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人生(快穿)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两看相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8 KB   上传时间:2018-06-07 18:43:47

  这老天爷是不是也太不公平了, 若是那些落第的又或者是排在他后面的考子, 得知他只学了三个月的事实,会不会气得呕血三升。

  两人正兴奋的不行,刚好后面却走来一个十分吊儿郎当的少年,别个看榜早就都退散了,他才姗姗来迟,也不急着看榜单, 而是朝着叶长青这个熟悉的少年走来,打着他那双招人的桃花眼,反复盯着叶长青瞧了瞧才笑呵呵的道:

  “哟,这不是我们穿嫩红裤衩的武举人么?怎么样?脸色这么难看?落第了?”

  叶长青的脸色之所以这么难看,主要是这人的眼神让他感觉很不舒服,赤裸裸的,一看就是个纨绔之弟,也不知道怎么考中举人的。

  叶长青本不欲多和他废话,打算转身走人,然而身旁还围了一些失意的考子,明显有点愤世嫉俗,听到那纨绔公子的话,也跟着起哄道:

  “当然是没过了,要是他这个喜欢穿红裤衩的习武粗人都能过,那我们这些没过的都可以去死了。”

  又是嫩红裤衩,叶长青现在听到这个词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每次听到他们问来,他都忍不住去回忆今早起床穿的什么裤衩,简直不胜其烦。

  忍不了了,叶长青就看着面前罪魁祸首纨绔公子,强行挤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礼数周道的作揖道:

  “在下叶长青,敢问贤弟尊姓大名,我也好帮你看看上面有没有你的名字?”说完,叶长青还挑衅似的看着他。

  “什么?叶长青?那不是榜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吗?”那纨绔公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还纳闷着他看起来也不小啊,这嫩红裤衩怎么管他喊贤弟呢,咋不是兄台呢,难道是那个嫩红裤衩擦脂抹粉了才使得自己看起来比较小。

  然而旁边的考子都是看过榜单的,不说上面所有人的名字都能记住,但是第一名叶长青的名字还是深深刻在了心里的。

  那纨绔公子听到了周围纷纷攘攘的议论声,也是一顿惊讶,连忙就闪到了榜单前面,去看叶长青究竟是何许人也,直到榜单上面那第一排第一个闪闪发亮的叶长青三个大字,才终于慢半拍的反应过来。

  “你,你,你竟然是第一名会元,太厉害了,哥哥佩服你!”那纨绔子一回头就朝叶长青这边看来说道,然而刚才还躇在那里芝兰玉树的少年,早已不见了转身离开,只留了一个清瘦的背影给他。

  “啊,那个嫩红裤衩你等等我,我还要找你请教学问呢。”纨绔公子还在后面追着喊道。

  他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在喊,那一声“嫩红裤衩”在礼部南墙边空旷的场地上,显得尤其大声,就连旁边吃瓜的群众也默默问道“嫩红裤衩怎么走了?”

  因为有了那纨绔子响亮的一声吼,叶长青这个唯一以嫩红裤衩武举人身份参加考试举子,却一举越过了所有的文举子,成为了会试的第一名的事,很快就在京里传散开来了。

  所以等到了三月二十日殿试的时候,叶长青和三百名贡士顶着春风进了皇宫,来到太和殿的东西阁阶下,接受这中进士点翰林的最后一步检阅。

  叶长青是第一名,所以他和会试的前三名会走在第一排,只是他这样胸怀坦荡的走着,时不时还回忆着前世踏进这太和殿的情景,然而身边的第二名、第三名贡士却不知为何,那好奇探究的目光老是往他身上瞟。

  叶长青就微微颌首礼貌的对他们笑笑,不再管众人的视线,跟着领路的礼部官员往前走。

  同上一世界一样,历朝历代殿试的考题只有一道策论题,考生需在一日之内完成,皇帝会派太子或者自己亲自去检阅,而殿试的座位顺序又是按照名次来排列的,所以已经入座在最前面的叶长青很快就发现文帝本人没有来,站在他们身前的是一个文弱儒雅的少年。

  早就听说太子殿下脾气最是温和,气质温润,此时一见,叶长青大概也就明白了那位必定是太子殿下了,看来今日圣上是来不了了。

  不一会儿试卷就发了下来,叶长青也没有心神去打量旁的了,看见考试的试题只有一道,居然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万年枝上天平雀”。

  叶长青静静的看着这道题,圣上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如今本就江山动荡,四面都有敌人,然而圣上不出一些问策之类的时事考题,而出了这么一道莫名其妙的考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叶长青反复读了七八遍也没有意会到别的什么意思,怎么看这句话都只有一个意思啊,就是:“你们快来夸夸朕吧,快来为朕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叶长青对着试卷沉默了许久,终是叹了一口气,看来圣上他老人家确实是老了,这是要在临老的最后时日里,求一波百姓爱戴、文人歌颂、天下太平的药丸了。

  好吧,如果他老人家需要这样的太平,叶长青也能写得出来,于是他收起了心中正义的疙瘩,开始用作赋的态度来写这篇策论,尽可能的辞藻华丽,情感真挚,让圣上他老人家感受到他浓浓的崇拜之情。

  上一世在翰林院待了一辈子,诗词歌赋也算是陪他度过了那段舒适的时光,因此现在写起这篇策论来,叶长青可谓是得心应手,正当他写得洋洋洒洒,收不住笔的时候,却发现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个人影,映在他字迹秀美的试卷上。

  然而他却不敢抬起头,这个时候能出现在他身边的人都不是简单的人,不是他想看就能看的,如果他随意抬起头都有可能给人一种轻浮、不稳重的感觉,因此他一直默默的写着自己的试卷,然而通过空气传来的源源不断的呼吸声,他似乎能感受到身边之人喜悦兴奋的心情。

  叶长青一直不受干扰,认认真真的写着自己的试卷,直到身边的这道影子走远了,他才敢微微抬起头,用余光看向那个背影,然而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道明黄色,不是刚才太子穿的那身衣裳,那么这个站在他旁边看了很久的人,赫然就是当今圣上了。

  想到这里,叶长青不禁有点想笑了,估计圣上看了他写的这些情真意切的褒奖的话,此时心里一定乐开了花吧,要不然也不会站着看了那么久了。

  他忍不住又看了那明黄色一眼,发现圣上这个人不知道是怪呢,还是懒呢,来了一趟也没有像别的帝王那样,起码要把前十名的考子做的试卷都意思意思的看一下吧,然而他没有,他除了在叶长青的面前停留的有点久了,就晃了晃有点虚胖的身体,准备闪人了。

  只是在临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和身边跟着的人调侃道:“居淮,朕原以为你作的青词已经是天下无人能及了,今日这一遭倒是让我明白了,这也未必!”

  那跟在他身边的青年公子也是配合诧异道:“呃?竟然还有比我写的更好的人,不知这人是殿试中的哪位贡士?”

  叶长青刚听到这里,圣上和那少年的身影就消失在了殿角,再听不清他们讲了什么,然而让叶长青久久回不过神来的,却是那青年公子熟悉的声音,那分明就是那个爱炫扇子的公子,他说他们还会再见的,果然不假,他们竟然真的相逢在了京城,而且还是皇宫。

  都说文帝身边有一妖道,还有一擅作青词颇会讨圣上欢心的少年探花郎,就是不知他是那妖道还是那探花郎?

 

第81章 傻子33

  只是那公子不但喜欢摇扇子,还喜欢逛青楼, 如果是妖道的话应该没有逛青楼的癖好, 那他就应该是是三年前殿试的探花郎了。

  叶长青收回视线, 摇了摇头, 眼前有点虚妄,没想到这个相貌堂堂的探花郎,不只是有逛青楼的癖好,还是个写青词媚上的人,他怎么都不能把他和在青州城见到的那个谋略无双的少年重合在一起。

  所谓青词又叫绿章,字面意思是用朱红色笔墨在青藤纸上写字,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 以极其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 翰林院还专门制有《道门青词例》, 规定了青词的体例。

  文帝迷恋玄修,是以青词写得好的官员,不管其出身还是资历,更容易受到他的青睐和宠爱, 所以这个摇扇少年才能以弱冠之龄跨过其它内阁大臣, 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如今的朝廷不但是四面楚歌,外族盘亘在一旁,蠢蠢欲动,而主宰天下的帝王却沉迷于炼丹制药,这个已历三百年的王朝将会走到哪里,他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官员, 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叶长青重新拿起笔继续着对这个不着调的帝王的歌功颂德,却不知为何再无刚才盛情夸赞的心境,握笔的手也迟迟不能落笔。

  他挥挥脑海的思绪,强自镇定下来逼迫自己完成了这篇策论,直到钟声响起了后,才交了卷子出了太和殿。

  三百名贡士就像来时一样依次排列队形出了宫门,气势雄伟的朱漆宫门缓缓闭合,所有的贡士们才敢缓缓的吐出气来,纷纷与左右道:“今年的殿试试题大概是本朝以来最简单的了。”

  众贡士们也跟着附和,然而叶长青却只是无声的笑了笑,简单吗?拍马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古往今来因为将马屁拍到马腿而丢掉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

  叶长青晃晃视线看了看旁边的第二名、第三名,这第二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留着美髯须的大叔、第三名倒是和他差不多也是一个长相俊秀的年轻公子,只是他们二人都出自清流望,听到其它贡士的讨论声,并没有多话,同大家礼貌道别后就上了自家的马车。

  叶长青回到家里,先饱餐了一顿,虽然他们都已经是贡士了,都是朝廷的高级储备人才了,然而殿试的时候午饭也只有两个馒头,因此叶长青是饿着肚子作完了策论的。

  只是才第二日,叶长青就发现他的一句预言竟然成了真,殿试的成绩还没有出来,就先有一个考子因为所做的策论夸奖文帝修仙有道,不出几日就会飞升成天神云帝,那个考子原本是要褒奖文帝雄才伟略的,然而他忘记了文帝和云帝都有一样的经历,那就是弑父杀兄,这几年朝廷反对文帝的声音此起彼伏,所以文帝在看到这篇策论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贡士在讽刺他的皇位来得不正统。

  当时就命令人捉拿了这名贡士推到午门斩首了,那贡士的家人也一并跟着流放千里。

  悲乎哀哉,几代人历经千辛,耗费了多少资源才培养了这么一个贡士,再过几天就要成为进士当官的人,却在差一点踏入龙门的时候一脚踩空,跌入万丈深渊,累及自己的性命不说,还带着整个家族跟着倒塌了。

  这就是皇权,自古伴君如伴虎,想要成为天子近臣岂是那么容易的,不知道那个摇扇探花,是否真是像他表面看起来的那么轻松自如,还是已是殚精竭虑。

  因为参加一场殿试,却死了一名进士,这在京城很快就形成了轩然大波,所有参加殿试的考子纷纷担心,自己所做的策论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惹恼了文帝,会不会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然而正在上书房的文帝却一点都没有感受到贡士们们的提心吊胆,小太监奉上国师刚刚练好的,用精巧小木匣装着的猩红色仙丹,他悠闲的接过就吞服下去,然后才慢慢品了一口茶。

  兵部尚书杨永昌就一直候在一侧,平静的看着文帝吞服了那粒妖艳仙丹,心里一百分的唾弃,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圣上,这就是此次殿试前十名的试卷,还请陛下定夺。”

  文帝刚吞服了仙丹正在享受呢,懒洋洋的靠在龙椅上,闭着眼随口道:

  “朕看你选出来的应该都不错,这样吧,你拟个名次出来,我等下看看就好。”

  杨永昌早已料到是这种结果,也是特地选的圣上服食仙丹的这个时辰才过来的,这些人的名次排列,他心中早有成算,但却不得不知会圣上一声,更何况他还有一事不能定夺,故而又道:

  “为圣上分忧是臣的本分,然而臣愚笨有一事不明,还请圣上定夺。”

  “说吧。”文帝此时已经有点不耐烦了,然而面前的是兵部尚书,他还有很多事要依仗他呢,因此也不敢太给脸色了。

  “就是今科唯一一个以武举人身份参加会试,还考了会试第一名的叶长青,此次殿试他的答卷依旧独领风骚,最是优秀…..”

  杨永昌的话还没说完,文帝就已经乐了起来,连忙招手道:“就是那个嫩红裤衩的小子啊,快把他的答卷给我看看,朕要点他做探花。”

  文帝的话一出口,杨永昌的脸色虽然没什么变化,但是心里已经有点微妙了,叶长青这个允文允武的学子,听说他乡试的时候就是个解元,且天生神力,这样的人才在整个大顺朝都是不多见的,而且还是他的门生,更何况在歌颂当今圣上的这篇策论中前面虽有点褒奖,后面可是写得相当理智克制,不失为一个有骨气的臣子所为,他是有意要提他当状元的,然而圣上的话已经出口了,他只得乖乖呈上了试卷。

  谁知道文帝刚接过试卷还没打开,又是停顿惊呼了一声道:

  “对了,朕差点忘了,上次殿试的时候朕溜过去看了下,有个学子作的策论相当优美,朕觉得他作青词也不会差,把他的卷子也找出来朕看看,朕要点他做状元。”

  杨永昌的脸色再也忍不住的变了变,终是上前一步启禀道:

  “臣认为叶长青的名字寓意很好,长青不就是寓指我们大顺朝万世长青,圣上寿辰不衰,洪福齐天么,圣上如若点他做状元岂不是正应了他的名字,又或者他这次还能中个武状元,那时他可就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文武状,这又是圣上您治国有方,天下清平,几千年才会出这样一个人才啊!”

  听了杨永昌的这番话,文帝也是一阵恍然大悟,隐有意动,然后手指还是不听指唤的打开了那份试卷,只刚看了第一行字,后面的看都没看,就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原来上次那个学子就是他啊,真想不出他穿嫩红裤衩的样子,正好,他也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朕就按照你说的,点他做状元了。”

  文帝表态了,原本应该放下心来的杨永昌却又有了新的忧愁,这好不容易出现的文武全才的学子,他早就想拉到他们兵部来的人,不会到时候被这个糊涂的皇帝拐到去作青词吧,三年前那个好好的探花郎就是这样被毁的。

  “圣上英明,只是若是点他做状元了,五日后的传胪大典又该授什么官职?半月后他还要参加武会试的,若按照惯例授翰林院修撰似有不妥?”

  “啊,这样啊,朕还没想到会这么麻烦,当初居淮跟朕提这建议的时候,朕就该多想想的,如今倒好了,这样一个情况叫朕该怎么办?去翰林院不合适,做侍卫就更不合适了。”文帝敲了敲茶杯,眼睛忽然一亮,定定的看着杨永昌道:

  “朕看他也算是因你而成名的,不如就把他派到你们兵部去吧。”

  文帝只不过是即兴想到的一个主意,然而却正对杨永昌的心意,他当然是乐此不彼的接受了,都忘了文帝的那句“因你而成名”的调侃。

  然而当他走出上书房的时候,却忍住为叶长青这个状元叹息,本朝自古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他们刚刚几句简单的话,就将这个少年的命运从翰林院换到了兵部,也就相当于变相剥夺了他入内阁的机会。

  本来是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才学,却没想到却要比别人多失了一个机会,看吧,属于他的时代还很长,且看他的造化吧。

  文帝和兵部尚书两人私下里的一番商定,殿试的名次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两日,也就是三年月二十日的时候,叶长青等三百名贡士来到了太和殿参加传胪大典。

  今日的这最后一次放榜,将决定着这些贡士最后的名次,叶长青是否还能成为状元又或者是探花,他此时的心情说不出的复杂,他渴望考中状元来摆脱这系统一次又一次的轮回,渴望达成叶家二老的期望,让他们扬眉吐气,可当他步入太和殿看着上首空荡荡的龙椅,他同时又迷惘着以后的路,他会不会成为继那沈居淮之后的又一个青词探花,那他这样文武兼修,发奋图强,祈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还有何意义?

  他也是回去后从别的贡士那里听来,那摇扇少年名唤沈居淮。

  不一会儿阶下鸣鞭声响起,太和殿前鼓乐鸣奏,王公大臣身着朝服后在一旁,等候文帝升殿。

  鸿胪寺官员带领读卷大臣、执事官进入殿中,行三跪九叩礼,三百名贡士紧跟其后也都整整齐齐的跪了下来。

  接着奏乐停止,鸿胪寺官员在丹陛上的东边唱名,大声宣读第一甲第一名叶长青,赐进士及第。

  恍恍惚惚跟着众人跪下才起身的叶长青,第一个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心脏仿佛被什么撞击了一下似的,跳起来了,又静止了下来。

  梦想他真的实现了,然而他的心里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那么的开心,或许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当你没得到时,就觉得哪怕穷尽一生去追求也在所不惜,然后当你得到了的时候又觉得不过如此。

  叶长青由另一旁的官员领着走出队列,跪在殿中道路的左边;接着随着一声声的唱名,榜眼、探花也都出列跪在了道路的中间和右边。

  东方渐渐升起的太阳普照在他们的身上,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喜悦的脸上,这一刻之后,他们将成为天之骄子,大顺朝未来的希望,和煦的春风吹来一声又一声的钟鸣,似乎是在告诉他们:

  “奋斗吧,少年!”

  作者有话要说:  ps:所谓青词又叫绿章,字面意思是用朱红色笔墨在青藤纸上写字,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以极其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翰林院还专门制有《道门青词例》,规定了青词的体例。

  即这段释义来自百度百科。

 

第82章 傻子34

  皇帝在太和殿传胪唱名后,叶长青这个状元就带领着诸进士拜谢皇恩后, 文帝坐在上首看着状元、榜眼、探花, 还是觉得状元的颜色最好看, 他满意的看着众进士脸上诚惶诚恐对他的崇拜之情后, 最后才心情愉快的赐予这些进士簪花游街。

  所谓人生四大得意之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金榜题名时”又是最为得意,正是春花三月,连风儿都跟着得意起来, 吹动着叶长青身上的大红袍子, 叶长青头戴金花乌纱帽, 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漫步走在长安街上,接受着众人的敬仰和爱戴。

  长安街道路两旁早已围满了来看热闹的人群,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热情洋溢, 心花怒放的看着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的进士们。

  就连王大成知道今日是叶长青的好日子,丢下功课都没有复习,就早早在路边等着了,他也订不起茶楼就只能和一些平头老百姓挤在一起了,好一睹叶长青今日春风得意的风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人生(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