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春入旧年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8-03-21 16:54:32

  亦不知江芝与蒋小二是怎说的,才初九那日,蒋小二就跪到江家二老面前,痛哭流涕,道他对不住江芝,对不住二老,哭着求着令再予他个机会。

  江老伯是有些动摇的,他觉着男人犯错只要能改就不消走到拆散小夫妻的地步,王氏则是被江芝的哭声扰得头痛,两个抱了头,对着家里父子四人哭成泪人……双方就这般拉锯了半日,当然最终还是江芝胜出的。

  因着田里稻谷将要收成了,谷子收完还得收包谷,这一收少说也得到九月底了,江芝是等不及的。江家众人无法,只得约定好他们先自回东昌去,待中秋前后谷收完了再往东昌去为她做主。

  于是初十那日,江芝领着不情不愿的蒋小二又回了东昌府。

  接下来半月,农家进入谷收季,江春在学里又要跟进学业,又要上熟药所做工的,自是无时间归家了,也就不晓得爹老倌五人在谷收完后第二日就带上婚书,跟在小两口后头,出发去了东昌。

  要问江春为何知晓得这般清楚?还得感谢文哥儿那小传话精,大人说话被他在旁听到了,待江春二十二那日家来才晓得他们已走了。

  她只觉着有些突然,蒋家那头也不知会怎想他们江家,明明小两口回娘家前还好端端的,怎来了一趟回去就要闹和离?事情怕不是那般简单的。

  田里收回的谷子几个妇人日日守着晒,小心着才未丢,地里的包谷也早黄了,只等着他们回来才能掰。

  果然,自父子几个去了后,家中妇孺日日念,终于在九月初四那日将几人念回了家。只是去的时候五个人,回的时候亦是只有五个人。

  王氏望眼欲穿也未望见江芝。

  她不问还好,一问起来,江家父子几个就有些气恼。

  原是几人晚了江芝二人十日上路,待紧赶慢赶到了蒋家,江二婶方提和离之事,就被那两妯娌奚落了一番。两家人拉扯半日,江芝才哼哼哧哧憋出一句:“既然相公已认错了,老话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就让我俩好好过吧。”

  这话可把江家人气狠了,甚叫“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他们是来毁她好姻缘的吗?是不让他们小夫妻好好过的吗?本就是她自己求到王氏的,来帮她做主了还反倒成了多管闲事?

  几人放着家里粮食烂在地里收不回,千里迢迢揣着婚书去替她做主,哪个晓得就是“狼来了”的故事,还被蒋家奚落一顿,出气不成反倒吃了一肚子的气,几人又羞又恼灰溜溜地家来了。江老伯难免要将王氏埋怨上一通,道怪她太惯姑娘了,如今在亲家面前闹了乌龙。

  就是几个儿子也是气恼的,当日被那蒋家人拦在门外头数落的场景还如芒在背,小夫妻两个能好生过下去他们是欣慰的,可这被哄着去了一遭,又觉着不舒坦……到底是离了好,还是不离好,是几个头脑简单的汉子想不通的。

  王氏只能吞下那满肚的疑惑与委屈,盼着姑娘能给她来封信说清楚,可惜直到年前皆未等到。

  江春却是有些猜想了:怕是蒋家给的条件达到江芝的预期目的了罢。

  她这位嬢嬢果然不一般,若不是被困在家宅内,定是女诸葛式的人物了,只可惜江家众人好似成了他行军布阵的棋子?亦或是另有隐情?

  至此,江家众人开始进入忙碌的掰包谷时节,而江春也回归学馆,做起学霸来,只这学霸生活却不似从前轻松了。

  先是发现那徐纯与胡沁雪关系分外奇怪,吵架不像吵架的,只整日间一对面了就“哼哼哈哈”,仿佛谁也见不得谁似的,就算是以前吵架了,也未曾出现过这般长时间的不理人啊。

  其次,徐绍也有些奇怪,有时与她随意说几句话就会清嗓子,就与得了慢性咽炎似的,她一问,他又脸红,亦是说不出的奇怪。

  当然,最奇怪的当属窦夫子了,以前除了课上会与她有些交流外,师生之间几乎无接触的,怎这半年来对她格外关照似的,她只能归结为——只要学习好就招老师喜欢。

第60章 重阳

  初九这一日,虽才卯时将过,外头天色却已有些放亮,馆里钟声又准时响起,江春放下手中书册,先将洗漱温水兑好了才喊胡沁雪。

  “这早就得起身,为甚就不能定个晚些的时间?夫子也是折腾人,每年都得来这一遭……”

  原来今日九月初九,有学馆里组织的每年一度的重阳登高节,江春往年皆是家去了未参与的,今年却是临结业前的最后一个菊|花节了,故她初七晚上就与家人说定不再家去了。

  在大户之家,上巳节要“踏青”,重阳节也得“踏秋”,这自然也是胡沁雪第一次参加由馆里组织的登高节。

  “九”为阳数,双九即为重阳。曹丕曾云“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少不了在金江亦有登高远望、赏菊饮酒、插茱萸的风俗。历代诗人专颂九月九的诗篇数不胜数,对于江春这个现代人来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都是耳熟能详的佳句。

  二人换上馆里统一订制的窄袖短衣,作为今日的登高装束,穿上那鞋底专作了防滑处理的长靴,上下杏红色的一套再配上绣了菊|花与茱萸的腰带,有些类似于少数民族的胡服。

  胡沁雪一米六几的身高,长得苗条细长,自有一股英气之美。江春才一米五过点儿,将头发高高扎了个马尾,光看脸倒是雌雄难辨,但因着衣裳贴身显紧,曲线也就有些明显。

  她见着天色有些暗,怕是会有雨,想要再披件褙子,被胡沁雪拦住了,道:“就这般穿好看,作甚像老婆子似的披褙子。”

  好吧,江春欣然接受,哪有年轻女子不爱美的。

  两个都是干净利落的女子,也倒无甚可携的,等到了学馆门口集合,才见着班上许多女学生皆或提或背的携了个书兜、包袱。江春留意了一眼,里头多是些胭脂、帕子、零嘴的,心想待会儿她们都得负重登高了。

  待古学录来到馆前,放眼一瞧,将人数给点了,也就准备出发了。

  今日是三年里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了,故男女学生都基本全齐了,夫子只来了窦丞芳一人,张夫子估计是还得将他那仅剩的洪荒之力用在结业考前。

  古学录在前带路,窦夫子在后断尾,五十几人乌泱泱就往城西的西游山去了。当然,学里人数太多,各班是分散作几处去的,多数就近选择去了学馆后的紫西山,甲黄班一路行来皆未见其他学生,估计是与大部队错开了。

  路上少不了少男少女们的说说笑笑,这时候就开始有“圈子”之分了。

  以林淑茵为中心的“护花团”自是走前首的,七八个男学生将三四个女学生围作一团,不是问“渴否”“累否”“饿否”的,就是争着提书兜包裹的。

  后首以美男子徐绍为首的一群则是“花痴团”,因着女学生众多又要嘈杂些。一群女学生围了徐绍问东问西,从金江聊到汴京,又从天气聊到花草再到科举,最后就是打听徐绍结业考“志愿”……全没有消停的一刻。但徐绍的好教养就在于,虽内心也不一定就乐意与她们闲聊,但还是会耐着性子应付几声。

  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以杨世贤为代表的“学霸团”,男学生居多,只一个个体瘦乏力的,面色要么青黄要么发白的,精力看着有些欠佳,估摸着昨晚又挑灯夜战了。整个团里话语也不多,只偶尔闻得几声,皆是讨教|功课的。

  江春自是与胡沁雪走最后垫底的,暂且叫“霸王团”吧,因着胡沁雪这“女霸王”所在之处必有大愣子徐纯,有了徐纯,那他身边那些不学无术的小伙伴们定也是尾随了来的,外加胡英豪是不屑于与其他人为伍的,自也落到了最后。可怜江春个头名的学霸,被迫加入了差生排排坐的“霸王团”!

  不过她还来不及感慨呢,自有人会与她说话。

  “怎也不携个包袱?这几日天凉了可以加个褙子。”一把温润如玉的嗓音道。

  江春|心道“又来了又来了”,但也只得硬着脖子转过头去道了谢:“多谢夫子关怀,学生不冷哩。”

  “这几日秋光正好,整日莫只埋头看书,也出来走走,方不负这苍天造物。”窦夫子劝道。

  “夫子所言极是。”

  “金江这边风景独好,像这漫山红叶,遍地金菊的景象往年在汴京却是难得一见的。”江春可不信,虽她上辈子也没怎出过门,但枫树和野菊|花那是全国各地大江南北都有的吧?她觉着窦夫子就是在故意与她无话找话,在这一点上,与那窦元芳倒是相似,况且从名字上来看,二人或许还是有些干系的?

  她不确定,但也不好懵懂懂地直接问。

  “学生还未去过京里呢,对那繁华汴京很是向往哩。”她还配合地眨巴眨巴水灵灵的杏眼,当真是一副天真少女的样子。

  窦丞芳被闪了一下,不好再与她对视,只随意道:“凭心而论,汴京实乃繁华之都。但再繁华的景,再美的花,还得端看人罢了。若有挂念之人事,自是个挂念之地,譬如慈母在处,方是游子的心之所向。”江春望着他那低垂的眼角,以及与窦元芳及其相似的一对入鬓长眉,居然听出了失落与伤怀。

  “那依夫子看来,汴京该是个怎样的地方嘞?”她试探着问道。

  “依我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罢……其中滋味,待你今后去了才会晓得……”那就是个无情无义、寡廉鲜耻之地,连根子上俱是烂的。

  江春未听见他的心声,无法得知他这股愤懑,两人有句没句地聊着,慢慢就到了西游山脚下。

  金江县城边上有两座山皆名“西山”,城西那处是入川要塞,名“西游山”。靠北街江边那处不知怎的也叫西山,只相传有一日从山顶冒出缕缕紫烟来,有“紫气东来”之象,乡绅富户们主张着将其改名为“东山”,但县太爷不欲劳苦大众将自己祖祖父父已唤了上百年的山头给改名,又为了分清两座山,将其命为“紫西山”。

  紫西山草木丰茂,后又有县学依山而建,名气极大,就是山上的西山寺亦是香火鼎盛的。与之相比,这西游山就有些凋零了,山上黄花遍地开,即使是踏秋的日子,亦无几人,倒愈发显得那遍山黄花独自烂漫了。

  当地将一种野菊|花称为“黄花”,因其花瓣细小而色金黄,味儿有些微臭,远远望去如遍地铺满黄金,故名“黄花”,而并非入菜的百合科黄花,也非后世熟知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黄花”。

  夏秋正是雨水|多的时节,才将到山脚,那刚刚露了半边脸的太阳就不见了,江春估摸着会下雨,就约了胡沁雪赶快走,想着快些爬上去就可早些下来,早些回去,说不定还能避过这场秋雨呢。

  胡沁雪自是同意,只那徐纯却要赖着与她们一道,一声不吭就尾随在二人身后,保持五六步的距离。

  三人加快脚步超过了前首的“学霸团”和“花痴团”,眼看着就要赶上“护花团”了,却见前面人群里伸出一只脚来,江春走前面步伐跨大些也就过去了,只可怜后面的胡沁雪,还没看清呢就绊上去,重心前倾直接朝着泥地扑上去。

  后面的徐纯要赶过去拉她已是来不及了,只江春反应过来想要伸手拉她没拉住,只将她往前下方扑的力道缓冲了一部分……扑上去不那般疼而已。

  好在人的本能皆是用手去支撑的,没有真的令胸脯和脸蛋着地。

  随着她的跌倒,那团人仿似安静了一瞬。

  江春顾不得许多,忙将她扶起来,问她可有事,小姑娘也不知是羞恼得还是疼得说不出话来,只含|着泪摇头。江春忙将她双掌翻过来瞧,因这西游山是荒山一片,从未被开垦过,泥土又干又硬,碎石子亦不少,那力道虽缓冲了一部分,但扑上去还是被硌到了的——两个手掌掌跟着力处破皮出了血,还有细碎的石屑嵌在伤口上,在那娇|嫩的手掌上看着有些可怖。

  江春忙用手将那几粒石屑轻轻捻走了,又用手帕将她手掌上的灰土擦干净。

  好在处理干净也就无甚了,她问胡沁雪可要转回去帮她用盐水清理一下,小姑娘却又笑着摇摇头,道这点小伤算甚,以前被徐纯欺负的比这还惨哩。

  江春:……

  倒是后头的徐纯,才不管她怎说呢,伸过头来见有了伤,也不管伤得如何,转身过去就揪出个男学生来。

  此刻的冯毅,似个瘦弱的小鸡仔,被徐纯双手揪着衣裳领子就提丢出来。徐纯虽才十三岁不到,但却是个天生的大个子,体格高壮,孔武有力的,发起怒来也不管那厮挣扎狡辩,提起拳头就朝他脸上揍去。

  “嘭”一声,冯毅那本就不怎挺直的鼻梁骨歪了,还有一股鲜血顺着右侧鼻孔淌出来。

  “哇!”那是几个女学生的惊呼。

  “壮士!”那是徐纯“差生排排坐”的好友们。

  直到鼻血淌到了嘴巴里,冯毅那厮才反应过来,急忙道:“徐二你发甚羊癫疯?学录和夫子可都在哩!”

  徐纯气红了脸,质问道:“你作甚要使绊子绊她?”

  那冯毅亦是红了脸,狡辩道:“我哪有绊她?你哪只眼睛看到的我绊她?”

  徐纯是个头脑简单的,凶道:“我就是看见了,就是你绊的!”

  冯毅轻蔑一笑,骂道:“怎的你徐二还要做护花使者啊?就她那朵霸王花,也不知你是眼瘸还是没见过世面……就你?怕不是英雄救美,狗熊倒还差不多哩!”

  前头的古学录见到这边争吵,走过来就见着徐纯捏紧了拳头待要发作,他忙叫住了,忙问是怎么一回事。

  徐纯自是老老实实将冯毅绊倒胡沁雪的事说了,古学录看了一眼胡沁雪的伤,也不算重,就未说话。

  倒是那冯毅叫起冤来:“学录可得为学生做主,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对我拳脚相加。”还指了指那没淌干净的鼻血,配上歪了的鼻梁骨,倒是有些严重的样子,至少是见红了的。

  “他说是你绊倒了胡沁雪?你作何解释?”

  “唉学生冤枉啊,好好说着话呢就别他打了,才晓得是胡沁雪摔倒了,可这与学生无关啊!学录可以问问别人,可有人见着我使的绊子?”那厮油嘴滑舌,假意转去问身边人,那些与他蛇鼠一窝的,自是满口道:“未曾哩!”

  徐纯愈发气得狠了,捏着拳头,连脖子都红了。

  “不急,学录可听学生一言,胡沁雪摔倒处学生就这几个,到底是谁绊的,只消伸出腿来瞧瞧就可分辨了。因她一路走来鞋底定是沾了灰的,今日男学生全穿的月白短褐,沾灰的脚印自是醒目异常的,定不会冤枉了谁。”江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那冯毅听她这般说,早就有些心虚,忙将自己右腿往后缩,想要悄悄用手将那“脚印”拍掉,哪晓得低下头去却未见任何脚印,灰倒是有些,但这是一路走来就沾上的,不止他一人有。

  他气恼了想要对着江春骂一句“满嘴胡吣”,却见所有人已将目光定在他身上,他方一瞬间反应过来——被诈了!又被这臭丫头摆了一道!

  事已至此,众人哪还有不明白的,古学录令他当着所有同学的面不情不愿地给胡沁雪道了歉,至于被揍的那一拳,自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胡沁雪果然是个哭得快笑也笑得快的小姑娘,经了江春为她出气这一遭,那委屈早已烟消云散,又挽上江春的手,神清气爽地往前走了,走之前还难得地转过头来喊了徐纯一声:“喂!大愣子,还站着干嘛?快走呀!”

  徐纯那厮立马咧开大白牙,屁颠屁颠跟上来问道:“手可还疼?”

  胡沁雪笑嘻嘻道:“早不疼了,你打他那一拳手可疼?我看他鼻子都歪嘞……”

  徐绍也好不容易摆脱那群女学生,从后面追上来,四人身无包袱,又有意加快脚程,不消好久就超过了大队伍,与古学录说过一声,道会在山顶亭子等着与众人汇合,就顺着山路往上了。

  只那胡沁雪与徐纯之间又似打破了结界似的,走着走着走到一处去了,直将江春与徐绍落在一处。二人对视一眼,会心一笑,看来这份懵懂的情愫是所有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只两个小冤家还是“当局者迷”罢了。

  不止太阳的脸缩回去了,渐渐还刮起了冷风,看来今日这场雨定是免不了的。徐绍望着她一身的杏红短衫,有些贴身,显得薄了些,就问道:“小友可觉着冷?怎不加个褙子再出来?”

  江春:……不加褙子好看,为了好看我不加褙子,就这么简单,你要我怎解释?

  “再有三月不到,县学就结业了,小友可有何打算?”

  “我与胡姐姐约好了要考太医局的,只不晓得今年难度如何,夫子曾说去年咱们金江只有一名师兄上了太医局,只怕今年亦是不好考哩。”江春有点发愁,太医局每年只有两百五十人的定员招生计划,计划外另加五十人的业医之家特招,像胡沁雪就符合业医之家恩荫的,再有她父亲的前太医面子情在,即使结业考试成绩够不上,也总能拿到个名额的……自己却是只能实打实地用分数说话了。

  “绍哥哥又是怎打算嘞?”江春转过头去问徐绍。

  徐绍刚想说“且看罢”,见着她那黑白分明的杏眼隐约期待,因着二人挨得近,甚至可在黑亮的瞳仁里见到自己的影像……仿佛自己就住在她眼里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春入旧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