头就数你分茶最见功夫,今日可别躲,快作一幅水丹青来!”

  韩鹂之前所说不过是玩笑,能出风头她自然乐得。接过茶具,碾茶为末,注之以汤,又用匕轻拢慢挑,茶汤表面竟然浮出山水云雾来。

  “妙极,妙极!”

  女孩子赞道,都争着满饮此杯,宝茹虽然也啧啧称奇,但却没争着去喝那茶。在她看,也就是这手艺十分了得好看,至于茶么,她是喝不惯末茶的。

  映雪品茶,自然是极其雅致的,若是话本里只怕闺阁儿女就要联诗一番了。只是这商户小娘子之间,就是从小就学这些的韩莺韩鹂如今也只是半吊子,哪能得其中趣味?如此,莫道聪准备的顽器就是一些叶子牌、双陆、棋子,都是些赌具。就是棋子也不是拿来下棋的,只怕是用来猜棋子的。

  不过这也不奇怪,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妥妥的是未成年人聚赌,但是古人来看不过是一群小娘子玩耍罢了。

  盖因古人的玩与赌的划分往往不是形式区分,而是参与人的实际情况。譬如宝茹她们是不算钱的,那这自然是玩儿,哪怕是算了钱,若是输赢于她们而言十分随意,那也是玩儿呢!差不多的输赢,若是一穷汉,那又自然是赌了。

  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一个是在消遣,一个是在搏命。

  宝茹搓了搓手直接坐在了叶子牌的桌边,她以前就是麻将桌上的头领。虽然不至于赌博,但是亲戚过年、朋友聚会时,总是麻将声彻夜。那时候虽然喜爱,但到底玩的不多,也没怎的钻研,只是一般水准。

  如今可不同,整日没得事做,最爱拿叶子牌消遣。最妙的是,这叶子牌,一个人可玩,两个人可玩,三个四个人也可玩,不然若麻将似的,宝茹家以前郑卓没来时竟凑不出一桌。

  既有心磨练技术,宝茹别的不说,至少在这一帮女孩子中间是可以横扫的了。

  果然十几圈打下来,小吉祥与宝茹管着钱,那铜钱竟只有进的,没得出的。后头是同学们实在看不得她好得意,直接把她赶了下来,‘发配’去猜棋子了。

  这是什么趣味,不过是‘石头剪子布’的娱乐水平,宝茹直接撇撇嘴,直接攒了一盒各色点心,取了一自斟乌银壶,挨着一个熏笼吃起零食来。开头不过是她一个,后头大伙儿玩累了,就见她一个人这样自得其乐,也十分悠闲,就过来闹她。游戏也不玩了,一群人就开起茶话会来。

  这一回出来玩耍竟是十分尽兴,一群女孩子,若不是后来看着天色渐渐有些铅灰色,哪里肯回来。

  大家在玉虚宫门口作别,宝茹因着一日欢笑不停,此时脸上还泛着红晕。由小吉祥扶着上了马车,掀开帘子前往外头瞟了一眼。因着是年下的缘故,都穿的十分鲜艳,这一是为了喜庆,二是为了映着白雪茫茫,好看的很。

  为了避雪,大家都罩了斗篷,或是羽毛缎子的,或是猩猩毡的,或是毛皮的,只有金瑛没得,只穿了棉袄,虽说也是暖和的样子,但对比之下就显得落魄了。宝茹想起她今日虽来了,却也没说什么话。

  宝茹心里明镜似的,平日因着手头拮据的缘故,她一般是不来赴这种聚会的,只因她怕还不起东道,而又怕落了一个白吃白喝的名头。今日来了,恐怕是她那嫂子又十分难缠了,她来躲一躲的罢。

  宝茹心中十分同情,却也只当是寻常风波,她家里哪几日不闹上这一回呢。

第32章 打抽丰来

  正是宝茹芦花亭和同学赏雪的时候,纸札巷子家里来了两个客人。

  说起来姚员外与姚太太都是亲缘浅薄的人,姚员外且不说,少时无父无母,后来湖州手‘长沙王反正’波及,他宗族在强人手里差不多全没了。

  只说这姚太太也强不到哪里去,她本姓孙,是少年没娘,只有一个老父养活到大。没得嫡亲的兄弟姊妹,长到十五六岁上下,家里贫穷连一份嫁妆也备不起。湖州这一带女孩子若是拿不出一份像样嫁妆,嫁人上就艰难,只能是那精穷人家、老光棍或是鳏夫之流了。

  那时候姚太太好多小姊妹都来湖州纱厂、织坊里找活干,乡下人也不讲究抛头露面,只要做两三年,挣来的银钱就足够在乡下置办一份体面嫁妆了。好些乡下穷人家的女孩子家里无力为她们置办嫁妆,她们就是这般为自己攒下置办嫁妆的钱的。

  甚至还有些从十三四岁开始做,不仅攒下嫁妆,还给兄弟攒下媳妇彩礼。为着这个这样的人家其实都不愿女儿嫁人,就为了女儿能多给家里拿些钱来,好多女孩子到了二十岁拖不下去了这才许配人家呢!

  姚太太当时也是出来做工,这才一回遇到了姚员外,两人这才有了姻缘。

  不同于姚员外是没得几个亲戚了,姚太太虽没得至亲,但是普通亲戚却不少。几年前姚太太的爹,也就是宝茹的外公去世后,姚太太再也就没回过老家。不过宝茹却已经见过许多姚太太那边的亲戚了,无他,就是常有那边的亲戚上门么。

  所谓‘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说的直白,但是话粗理不粗。姚太太只怕是老家女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姚员外在湖州只是一个普通商贾,但在姚太太老家人眼里也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

  有这样的亲戚在湖州,老家人怎么不会来拜访,特别是年节时候,借着走亲戚来的老家人就越发多了,这两个客人就是这一般。

  既然是借着亲戚名头,这两人自然是与姚太太有些亲戚关系的。两个客人,一老一少,老的那个论起亲戚关系是姚太太父亲的堂兄弟,名叫孙大富,如今也有七十来岁了。与姚太太的爹有同一个爷爷来着。虽然是堂亲,但到底隔了一层,当年和姚太太家也不甚亲近。姚太太如今叫他一声‘堂叔’,也生疏的很。

  另一个小的却是他最大的一个曾孙女,今年已经十一岁了。虽说这年纪比宝茹还大一岁,但是论起辈分来比宝茹还小,见了姚太太要叫姑奶奶,见了宝茹也是要叫表姑呢!

  他们家原在亲戚里头是个中等,总不至于饿死,本是从没上过宝茹家的门的。没办法,说是走亲戚,但是这也就是打抽丰罢了,乡下人朴实,不到实在无以为继是舍不下脸面这般的。

  可是今岁家中却实在不好,一是家中有两个小子结婚,这就是好大一笔花费,为着这个全家都勒紧了裤腰带。再就是今年冬日却是格外寒冷,不要说要置办的年货冬事了,就是要添两件厚实一些的棉衣也不能。还好是冬前家中柴火备的多,每日全家都围着火盆,这才没有冻死人——冻死人可不稀奇,村里就有一个寡老,男花女花俱无,平日一个人只倚靠两亩薄田过活,这一回就冻死在家了,他家只有他一个,还是死了三四日才有人知道。

  家里这样艰难,眼见得要过年了,全家上下俱是苦着脸,没得一点年下喜庆。还是家里几个女人商量了一通,想出来一个法子。

  “我嫁进咱家之前就听说咱家有个姑妈是嫁了湖州富贵人家了!如今家里艰难,如何不去与姑妈家走动走动?若是她老人家怜贫惜弱肯帮衬咱家,只消她手指缝里头露个一星半点,咱家还有什么不能过的。”

  说这话的正是孙大富新进门的孙儿媳妇,她的这一番话孙大富听在心里觉得有道理,但到底还是有些拉不下脸来。

  “之前也没走动过,如今大剌剌地上门,虽说你们认得姑妈,她是不是认得我这个叔叔?”

  “阿爷这样说却是想多了,姑妈不是那等人,别的不说,这些年来咱们族里也不少人家去湖州走动过了,哪一个是空手回来的?”

  说这话的是孙大富素来最疼的小孙子,他又说:“去年孙旺儿他老娘都去了一回,他家算哪一路亲戚?不过是侥幸写在一个谱儿上的罢了,这样的外八路也去得,咱家有什么不能的。”

  一家子都眼巴巴的看着,孙大富也动了心,这才带了一个曾孙女来走动。挑这个曾孙女却不是随便的,他说了要带一个小辈,家里各个儿子家都有孩子,谁不想来,指不定有什么好处呢!

  可他却选了这个最大的曾孙女梅花,一个是她辈分低,去了对谁开口都是小辈,也能得些好处。再就是年纪不大不小,既已经懂事不会没得眼色,也不会太大了,不像个小辈。

  事儿赶早不赶晚,定下来第二日孙大富就带着梅花坐了村里的牛车进了城,出门时天刚亮,到了城里就是午间时分了,孙大富和梅花站在街边看了热气腾腾的吃食摊子,到底没舍得,只拿了早上家里带的饼子勉强对付。

  吃了饼子重又抖擞起精神,孙大富寻睃了一会儿,才选定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去问路。

  “小哥!老汉有个事儿问你,你可知城东纸札巷子怎么走?”

  孙大富年纪也不是痴长,他也是有眼力的,一眼看出这卖糖葫芦的后生是个厚道人的样子,这才相问。那卖糖葫芦的果然不像一般城里年轻人看不起这孙大富祖孙乡下人的样子,为他指了路。

  孙家宗族里都是晓得姚家宅子是在哪儿的,只是孙大富是头一回来。到底费了好一番功夫,又走了一路,到了宝茹家时,也是天色不早了,他心中焦急,今晚若是不能回去留在城里,如何开销的起!

  宝茹到家时,姚员外夫妇两个就在招待孙大富祖孙两个。

  “今日实在是太迟了,不是我留叔叔,若是叔叔出来这门,这时候是回不去的,只能找个客栈休息,可这不是打我的脸么?亲戚上门竟宿在客栈,外头如何说我姚青山?”

  姚员外虽然粗心,可这些场面上的事向来不错的,不然也不能做了这些年的生意了。宝茹进了院子时他就说了这话。

  “家里竟来客了?今日我出门了,没迎客来,实在是失礼!”

  宝茹进了客厅,掀开风帽,又由着如意上前与她解斗篷,笑着说道。

  她也不知今天是哪个亲戚,只是对着孙大富行了晚辈礼。又要与梅花道福,却不知如何行礼,正迟疑间,姚太太拉了她的手。

  姚太太指着梅花与宝茹笑道:“这孩子你哪里见过。”

  又笑着与孙大富道:“叔叔莫怪,我这孩儿从小长到十岁,家里来往不便,见过的亲戚有限,竟是失礼了。”

  “这是你三爷爷呢!这孩子是他家的女孩子,说来是你侄女儿呢!”

  孙梅花先头不机灵,没上前,这时候就是再笨也晓得要问好了,当下就要跪下与宝茹磕头。

  这倒把宝茹唬了一跳,她才十岁哪里受过这样的礼,两辈子也没得这般经历呀!立刻扶住了她。

  “太多礼了!太多礼了!”

  这磕头本就是孙大富教孙女的,之前已经与姚太太磕了,姚太太也端端正正地受了。宝茹却受不了这个,只扶着她重又坐好,又解下自己衣襟前的秋香色金银线绣花荷包。

  “不知道今日侄女儿上门,也没什么表礼预备,这个且拿去玩儿吧。”

  这话宝茹说来自己都觉得有些‘充大人’的尴尬,但是在场其他人却都觉得做的有礼,毕竟时人观念里,年纪哪里比得辈分重要。

  孙梅花捏着那只小荷包,这也是她见过的最精致的荷包了。家里小婶婶女红好,常常做这些补贴家用,自家母亲还常常让自己与小婶婶学着做活儿呢!可自己却没见过这样好的,就是在货郎担子上见的最华丽的也比不得这个呀!

  更让她惊喜的是,她摸到一个硬硬的,也不知是什么玩意儿,但是这般好的荷包里怎么也该放着好东西吧,总不能是几文铜钱罢!

  明白是什么亲戚后宝茹又重新见了礼,这才往姚太太身旁坐了。姚太太摩挲着她的手,觉得倒是有些凉了,皱了眉头。

  “你那小手炉呢?小吉祥是怎么照顾的,不是嘱咐她多多带些红萝炭出门,勤勉些与你添炭么?”

  说着把自己怀里的手炉塞给了宝茹。

  宝茹拿了手炉,又用铜火箸拨火,满不在乎道:“哪里怪的上小吉祥,娘又不是不知,我是个火力壮的,皮裙棉袄,还披了斗篷,忒热了,哪里抱得住这手炉。”

  孙梅花一开头因为十分紧张,连头也不怎么抬,这时候又坐回去了,这才看清宝茹。她只知道这位‘小姑’比她还小一岁,其余的一概不知。

  如今看清了,却是一个极尊贵的女孩儿。她以前只见过里长夹道小孙女曾扮过观音座下的玉女,也是穿绸带珠,可是比起‘小姑’这一身金碧辉煌和周身气度,竟只是个乡下丫头罢了。

  之前她进姚家来,虽觉得宝茹家的屋子比起乡下是头一等的好,但也没甚出奇,也不是戏里唱的雕梁画栋什么的,心里还嘀咕姑奶奶到底是不是真嫁了富贵人家,如今见了宝茹才觉得族里说的确是真的了。

第33章 年前差遣

  孙大富祖孙到底在宝茹家住了一晚,第二日才出城去。临走前姚太太递给了孙大富一个大包袱。

  “叔叔难得来一趟,年下节前的,侄女儿也没什么招待的,这也是一点心意,只当是节礼了。”

  孙大富来这儿本就是为了这个,自然是没推辞,只接了包袱,又让梅花谢谢姑奶奶。一路上人多手杂孙大富也没解开包袱,到了家里才与家人打开。

  包袱很大,底下是些衣服,四季的都有,大多是些女孩子的,十分体面。上头却放了几大盒糕点和一只荷包,大家都看着那荷包,孙大富抽开那荷包系带,里头倒出两块银子。他掂量了一下,四五两是有的。

  心下松了口气,这下年货是绰绰有余了,果然,家里大人孩子见了脸上都笑开了花。

  孙梅花心里最欢喜,宝茹当时随手给的荷包里放了两个银锞子,她本想着家里没得银钱她就只能拿出来了,可是家里钱是够的,她就可以留着了。只是没等她高兴,孙大富却发话了。

  “梅花,把你小姑给的东西拿出来。”

  孙大富没忘记宝茹给了曾孙女一个荷包,若只是一个荷包玩意便罢了,这东西用过的也卖不了了。可荷包里是能装着东西的,刚才的银子不就是荷包里倒出来的么。

  孙梅花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违逆太爷,只能不甘愿地拿出了荷包。

  宝茹自然是不知道孙大富家的众人是如何的千恩万谢,欣喜若狂。这于她家是再平常也没有的了,每年都有两三拨来着,唯一的不同大概是这次给的格外丰厚吧,这既是因为孙大富家是挺近的亲戚了,再一个就是今岁冬日格外寒冷,贫苦人家比往年定是更加难过。

  姚家几人送过孙大富祖孙两个就把这事丢到脑后去了,这几日加紧忙起过年的一体事。家里自然是姚太太和宝茹两个忙碌,至于姚员外,一是他是最料理不来这些繁杂琐事的,自然指望不上,二是他也自有铺子里的事情忙碌。

  铺子里,欠人家的要偿还了,人家欠的,也需拿着账单去索要。一年的收支也要再汇总计算一次,宝茹和郑卓上回是帮他算了账,但是到底有些事是他这个做东家的要自己去料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宝茹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