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秋风萧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6 KB   上传时间:2018-03-24 16:53:23

  同学们都非常努力,李沫时间有限,她不能把全部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都不容易了。

  孩子们已经五岁了,喜欢到处疯玩。李沫自己做服装生意的从来不亏待他们,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出门。

  其他的倒是不敢给,小孩子抱金砖过闹市不行。白杏和顾福更忙了,孩子大了看不过来,一个人守着一个孩子。

  好在孩子们比较听话,顾长林给他们定了一个作息表,他们都严格的遵守。

  李沫拿着作息表一看都想哭,自己这个大人都不容易做到,顾长林莫不是把孩子当成兵在训?

  早上七点起床,二十分钟洗漱然后跑步三十分钟。七点五十坐上桌吃早餐,八点半开始写顾长林布置的作业。

  顾长林从孩子三岁就开始教他们识字,还让李沫教他们外语。日常生活常用的词语和单词。

  五岁开始顾长林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每天都要按时完成顾长林布置的作业。晚上顾长林回来检查,然后教新的功课。

  宝宝们上午就在学习中度过,吃完午饭帮着奶奶收拾桌椅扫地,之后和奶奶爷爷去午休。

  午休起床后由爷爷奶奶带着出去玩,五点钟乖乖的跟着爷爷奶奶回家做饭吃。晚上八点准时睡觉。

  李沫和顾长林再忙也会赶回来吃晚饭,如果哪天回来晚了宝宝们都不愿意睡觉,再忙也不能忽略孩子。

  顾长林爱孩子也宠孩子,但是他说的事孩子如果没做好他会很严厉。孩子们都很敬畏顾长林,一个眼神他们就能乖乖听话。

  在李沫面前他们爱撒娇的很,每天晚上都要李沫哄着睡。大一以后李沫就搬回来住了,孩子们三岁以后顾长林让他们自己睡一间房。顾福还特意做了两张儿童床。

  李沫准备开一个服装厂,专门做女装和童装。这个世界上最好赚的是女人和孩子的钱。她以前很喜欢看时尚杂志,读大学学过素描,没事照着画过衣服版型。

  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起来的,刚起步李沫也没打算做多大。前期肯定是办不起来工厂的,八零年代的厂子效益好也没人卖。

  今年寒假李沫和顾长林跑了一趟上海和广东,实地考察过两地的服装厂。

  广东的厂比较新颖,上海的老厂子比较保守。对比质量和做工后李沫选择了上海。

  她自己备设计图,服装做出来后贴自己的商标。所以厂子设计新不新颖不重要,质量和做工才是关键。

  加上李沫亲人都在这边,偶尔不方便过来也有人帮她照看。小舅天生大胆,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辞职了。

  小舅对别的不感兴趣,上海的房子少人多,他考虑到这层问题专注于做房地产。

  李沫小舅有眼光也有魄力,小舅的钱不够她也投入了一笔资金,能不能收回本都无所谓,就当支持小舅了。

  小舅认识的人挺多的,这回和服装厂定合同也是小舅陪着李沫和顾长林去的。有小舅疏通关系,事情好办了不少。签了保密合约和订购合同后,李沫先预付了一笔押金。

  李沫做的童装的商标是她自己画的一对漫画双胞胎宝宝,以两个孩子做原型。女装取自霓裳羽衣的霓裳。

  李沫把后世就行起来的衣服加以改动,加上一些符合现在潮流和审美的元素。衣服有比较保守的也有稍微大胆的,适合不同人群。

  上海服装厂是大厂,做工很快元宵节后就打电报通知李沫衣服已经做好了,还寄来了一件样板。

  李沫又开学了,她要去出版社实习。时间上没有在学校那么空闲。李沫看了成衣后觉得很满意,由其实儿童服装,质量特别好。

  有孩子的人就理解天下母亲的心,自己不愿意让孩子穿差的衣服那其他的母亲呢?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卫生一定要把好关。

  李沫让舅舅在上海帮着验货,确定货没问题后请人帮着押送过来。舅舅颇具商业眼光和头脑,他见李沫的衣服款式和质量都不错,索性自己拿了不少货在上海卖。

  李沫在黑市闹市区开了一家霓裳成衣服装店,里面分出一小部分卖童装,李沫在大学区附近也开了一家。

  生意都特别好大学附近的店面请了冯春的婆婆帮忙照看,其他员工都是请的大学里勤工俭学的学生。

  大二的时候冯春跟着李沫赚了不少钱,她和家里一商量在黑市买了一栋房。孩子的户口都转过来了,孩子们在这边读书。

  公婆平时在这边带孩子做做饭,她老公放假就来这边住。冯春其实想让她老公辞职跟着李沫干,公婆觉得做生意还是不稳定,冯春只能作罢。

  公婆也不是不眼馋,就是谁知道这生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做不下去了,不敢用前途赌。冯春平时跟着李沫卖点东西赚点钱,孩子他爸工作有稳定收入家里过得挺好。

  李沫现在发愁的是怎么把品牌做大做好,现在必须要找人全国各地区推广。现在还没有打广告和代言,李沫想着怎么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产品。

  打瞌睡有人递枕头,顾宇南毕业后不太想去工厂上班,他头脑灵活喜欢做生意。之前电子产品的生意他赚了不少钱,这回他想继续跟着李沫干。

  收到顾宇南的投奔信,李沫高兴极了。她也不怕浪费钱,直接长篇大论的发电报过去。

  顾宇南收到电报后也不耽搁,提着行李就来了黑市。大伯母一家虽然可惜宇南大学毕业不去工厂,但是这几年家里做生意着实赚了不少钱,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离开了。

  顾宇南来的这一天是周末,李沫一大早就吩咐顾长林去火车站接人。顾宇南带了两身换洗的衣服轻装简行的过来了。

  上午十点到的家,李沫今天特意没出门。老家来人白杏好好的整治了一桌好菜招待。

  “四爷爷、四奶奶、小婶我来了。”

  “宇南来了,快进来坐。饿了吧?沫沫你们年轻人聊,我去厨房做饭。”

  “源源、恒恒哥哥来了你们快过来。”

  “妈妈我们作业还没做完呢。”

  “你们休息会,晚点再写作业。”

  孩子们犹犹豫豫想来又有些担心,顾长林对他们说:“过来吧,等会写也一样。”

  孩子们能记人了,每年回去老家顾泽南都带着他们上山下水疯玩。

  孩子们扑过来喊道:“哥哥来了。”

  顾宇南抱着两个孩子和李沫他们聊天,李沫把计划和顾宇南详细的说了。

  “现在情况就是这样了,我们如今最重要的是让全国人民都知道霓裳的牌子,有认同咱们的产品。我不方便全国四处推广,能信任的人太少,所以这件事只能交给你了。”

  “小婶您放心,您怎么说我怎么做,肯定不拖后腿。”

  “你先出去各省推广,让那些商家进咱们家的货。成功的单子你给我发电报来,我及时给你汇产品过去。等咱们的衣服知名度变大后自然有人上门来找咱们订货。”

  “这样说我还能游遍全国呢,这生意能做。”

  “你别贫,这件事特别辛苦,还需要会说话人灵活。小婶相信你,你是家里最灵活的孩子了,我把话放在这里,你卖出的订单给你分百分之三十的提成。”

  顾宇南表示受到了惊吓,他忙说:“小婶这也太多了吧?”

  “只要你推广出去产品你就是功臣,给你再多也是值得的。加油孩子,赚大钱回来娶媳妇。”

  “小婶你别开我玩笑了,还好我逃出来了,不然我妈现在一准让我结婚。”

  “结婚也挺好的啊,你前两年也赚了不少钱还是大学生,村里大姑娘小媳妇谁不中意你?”

  “小婶,我不想这么早结婚。等我以后赚大钱了再娶我喜欢的女人多好啊。”

  “那行,咱们就赚大钱。对了认不认识稳重口才也好的人,咱们还得多请人跑生意。”

  “咱们村里倒是有一些小伙子说要跟着我一起做生意,我瞧着他们不太稳重又不好意思拒绝,就说以后又生意再带着他们。”

  想了一会顾宇南犹犹豫豫的说:“其实村西头顾三爷家的顾祥挺适合的,他特别会说。虽然村里人都说他无所事事,但前几年我也见过他倒卖东西,好像还干的不错。”

  顾祥在当时人眼里是个不务正业、从不上工干活,没事就在村里浪荡的人。

  都二十二岁了没有一个人上门给他说媒,顾宇南怕小叔小婶对他也和村里人一样的想法,所以才很犹豫。

  李沫皱眉想了很久才记起来,她在顾家村呆的时间不长,时间又过去这么久了。

  她好像记得在谁家办酒席的时候见过,长的挺不错的,也很会说话哄人,照宇南这么说是个不错的人选。

  李沫看着顾长林以示询问,顾长林点了点头。

  李沫继续问宇南道:“既然他做了这么久生意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他不可能不抓住啊。他现在应该也不会来咱这吧。”

  “也是啊,要不我先问问他,能来是最好了。”

  “行,你去和他谈,如果他能来我给他百分之十五的提成。”

  “小婶我下午就去给他打电话,咱们村里装了电话线。”

  “行。还有,你现在也没帮手,村里不是有小伙子吗,你去挑几个合适的跟着你出去跑。一个月三百块的工资不少了吧?”

  “不少了,小婶这么高的工资他们都会跟着我走的。”

  “这些事交给你负责了,小婶先谢谢你了。饭好了,咱们去吃饭。”

  事情紧急,顾宇南也不耽误,心里估摸好人选后给村里打电话。他选了三个人跟着他一起出去,都是人品不错又肯干的。

  顾祥那边不在家,所以顾宇南拍了一个电报过去约时间通电话。

  三天后顾祥回了电报约好当天晚上打电话。顾宇南飞快的吃完晚饭后就跑出去打电话了。

  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不太理想,李沫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果不其然人家顾祥生意干的有声有色,未来可期不需要来给别人干活。

  人选还要慢慢物色,现在还是早期还能坚持下来。两天后顾泽南等的人到了。

  一群小伙子们心里有梦想,迫不及待的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他们从此天南地北跑业务,半年后人员也从最初三个发展但是十个。

  这半年李沫陆陆续续的出了不少新款,顾宇南他们四处跑业务也是有成效的。

  霓裳的新颖款式在各省爱美的女性中传开,其中儿童衣物也颇受广大人名的欢迎。

  订单多了不少,李沫也没少赚。她打算先成立一个小厂。中档服装还是从上海服装厂下订单。

  这边的厂子主要做高级服装,等以后还能专门开辟一个区域做定制服装。

  不过李沫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设计一途她并不是专业的,现在能抢占市场凭借的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眼光。

  李沫打算招聘一些设计师,然后从大学和民间招聘专业人士进厂。工资和待遇比如今普遍地方高上一层。

  这个时候的大学生毕业都有工作分配,大多数人也乐意服从安排。

  但总有那些不愿安稳平淡过一辈子的人,他们本身有才华想要出去闯荡。

  高手在民间,很多人在学业上不精通,上不了大学,可是在其他方面是佼佼者。

  李沫在家里店子门口张贴招聘广告,还在报纸的角落打上小广告。

  这还是因为她在出版社工作求了很久的人才求来的。

  这个主意挺不错,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来打广告,出版社还小赚了一笔。

  李沫放假四处寻找地皮打算建厂房,只有比较偏的地方才有空地。

  李沫也不计较那么多,找了一块比较好的地买下来后开始找人建房子。

  小舅是做房地产的,手下有施工队这不就过来给李沫盖厂房了。

  李沫买了一千平方的地,买地建厂房市里给了不少政策优惠,鼓励李沫支持市里的经济发展。

  李沫建了一个三百平方的小厂子,还花三百平方做了两栋员工宿舍。

  剩下的四百平方李沫暂时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就留着,以后如果生意做的好继续加盖厂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