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你变成万人迷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96 KB   上传时间:2018-06-01 20:31:29

第76章 变美丽的七十六章

  知道他们要坐飞机去沪城,最高兴的不是许昕华本人,而是许大哥和许二哥,可能还要加上许三叔。

  许家兄弟回羊城也有一周了,回来后一天也没歇着,都是因为他们没经验,以为比学校开学早几天回羊城就够了,结果刚回来那天,兄弟俩兴致勃勃的带着许三叔去参观他们家的店,却意外的发现隔壁的邻居们都已经开张了!

  原来大城市的大学生上学都很积极,还没到开学的日子,就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了,反正现在条件好,只要带够钱,就算学校宿舍没开,周围还有很多宾馆等他们入住;吃饭也同理,学校食堂还没开张,外面的餐馆就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许家兄弟看着一家家人满为患的参观,整个人都不好了,立刻放下了慢慢收拾的打算,匆忙把店铺清理干净,就开张做生意了。

  也就在那个时候,他们才开始庆幸妹妹很有“先见之明”,在他们到之前就租好了一套房子,让他们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如果妹妹不要租那么贵的房子,就更好了。

  许昕华提前租房,很明显不是因为她有先见之明,而是她知道,现在会出租的房型少,大多是两室三室,他们兄妹三个,加上许三叔和两个远房表弟,普通的三居室都住不开,但是以许大哥和许二哥的性格,真让他们自己去看房,说不定连普通的三居室都舍不得,万一为了省钱跑旁边的农村租房,那就欲哭无泪了。

  他们这么努力的赚钱,难道是为了继续过省吃俭用、吃糠咽菜的日子吗?许昕华不愿意,所以在她哥出发之前,就很迅速的租好了一套复试小洋房,并且大手笔的预付了半年的房租,等许大哥和许二哥一过来,听到那贵得吓人的价格,后悔也没用了,房东收了钱,可不会随便退给他们。

  租好房子,许三叔和两个远房亲戚直接住了进去,当天晚上,许大哥和许二哥陪着他们备齐日用品,就没有后顾之忧的准备饭店开张了。

  “好吃的饭馆”经营半年,已是远近闻名,除了中大的学生,附近的年轻人也喜欢来这里吃饭,年后一开张便势不可挡,成了这条街生意最火爆的餐厅,每天来吃饭的食客络绎不绝,许大哥和许二哥匆忙把许三叔他们安顿好,竟然没时间给自己搬家了!

  大哥二哥没搬家,许昕华同样不急着搬东西,直到要准备出差了,才想着干脆把剩下的行李一起打包,送到新家那边去。许大哥和许二哥这才勉强挤出半天时间来,跟她一起打包行李。

  “听说你们这次要在沪城待很久?那还是早点收拾好,好在你们出发前把钥匙还给郁总。”许大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道。

  许家兄弟和欣荣公司的关系亲密,除了亲妹妹是公司副总,表哥堂妹们也都在公司上班,公司的其他职员也常来店里吃饭,接触多了,他们也觉得自己是半个“公司人”,一听欣荣的员工对郁白文的称呼变成了“郁总”,许家兄弟也跟着叫开了。

  包括这次许昕华是坐飞机去沪城,可能要在沪城逗留很长时间,也都是他们从员工那里听来的。

  “房子都给咱们住了一两年,也不差这几天。”许昕华对许大哥笑了笑,“不过新租的房子更加宽敞舒服,早点搬过去也好。”

  说到这个,原本因为妹妹要坐飞机而兴奋不已的兄弟俩,脸色立刻就变了,许二哥一脸心痛的看着她:“你这丫头怎么花钱都不带眨眼的,连招呼也没打一个……”

  许昕华心想她要是打了招呼,这钱就花不出去了,又听见许大哥一脸坚定的说:“半年,就住半年,时间一到咱们就另外换房子。”

  “行啊。”许昕华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半年后我房都买了,说不定都能装修好搬进去住了。”

  年前许昕华说买房,许大哥和许二哥其实已经记在心里了,只是过年事情太多,家里又在建新房,就暂时把这事放下了,现在许昕华旧事重提,兄弟俩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好奇的问:“去看过房了吗,想买什么样的房子,多少钱,什么时候买?”

  “看过了,就在离这不远的半岛花园,打算买套三室两厅的吧。”许昕华耐心的为他们解惑,“现在来不及了,等从沪城回来,就去办手续。”

  许二哥听得仔细,点头道:“三室两厅很好,以后你结婚也能用。”

  一提到结婚,兄妹三人都沉默了一下,许家兄弟刚到羊城的那两天,就知道沈医生出国进修去了,是许昕华主动告知的,她知道就算她不讲,以前经常来店里报道的人,突然不出现了,她大哥二哥也会猜到一些,她如实相告,至少能替他挽回一些印象分。

  沈医生出了国,依然还是他们妹妹的对象,就是想看到他们结婚更加遥遥无期了,许大哥和许二哥感慨了一下,便掠过这个话题,转而说起许昕华要坐飞机去沪城。

  许二哥第八百遍把他跟人打听来的坐飞机注意事项念给许昕华听,许大哥则千叮万嘱,要她上了飞机不要睡觉,好好看一看天上的风景,回来再讲给他们听,许大哥一脸认真的表示,他还要把天上的见闻讲给老家的双亲和亲朋好友听,所以非常重要。

  许昕华看着他们郑重其事的模样,不由想起上辈子穿越之前,朋友圈流行的一个句式,代入她现在的情况,就该这么说了:“我们全村就我一个要坐飞机的,请大家多多关照,因为我是全村的希望!”

  上辈子看到这个句式,许昕华只是感觉幽默,而现在好笑的同时,也多了一些感动,她是不是全村的希望不知道,却一定是全家的希望,她去一趟大城市,坐一次飞机,他们比她本人还要重视。

  准备了小半个月,终于出发了,考察团一共六人,三男三女还挺对称,但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直接在沪城国际机场招了辆出租车直奔宾馆。

  房间是文员小林提前打电话预定的,据说在沪城最繁华的区域,出租车还没驶进市中心,车上的人就已经感受到了十里洋场的繁华,销售部的宋红英看着路上花枝招展的女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兴奋,她目光灼灼的看着许昕华道:“许总,沪城女人比羊城女人还会打扮啊,我观察过了,她们上至四五十岁的阿姨,下至一二十岁的小妹,全都烫着漂亮的头发,好几个阿姨还染了头——可见都是舍得花钱打扮的!”

  宋红英的情绪,成功感染了车内的其他人,一群年轻人还没从飞上云霄的兴奋中走出来,现在直接就豪情万丈,睥睨天下,俨然把沪城这个繁华的国际化都市当成“囊中之物”了。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热烈,许昕华和郁白文却都没有参与进去。

  许昕华看着人流开始变多的街道,和街道两旁五花八门的商店,不是很乐观的想,沪城女人舍得花钱,不代表愿意在他们身上花钱啊。

  公司想要在沪城站稳脚跟,艰难程度一定不比当初在羊城从无到有时少,甚至阻碍只会更多。

  不过,许昕华接受挑战。

  郁白文让小林定了四间房,明显他跟许昕华是各自要一间的,剩下两间正好两个男生两个女生分开住。

  沪城果然跟羊城不一样,不算很高档的宾馆,居然已经用上了房卡,前台小姐又漂亮又专业,耐心给他们说明了房卡如何使用,又让迎宾生送他们进电梯。

  出了电梯,一行人踩着柔软的地毯,来到了各自的门前,许昕华进屋前先问他们:“你们打算直接休息,还是去外面逛逛?”

  大家兴奋了大半天,刚走进宾馆,一个个脸上都用上了疲惫,听见许昕华的问题,齐刷刷的摇着头。

  许昕华也不意外,笑道:“那你们各自休息,养好精神,明天开始工作。”

  其他人纷纷回了房间,许昕华抬头看向对门的郁白文,还没开口,郁白文便道:“我没事,可以出去走走。”

  许昕华点头:“好,我去洗漱一下,半个小时后出发。”

  沪城没有“高耸入云”的西华大厦,却到处高楼林立,比羊城繁华多了,许昕华走在这个无限接近她上辈子生活环境的城市,下定决心道,“要在沪城待几年,能买套房就好了。”

  郁白文一直知道她对买房执念很深,也就没有多劝,支持的说:“钱够不够?不够我帮你想想办法。”

  许昕华没有拒绝他的帮助,也没有立刻接受,而是笑道:“你就没有打算吗?”

  “我打算什么,也在沪城买房?”郁白文好笑的道,“父母姐妹都在羊城,我可没打算在沪城久留,买房没什么意义。”他这两年赚了不少,倒是想给自己换辆好一点的车,暂时不奢望进口车,但至少买一辆配置高一点的新车,装点下公司门面吧。

  到了沪城可不能跟在家里一样“寒酸”。

第77章 变美丽的七十七章

  又是一次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体验。许昕华来沪城之前,胸有成竹的认为考察结束回羊城,至少还要准备三两个月整装待发,所以她有充裕的时间安排好买房事宜,然后了无牵挂的过来沪城。

  结果在考察期间,他们跟踩了狗屎运一样,发现沪城最大的商场内一间店铺在重新招商。

  为什么说是狗屎运呢?因为作为沪城最繁华的、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商场,不仅沪城人自己爱去里面逛,外地来沪城出差或游玩的人,不去金阳广场转一圈,买点东西,也不好意思回去说自己去过国际大都市。

  商场每天要接纳数万顾客,商户自然跟着受益,有些商家经营得好,完全是日进斗金,所以只有外面的商家想进驻,里面的商户还没几个想出去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商家要撤出,恐怕消息还没传出来,就该让消息灵通的人拿走了。

  郁白文和许昕华初来乍到,虽然看见金阳广场的繁华很是心动,却也没有把它当目标,他们的目标还在新建的那几个商场,还有两个马上要完工的商场间徘徊。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盯着商场,许昕华和郁白文也商量过,他们进军沪城,用的还是当初在东省的模式,先开店,打响名气,再把公司搬过来,大力发展加盟商。

  而在沪城开店,跟在羊城时又有些不同。沪城人眼光高,人家作为全国唯一的国际大都市,也有骄傲的资本,有些沪城人连首都也未必看得上,更别提其他“乡下”地方,受这个大环境影响,许昕华他们想打开沪城的局面,得先把自己包装一下。

  提升逼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的,说起来也有点心塞,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环境不甚明朗,外商想进来投资也没敢大刀阔斧,大家都在试探,那个时候,大家一致认为中外合资,共同创办企业最保险。

  那个时候进入内地投资的外商,以港岛地区居多,东省与港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羊城也由此成为最受外商欢迎的城市。

  如果要投资,选择已经有了个人产业的合伙人注资,肯定比其他方式更省时省力,并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

  郁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下海,很快办起了服装厂,毫不夸张的说,外商最喜欢的就是他这种白手起家,有一定能力,然后因为资金问题限制了产业发展的合伙人。

  有次许昕华在郁家吃饭,郁父说起这个,一脸笑容的讲当年招商办的人为了劝他接受注资,平均每个月来他家做一次客,结果他没答应,那人就把他妹妹给拐走了。

  不过办事员变成了亲妹夫,郁父依然没有接受投资,但是当年接受了注资,一个个变成政府宠儿的同行们,却也不过风光一时,外商捞够了钱,随着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就不再合作了,他们自己创办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不过是过墙梯罢了。

  反倒是郁父这块“又硬又臭”的石头,这么多年屹立不倒,近两年转型,俨然又要成为羊城本土企业的领头羊,为羊城政府“扶持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两手抓”政绩报告上有力的证明。

  许昕华一开始并不知道欣荣有这么多经历,但她选择跟郁家长期合作,有一个原因就是欣荣没有那么多复杂背景。

  也许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以“外”为荣,本土企业很难得到重视和优惠政策,其实许昕华能够理解,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光凭本土企业,根本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需求。

  说白了都是因为穷,没有钱,做不了基建,没钱扶持民生,百姓生活贫苦,没钱进行科研和军事建设,国家和人民没有安全感,国际上发生一点动荡便全国惶恐。而外商是来干嘛的?他们来赚钱,也给政府送钱,创办实体企业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养活一大批吃不饱饭的百姓,政府和百姓能不欢迎吗?

  所以,基于现在的环境,许昕华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崇洋媚外”,只是她又不能不去想几十年后的国家。

  上辈子的生活环境,许昕华是幸福并满足的,以前没有参照物她都觉得满足,现在拿当下的生活条件做对比,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只是生活幸福的同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举个例子,许昕华两辈子都是爱美人士,上辈子工作之余上网消遣,最喜欢看各种美妆视频,有一天她看到一个美妆博主因为发现了好用的国产美妆,居然感动到哭了,那天许昕华看着自己满满当当的化妆台,里面有贵的,也有很便宜的产品,却没有一件是国产的,她当时就沉默了。

  服装也一样,明明遍地是工厂,一家网红店铺每年的营业额上亿,却没有一个真正拿得出手的国产品牌,全世界都在提倡自主设计,自己的国人忙着各种山寨模仿;还有些明明是本国的创办人,非要去国外买条生产线,包装一下变成“外国品牌”,然后再运回国内倾销,甚至还有的直接就“出口转内销”。

  许昕华上辈子其实也是随波逐流的一员,现在却希望能做一些改变,即使只能改变百十个人。

  但是知道却什么都不做,就等于推波助澜了。

  许昕华和郁父的理念相同,包括郁白文也一样,所以大家才能达成合作。但现在他们坚持的东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欣荣要是能沾上一点国外背景,再改一个洋气的英文名,稍稍宣传一下,就能变成令人追捧的“国际大牌”,说不定连金阳广场都会主动邀请他们入驻,以此提升商场逼格。

  更何况眼光极高的沪城人?可惜不管许昕华还是郁白文,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宁愿发展慢一点,也不想去借这种光。

  不想挂羊头卖狗肉,那就只能装逼了,做出一副财大气粗、资本雄厚的样子,一上来就进驻各家商场,靠砸钱刷起来的逼格也算逼格嘛,应该也能唬住人。

  所以许昕华一行人到了沪城,便在各家商场转悠,去金阳广场只是临时起意,存着“取经”的想法,结果到了商场就发现有店面急着转让,而且正好是服装店。

  这个时候,国人其实还没多少名牌意识,大概是因为生活还没有完全满足温饱,只有脱离了温饱线,衣食无忧,才会有更高的追求,物美价廉的国产服饰,才是大多数国人现在的选择。

  有需求才有市场,上辈子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国际品牌,现在基本上还没有进入大陆市场,金阳广场因为投资人是外商,通过投资人的牵桥搭线,商场才能引进几家国际品牌,所以它成了全国闻名的商场。但现在有了个缺口,再想引进国际品牌,就没那么容易了。

  国内倒是也有服装品牌,大多是像欣荣这样有自己的生产线,由于成本低了,定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这些“品牌”能开家店铺独立经营,就算很不错了,金阳广场堪称天价的租金,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于是,如金阳广场这样的高端商场,一时也束手无策了,他们急着把铺位租出去,许昕华一行人听到消息也跃跃欲试,两方一拍即合,当场就签下合同了。

  生意不等人,许昕华考察结束就没时间回羊城,直接留在沪城准备开张事宜,沪城人手太少,只能她亲自盯着。

  郁白文则匆匆回羊城“招兵点将”了。

  许昕华在沪城一留,两三个月就过去了。金阳广场租金不菲,对欣荣来说却不算什么,所以许昕华除了盯着金阳广场的进度,同时也还在跟其他商场接触,比如上辈子她都听过的城东商场,下个月才建成,商铺可租可卖,现在买还有很大的优惠力度。许昕华跟郁白文打了几个电话,钱到帐后就以公司的名义在城东商场买了间店铺——她现在还没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在沪城的银行贷到款,就只能为公司谋福利了。

  郁白文同意买店铺,则是因为跟他说,公司在沪城有了房产,以后抵押贷款之类的都方便,毕竟他们在这边没有熟人,有固定资产就好办一点了。

  城东商场的店铺买下来,开张还要等它建成以后,而金阳广场却是试营业便赚了个满体钵。

  顾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都以为金阳广场内所有区域、每个铺位都是无数有钱人抢着要,最后能进驻的都是有钱还有背景的商家。因此,欣荣落户金阳广场,刷逼格的任务就完成一半了,另一半则靠许昕华各种超前的宣传手段,耳目一新的营销策略,以及紧急从各店调过来的销售团队。

  这批店员大都是许昕华亲自带出来的销售精英,严格按照许昕华的要求——其实她上辈子逛各种街总结的经验,不管买不买,先把顾客忽悠进试衣间,进了试衣间就让她们多试几件,空的时候就让店里人一起夸她们好看,忙的时候就要让顾客知道她们多么多么受欢迎。

  就是靠着这些“超前”的套路,试营业那几天的业绩,就完成了他们半个月的营业目标——目标本来就是往高了定的,还能超前完成,足以见得沪城人们的消费能力。

  因为这个惊喜,本来打算新店走上正轨,就回羊城一趟的许昕华,再一次停下了脚步,她跟郁白文都想趁热打铁,等不到城东商场开业了,许昕华迅速在沪城商业街找了家两层的店面,沪城的第二家分店也准备开业了。

  三月三十一号,也是星期天,不仅大部分单位放假休息,还是很多人的工资日,欣荣女装一般都是在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上新款。

  沪城和羊城气候不一样,这边季节分明,所以要分开上新,这个时候羊城已经上了夏季裙装,沪城才开始上单衣。

  在这个日子,店里肯定忙上加忙,对于跟摇钱树差不多的金阳广场分店,许昕华也重视得很,打算哪也不去,今天就在商场坐镇了。

  刚洗漱完,门铃就响了,许昕华打开门,穿着职业套装的年轻丽人一手拎着公文包,另一只手扬着保温盒冲她笑:“许总,今天轮到秀玉煮饭,她熬的蔬菜粥,给你留了一份,让我带过来。”

  许昕华在沪城也是自己租房,为了互相照应,就跟员工们租在同一个小区,不过她们是套房,她一个人住,便租了套单身公寓。

  这应该是国内最早期的单身公寓了,建的时候应该更多考虑了实用性,厨房卫生间和客厅都是隔开的,可惜开发商用心设计的厨房,许昕华一次都没用上,有时候还嫌它占用了公共面积。

  许昕华接过保温盒,没有客套就让人进屋了,“不用每次都给我带饭,回去还要洗东西,有这时间我在楼下都吃完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你变成万人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