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爷我要把官做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陈虹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78 KB   上传时间:2018-06-03 17:28:12

  进了屋里,刘老大道:“老三,你先缓口气,慢慢说,说清楚。”

  刘老三喘匀气,把去县衙的事一说。

  刘父苍老的双眼,盯着刘老三,问:“你确定没听错?这事儿要是错了,那我们刘家就是一个笑话。”

  刘老三道:“千真万确。”

  闻言,刘父脸上并没有丁点欢喜,他是怕了,万一是衙役哄老三的呢?早上村里人看笑话一样的眼神剌得他心尖一抽一抽的,他怕再来一次,他没那个脸出门。

  刘老大估摸着爹的心思,道:“爹,要不请五叔跟着一起去看看。”五叔是他们刘氏族长又是里正,跟衙门里的人也有些交情。

  刘父点头同意,亲自去了一趟刘里正家,原想着次日再去。那想刘里正比他这个当爹的还性急,赶了牛车急吼吼地往县城赶去。

  天黑后,刘父满面红光地回到家。让刘母杀鸡待客,留刘里正吃饭。刘里正喝着酒大着舌头直嘟囔,刘父养了个好儿子,有出息。

  庄户人家有个响动,四邻皆听得见,何况刘家并没有遮掩。隔日,村里的人你提一把菜,她拿几个鸡蛋,齐齐上刘家来贺喜。热闹一天后,晚上躺在床上,刘母担忧道:“老头子,你说老二不会记恨我们吧?”

  刘父拍着床板,“他敢,我是他老子。”

  刘母道:“敢不敢不说,心里怨不怨恨又是另一回事。他要是对我们只是面子情,里子全无,你能咋办?”

  刘父的眉头打起结,儿子长大又分了家,他还未必能摆得起父亲的架子。

  刘母又道:“要是老二连面子情也不顾,你能咋办?村里人还得骂我们一声活该。当初我们怕他读书败了家,差不多是把他撵出家门的,让他自生自灭的。”

  刘父瞅了她一眼,“不是分了他田地和房子的吗?”

  刘母嗤地一声,“就二亩田还不是好田,房子是老房子不挡风不遮雨。”

  刘父可不认为自己有错,吹胡子瞪眼睛,“这怎么能怪我们,家里就这么个光景,总不能为了他读书,大家不吃不喝吧。”

  “那老二有出息了,你能跟着享福?”刘母哼道。

  刘父不至眉头打结,连额头上的皱纹也打了一层又一层的结,想着儿子有出息,他这个老子享不到福,心里就难受,嘴上却道:“老二不是那样的人,他孝顺着呢。”

  “孝顺?我们把他赶出来有将近十年了,这十年我们都没管过他,你又不愿意见他,除了过年,他甚时来过,过年来时也是躲在人后面。如今他长的啥样,你说得出来吗?”

  “那你呢?你说得出来吗?”刘父瞪着刘母。

  刘母让他噎得说不出话来,有些气恼,不想理他,但想着嫂子白天说的话,又打迭起精神,“既然当初没给他娶上媳妇,如今我们补上不就成了。”

  刘父闻言,眉结松开,笑了一声,“这是你们婆娘的事,你先把人挑出来,等他回来看看谁合适就成亲。”

  刘母一根手指头戳了戳刘父,嗔道:“咋这么憨呢,娶媳妇那能他说了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拿主意就好。”

  刘父脸上有些犹豫,“老三大了,让他自己挑个吧,要过一辈子哩。”

  刘母变了脸,嘴角撇得老长,“就怕他回来挑个寡妇。”

  刘父大吃一惊,整个人坐起来,“寡妇?”

  刘母点了点头,“刘芦家的那个寡妇把我们老三勾得神魂颠倒,要不这么多年,老三也不会不成亲。”

  刘芦几十年前就去死了,留下媳妇和二个儿子,一个是半大的小子,另一个尚在蹒跚走路。刘芦家的含辛茹苦养大一双儿子,不想长子刚成亲没多久就得急病去了。她恨死了媳妇木氏,恨她克夫,是个丧门星,原打算把她撵回娘家。不知谁多了一句嘴,刘芦家改了主意,硬是不放木氏归家,留她在刘家做牛做马养活她和小儿子。好不容易小叔成了亲,木氏以为可以歇口气,不曾想上自婆婆下至小侄儿俱拿她当外人,有好吃好喝的都背着她吃喝,重活累活也落不下她。

  刘父想了一回,道一句,“也是个可怜的。”

  “可怜啥?她就是个克夫命,该做牛做马抵了人家儿子。”刘母雌虎发威,手指指着刘父面前“你不会想着让她进我们刘家的门吧?”

  刘父拍开刘母的手指头,“瞎扯啥呢,我们老二可是个读书人,童生老爷,那能让他娶个寡妇呢。”

  刘母脸上一愣,想着嫂子说的人原也是个寡妇,心里发虚,脸上就露了痕迹,让刘父看出来,冷笑道:“怪道你今晚说了一车的话,原来是有了打算。我不管你找谁,反正寡妇不能娶进我们刘家的门,你看着办。还有你那嫂子的话少听,她就是人精,那有好处那有她。”

  刘母利索,忙活了好些日子,趁着刘鹏归家前,娘家嫂子做媒给他定下一个姑娘,年龄也不大,才十八岁,据说颇有些家底,嫁妆也丰厚。

  当天,村尾的刘芦家的把大儿媳妇打了一顿,“天生下贱胚子,让你勾引人?也不打量一下你那鬼样子,克夫命。别说人家这会有出息,就算没出息,这么些年也没说来娶你。”

  刘芦家的二媳妇在屋里撇了嘴,“没用的东西,还以为她把人勾得住,好歹能让我们沾沾光。”一边说一边收出一盆衣服端到门口,喊了一声,“大嫂,没啥事,把这些衣服去洗了吧。”

  一个穿着灰扑扑衣服的女人出了屋门,目光呆滞地端起衣服往河边去。

  “翠娘。”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第二十一章

  放榜那日,周中和刘鹏如往常一般,恍若不知今日放榜。

  客栈掌柜看着他俩,急道:“哎哟,两位童生老爷,前面放榜都有一刻钟了。”

  周中笑道:“不急,不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急不来。”

  掌柜大摇其头。

  周中和刘鹏走到贡院放榜处,榜单周围挤着一圈又一圈的人群,有人发疯似的高兴大叫,有人痛哭流涕,不顾颜面地跌坐于地。让周中颇是感慨了一番,这就是功名利禄,这就是名利场,中了,踏入仕子阶层,自此以后高人一等,可见官不跪,可免税,可免差役。

  人群渐渐散去,周中和刘鹏慢慢上前,目光从上扫到下。刘鹏眼利,一眼看到周中的名字,在第十名,高兴地大叫一声,“周兄,你中了,第十名,正好是禀生。”

  每年科考前十名皆是禀生,即朝廷每年会发一两银子。

  周中心中甚是高兴,了了原身的心愿,面上却故作平静,抚了一下胡须,顺便又揪下几根,“不错,刚好赶上尾巴。”又催促道:“赶紧看看你的。”

  来来回回扫了好几下,又一个个的看过去,却没见刘鹏的名字,周中叹息,连自己高兴的心情也淡了几分。

  刘鹏却知自己能中童生已是侥幸,又心胸阔朗,很是为周中高兴,“周兄,我们今晚去喝一盅庆贺庆贺。”

  周中见刘鹏神色未曾有丁点勉强,也高兴地道:“好好,我们回去喝一盅。”

  “周兄,你总算笑了,看你刚才那样还以为你未中呢。”刘鹏打趣道。

  周中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才不要像范进一样得了失心疯。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啥没见过,怎能让一个区区秀才就失了态,不想当晚就打了脸。

  王俊才和刘向东也中了秀才,两人来找周中,一同恭喜周中。于是当晚,四人让客栈备了一坐席面,摆在后院厨房前。几盅酒下了肚,周中举着酒杯挨着和人敬酒,“来,干,我中了秀才,我是秀才老爷了,我厉害吧?我特厉害……也不想想我是谁,还能中不了一个秀才……”

  四个人当中,只有刘鹏一直保持清醒,其余三人,又唱又跳,让刘鹏笑得肚子都痛了。后来让厨房弄了醒酒汤一人灌了一碗才好。

  次日醒来,三人坚决不承认有其事,都说刘鹏发梦。

  周中因是秀才还需上门见过拜见知府和学政大人,刘鹏就先回去。正好刘鹏归心似箭,他中了童生,可以去履行自己心中的诺言。

  他走小路进到村尾,扔下包袱,就往河边走去,这个时辰正是翠娘洗衣服的时候。

  见着前面熟悉的背影,他不禁深情的喊了一声,“翠娘。”

  翠娘身子僵了一下,随后肩膀抖动的厉害。

  刘鹏绕到前面,欲伸手拭去她眼角的泪珠,又怕唐突,伸出去的双手生生转了个弯,拿过她怀里的木盆,道:“我找人上你家提亲去。”

  小声的咽哽遂变成嚎啕大哭,刘鹏慌了手脚,“你不愿意?”

  嚎啕的哭声一顿,紧接着又是一阵接一阵的抽泣。

  刘鹏垂下头,半晌闷出一声,“你要不是乐意,那就算了。”

  翠娘睁开模糊的双眼,悲伤的声音,“你娘给你定了一门亲事。”

  “啥?”刘鹏抬起的脚收了回来,急忙问道:“怎么会事?”

  粗粗地问过,刘鹏留下一句话匆匆走了,“我定会上门提亲迎你过门。”

  回到家里,刘鹏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往村里面走去。一路上他想了许多,自把他分出来后,爹娘再没为他操过心。前几年,村里人曾打趣过刘母,该给他娶个媳妇,他一个大老爷们,自个儿洗衣做饭不像话。那时,他清楚地记得他娘说他是分了家的,让他自个儿娶媳妇,他们不管。可如今就因为他中了童生,立马给他定了亲。他心中没由来的有些难受,势利,人之常情,只是他没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

  一路走来,村子里的人都热情地打着招呼,年幼的唤叔叔,年长的叫一声童生老爷。走到刘家院门,刘鹏的脸都快笑僵了。

  刘母急步迎了出来,脸上堆满了笑,刘父咳咳几声,站在一边让他进屋,哥哥嫂嫂弟弟弟媳,侄儿侄女,一个个脸上挂满了脸,笑得比过年的时候还欢畅。刘鹏却觉得莫名的生疏,近在眼前的亲人好似隔着层纱,看不清。

  刘父发话,“围着老二作啥?该干嘛干嘛,老婆子你去弄一桌好菜,让我们爷俩好好喝一盅。”

  刘母领着儿媳妇去准备饭菜,刘父又赶走两个儿子,瞧着刘鹏嘿嘿地直笑,笑了半晌方道:“老二,你有出息,给我们刘家挣了脸面。”

  “他们都说我养了一个好儿子哩,前几日,你六叔祖家办喜酒,请我坐的上席。”

  “……”

  刘父唠唠叨叨地说了许多话,刘鹏神色恍惚,他不曾记得爹能有这么多的话对他说。在他记忆里,爹总是沉默寡言,对着他常年是一张黑脸和一句话:别瞎折腾,读什么书,我们庄户人家没有那命。

  忽地,刘鹏想起在离开府城前,周中跟他说的话。一句一词恰好切中他如今的心情,趋炎附势人之常情,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何况眼前这是生他养他的父亲,虽然父亲没能像周中的父母那般支持他,可也没让他饿死。难道他想要家里为了他读书倾家荡产?不,那绝不是他本意,只是他心中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蔓延。

  “老二啊,你娘给你定了一门亲事,是个十八岁的姑娘,家里是地主,有不少田地,家里也舍得陪嫁,说是至少给一百两银子的嫁妆。”

  刘父伸出一根手指头在刘鹏面前晃了晃,“儿子啊,还是你有出息,我们刘家把底掏光了都没有一百两银子,你考个童生,娶个媳妇都有一百两的嫁妆。我打算让你几个侄儿都读书,让他们都考童生,考秀才,娶有上百两嫁妆的媳妇,我们刘家就兴旺发达了。”刘父越说越兴奋,巴掌啪啪地拍在大腿上。

  刘鹏有一霎那不认得眼前的人是他那个记忆中憨厚的父亲。

  呆愣中,刘父的手伸了过来,不满道:“你发什么呆啊?”想到眼前的儿子是童生了,刘父的不满化为温和,“你看什么时候把亲事给办了?”

  刘鹏敛了心神,想了一下说词,方道:“爹,童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只能说是可以坐馆,可以开私熟当个蒙学的夫子。除此之外,并不能像秀才那样免税免差役。”

  刘父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你是不是怨我当初没有支持你读书?”

  “没有。”刘鹏干脆利落的回答。

  刘父脸色才好看些,再想一下,道:“那你加把劲再考个秀才回来,这次爹定支持你。”

  刘鹏笑笑,“爹,我是说我的亲事。对方正值妙龄,家境又富裕,凭什么会嫁给我一个三十出头又长得老成的人?”

  刘父抬眼看了眼儿子,心里琢磨起来,对方到底图啥?

  刘鹏又道:“怕是对方有啥问题吧。”

  刘父心似鼓捶,想到他舅母的为人,慌了神,赶紧朝门外唤了一声,“老大,赶紧把你舅母请过来。”说完,又叫进刘母,问问她嫂子如何跟她说的。

  刘母这些日子没受听村里人的好话,听了这话奇道:“老二你一个童生老爷还不知其中玄机?我们村子除了那个七老八十的夫子,还有谁是童生老爷?你一天学都没有上过,都能考中童生,指不定你明年都能考中进士当官老爷,那财主是看你有大好的前程,趁早把女儿嫁过来,想着放长线钓大鱼呢。”

  听了这话,刘父也松了口气,看着刘鹏,“看来你娘说的对。”

  刘鹏淡淡地道:“这不是娘说的,是舅母说的。”

  “是啊,是你舅母这样说的。”刘母深为有个精明的嫂子得意,“还不是你舅母想着你是她亲侄儿,费了苦心给你搜摸这么一户好人家,有了这么大笔嫁妆,你以后那愁吃愁穿。”

  正好许舅母到了,听了这话,张嘴就来,“鹏哥儿,为了给你说门好亲,舅母可跑断了腿,记得成亲时要多敬舅母几怀。”

  刘母接了话,“老二啊,之前是爹娘没想到。还是你舅母记挂着你,想着你三十几的人了连个媳妇没有,费了好些力气给你说了门好亲事……”

  刘父瞪了刘母一眼,那有这么蠢的人为了给娘家表功踩自己。他打断媳妇的话,“他舅母快坐。”

  刘母讪笑一声,招呼许舅母坐。

  刘鹏起身给许舅母端茶,又给刘父刘母呈上茶。

  许舅母笑道:“我们鹏哥儿做了童生老爷还是这么孝顺。”

  刘鹏笑了:“既然是舅母做的媒,那女方什么样子什么情况,舅母一清二楚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爷我要把官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