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春入旧年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8-03-21 16:54:32

  倒是江全,喝了几口米酒,酒气上头来,少有的露出几分得意神色来,高氏也颇为欣慰,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吃完饭,聊完闲,大家拿着镰刀又下田了。

  江春将高氏推去坐着休息了会儿,自己和江夏将锅碗瓢盆全收拾干净。再把鸡仔放出来挠挠地儿,将猪食给剁了拌好,喂了猪,就暂时无事了。

  眼看日头越升越高,气温渐渐高起来,这时候在田里割稻子,最是受罪。江春以前也跟着爹妈干过这种活计,自是晓得其间的辛苦。

  这里打谷子的方式与江春小时候颇为相似,都没有打谷机,只能用海簸箕。即先用镰刀贴着土面将稻谷割下来,再由男人拿去海簸箕边上就着篾制的边缘使劲抡,用力拍打,不断翻面,直到谷穗上的谷子每一粒都被拍打下来。这样的天气,抡圆了胳膊又费力,又要被飞舞的谷灰刺戳得……确实蛮受罪的。

  遂提议道,要不就给叔叔婶子们送点儿茶水去。江家虽然没有花钱买来的茶叶,但平日上山会采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野山茶家来,晾晒干了既可以作茶水喝,家里有人吃上火了还可以煮来消消火气。

  高氏自是同意。母女俩人又去烧水煮茶,待水煮出来放温下来,已经是三四点钟的样子了。高氏将野山茶水装在家里下地用的水壶里,再装上几只大碗,让江春叫上文哥儿,两人合力提到田里去。

  众人正干得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呢,苦凉苦凉的茶水就送来了,自是受欢迎的,村人几个也不分彼此,就着一只大碗就“咕噜咕噜”轮转着喝起来。

  待水喝完,男人们开始用麻袋将打好的谷子往家扛了,江家姐弟俩就也跟着回去了,晚饭自是要赶快煮上了。

  待天色擦黑,众人也拿着镰刀,抬着海簸箕的回来了,大家热闹闹的坐一块儿吃了顿丰盛的晚饭,都夸老江家伙食好,来江家换工真是占便宜了,把王氏老两口都逗得合不拢嘴。

  收拾完东西,该洗的洗完,该擦的擦完,众人也累得倒头就睡了。

  接下来两日,江家均是早出晚归,带着众人将整个黑土凹七亩田的谷子给收完了。说是七亩,但有些靠山的,沿着山脚多挖进去点儿,每年多挖点儿,几年下来也就多出一两分来了。当然,江春猜,能这么“挖地脚”也只限于王安石方田均税法未施到王家箐之前。

  收回的谷子自有村里公用的道场可以晾晒。这道场是当年眼见着村人渐渐多起来,村里老人号召着,一家出点儿人工,在村子中央找了块空地,先将土块推平,压紧地面,再去捡拾些牛屎来冲水搅和了糊在上面,待干透了也就光滑了,还能防开裂防进水。

  对,就是牛屎,在这个年代,牛屎就相当于后世水泥的作用了。

  江家大人们,早晨眼见着太阳出了,就用麻布口袋将谷子扛出去,扒~开来铺在道场地板上,使三姊妹去守着,时不时翻一下,晒得均匀点儿,也防着麻雀子去啄,甚至有时候还可以避免人为的损失。

  毕竟粒粒金黄饱满的谷子晒在那儿,只要多加一道工序碾出来,就是白花花的大米,若是没有个人守着的……人性的恶总是在不需要付出代价或代价过低时会被释放出来。

  好在江家的谷子时时有人不错眼地看着,倒没出过什么纰漏。但王麻利家的就没这么幸运了,使他儿子去守着晒呢,守着守着人不晓得跑哪个阴凉角落会周公去了,待晚上大人来收谷子才发现少了两麻袋,虽然不排除有水分的折损,但两麻袋……碾成大米得有二三十斤嘞!可不是把那小儿揍得哭爹喊娘的,家里婆子媳妇儿的满村走着咒,咒那偷他家谷子的贼东西喝水噎死出门摔死……然而到底是谁掳了去最后也无疾而终了。

  待江家将七八十麻袋的谷子全晒完收进了自家屋里,一年最重要最值钱的收成终于到手了,江家挂了一年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今年雨水好,日照却也足,稻子结得饱满,倒是比去年还多收了七八麻袋的,江老伯终于松开了紧皱半月的眉头。

  因着全家忙谷收,二十三这一集也就没去卖菜了,只按时在赶集前一日挖了螃蟹备着。而天气渐渐凉起来,本来说的“九雌十雄”的,被江春家这么一挖,整条河边儿螃蟹基本全挖完了,还把沙土泥巴挖下河里一圈,但也没办法,为了生存呐!

  这次比平日多花了一个时辰,才勉强挖出二十几斤来,待第二日小伙计来取货,江春只得出面把事情说清楚了,道现在这状况,下一集估计就没螃蟹了,让他可不必再来了。

  翌日,江家人坐院子里纳凉,午后的日头最是热~辣,几个小的都躲到石榴树下、枇杷树下,望着那仅剩的几个大红石榴又开始淌起口水来。

  “唉,这横将军没了,咱可得再想办法找个进项啊。”刚尝到甜头就没了的江老伯也是很无奈哪,这孙子孙女的眼见着一天天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

  摆在眼目前的就是,收回来的谷子占了两间屋,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房间了,但大孙子也大了,总不好还让他跟着爹娘睡吧,要移出来就得有屋子,要盖房子就得有钱哪!

  说来说去还是钱!

  江春不忍老人家愁苦,正犹豫着可要将山上捡白果的事情说一说呢,就听“咚咚咚”的敲门声。

第22章 上门

  且说江家正为生计进项发着愁呢,就闻“咚咚咚”的敲门声。

  小军哥儿抢着去将大门插梢拿开,见门外站了一男一女两个陌生人,嗯,在小小的军哥儿看来,穿得挺好看嘞!

  那少女还低下头来想要摸~摸小包子的脸蛋儿,却被他躲开了。

  那男子,准确地说应该是少年,才十二三岁,刚过了变声期,只见他用仍有公鸭残留的嗓音问:“敢问可是王家箐江春小友家?”

  众人有点儿发愣。倒是江老大先反应过来,来到门前打量了两人一眼,见俱是穿的青白纱衣,少年还披了个藏青色的不知是何材料的外衫,倒是与众村人不同。

  忙道:“正是小女嘞,不知你们是……”

  那青衣少年道:“叔伯有礼了,在下县里熟药所辨验工人,这是鄙人师妹。”

  那小姑娘也对着江老大鞠了一躬,道:“叔伯好,我是来找我那小友江春妹子的。敢问她现今可在?”

  江老大被他们文绉绉的问候绕的脑袋疼,勉强支着应答了一下,已是有些架不住了,忙让开身子,指指江春的位置。

  江春这才看到,是那日熟药所认识的胡沁雪来了,只不知她身边的是何人。但还是先将他二人请进门来,高氏去烧了壶野山茶水来,聊胜于无罢了,又将吃饭用的瓷碗烫了几烫,倒了两碗茶给他们,二人谢过。

  几个大人皆回房的回房,下地的下地去了,留几个小儿说话。

  胡沁雪倒是自来熟,一进门就说开了,道身旁的是自己师兄,也是舅家表哥。因惊奇于江春那日的“活人术”,本想昨日集上请教呢,谁知江春却没去赶集,恰好今日二人无事,遂携手打听着来了江家。

  胡沁雪说完,还悄悄背着表哥做了个鬼脸。

  江春扶额:……

  那少年约摸十二三岁,长得眉目清俊,皮肤白皙,一双眉毛黑厚有神,形状恰似两湾浓厚的柳叶……江春这是第一次见柳叶眉长男人身上,非但不觉着娘气,反倒有一股说不出的清隽书卷气来。只见他双眸有光,犹如两粒水弯弯的黑葡萄,与小儿的眼睛一样,都是黑多白少的,这在成年人(暂且算成年人)身上倒是少见。

  江春暗道:好一个俊俏少年。

  只见那少年道:“江姑娘,我就厚着脸皮与表妹一起喊你江妹妹了。冒昧叨扰,还望见怪。鄙人徐绍,字子寿,实在是奇异于妹妹当日所施之活人术,百思尚有不得解之处,遂来叨扰,还望见谅。”

  江春只得也学着文绉绉地回应道:“徐公子见外了,小女也是情急之下胡乱想出来的罢了,哪有什么章程。还劳驾公子大老远的来。”

  胡沁雪在旁看着二人打太极似的你来我往,早耐不住了。道:“看吧,表哥,我就说你别钻牛角尖吧,多大点儿事,医者治病急者从权,谁会来得及思虑这周详那的。”

  江春点头。

  可不是嘛,这人命关天紧要关头的,谁还来得及想这章程那步骤的,她之所以做得那么顺手,那得感谢大五那一年医院急诊科的实习呢。

  虽然当年实习的时候一分钱没得,还反倒向医院交了见习费 + 累成狗,但这些各临床科室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对危急重症的处置能力是学到了一点儿的。

  江春一副过来人的心态:年轻人,你还年轻呢,当年我有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接受义务教育呢!所以别着急,我会的这些技能都是靠年纪买来的,你以后保不准比我还厉害呢。

  那徐绍却仍是不死心,道:“江妹妹过谦了。在下还是有几点疑惑需向妹妹求解。”

  不待江春拒绝,“书呆子”就问起来:“其一,只不知妹妹这神技可是师从何人?”

  江春也说不出来哪!正确答案是——教科书《中医急诊学》+《医师临床操作指南之CPR》。

  徐绍见江春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估计是师尊何人不便透露,忙打圆场:“这倒是不要紧,江妹妹不便说也不足为怪。只其二,当日~你给那小儿,咳,嗯,嘴对嘴的吹气,这是为何?”说完还一副耳朵尖都红了。

  江春:……不必害羞,年轻人。

  “当日,我观那小儿已经是没多少进气了,只得把我的阳气渡给他了,而且还不能是胸中的阳气(那是二氧化碳),只得将天地清阳(氧气)渡给他。”江春一本正经的胡诌。

  呼,就算是胡诌也很费脑细胞的好吗?!

  谁知,“书呆子”又继续打破砂锅了:“妹妹所言有理。只是其三,为何还要敞开衣裳按~压胸膛呢?若是男医者遇此女病患,又该当何法?”

  江春只得硬着头皮道:“这心主血脉,主一身之神,那小儿心跳骤停,血脉停滞,元神尽失,通过按~压胸骨心脏之处,激发其残留的元神,促进血行恢复。”

  徐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如此,怪道呢。”

  接着又吞吞吐吐红着耳朵问:“那,如果,如果是女子……又该当如何?”

  江春扶额:好奇宝宝,你的问题为何会这么多?!

  不过对于这个,江春作为在二十一世纪活了三十多的女人,自是不会觉着有何奇异的。

  “徐公子此言差矣,这‘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说的是常态,无病无灾之时才能有所区别。人之发病,多是猝发,猝发必是不比痼疾,毫无招架之时,在性命面前,若还畏手畏脚,拘泥于性别,岂不是有舍本逐末之嫌?然就是因为这般区别,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的陋习下,漏诊误诊层出不穷,才使得民间有‘女病难治’‘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的谚语,这却与大医有好生之德的神旨相悖的。故依小女看来,医者面前当无男女,性命自是重于性别的。”

  徐绍与胡沁雪二人方听得入了神,直到江春讲完,胡沁雪方反应过来道:“春妹妹讲得好!那些酸儒才会整日‘男女有别’呢,我就最是见不得他们提这个。还好德芳殿下有先见之明,立了这女子可进学可为女医的律法,不然我还不知道被我爹逼着在哪学女红呢!”

  “轰”一声,江春只觉着如遭雷击。

  犹是不敢相信,江春急着问:“胡姐姐你说什么?”

  胡沁雪不知其意:“我好害怕被我爹逼着学女红……”

  江春着急道:“不是,前面那一句。”

  “德芳殿下……”

  “不是,后面那句,什么女医的。”

  “哦,我说好在德芳殿下立法,女子可以进学和考女医呢,委实有先见。”

  呼,说的就是这句。

  “胡姐姐可否为我细说一番,这是……”

  胡沁雪似是终于找到了小江春也有不懂的事情,抬首挺胸一副扬眉吐气的神情道:“百年前,皇太子德芳殿下陈请太~祖立法,令女子亦能同男子一般进学,文以教化。经人举荐和入学试后入读太医局,待过了三舍九升,还可考入翰林医官局为医官呢……后殿下登基,又道可请立女户呢,青苗法亦是施到家家户户,家中凡有女子自愿的,均可自立女户开青苗呢。如今汴梁城女子读书都可进太学了呢,听闻当今还有人主张官家修女官制呢,只有些酸儒扯后腿,不然……哎,说不定我也能进太学了……哎也不对,整日间让我读些经史子集的也头大,还是等着三年后考太医局吧……”

  女子可同男子一样进学,凭举荐或考试可入读太医局,相当于后世的高等医学院了,经历淘汰赛“三舍九升法”后可入翰林医官局为女官……江春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喜欢八卦,从未如此喜欢过这时代,从未如此庆幸自己五年专业没白学!

  江春庆幸自己的《中国医学史》没白学,这个世界上,除了对象扩充到男女皆可外,其它诸如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选拔人才的三舍九升法和中央医疗管理单位翰林院医官局……这些都活脱脱就是王安石变法后的宋代医事制度啊!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那是谁,将这样的医事制度的受益者扩充到男女一样呢?

  对,是“德芳殿下”,联系胡沁雪所说的“太~祖”该是宋太~祖赵匡胤,那“德芳”就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芳了,历史上那个可怜的没有坐上皇位的皇帝儿子。

  在后世熟知的历史里,《宋史杜太后传》有载:六月,甲午,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杜太)后聪明有智度,每与帝参决大政,犹呼赵普为书记,尝劳抚之曰:“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尤爱(赵)光义,每出,辄戒之曰:“必与赵书记偕行。”疾革,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问帝(□□)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帝呜咽不能对。(太)后曰:“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邪?”问之如初。帝曰:“此皆祖考及太后馀庆也。”后曰:“不然。正由柴氏(后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汝与光义皆吾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帝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赵)普曰:“汝同记吾言,不可违也。”(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了。

  江春虽不知《宋史》原文,但高中历史还是有印象的。北宋的走向是赵匡胤传位于自己的二弟赵光义,其后在中央高度集权政治制度的影响下,迈向了“右文抑武”“积贫积弱”的下坡路,直至“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于一隅。其后宋代所创制或积累起的各种医事制度逐渐消声灭迹。

  但就目前江春所见所闻,这个时代并没有走上历史上的宋代老路。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架空时代!江春是沸腾的!

第23章 惊闻

  且说江春正沮丧着准备种田养猪混吃等死呢,胡沁雪和徐绍二人却给她带来了这样如“惊雷”一般的消息,打破了她先入为主的女子不得进学的想法。犹如正溺水的人,见到浮木,明知浮木自己也不一定抓得住,但却也好过等着被潮流淹死。

  她内心的激动和沸腾,二人自是无法体会的。

  胡沁雪又陆陆续续给她透露了不少八卦,诸如汴梁城如今女子流行何种着装,不用特意作男装打扮,竟然还比男装受欢迎,太学里女子成绩如何与男子比肩了……仿佛在给江春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二人越聊越投机,倒是徐绍,一人在旁既不插话,也不显无聊,只在适当的时机补充上几句,当真是谦谦君子一枚了。

  待日头开始西斜,高氏进灶房给几人造饭,因晓得胡沁雪二人未必会在自家用晚食,故只用鸡蛋炸了一盆南瓜饼出来。兄妹两人倒也不拘泥,谢过大人后,洗洗手坐下就开吃。

  文哥儿好不容易遇到比自己大的男孩子,还是温润可亲的小公子,早就“绍哥哥长”“绍哥哥短”的叫上了,只拖着他讲些县里的事给他听。

  徐绍,乃金江县城大户徐员外的独子。其舅父乃是籍贯威楚府的一代名医,名胡叔微,字师文,晚号隐翁,世代业医,曾补入翰林医学,被任命为翰林医官,赐绯衣、银鱼及金币。因受其舅父的影响颇深,只醉心医学,反倒是不喜仕途,一心跟着舅舅学医,天南地北的游历名川,如今虽才十三岁,却已是胸中颇有丘壑了。

  这样的哥哥,是以前的文哥儿从未曾接触过的,“绍哥哥”仿佛身怀金光,带着他走进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世界。

  日光短浅,吃过南瓜饼没好久,徐绍二人就打算告辞了,只道待有时间再登门造访。胡沁雪还拉着江春的手,一再叮嘱让她二十八那日去找她耍,江春~心想到时应该能恢复正常的赶集节奏了,自是答应下来。

  晚间,一家人吃过晚食,王氏少不得要问江春是如何识得他二人的,小江春只得说是那日给军哥儿买药时认识的。众人倒也信了,只二婶杨氏半信半疑,但也未多说话。

  刚过了十五六的月亮,倒是挂在天空正明,又是最热的几日,江家众人也都围坐院里枇杷树下,商量着等二十八赶集的事。

  “咚咚咚”又是敲门声,小军哥儿又要抢着去开门,正待起身呢,“噼里啪啦”,门外突然想起了一串爆竹声,震得众人心头一跳。

  江春无端端地觉着心头猛跳起来,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春入旧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