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子妃的荣华路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秀木成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4 KB   上传时间:2018-04-28 17:54:29

  这兄弟二人一来一回,揭露了一个惊天大隐秘。

  没错,他们都是鞑靼派过来的暗牒。

  齐耀林本名额日斯,齐辉杰本名巴图,他们确实是兄弟,但却是鞑靼人。

  这么说也不太正确,应该是混血儿。二人父亲是鞑靼人,母亲却是大周女子,只不过,确实是在鞑靼生下并成长的。

  兄弟二人的父亲是鞑靼小贵族,从戎后当了中级武将,母亲柳氏是一次南侵的战利品,被掳后当了女奴。

  她虽出身小家,但容貌不错,很自然的,便被主人拽进屋中取乐了。

  能活着,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死的。而鞑靼风气一贯如此,凡事有些能耐的武将家里,都是一大串伺候男主人的女奴?

  主母虽不喜欢这些女人,但也杀不绝赶不尽,于是,便当看不见了。

  只不过,柳氏肚皮很争气,不过伺候了几回,就怀上了。她也有些能耐,遮遮掩掩后左右支应,居然将孩子生了下来。

  既然有孩子了,她便晋升为正经妾室,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

  这就是齐耀林兄弟二人。

  他们的幼时生活,其实很不好过。身上有一半大周血统也就罢了,模样还长得酷似母族,处于这拥有十几二十个兄弟的大家庭中,实在扎人眼睛。

  混血、相貌,都是异母兄弟嘲笑时的打击点,也是父祖叔伯不喜的根源,母子三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二等公民的日子。

  然而,即使是这般,对于这对生于鞑靼、长于鞑靼的兄弟而言,从思想到观念来说,他们却还是鞑靼人。

  这种坎坷的身世,却让兄弟二人步入了一个人生转折点。

  容貌是大周的,心却是鞑靼的,兼兄弟极为孝顺,时时惦记着生母。于是,二人十岁时,被悄悄选进了暗牒营。

  齐耀林兄弟相当出色,被上峰所看重,后来被送进大周,精心安排了一个身份,投军从戎。

  果然,他们没有让人失望,奋斗了五六年,齐耀林抓住契机,成了四品武将,而齐辉杰运气一般,也成了六品武官。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到瓶颈了,毕竟再往上面,官位陡然减少,上面又有人占坑,不熬够资历,很难冒头。

  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了防止暗牒,大周对于中级以上武将排查很严,即便身世没有问题,一般也更喜欢用世代从戎的子弟。

  一代寒门出身者,绝大部分止步四品。

  鞑靼暗牒中,也是当时的齐耀林混得最好了,能官至四品。

  但是谁也没想到,他的造化不止于此。

  当时的安乐长公主不喜欢世家子弟,先帝便选了好些寒门文武官员,齐耀林年轻有为,居然被挑上了。

  这还不止,他还被公主随意一点,点为驸马。

  安乐长公主是先帝最疼爱的嫡妹,昌平帝敬重的姑母,两代权力交接,齐耀林始终平步青云,二十多年后,官至京卫副指挥使,拱卫整个京城。

  他的上峰,已经直接换成鞑靼可汗了,由老可汗交到新可汗手里。

  不过,好钢使在刀刃上,齐耀林从不轻易被派任务,他要做的就是隐藏好自己,并借驸马身份力争上游。

  也是因此,他连鞑靼暗牒也不敢轻易提携,只除了自己的弟弟。

  现在,鞑靼与大周,爆发前所未有的大战役,甚至还占领了蓟州,可汗认为,使好钢的时候到了。

  鞑靼可汗发密信传下命令时,刚刚离开大军,领着一万骑兵奔赴蓟州,雄心壮志。

  而齐家兄弟商议的此刻,霍川刚围攻可汗不久,海东青才放出去,后续一切变化,京城无人得知。

  可汗传下的命令,是让齐耀林设法掌控京城防务,等大军兵临城下,可以随机应变。

  若前者力有不逮,则可以设法擒住一两个大周关键人物,押返鞑靼军中,作为人质,用于战争要紧时刻,充当出奇制胜的棋子。

  “大哥,主子命令有二,第一怕是不大好成功。”

  虽然没有得悉可汗被霍川所围,命大军回援的消息。但身处京卫副指挥使之位,皇太子火速调遣军队,成功将鞑靼几十万大军阻截,并已合围的军报,齐耀林还是第一时间收到了。

  这么一来,鞑靼大军就不可能再兵临京城城下了,他即便成功掌了京城防务,也无甚用途。

  毕竟,就算他在京卫的心腹及亲信部队,也是忠心大周的,短时间还好说,时间一长,人家回过味来,他只能是案板上的肉了。

  届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三十年潜伏就白费功夫了。

  且最重要一点,齐耀林无自信能放到褚宗保,继而掌控京卫,要知道,他这位上峰可是个厉害人物。

  “我们选第二。”也只能选第二。

  决定一出,齐耀林松了口气,一贯严肃的面庞,露出由衷笑意,“我们终于可以回去了。”

  等顺利押了人质,下面就可以返回鞑靼,想到三十多年没见面的母亲,兄弟二人都难掩激动。

  “二弟,委屈你了。”

  齐耀林指的是如今齐府的家眷,他因大长公主不能孕子,无牵无挂,而齐辉杰为了顺利潜伏,是真的娶了妻并生有孩子的。

  这一府家眷,并不知道齐氏兄弟的真实身份,二人也没打算让他们知道。押着人质暗暗离开,本来不易,更不可能多带累赘人手。

  兄弟身份一旦曝光,等待齐府人的结局,肯定就是死亡。

  “无妨,这事儿我早已有准备。”

  齐辉杰摆摆手,在刚成亲时,他就有心里准备了,面对这群注定要死的人,他表面再慈祥,也不会投入多少感情。

  他态度本十分冷漠,但随后话锋一转,面上却难掩记挂,“我们在家中有妻儿,不过如今,已三十年未曾见面。”

  没错,这二人在鞑靼,十三四岁便娶妻纳妾,妻妾或怀孕或生子,才启程前往大周的。

  毕竟一个母亲分量未必够,且还有可能病死老死,鞑靼方也得多拿点筹码,才能放心。

  “大哥,我们还是商议一下,这关键人物,该选何人罢。”

  所谓关键人物,一定得身份足够,能影响战局,影响皇太子决定,这类人不多,且极难下手。

  “若是选人,这头一个,当然是皇长孙。”

  这位看着一脸正气,向来沉默可靠的驸马爷,此刻阴测测说道:“又或者太子妃纪氏,也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齐耀林伪装极好,与安乐大长公主情深意笃,知悉不少皇家隐秘。

  皇太子虽厌恶宫女接近,但有一就能有二,他能在太子妃怀孕期间都不二色,可见纪氏在他心中分量。

  齐耀林也是男人,要说太子不将太子妃放在心上,他不信。

  太子妃的身份,加上这种情感,让纪氏有了独一无二的分量。

  “皇后是国母,但后宫不可进外人,且太子厌恶皇后久矣,绝不会为其动摇决定。”

  清宁宫位置特殊,虽不在前朝位置,但也独立于后宫之外,齐耀林踏足可以钻空子。

  “若是母子同获最好,实在不行,一个亦可。”

  鞑靼可汗命令不容违抗,且齐氏兄弟也十分期盼回归家乡,势在必行。

  这任务是挺危险的,一个不慎即身死,但爬到齐耀林这位置,要他出手的任务就没有简单的。

  不是这个,也是难度差不多的另一个。

  打铁趁热,兄弟二人商量妥当,齐耀林点了自己真正的心腹,踏着朝阳,直奔皇宫。

  清宁宫。

  高煦出征已经好几天了,又有战事顺利的消息传来,纪婉青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安儿,你看着娘亲作甚?”

  纪婉青喂饱了儿子,搂着他哄着,“你是想爹了么?”

  安哥儿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左右转转,最后看回母亲,小拳头挥了挥,“啊!咿呀!”

  气温上升得挺快的,儿子身上衣服减了些,纪婉青有时也不用襁褓裹着他,换上小衣裳,安哥儿身上少了束缚,明显很高兴,攒着小拳头时不时动一下。

  她看着活跃的小儿子,不禁微笑,亲了亲他,“娘也想你爹了呢。”

  是的,真正分开几天,她发现,她很想他。

  高煦抽出些许闲暇,写了信笺一同递回来,虽因时间匆匆,只有寥寥几句,但纪婉青依旧反复看了又看。

  她也写了封回信,交给许弛,特地交代,高煦有空才递上去,没空就算了。

  纪婉青心中记挂着夫君,怀里搂着儿子,小心翼翼哄着,这后殿气氛本是分外安静祥和的,但很快,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娘娘,娘娘,驸马爷匆匆前来,说是有紧急之事面禀!”

第一百一十三章

  “是哪位驸马?”

  问话的何嬷嬷, 她认得这个小太监,是张德海的徒弟小吴子, 他师父随主子亲征去了,特地留下他, 协同副总管一起,打理清宁宫诸般内外事务。

  毕竟后殿的两位大小主子, 都是太子殿下的心头肉, 不容怠慢分毫的。

  小吴子有师父关照,在清宁宫一贯有地位, 为人也稳重,鲜少见这么慌张的模样,因此何嬷嬷等人见状, 也有些紧张。

  “是安乐大长公主家的齐驸马。”

  纪婉青虽人在内室, 但一直凝神听着,闻言心头一凛。她知道这位齐驸马, 对方官职是京卫副指挥使, 高煦离京前, 特地告诉过她,已将京城内以及皇城的防务, 皆交给二人。

  由于太子妃的特殊地位, 加上涉及皇城防务,这几天,京卫指挥使褚宗保,每天都会抽时间过来, 简单禀报皇城乃至京城风平浪静。

  高煦特地告诉过她,这人是他的铁杆心腹,为表示郑重,纪婉青都会亲自接见。

  适逢这种特殊时期,敞开大门,前后殿伺候的人在里外候着,男女大防便无碍了。

  今天褚宗保还没见人,齐耀林却急匆匆来了,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想起夫君曾嘱咐过,若有万一,需立即离京的话,她心中一紧。

  “嬷嬷,我出去看看。”

  纪婉青将安哥儿交给何嬷嬷,站起抚了抚衣襟上些微褶痕,急急举步往外行去。

  一行人步履匆匆,直奔前殿,从后房门进了往常接见褚宗保的偏厅,她在首位坐下,立即道:“召齐驸马。”

  此刻齐耀林领着两个小太监,已经等在偏厅外了。后面两人是真太监,不过却是鞑靼细作,净了身后,好不容易才安排进公主府的。

  他占了安乐大长公主驸马的便宜,由于太子对公主十分尊敬,上行下效,清宁宫诸人亦对他格外客气有礼,否则,他是不可能直接等在偏厅外的。

  还有一点,齐耀林伪装太过成功了,踏实能干,与公主情深意笃二十余年,实在无人会将他与鞑靼暗牒联系在一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子妃的荣华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