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女王陛下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沧海化秋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49 KB   上传时间:2018-04-30 18:56:47

  听到这,康熙的脸立刻冷了下来,身上的气势一冷,众人只能跪在地上一起请罪“请皇阿玛恕罪。”

  “哼,连与人家一战的能力都没有,还讨论什么?直接等着华夏打过来好了。朕那么多儿子,结果连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都不如。”想到大清的水师和华夏的差别,康熙心里一阵烦闷,直接对着众多的儿子开骂。

  “儿臣无能。”

  “都给朕滚回去闭门思过,然后交一篇解决水师问题的对策。”对着地下的儿子,康熙直接将他们挥退了。

  康熙沉默地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在一旁伺候的李德全示意伺候的人都下去,这个时候打扰主子下场那是很惨的。皇上现在不想让人打扰,自己也尽量减少存在感。

  而此时的瑾宁也不知道大清有一群在关注她的人,现在她正在做战前的准备,物资由影一准备,但是战前的动员必须由瑾宁来进行。

  自从外交宣言的公布到军部的宣战宣言,痛斥了日本对华夏的无耻行径,国内的主战情绪一直高涨,国内的舆论导向也一直在控制之内,所以对于这次的对日宣战大部分的人都是支持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的人主张以和为贵,但是都被主战的人给掩盖了,大部分的人希望华夏能够给日本一个沉痛的教训。

  在苍龙市的广场上,队列整齐的士兵神情肃穆地站在广场上,而瑾宁作为主帅和国家元首站在主席台上开始发言“各位士兵们,今天你们站在这里意味着即将奔赴战场。蓝湾事件、南海事件、以及华夏威胁论这一件件的事情都是日本针对我们华夏所做的不耻行径,甚至日本要联合欧洲的几个国家要灭我华夏,今日誓师,决战日本,不死不休!”

  “决战日本,不死不休!决战日本,不死不休!”在场的人听到日本所作的事情都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到达日本决一死战,纷纷高喊口号,现场气氛激扬。

  誓师大会结束后士兵们便开始登船,而码头上都是欢送的人们,举着国旗,唱着国歌,几万人一起合唱国歌的场面真是群情鼎沸,唱完了国歌,在人群中突然有一个高亢的声音高喊着“华夏万岁!”接着所有的人都在高喊华夏万岁。

  瑾宁和影一等人在群众的欢送中登上了军舰,这次和日本的战役瑾宁带了一个水师,5万陆军,1千护卫队,1个突击队,径直往日本海域驶去。

  而日本这边在华夏宣战之后就积极地和之前的几个国家往来,表示日本将战线拉到日本本土,牵制华夏军队,希望到时候各国能支援日本的抗战,直接攻打华夏本土,但是各国也不是傻子,并没有直接就应承下来,而是使用拖字诀,打算到时候看情况再说。要是华夏的实力真的那么强他们肯定要避其锋芒,要是华夏被牵制住了,那他们肯定会趁机谋取一些利益。

  日本以全部的军事投入这场战争,号称是10艘军舰,全部在太平洋待命,等敌人来了便可投入战斗。

  瑾宁和影一带着北洋水师在往太平洋海域全速前进,军舰上的大部分都是之前参加过英法战役的士兵。当华夏的军舰到达太平洋的时候,日本虽然有做好心理准备华夏可能会很快到达,但是没想到那么快。

  在太平洋海域,华夏和日本的军舰都停在海面上,远远对峙,并没有立刻冲上去。日本看到华夏的军舰技术已经能不用帆作为动力时神色惨淡,情报只说了华夏的军舰是铁质的,他们以为铁质的军舰肯定加重了船身的重量,航行速度和灵活度都没有木质的快。

  但是事实给了他们一巴掌,华夏的军舰看上去寒光凛凛,行动迅速,灵活度也很好。日本这次的指挥官是藤田总二郎,南海事件的主导人,所以这次被天皇任命为指挥官,如果失败只能切腹自尽。

  日本的十艘战舰虽然战力也不错,但是对于英国的战舰以及战争经验来说差远了,更何况是华夏。当华夏的战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日本海军心里是慌乱的,面对这样一个未知的庞然大物,恐惧及退缩是正常的心里表现。

  但是这个恐惧让日本这边的士气突然低了下来,而华夏这边则是士气高涨。

  日本的军舰变换队形呈V字形排开向华夏的军舰快速前进,V字两端的战舰可以相互掩护,当前方或侧方有敌舰的时候都在两端的炮台方向,在敌舰进入射程后便可击灭敌人。华夏见到日本军舰的来势汹汹,并没有慌乱,瑾宁让人打旗语,北洋水师的军舰见到旗语后纷纷转舵加足马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日本的军舰。

  并不是瑾宁不懂得战术,而是日本战舰的射程和华夏战舰的射程相差甚多,像现在围着日本军舰的时候,日本的所有军舰都在射程范围内,但是华夏军舰却不在日本军舰的射程,只要注意保持距离,日本军舰根本拿华夏没办法。所以瑾宁不再小心翼翼,直接粗暴的包围了日本的舰队,然后下令全部击沉。

  这是瑾宁第一次下令击沉对方所以舰队,之前和英法对战的时候总是留有余地,让对方的军舰无法攻击就行,不会像这次一样,一上来就直接下令击沉全部的军舰。可以看出陛下是对日本有多痛恨。

  瑾宁的命令一下,围住日本军舰的华夏北洋水师立即开火,在包围圈内的日本军舰一时间像是到了炼狱,四面八方而来的炮火让他们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炮弹落到军舰上,然后爆炸,也有一些反应快的人在炮弹落下来之前跳海逃生。

  太平洋海域的炮弹声不绝于耳,短短的十分钟时间一场战斗便结束了,本来来势汹汹的日本舰队只剩下战舰的残骸,海面上漂浮着一些跳海逃生的士兵以及死去的士兵的尸首。

  这时,瑾宁再次发出命令,让华夏的军舰呈纵队排列,全速前进,目标,日本国土。

  结束了和日本军舰的海战,瑾宁沉默地坐在椅子上,想着刚才的战争,想着那些尸首和战舰的残骸,在想,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现在的日本虽然也很令人讨厌,但是还没有犯下那么严重的罪行,自己的报复是否有意义。

  影一在一旁看到瑾宁钻进了牛角尖,开口道“战争只有输赢,没有对错。如果今天不是我们的实力强大,那血流成河的将会是华夏的国土。”

  听到影一的劝解,瑾宁顿时感到自己矫情了,以前在末世的时候可不论对错,活命最重要。而且,如果不强势,那华夏将会变成待宰的鱼。

第46章

  战争(2)

  等瑾宁从牛角尖中走出来又恢复了成了那个杀伐果断的华夏女王的样子,看着眼前的小太阳国地图, 瑾宁沉入到自己的思绪之中。

  华夏的军舰急速地行驶在太平洋海域, 由于之前与R国军舰的战斗在海面上, 且R国军舰全军覆没,所以现在的R.国并不知道他们的主力舰队已经被华夏全部歼灭。当华夏的军舰行驶至冲绳附近的时候, 冲绳上的小太阳国海军才发现了华夏军队已经到达小太阳国。

  这个时候的冲绳是R国海军的军事基地,上面的除了一些居民外大部分是R国的军队。而R国方面由于主力战舰并不在, 只能派出一些小型战舰。

  华夏的北洋水师一字排开停在冲绳附近的海域,在冲绳可以看见华夏军舰的样子。冲绳的驻军看到敌人已经上门,马上下令所有的战舰包括军事运输船等, 全部下水, 对抗华夏。但是当R国的船刚下水不久,华夏的军舰就开炮, 所有的船只还没来得及靠近华夏的军舰就已经被炸沉。

  而此时, 停在海面上的华夏军舰继续往港口前进,一遍前进一边开火炸掉冲绳基地沿线炮台。一时间, 冲绳的防御炮台全部被炸毁, 闻讯赶来的R国军队集结在沿岸, 但是由于炮台被毁,所有的军舰都已经不再冲绳或被击沉, 只能在沿岸掩体后用火炮及火铳形成火力线, 防止华夏的人登陆冲绳。

  华夏的军舰找到最佳登陆地点, 侧翼两边军舰以炮弹压制R方的火力,而其余的军舰开始放下悬梯, 突击队开始登陆。R国的军队被华夏军舰的炮弹压制得不敢露头,只能看着华夏的军队从悬梯下来,然后寻找掩体掩护同伴登陆,同时开始与在沿岸的R国军队战斗。

  等大部分的陆军登陆完毕,在沿岸的R国军队已经全部消灭,而瑾宁也跟着陆军一起登陆。瑾宁也拿着新式的枪&支加入了战斗,和士兵们一起浴血奋战,强大的精神力让瑾宁的枪法十分精准,都是一枪消灭一个敌人。

  岸上的炮火声将冲绳基地的人全部都吸引了过来,华夏军队在消灭了岸上的人后开始寻找最佳位置,调整状态,等待下一拨敌人的出现。没过多久就等来了几队R国士兵,刚走进伏击圈便全部被歼灭。瑾宁让影一带着一部分人绕到后面包围冲绳基地,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而自己则带着人继续在原地吸引敌军的火力。

  等影一到达指定的位置后,和瑾宁一起合围冲绳基地,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冲绳基地的R国海军全部被歼,至此,R国海军的主力大部分被消灭,R国在海上的战斗已经没有办法再进行反抗。控制军事基地后,瑾宁让人打扫战场,控制附近的居民,暂时以冲绳为中转地,派人驻守冲绳,关闭冲绳与附近联系的通道,休整一天之后挥师北上,直取东京。

  而与此同时,R国东京方面已经收到了华夏已经进攻冲绳的消息,知道冲绳基地被控制,估计海军已经指望不上,小太阳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内阁大臣纷纷相互指责,不应该招惹华夏这头狂狮。但是目前的情况他们只能想办法平息华夏的怒火。

  “天皇陛下,目前华夏已经控制冲绳,可能整个海军已经为天皇尽忠。接下来华夏估计会大举进攻,为了天皇陛下的安全,请陛下务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等形式安定后再回到东京。”一名穿着军装的R国军官开口道。

  旁边的人纷纷劝解道,“是啊,陛下,现在您留在东京太危险了,华夏随时可能打过来。请您为了R帝国的未来,保重自己的安全。”

  R国天皇元禄天皇看着众人的劝解,无奈道“现在国家都要亡了,我能去哪里?R国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跪坐在前面的一位官员恭谨地说道“陛下,或许我们可以像大清求助,请大清发兵或者调解。R国是大清的属国,这次华夏攻打R国对于大清而言也是没有面子的,请陛下先行带人前往大清求助,就算大清不发兵,也会给您提供安全的保护。只要陛下还在,那R帝国的未来就还有希望。”

  其余的人听到大清,也纷纷觉得去大清是一个好主意,目前华夏的军队势头太盛,一个照面就把R国的海军连同基地全部歼灭,R国危矣!如若傻傻地等华夏打过来,可能整个R国都会落入华夏的手中,而欧洲那边至今没有反应,只能靠自己了。

  所以当夜,在华夏的军队休整的时候,一艘商船在R国的沿海出发,没有直接南下,而是一路北上,沿着R国的沿岸绕道R国海再一路南下,以防碰到在太平洋沿岸的华夏海军。船上的正是R国的元禄天皇以及随行的人员,希望能从大清搬来救兵或者进行调停战事。

  第二天,瑾宁留下部分的人驻守冲绳后,带着华夏军队一路北上,目标直指东京。现在R国的海上实力已经全部瘫痪,所以华夏并没有遇到阻拦,一路顺畅到达东京沿海。

  没有了海军的海上防卫,R国就像一条待宰的鱼,被牢牢地摁在案板上。只能通过陆军在沿岸阻止华夏军队在东京登陆,但是华夏的军舰炮弹射程远,密集的炮火线压的R军不能靠近沿海的陆地。而且华夏的海军陆军都是经过特训,登陆便是日常的科目,更别提有着华夏王者之师的突击队。

  所以R军一直被华夏军队压着打,沿线逐渐失守,终于,突击队在防卫线撕开一个口子,冲破防卫线。侧翼的陆军分队集中火力掩护突击队的行动,并和突击队配合,一点一点将包围圈慢慢收缩,直至最后消灭了驻守在东京的军队,控制整个东京。

  在控制了东京以后,华夏的军队封闭东京,控制所有的民众和官员。但是,并没有发现R国的天皇。

  “陛下,搜索了整个东京,并没有发现R国天皇。其他的人员都称不知道天皇的下落,收到消息,昨晚有一艘商船离开东京,可能就是天皇乘船逃跑了,需不需要让海军沿岸搜寻R国天皇的下落?”影一将自己查到的消息回禀了女王陛下。

  “北上?是为了躲过我们的海军吗?现在整个R国都面临战火,你说他能跑到哪里去?”瑾宁听到影一的消息,冷笑道。

  “这,属下觉得他们有可能前往大清求救。是否要拦下他们?”

  “不需要,就让他们去吧,大清又如何?论兵力华夏可能没有他们多,但是这海上霸主,还轮不到他们来挑衅。难道他们要骑马过来和我华夏打仗吗?笑话。而且大清也不会轻易出兵,最多就是和稀泥,调停罢了。想当年倭寇杀了多少汉人,现在快要亡国,居然跑去大清求救,真是可笑。更可笑的是大清那群人,真的以为自己是□□上国了吗?几句好话就被人哄得团团转,什么大国风范?只有拳头硬才有说话的权力!今天的R国因为贪心不足而觊觎华夏,谁知日后会不会觊觎大清?不过就是一只白眼狼,不知道以后大清会不会后悔?”瑾宁听到天皇有可能去了大清,想到前世的时候,多少人死于R国人之手,南~京大屠~~杀何等惨烈?现在的大清要是知道,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但是注定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能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在未来竟然想掌控□□这片富饶的土地。没有人能想象为了守卫这片土地,未来的人要付出什么惨烈的代价,多少人血洒疆场,马革裹尸,就为了赶走那些贪婪的侵略者,恢复中华。

  现在的瑾宁对于大清很不满 ,心里有一股怒气油然而生,这种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大清未来的不幸,都是这群人自己作的。再加上以前和皇室的种种,瑾宁打算有机会一定要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可不是大清说了算 。

  但是大清,也是以后的祖国,瑾宁对于前世的祖国还是很有感情的,虽然在末世来临前经常会吐槽这不好那不好,但是那也是自己的祖国。所以在对待大清上,瑾宁还没有想要要怎么办,但是大清想通过自己来控制华夏的话那简直就是自不量力。瑾宁想改变现在的大清,但是又不想以战争的方式给大清的人民带来战火,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所以瑾宁才没有让人去搜捕R国元裕天皇,要是现在就一竿子打死,那大清和欧洲那边还怎么演下去?自己可是布置了好久,期待着他们看到自己的大礼会是什么表情。

  “先不理R国天皇的事情了,你们先控制住附近的几个城市,至于普通民众,不准出城,有反抗者,格杀勿论。被战火染红的R国,不知道是什么样呢。”

  “是,属下遵命。”

第47章

  调停(1)

  华夏的军队慢慢控制了东京附近的几个城市,因为瑾宁只带了五万陆军, 一个北洋水师和护卫队, 兵力不多。而且瑾宁也没有打算全线控制小太阳国, 控制东京及附近的城市,以及不断地削弱小太阳国的军事力量, 才是瑾宁的目的,所以华夏的军队并没有大举进攻小太阳国的其他城市, 只是封锁了R国附近海域,切断了的整个R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所以现在R国的情况除了之前逃出去的R国天皇一行人,并没有其他人得知, 欧洲的各国也一直在等待R国的消息, 但是没有人想到,华夏能控制整个R国, 切断它与外界的联系。

  而与此同时, R国天皇一行人到达天津,向大清递交国书, 请求觐见大清皇帝。国书由理蕃院呈给康熙, 看到国书上的内容, 康熙再一次召集了重臣,讨论此事。

  等所有人都到达御书房, 发现今天御书房的气氛比往常沉重, 众人纷纷收敛神色, 恭敬地请安。

  康熙将国书给众人传看,然后静静地看着底下的人看到国书内容时的惊讶之情, 一时间御书房内众人议论纷纷。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康熙突然开口道“众卿有何见解?”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这华夏滋扰我大清属国,实在是不把大清放在眼里,理应给他们一个教训,以展示我大清之威。”

  “启禀皇上,奴才认为,这R国实属罪有应得,对付华夏有损我大清礼仪之邦的名声。”

  “回皇上,臣认为,此事乃华夏与R国两国纠纷。我大清不便参与其中,还是让R国与华夏自行解决。”

  几人说完,康熙面色如常,看不出对于这几个人的提议是赞同还是不赞同。看着国书,康熙转向众皇子,开口道“胤礽,你觉得呢?”

  一旁的大阿哥看到康熙跳过自己这个老大,直接问了太子,眼里闪过一丝暗芒,随后恭敬地垂头看地面,没人看到垂下的眼帘下是何等的愤恨。

  “皇阿玛,华夏在对R国宣战之后短短的时间内到达R国海域,全歼R国海军以及控制其军事基地,其实力不可小觑。R国虽是有错在先,但是毕竟是大清的属国,儿臣认为可从中调停R国与华夏之间的矛盾,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那都是R国的事情。大清只做一个宗主国该做的就好,至于调停失败,那只能给R国的天皇提供一个安全的住所便是仁至义尽,毕竟华夏只针对R国,且事出有因,大清也不便阻止。”太子不愧是康熙亲自教养的储君,调理分明,处理程度拿捏得刚刚好,即显示了大清作为宗主国的风度,又不得罪华夏。

  “胤褆觉得呢?”

  “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给R国天皇提供一个庇护便可,不宜参与华夏与R国的战事,R国也是自作自受。”直郡王考虑了一下措辞,然后不客气地说道。这次华夏与R国的战事本就是其自己挑起,若是华夏去调停,那该派谁去?去到华夏还是R国??大清的水师能否顺利到达,到达后华夏会不会把大清和R国当做一个阵营一起灭掉,这都是问题。

  因为肯定不会是派太子去调停,所以太子提议调停实际上是在给直郡王挖坑。因为适合调停的人选实在不多,能代表大清的需要是王爷爵位的人,或者是皇子。太子作为储君肯定不会去涉险,剩下的人中,大阿哥直郡王是最适合的。爵位高,在军中颇有建树,之前的水师也是直郡王负责在训练,虽然之后暂停了,但是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而直郡王是清楚大清的水师实力,和洋人描述的华夏水师实力对比,肯定是天壤之别。若是派自己去调停,那肯定是困难重重,到最后别说是完成使命,有没有命回来都不一定 。所以只能全力阻止皇上关于调停的想法,但是康熙的想法从来不会受人影响,所以注定了直郡王的主意要落空。

  “其他人呢?”康熙继续问道。

  在场的其他阿哥也只能开口。

  诚郡王见康熙这么问了,也知道自己平常喜爱文学,皇上断不会派自己去调停,毫无心里负担地说道“回禀皇阿玛,儿臣认为为显示我大清的风范,让别国不至于说大清惧怕华夏,调停是必须的。且华夏实力如何,总是需要派人前去了解。这次的事情就是一个机会,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前去的并不是敌对国的使臣。既然华夏是推行汉学,那应该也是不会对大清的使臣下手。”

  诚郡王话音刚落,四贝勒也往前一步,回禀道“回皇阿玛,儿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附议。”

  四贝勒是太子阵营的人,因此直接附议太子的建议,不像诚郡王,虽然同意太子的观点,但是回禀的时候说的是自己的想法。后面的几位都纷纷赞同调停,然后问题就来了,派谁前去呢?

  这次的事情危险重重,但是又不得不派位高权重者前去,如果是前往蒙古或者其他的地方众皇子是无所谓的。但是要去华夏或者日本,都要走水路,而满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水路,真的只是个旱鸭子。

  问完了一圈,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御书房一时间又陷入了诡异的静默之中,因为接下来要讨论去哪里,谁去。谁都不想去 ,也不想得罪人,所以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面对众人的沉默,康熙仿佛没有看到一般,悠然开口“那众卿以为该派何人前去?”

  没有人回答,大家都是站直垂首看地面或者看向别处,这个时候尽量减少存在感,恨不得皇上能把自己忘记,不然就算不是使臣,一个随行人员也是够呛的。

  康熙看着底下像鹌鹑一样安安静静的大臣和皇子,脸色越来越黑,周身气势冷峻,一时间御书房的气氛变得很压抑,众人心里提心吊胆,既怕皇上让自己出使,又怕皇上怪罪自己不能为上分忧。

  看着皇上越来越黑的脸,众人纷纷跪倒“臣等无能,请皇上恕罪!”

  看到这情景,康熙的怒气直线上升,拿起手边的茶盏,往下砸去。跪倒在地上的人看到皇上砸下来的茶盏,也不敢躲,直接被砸到地上碎裂的瓷片弹到脸上或者其他部位。

  “堂堂大清国,竟然连一个使臣都找不到了吗?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朕要你们又何用?从大臣到皇子,都给朕推脱,这大清连个人都派不出来?既然这样,都滚回家去养老好了。”康熙的怒火直冲底下跪着的众人。

  众人齐声请罪“请皇上恕罪。”

  直郡王看到皇上的反应也知道皇上估计是真的发怒了,华夏的种种让大清颇为忌惮,但是大清却对华夏一无所知,这让皇上很不满。这一次的华夏与日本战争,对于大清来说,或许是个机会,一个了解华夏的机会。但是也有可能是一个噩梦,若是有所差池,引发两国的的矛盾,那将是大清的罪人。

  皇上派人前去调停看来是势在必行,众人中,也只有自己是最合适的,估计自己也是逃不过的,与其等皇阿玛最后点名自己去,还不如卖个乖巧,自己主动去,还能在皇阿玛面前表现一下。但是可不能自己去,这次太子给自己挖的坑,自己躲不过去,那就让太子的人也陪自己去。哼,老四不是天天跟在太子屁股后面献殷勤么?那自己就让太子的左膀右臂跟自己一起去,要是出了事情,这可是太子提议的。

  直郡王往旁边膝行一步,对着康熙磕头说道“皇阿玛,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

  几位皇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

  大阿哥都这么说了要是这个时候他们再不出来,估计就要被皇阿玛认为是胆小怕死之辈,以后再也不能出头了。

  看到几个儿子在关键的时候还是以国家为重,心里还是挺满意的,康熙的怒气降了下来,收敛了自己的气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女王陛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