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春入旧年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老胡十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72 KB   上传时间:2018-03-21 16:54:32

  胡老大要使人去送他,却被他止了。

  江春自累了这一遭,上下眼皮打架打得难分胜负,路也不太看得清,只跟在三人后头,深一脚浅一脚的往琳琅阁去。

  突然,前面光线不太好,江春一脚踩空,险些就将自己跌在地上,倒是后头有人扶了她一把。

  她的瞌睡也就醒了,转头见到是窦元芳,她的上下眼皮立马精神抖擞隔江观望起来,嘴里道:“多谢窦叔父。”

  知晓他不会搭话,江春又道:“窦叔父这是要往何处去歇?”

  “出府去。你明日记得加件衣裳,饮热水不如多穿件衣裳。”

  江春满头问号:这是从何说起?“喝点热水”难道不是直男安慰异性姨妈痛、头痛、胃痛、感冒、心情不好……的万能金句吗?怎还比不上多穿衣裳了?

  难道他的直男属性又减弱了?

  为何说“又”呢,江春这数次与他接触下来,真觉着他虽古板固执,但委实是个古道热肠、刚直不阿的男子,与后世“天下唯我独尊”的直男癌还是不一样的。甚至偶尔的小细节还会令人觉着温暖,如那夜里的斗篷与帽子……

  见她出神,窦元芳也未说话,直到前头胡沁雪唤她快些跟上,窦元芳才说了句“汴京再见”,转头而去。

  汴京再见,这是祝福吧。黑夜里的江春抿着嘴,笑出两个小梨涡来。

第77章 村长

  第二日,江春早起去瞧了老夫人一回,见她精神已好了些,嘴里说话也顺畅多了。再问过翠莲嬷嬷,道昨晚药后又去了两次净房,黑便愈发少了,至今晨起了两次,皆未再见黑便,江春这才放下心来。

  只嘱咐了再照着那药方子抓三剂来吃过。

  翠莲倒是想着老人家好容易遇到对症的处方,想要再多抓两剂来吃吃,最好是能吃个十天半月的,将那动不动“咳血”的病根子给去了才妥当。

  江春忙拦了,老夫人的病根子可不在呕血上。呕血只是个症状而已,真正病因还是肝气过旺、脾胃素虚,外加饮食不当,只要改了这些饮食习惯,再注意条畅情志,调理脾胃的,那病也就不会犯了。

  况且,这药方子里有味“木通”呢。

  木通虽能清泻心火、利尿通淋,导肝热下行,但它属于马兜铃科植物,对肝肾功能有损,尤其是肾功能,曾出现过用大量木通(六十克)煎汤服用后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报道,后来亦有药理实验证明其所含的马兜铃酸委实是损伤肝肾的……江春一般用量都会控制在十克以下,连续服用时间都不超一周。

  后世有报导甚“中药是肝癌元凶”的,不过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罢了。真正有行医执照的中医科大夫,会不知哪几味中药有何毒理?最后被披露出来的都是那“艺高人胆大”的江湖郎中罢了,算不得正经中医,但出了这样的“害群之马”,背锅的却是整个行业……只可惜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还停留在“祖传秘方”“专治某病”的阶段,要让他们理智分辨正经中医?那真是任重而道远。

  待用过早食,在胡沁雪依依不舍的目光里,江春回了学寝,继续将未收拾完的物件打整完毕,最后去珍馐堂用了顿午食,江老大就来了。

  父女两个将东西搬上牛车,江春去学寝司将钥匙退还了,缴清灯烛费,再回头望了眼自己住了三年的屋子,这个存着江胡二人无数悲喜的小屋子,从今往后就再也进不来了……江春略带伤感的出了门。

  待牛车赶到熟药所前,江春记着谭老今日当值,又进去与他告了一声道自己升学试考完了,家去休整几日,再接着来上工。老人家见她毕业了还愿意继续来上工,自是欢喜的。

  到了杂货铺子,少不得又买了几斤糖糕的,家里小馋嘴猴子太多了。途径了肉摊子,江春又去割了几斤好肉,倒是被江老大抢着付了银钱。

  想起三年前自己第一日来报到时,还是个矮戳戳的小豆丁,江老大怕她馋,还买了个糖人给她吃,这个老实男人……自己能有幸成为他姑娘,也是福分了。

  待两个慢悠悠摇着牛车到家,家里瞬间就热闹起来,几个小的围着她打转讨吃的,大人则七嘴八舌问她“考得如何”“可难”“可有把握”等话。

  江春也不卖关子,道估摸着该是不错的,但也说不好,还是得待年后才能见分晓。

  众人晓得她历来是个稳重的,若亲口说“不错”,那就是真错不了了!喜得恨不得放上两串炮仗。

  江春忙拦住了喜出望外的王氏等人,莫说现今还未出成绩呢,就是出了也不至于这般“大张旗鼓”吧?村人还不道江家如何张狂呢。万一到时候成绩下来,却是马失前蹄了,那可怎找得回这面子来?

  高氏也觉着是这道理,跟着点头。

  可惜也不知是哪个说出去的,到了晚间,江家人正将晚食摆上桌呢,村长就上门来了,手中还提了两斤米酒,道是来寻江老伯吃酒的。

  其实两家关系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他做出这亲热样子来,自己不尴尬,老江家一家子老实人却是不适应的。

  “这是我从县里打来的纯米酒,江老哥来上两口,保准比苏家塘那家的醇……来来,阿全你们三兄弟也来……”说着就自来熟的拉了江老伯上桌。

  虽这心内还是有些疙瘩,但江老伯也是老好人,不好冷言冷语对他一副热脸,只得叫了兄弟三个坐一处吃起酒来。

  “江老哥啊,看看你们江家现今过得甚日子,这随意吃顿晚食,光肉菜就得有三四碗,逢年过节的那还得了?果然日子是好过了……”说着嘬了口酒。

  江老伯不知该怎接话,王氏从旁插嘴道:“村长你也就是见了今日,这是我大孙女县学结业家来了,自是要吃顿好的……平日|你是没见着,也就三瓜两枣的随意吃些,能填饱肚子就行。”

  这倒是实话,王氏老两口穷怕了,哪怕现已有了些积蓄,但这伙食开销上还是要紧着来,每顿能有大白米饭管够就不错了。

  “你家大孙女可不得了哩,这升学是稳稳的啦,今后少不得也是当女官的……只日后可千万莫忘了我们这父老乡亲啊!以前我就觉着春丫头是个不凡的,小小年纪田里家中,种地养猪的,哪样拿不出手?果然就是文曲星下凡哩!”原来是江春“考得不错”的消息传出去了。

  老两口终于露了点笑容出来,这大孙女就是老江家的骄傲啊!今后走出去哪个不高看他们两分?

  “业哥儿的事听说了罢?王家都要被他闹翻天了,说是那孩子昨日家来就蒙了被窝哭,都哭了一晚了,今日早食怎都叫不起,好容易起了,却又差些昏倒呢!我那亲家几个问了半日才晓得,原是没考好哩!还说这次升学试可是近十年来最难嘞!”村长恨不得讲个吐沫横飞。

  老两口也不懂甚试题难易的,只听说独自家孙女一个考得好,那就是好了。

  “我这亲啊,可结得肠子都悔青了!你们道那芳娘是个能干人,只是也太能干了些,将我那大孙子哄得爹娘不认只认媳妇儿,老大那一房全由她来做主嘞,我是见不得他父子两个那霉乌龟样子……”

  这话江家二老可不好接,他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了,还拿自家儿子孙子房里事来说,他们只好随意支应着。

  “我这心内也是苦啊,业哥儿读书掏空了家底,芳娘嫁来我家,就只搭了两床被子两个盆,也亏他们做得出来,这业哥儿是王家的种,芳娘就不是啦?”村长又喝了一口闷酒。

  王氏不接话,但心内却有些乐见其成:果然风水轮流转啊,当年听说业哥儿上了弘文馆,晓不得是哪个覥着老脸去求亲的,现媳妇儿娶回去了就觉着吃亏了?人家芳娘恁能干厉害个女娃子,配你家这一家的墙头草,还不定谁吃亏了呢!不过转眼一想到当年芳娘伙着王连贵与江大玉来讹他们,她又觉着其实这两家人结亲,甚锅配甚灶罢了,谁也不亏!

  见江家无人接他这茬,村长又闷了一口苦酒,自言自语道:“你们家春丫头,也不晓得会是哪家小子有福气讨了去……”

  王氏翻了个白眼,对着聚精会神听八卦的杨氏骂道:“快吃你饭,望甚大头风,碗里肉都要掉了……再望!掉地上也得捡起来吃了,你没见这饭还没熟呢,就有些癞皮狗守在锅面前了!”

  村长被她指桑骂槐,脸上闪过些微不自在,但想到自己跑这趟的目的,又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继续拉扯些家长里短。

  直到妇人并几个小娃儿都吃好,离了这桌子了,村长才与江老伯支吾道:“你家春丫头今年也十三了吧?可想着找人家啦?这女娃子读书,哪有个个都能读得出头的,官家只说能做女官,但真正做上女官的有几个?你们可别将一辈子血汗钱搭进这窟窿里啊!”

  江老伯对此倒是很坚持:“这倒不是,我们也不一定非得指着她做个女官,就是识些字,会写个书信也是好的,我们这做人祖父母的,只能竭力供她了,能供到哪儿算哪儿。”

  村长再接再厉劝道:“我倒是佩服你们老两口能狠下心来供她女娃子,若是我老两口,却是没这心肠的……话说,你们江家这几年可是走了大运了,这钱都是从哪儿变出来的不成?也给老弟我透露句实话呗。”

  “能有甚变出来的法子?还不是一文半文的从牙齿缝里抠出来的,顶多就去山里捡了几斤野果子卖卖,但这野果子也不是日日有的,捡个两三回都绝了。”

  “你可莫敷衍老弟我啊,这捡果子我还不晓得?咱们村里多少人跟着去捡了,又有哪个捡出栋青砖大瓦房来的?你可莫藏着掖着了,现今你房子田地猪鸡样样有了,还有几个出息的孙子孙女,还会缺那几文钱?你就当说出来让我长长见识吧……枉我当了这多年的村长,见识却是比不上老哥你嘞……也让我长长见识吧!”

  随他怎捧,反正江老伯就是不说实话,翻来覆去就山里捡果子那几句……也不知可该感谢前面几十年的苦日子了,穷怕了,任何一条生财之道都得捂得严严实实才有安全感。说要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

  不好意思,江家穷了恁多年,除了隔壁堂哥家帮衬过几次,没谁帮过他们的,就是吃不上糠皮儿了,他亲姐姐也未伸把手的……所以他没恁高的觉悟,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江春见老伯是个捋得清的,江老大嘴巴也严实,二叔自出了海子村那一遭后,也不敢对外乱说话了,三叔历来是个精明的,江春也就放下心来,不再管他们说了甚,只跟着进灶房去洗刷。

  待收拾完了进堂屋一瞧,村长倒是去了,江家三兄弟却是吃得醉醺醺。王氏骂道:“又不是没吃过酒,非得与那墙头草吃醉了才甘心可是?”

  倒是江老伯回了句“不吃醉哪能吃回本来?”

  一家子全笑出来,几个醉汉才被推回了各自房间。

  翌日,江春照例早早醒了,但念着无事,倒是又睡了个回笼觉,直到自己房门被拍响,她才醒过来。

  门口站了一堆人……和狗。

  军哥儿领着三个小豆丁来喊她起床吃早食,“尾巴”与“狮子”也尾着上来,倒是将她房间给挤得满登登。

  那“尾巴”是个最不要脸的癞皮狗了,隔着柜子门闻到里头的糕点香味,就直直坐在那儿,耳朵竖得直直的,眼睛盯着柜子瞧,恨不得盯出个洞来。

  江春不理它,家里弟妹几个都还没吃的呢,哪有给它吃的份?“狮子”倒是只有节操的汪,似个人样的屋里走一圈,这嗅嗅那闻闻的,就是不去糕点面前晃。

  江春看那几个小的早已洗过脸手了,打开柜子,准备拿两块糖糕分与他们吃,哪晓得才开了门呢,那“尾巴”就跳得老高,朝着油纸包扑过去。

  江春吓得轻轻踢了它一脚,“嗷呜”一声,它夹着尾巴又坐回了地上。这回却不是后腿落地了,直接四手四脚趴地上,可怜巴巴的“呜呜”叫……江春真的想打狗!

  人都没吃的,它怎恁般馋?前世怕是个饿死鬼投胎了,只消见了江家人吃甚,就是嚼粒干豆子,它也会眼巴巴望着。

  江春试过,她空着手假装拿吃的放嘴里,嘴巴“吧唧吧唧”假意咀嚼几下,都能引得这馋狗伸长了舌头,眼巴巴盯着她嘴巴瞧……在它心目中,主人吃的东西只有两类,一类是“好吃的”,另一类就是“非常好吃的”。

  唉,江春被那馋狗看得硬不起心肠,趁着大人不在,悄悄掰了大拇指大一块儿糖糕扔地上,就当忍痛赏它了。

  哪晓得,另一头的“狮子”一见她动作,“咻”一声窜过来,估计还没一个箭步的动作,那拇指大的糖糕就进了它肚子——真是只心机汪!

  “嗷呜”凭啥你抢了我好吃的?

  “呜呜”不服你来小爷嘴里抢回去啊!

  于是“尾巴”那怂货又继续四脚趴地,“呜呜”苦求。江春哭笑不得,只得又忍痛揪下指甲盖儿大一小块来塞它嘴里。

  它嚼都舍不得嚼一下,脖子动了一下就咽进肚,又开始“呜呜”了:为何我的没它的大?

  江春:你已经是两三岁的大狗了好吗?别以为自己还是几个月的狗宝宝好吗?动不动就卖萌讨吃的……江春真觉着这狗又馋又笨!还不如做狗肉火锅的好,养了浪费粮食!

  “春儿,可起了?起了就快些下来,有人来哩。”王氏在房门外轻轻叫她。

  这大清早的,谁会来江家?她赶紧将头发扎好了,穿上粗布衣裳,领着一群豆丁两只狗下了楼。

  院里没人,估计是进了堂屋去了,江春打来烧好的温水,刷过牙洗过脸,进灶房去瞧早食,却见高氏与王氏皆在里头站着。

  “奶,今日要吃甚?”

  “喏,煮锅汤圆给你们几个馋嘴猫吃。”灶台上放了一筛子糯米汤圆。

  因为怕糯米面粘在一处,只能用筛子盛了分开些,这“汤圆”个个有小笼包那般大,个头有后世的“元宵”那般大了。因为今日人齐了,舍得放料,里头裹了满满一包花生胡麻,平日吃完橘子,将那橘子皮晒干,做成“陈皮”,调馅儿时候舂一把陈皮进去,倒是清香又解腻的。

  不过,这般不好克化的糯食,就是江老伯那般的庄稼汉也才吃得下三个,那筛子满满一筛却是太多了的。

  “奶你们怎捏了这多?那几个小的不知饱足吃多了不好消化哩。”

  “还不是来了客人,总不能咱们自家吃好的,把客人丢一旁吧……这‘墙头草’倒是会找时机,昨晚来吃了顿好的,现又要白吃一顿回去……”

  江春懂了,哦,原来是村长带来的客人。

  江家为人处世是江春最赞成的,只要自己有,宁愿自己省着舍不得吃,也要客客气气拿出来招待客人,老人总将“上门就是客”挂嘴边,但真正在穷苦年代能坚持下来的却是不多。

  待锅里的水开了,江春轻轻的将汤圆一个个的下下去,看着快把锅底盖严了,就不再放了,不然会粘黏在一处,到时候煮得“肠开肚裂”不好看。

  王氏守在一旁,瞧着锅里水沸了几分钟,那些汤圆一个个都飘起来,将水面盖得糯白一层,就拿过碗筷来,每碗里盛了白胖胖的三大个,使着江春用托盘端进堂屋去。

  江春见堂屋饭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只摆了几包红纸包了的糕点与红糖,这架势……

  江春依次将四碗汤圆摆上桌去,几个小豆丁也在里头坐着玩呢,只估计是有生人在场,都不吵闹了。

  她只觉着后背有两道视线在盯着她瞧,她一进门就发现了,只未曾分心去瞧。待她摆好碗筷抬头一看,却是四个大人坐在饭桌对面靠墙的雕花椅子上。

  其中一对男女是见过的——村长两口子,另中间坐了个三十来岁的妇人与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穿着倒是光鲜的,那妇人耳上还带了两个金坠子。

  那两道目光正是来自那妇人与少年,只是江春不喜他们盯着自己看的样子,有些不太礼貌,令她如芒在背。

  “村长大爹与两位嬢嬢,快坐过来吃点东西吧。”

  村长媳妇指着江春道:“看吧,就是这姑娘,我没说错吧?可是咱们王家箐第一能人哩,这汤圆就是她手捏的,你们来尝尝味道。”一副主人样子请了那两人坐过去。

  江春想说:并不是我捏的呢。

  “春儿,来端早食。”好在灶房内的王氏解救了她。

  待她出去后就不再进屋,只在灶房里小凳子上自己吃了两个,本来只想吃一个的,但高氏挂念她,非得又舀了一个给她。这白胖胖的团子看着不算大,吃起来却梗人,吃下一个就能半日不消吃东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春入旧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