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空间闯六零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雪丽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7 MB   上传时间:2018-06-21 20:02:26

  “这个问题我只能和我的女朋友说,你现在还想知道吗?”周然低声诱哄。

  回答他的是两声“砰砰”的拍打声。

  周然哈哈大笑,突然一发力,就直接冲到了山顶上,说了一声“到了”,才把李蓁蓁小心地放下来。

  山顶上已经被寺庙整理成了一块平地,最外边的是一个观景台。

  李蓁蓁站在这里,纵目远眺,半山腰上面的云雾,底下低矮的丘陵,和远处开阔的海面,形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山水画,让人忍不住忘记俗世的烦恼。

  看到这里,李蓁蓁不禁心旷神怡起来。

  周然提醒说:“蓁蓁,我们要不要进去里面上香?”

  李蓁蓁回过神来,笑着说:“走,我们去找娉婷。”

  两个人果然在寺庙里面找到了陆娉婷和许泽佑,他们正跪在大雄宝殿里面,手上捏着几支香,嘴里念念有词。

  李蓁蓁不敢过去打扰,就和周然分别拿了几支香,也开始参拜起来。

  其实细说起来,李蓁蓁就和大多数华国人一样,有一点点迷信的小心思,去了庙里面总是不能免俗地要拜一拜。

  等他们在这边参拜完,学生干部就走过来说,素斋已经准备好,可以过去吃了。

  想起素斋,李蓁蓁就回忆起了一大堆好吃的。但是当她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斋堂,却发现所谓的素斋,真的很素,一点也不像后世的那些素斋。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年代的寺庙还是很淳朴的,一点也不商业化,还没有发展出后世那么多花样。

  这样的素斋,味道当然就很一般般了。

  不过,里面却有一道菜,做得非常不错,那就是山水豆腐。

  这碗山水豆腐,还是周然亲自给她拿来的,当时周然说:“蓁蓁,你尝一下山水豆腐,这是庙里的大师傅亲手磨的,用的水都是山上的泉水,味道不错,你试一试。”

  李蓁蓁吃了一口,才知道周然所说不假。这份山水豆腐,颜色是淡淡的浅黄色,表皮非常光洁,闻着就有一股清香扑鼻的豆香味,吃起来更是滑嫩,带着一股山泉水的清甜。

  “好吃吗?”周然期待地看着她。

  李蓁蓁用力地点头,说:“非常不错,咦?你怎么没有?”

  周然笑眯眯地说:“大师傅每天就做几份,这是我特意去给你要的。”

  李蓁蓁不说话,眼里却慢慢漾起笑意。

  吃过了素斋,又参观了寺庙,这群人就下山了,重新坐上中巴车,又过了1个小时左右,终于来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石壁围。

  “这里是客家围楼?”李蓁蓁惊喜地说,“我们今晚就要住在这里面吗?”

  周然点头说:“嗯,你喜欢吗?”

  “喜欢。”李蓁蓁头也不回地说。

  呈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极其壮观的建筑群落,全部都是客家围楼。但是与内地不同,这里的客家围楼,形状并不是圆形的,而是方形的,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四合院套着一个四合院。

  这些客家围楼的外墙,是用一种黄色的黏土,混合着鹅卵石夯制而成,看着就很厚实。

  此时早已经不是战争年代了,所以客家围楼的外墙上,开了十几个不大不小的窗口,外侧都用木制的栏杆围起来,上面种满了花草,看上去特别富有诗意。

  除此之外,在客家围楼的城墙顶部,又另外建造了一排梯形的玻璃暖房,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里面原木色的装潢,每一间都非常别致。

  就连大门口也增加了外墙设计,两棵茂盛的三角梅爬了上去,正开得如火如荼。

  这简直就是一个精品民宿啊!

  李蓁蓁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的,此时见猎心喜,对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非常有好感。

  她没想到,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人能够利用客家围楼,做出精品民宿的样子来。

  李蓁蓁好奇地问:“周然,这里是酒店吗?”

  周然却摇头说:“不算是,平时都有村民住在里面的,要是有人来旅游,愿意住在这里的话,村民就会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也可以赚到一点外快。”

  “哦,原来不是啊,我看这里的设计很特别,还以为……”

  “蓁蓁,你说对了一半,这里虽然不是酒店,但却是一个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他就是这个石壁围的人。我们先进去吧,待会我再跟你好好地说一说他的故事。”

  李蓁蓁跟随着周然,缓缓地走进了这栋客家围楼,已经有负责接待的主人,站在那里欢迎他们了。

  在这个男主人的身后,一个年老的阿婆正蹲在天井那里摘菜,当她把菜摘好了之后,就随手放进了身边的大瓷盆里面。

  李蓁蓁看到这个大瓷盆,顿时瞳孔一缩,正想开口说点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牵着一条小狗,正追逐着地上的一样东西,把那件东西咕噜咕噜地滚到李蓁蓁的脚边。

  她低头一看,更是大吃了一惊!

  这里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第87章 传家之宝

  那个圆滚滚的东西碰到李蓁蓁的脚, 发出一声清脆的铃铛响,终于停了下来。

  李蓁蓁低头一看, 发现这是一颗古铜色的金属球,有小皮球那么大。她弯下腰, 把这颗金属球捡起来, 并不是很重,里面应该是空心的。

  这颗金属球, 是由两个半圆形的球体组合而成的,中间用一个金属扣固定住。仔细看它的表面, 布满了镂空的团形花纹,做工非常精美。

  李蓁蓁一开始还以为它的材料是铜,但是等她仔细观察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铜, 而是银。由于氧化的作用, 才在表面产生一层古铜色的包浆。

  看到包浆上面那些坑坑洼洼的划痕,李蓁蓁的眼里闪过一丝惋惜。

  她拿着这颗球在手上转动, 就听到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铃铛声,看来,在金属球的内部,应该还放了铃铛。

  李蓁蓁心里的疑惑更深了, 这明明就是一颗古代的香熏球,怎么会在里面放上铃铛呢?

  这时候,小女孩已经追到她的跟前,怯怯地说:“姐姐, 你可以把球还给我吗?”

  李蓁蓁蹲下来,和这个小女孩平视,把球放到她的怀里,亲切地笑着说:“小妹妹,这是你的玩具吗?”

  “嗯。”小女孩腼腆地点了点头,稚嫩的小脸上绽放出一个天真的笑容,说:“姐姐,你也想玩吗?可以和我一起玩。”

  李蓁蓁摸了摸她的头发,笑着说:“不了,你自己去玩吧。”

  小女孩开心地抱起这颗“玩具球”,牵着小狗跑远了。

  李蓁蓁站起来,周然好奇地说:“蓁蓁,有什么问题吗?”

  在这段小插曲发生的同时,有二十几个中年妇女从堂屋走出来,帮忙招待这群学生。

  李蓁蓁看到这里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好地方,就摇头说:“没事,我们先去分房间吧。”

  分配房间的时候,李蓁蓁和陆娉婷理所当然地分到了一起。

  一个身材健壮、皮肤微黑的中年妇女手里提着行李,带着她们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处院落,介绍说:“这是没结婚的女孩子住的,你们的房间就在上面。”

  陆娉婷好奇地说:“阿姨,你们这里的房子还分人呀?”

  中年妇女点头说:“我们族里未婚的女孩子都住在这里。”

  李蓁蓁左右张望,只看到一起来的女学生,却没有发现本地女孩子的身影,不由得好奇地说:“阿姨,那原先住在这里的人呢?她们到哪里去啦?”

  中年妇女笑得见牙不见眼,说:“你们订了房,我们就赶紧把房子腾出来,先搬到别的地方住。走吧,我带你们上去。”

  中年妇女带着她们登上了木制的楼梯,来到二楼,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最终在一个房间的门口停了下来。

  中年妇女推开大门说:“早知道你们要来,房间已经打扫过了,你们放心,被褥和床单都是刚洗过的。”

  这个房间的面积并不大,看上去挺干净的,里面有窗户,正是李蓁蓁刚才在外面看到的那种。

  地板上铺着砖红色的菱形地砖,四周的墙壁依然是黄色的夯土墙,与外面不同的是,这里的墙壁显然打磨过,摸上去非常光滑。

  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贴着墙角放着两个小衣柜,中间有两张单人床,上面的被褥印着小碎花,颜色淡雅。

  陆娉婷凑上去闻了闻,点头说:“嗯,有洗衣粉的味道。”

  中年妇女笑了起来,大着嗓门说:“都是刚洗过的,还在太阳底下晒过,你们就放心吧。”

  李蓁蓁看到墙角那里,还有一个木制的小楼梯,好奇地说:“上面还有房间吗?”

  中年妇女说:“上面是阁楼,你们自己上去看看吧。”

  李蓁蓁和陆娉婷“噔噔噔”地跑上去,惊喜地发现这是一个玻璃暖房,地上铺着原木色的地板,一面土墙上钉着两个书架,下面各有一张书桌。

  靠着落地玻璃的地方,摆放着几盆花草,让这个阁楼显得很有情调。

  原先住在这里的女孩子,应该是爱喝茶的人。因为阁楼的中间,还放着一张低矮的小桌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套茶具。

  要说阁楼里唯一破坏情调的东西,就是书桌旁边的两张大红色的塑料椅子。

  不过,这里毕竟不是正规的酒店,能够有这样的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她们走下阁楼,中年妇女交代说:“走廊的两边都有卫生间,可以洗澡。你们先自己看看吧,我要回去帮忙做饭了。”

  李蓁蓁赶紧说:“阿姨,我们跟你一起过去吧。”

  中年妇女点了点头,自顾自地走在了前面。

  这栋客家围楼的规模极大,处处彰显出底蕴。李蓁蓁跟在后面,左看右看,心里暗暗吃惊。

  李蓁蓁回到天井,那个阿婆还在那里摘菜,李蓁蓁走过去说:“阿婆,我来帮你。”

  陆娉婷也热心地蹲下来帮忙。

  阿婆的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点头说:“好,好。”

  李蓁蓁一边摘菜,一边趁机观察地上的大瓷盆。

  这个大瓷盆,比一般的脸盆还要大,边缘有沿。它的颜色非常特别,有点像枚红色,也有点像茄紫色,上面没有一丝花纹。

  仔细看釉料的底部,也很特别,就像蚯蚓爬过泥土留下来的痕迹,显得弯弯曲曲。

  李蓁蓁把摘好的菜放进去,趁机拨开菜叶子,看了看大瓷盆的底部,果然在上面发现了几个手指头大小的孔洞。

  李蓁蓁点了点头,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宋代的钧窑花盆,是用来种花的。

  钧窑瓷器,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这种独特的颜色和“蚯蚓走泥纹”,正是它独有的特征。

  这种瓷器很不简单,早在宋代的时候,就受到达官贵族们的热烈追捧,价格非常昂贵。

  据说,钧窑瓷器出炉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监工负责检验,但凡瓷器上有一点瑕疵,都要当场摔碎,不能流传出去。

  这样做出来的瓷器,成本极高,质量更是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后世根本无法仿制。

  能够流传到后世的钧窑瓷器,数量很少很少,而器型完整没有残缺的,那就更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空间闯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