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18-05-24 18:00:38

  大表兄在翰林院待了三年后,今年已经调去了工部,官职也从正七品升为了从六品,不过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大儿子去年十三岁的时候,便考中了秀才,称得上是少年才子了。

  二表兄去年第一次参加会试,可惜的是并没有上榜,不过他只比方之平大几个月而已,年龄在考生里算小的了,再准备三年也无妨。

  又是三年不见,哪怕彼此通着书信,再次见面,也感觉有几分陌生。其他人还好,虽然和方之平是至亲,但是以往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彼此之间的感情,大多是因为血缘。

  但宋高杰就不一样了,他们一起读过六年的书,六年的同窗,六年的舍友,感情比跟他们各自兄长的感情都要好。

  马上要见面的时候,宋高杰心里还是兴奋和激动居多,但等真的见了面,便觉得有几分尴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想到对方现在已经是从三品,调回京城以后,最差也会也会是正四品,而自己空长几个月却还在读书备考,当初他们还是同一年中的秀才呢。

  算不上嫉妒,但总有几分不清不楚的酸涩感在。

  在书信中还能絮絮叨叨的说几句,聊聊京城的趣闻,探讨关于儒家经典的一些见解,说说姑母的近况。

  但是见了面,反倒是觉得无话可说。

  好在,他和之平并没有独处的时间,一堆人都在正厅聚着呢,又有几个小孩子插科打诨,倒是没有那份疏离感蔓延开来。

  相比之下,方之平倒还挺是自在的,外祖父家那几个孩子都教养得特别好,既懂事,又知礼,像个小大人一样,透过它们,方之平几乎可以想象出自己孩子将来的模样。

第100章

  回京还不到五天的时间,方之平便接了建业帝的圣旨, 去户部报到, 正三品右侍郎, 非但没降,反倒是升了一级。

  不过侍郎再往下便是正五品郎中了,建业帝总不能让立了功的妹婿连降三级,左右他之前的巡盐御史便该是正三品, 只不过三年前,方之平的资历实在是低,只能让他暂代, 勉强为从三品, 如今调回京做正三品, 比起前两次破例提拔来算不得打眼。

  不过,方之平这几年升的这么快,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 十年以内,他的官职都不好再动了。

  方之平去户部上任几乎能算是空降,别说是同为正三品的左侍郎杨义了,便是户部尚书钱珍心里也不太痛快,自己的辖区范围内来了个钉子户, 又是在全年最忙的月份, 他都不奢望对方能帮上忙,只要不帮倒忙就可以了。

  倒不是钱珍看不上这位中了状元的驸马爷,但户部的公务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上手的, 不管是他这个尚书,还是右侍郎杨义,都已经在户部呆了多年,从底层慢慢往上历练上来的,对户部的事情都清楚的很,不像方之平,之前都没有在户部呆过,皇上再是看中他,没有那个经验和能力就只能给大家拖后腿。

  不过都是当了几十年官的人了,钱珍哪怕是心里不爽快,面上确实不会表露出来的,毕竟驸马本身就得罪不起,人家又有皇上的看重,给自己找麻烦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不过也仅仅是这样,想要让他对方之平热络起来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正二品大员,骨头还不至于那么轻。

  户部的大部分人都跟钱珍是差不多的态度,既不会孤立方之平,也不会去刻意亲近他,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看不惯和上赶着巴结的人。

  方之平不做理会,给活儿就接着,不给就闲待着,既不去找差事做,也不四处溜达结交同僚,一连几天都待在自己办公的房间里,安分不生事儿。

  得,有这个态度在众人心里算是舒服点了,不给他们添麻烦就成,每年腊月都忙的跟狗一样,就怕这位驸马爷什么都不懂,还随便指手画脚。

  方之平其实也没太大的上进心,走到今天,一部分是运气,一部分也是被现实逼的,如果可以的话,本人倒是更向往清闲。

  如今官职有了,银子也不缺,家有娇妻,娘亲也接出来了,正三品和正一品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也没有心思上赶着争功绩,清闲自在一点儿,这样对大家都好。

  不管怎么着,方之平成了户部最清闲的一个人,一天都能抽出半天的时间去看医书,但越是这样,同僚对他的好感度便越是高,本来大伙儿都做好了忍受一根搅屎棍的准备,但出乎意料人家什么都不争,淡然的跟世外高人一样,倒显得他们之前那么多想法是小心眼儿了。

  方之平在户部过得清闲,每天回家后又陪着靖嘉用‘孕妇餐’,腊月里居然还胖了五、六斤。

  “到底还是京城的水土养人,哪儿都不如家里好,之平瞧着都胖了。”宋氏笑眯眯的道,这还不到一个月,儿子儿媳脸都圆润了,儿媳还能用怀孕来解释,她儿子可没怀孕。

  方之平一窘,的确是胖了感觉腹肌都没那么明显了,人还没到中年,便要发福了,嘴硬道,“等春天就瘦下来了,主要是过年吃得好才会胖。”

  “再胖几斤才好,之前就是太瘦了。”宋氏正色道,之平都是要做父亲的人了,胖点也无所谓,没定亲的少年才需要注意形象。

  这话根本就不能反驳,可能全天下的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瘦,不过方之平觉得自己有必要把练拳的时间再延长半个时辰,怎么着也得维持住他的腹肌。

  靖嘉在旁边憋笑不出声,昨晚上景文还说以后要少吃点了,她从来都不知道男生也会这么在意自己的身材。

  自己的孩子,宋氏哪里看不明白他的意思,不想长胖就不想长胖,左右之平做不出来节食那种事儿。

  三个人正说笑呢,下人便递上来一份帖子,哪怕皇上已经封宝了,官员都不用再去当差,但各家各户如今忙着准备过年,也基本上都抽不出什么时间来,没几个人会选在这时候走亲访友。

  还没看呢,方之平心里便有了猜测,不是大哥那边,就是魏楚那边,果然,打开一瞧,拜帖的落款处便是‘方之铭’,想要明日带几个侄子过来长公主府看看。

  来就来,毕竟是亲兄弟、亲侄子,哪怕感情不是特别深,也没有断了来往的道理。

  “明儿午膳带他们去状元府用,我让厨房提前准备好,小孩子一多便乱糟糟的,别冲撞了靖嘉的身子。”宋氏嘱咐道,小孩子不知深浅,碰了、撞了都是事儿,靖嘉可还没过三个月呢,万事小心为上。

  方之平点头,还没说话呢,便见靖嘉亲昵的揽住娘亲的胳膊,捏着嗓子撒娇道:“谢谢娘。”

  这话她不适合说,但心里却是不乐意跟几个小孩子一块儿用膳的,连今年的宫宴她都打算请假不去了,安安稳稳在府里先把头三个月过去再说。

  宋氏显然是很喜欢这种撒娇,一辈子就生了两个儿子,养大了一个儿子,儿媳妇差不多算是半个女儿了,跟以前养儿子的感觉可不一样。

第101章

  因为靖嘉最近很是嗜睡,所以长公主府的早膳, 比旁人家要晚半个时辰。

  正吃着呢, 刘时就进来道:“殿下, 少爷,世子爷带几位小少爷过来了。”

  这么早?方之平放下筷子,“请世子他们去书房。”

  刘时有几分尴尬的道,“世子爷说, 他们还没用早膳呢。”

  这会儿早就过了用早膳的点,不过定安侯府和长公主府,一个南街, 一个北街, 横跨了大半个京城, 大清早急急忙忙赶过来,没用早膳也不奇怪。

  方之平皱了皱眉头, “请世子他们进来。”说完这话以后又吩咐几个侍女进来伺候着, 有她们在,也能护着靖嘉,免得被几个侄子冲撞了。

  靖嘉给方之平夹了一块麻婆豆腐,安抚道,“不用这么紧张。”这段时间没少被金嬷嬷和袁嬷嬷开解, 虽然要小心保护肚子里的孩子, 但也不必草木皆兵。

  这么多人看着呢,又有大人在,几个小孩子也不敢乱来。

  方之平也觉得自己有点小题大做了, 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当父亲的缘故,事关这个孩子,他的神经总是绷着的,很难放松。

  虽然在辈分上论是弟妹,但靖嘉毕竟是长公主,这会儿坐着不动也没什么。

  但方之平就不一样了,哪怕他位极人臣长兄过来,也是要起身相应的。

  方之铭进来的时候,就见二弟站在桌前等着他,而长公主则坐在首座,见他来了,也只是点头示意。

  “见过兄长,快请坐。”方之平侧身让了让道。

  方之铭先是拉着几个孩子对长公主见礼,又跟方之平打过招呼,才入座。

  一大早起来,赶了一个多时辰的路到这儿,几个人早就饿了,拿起筷子来就开始吃,反正食不言寝不语,寒暄的话等饭后再说。

  不过桌上的膳食却挺让人吃惊的,麻婆豆腐、酸辣鱼、酸辣鲈鱼汤糖醋排骨、酸辣藕片、酸辣土豆丝,还有一道酸菜炒肥肠。

  不是酸的就是辣的,重点是居然还有肥肠这样上不得台面的吃食,他可不知道二哥喜欢吃这样的,那肯定就是长公主喜欢了。

  唉,想来这驸马也是不好当的,长公主不过是怀个孕满桌子的菜,全是她喜欢吃的,一点儿都不考虑二弟的口味。

  这要是换成了他,他肯定是受不了的。

  长生倒是没注意桌上这些膳食都是孕妇喜欢吃的,毕竟他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原以为长公主府的膳食会比他们侯府的规格要大得多呢,不想也没差多少呀,早膳也不过只是六个菜而已。

  方之平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平时是怎么用膳的如今还是怎么用膳,比如时不时给靖嘉夹几道菜,给自个儿盛汤的时候顺手也给靖嘉盛上勺,哪怕她碗里的汤还没喝光……

  方之铭原本是挺饿的,但却被二弟的操作给吸引住了,都顾不上吃饭了。

  甜蜜是真甜蜜,不过这男女之间好似掉了个儿,从来只有女人伺候男人,哪有男人伺候女人的,这殷勤小意的他都觉得脸红,难怪人家能三、四年便做到正三品的位置,这份功力比不得。

  方之铭觉得他就像如今这样无所事事也挺好的,起码活得痛快。

  不过几个孩子便不这么觉得了,有些新奇,又有些羡慕,若是爹爹能待娘亲/姨娘这样该多好。

  用过早膳,方之平领着上门的客人去书房,还不忘跟靖嘉嘱咐道,“待会儿让侍女扶着在院子里走走,困的话也不要先睡,找几个人聊聊天也好。”哪怕是孕期嗜睡,但也不能睡太多了,对身体没好处。

  靖嘉点头,巴掌大的小脸可能是因为吃辣吃的有几分红润,看上去竟然还有几分稚气,不过因着有外人在,说话的语气倒很是严肃,“知道了。”

  方之铭知道驸马过的肯定不太痛快,但没想到居然会这么不痛快,这简直是在拿着长公主当宝贝宠了,怪不得成婚三年多,到现在也没纳妾,唉,二弟也不容易。

  方之平在长公主府的书房不止一间,用来待客的肯定是前院的书房,离这边儿的院子还挺远的,为了照顾已经发福的兄长和年纪尚小的几个侄子,方之平特意放慢了脚步。

  不过饶是如此,到达的时候,几个人也已经喘着粗气了,这府邸建这么大就是麻烦。

  方之平倒是面不红气不喘,一路走过来跟散步也差不多了。

  落了座,上了茶,方之铭便道明了来意。

  “长生已经中了童生,就不打算再让他去之前那间书院了,府里倒是还有一个去国子监的名额能用,但这不是想着你之前去江南求了三年学,那边儿文风盛,会不会更适合长生读书?你也知道我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只能来问问你这个当叔的了。”

  长生今年也不过十二岁,定安侯府在江南又没有什么根基,若真打算让长生去江南求学的话,还得方之平这个二叔来安排,他在那求了三年学,又当了三年官,总得留下了些人脉。

  而国子监那边,之平也是待过的,那儿的很多夫子都认识,他若是能打点一下,长生去国子监也能让家里人更放心些。

  不管是安排长生去江南,还是拜托以前的夫子稍微照顾些长生,对于方之平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只不过刚中了童生,便直接去国子监,或者去江南求学,太急了点儿,长生之前待的那间书院授课的夫子便有不少都是举人,教导一名童生绰绰有余。

  真要是去国子监的话,不一定能赶上进度,而去江南的话,十二岁的年纪,暂且不说能不能照顾好自己,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都不一定。

  “长生是什么想法?”方之平问道,自己的学业心里怎么着也应该有个数,不至于好高骛远。

  “我还没想好,哪儿都行。“长生略带了几分犹豫回答道,不管是国子监还是二叔带过的,求真书院,肯定都比他现在待的学院要强,夫子教的更好,他自然也能学得更好。

  方之平蹙眉,大哥和长生这都是想简单了,忽略授课能力的话,如果是一对一教学,那肯定是夫子才识越高越好,但学院和国子监可不是一对一教学,周围的同窗不是秀才就是举人,夫子要讲的课,作为童生真的能理解得了吗。

  这话要是说出来了,肯定就要伤人自尊心了,方之平不好明着讲,但又不得不提醒他们,“长生年纪还小,乍一换环境可能不太适应,还不如等他中了秀才再换地方。”

  “十二岁的人了,不算小了,换个好一点儿的地方,也能更快的中秀才不是,国子监就在京城,每个月还能回三次家,不如就去那儿。”方之铭道,儿子没有弟弟的天赋,光是考童生便考了两次,再不换个好一点儿的读书的地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考上举人呢,不能半辈子都蹉跎在科举上。

  方之平能说什么,明显人家已经定了主意,“要不先读几个月试试,不行的话再回原来的书院。”

  这话让人听得很是不舒服,国子监还没去呢,一盆凉水就先浇下来了,方知铭抿了抿唇道,“咱们家里有名额,就是对国子监不怎么熟悉,与其让舅舅和表兄帮忙,还不如你来,毕竟关系上还着差一层。”

  长生是二弟的亲侄子,托付给他,总比托付给舅舅和表兄要强。

  “成,年后我带长生去国子监办手续。”方之平很是爽快的应下来了,不过是跑趟腿的事儿,人情都是搭不上多少。

  “谢谢二叔。”长生浅笑道。

  说完了正事儿,便开始聊家常了,不过还真没有什么好聊的,俩兄弟的交际圈子很是不同,平日里遇到的人和事儿也不同,很难聊到一起去。

  几个侄子,除了长生以外,其他人方之平并不熟悉,知道个大概情况,见面能说几句话,仅此而已。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父亲在的原因,还是因为在二叔家里放不开,几个小家伙表现得很是拘谨,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连动静都很少发出来。

  方之平瞧着心里有点发涩,到底是不亲近,不管是这几个不熟悉的侄子,还是长生,还是大哥都不怎么亲近,虽然有血缘在,但相处起来甚至还不如几个朋友。

  不过这也并非是哪一个人的原因,只能说没那么深的缘分。

第102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