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空间闯六零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雪丽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7 MB   上传时间:2018-06-21 20:02:26

  她今天两手空空地来,可不方便提着这么大一个罐子出门。

  李蓁蓁摇头感慨,唉,六十年代的好古董多着呢,自己就一个人,是怎么也收不完的。

  这时候,旁边的另外一个服务员,看见李蓁蓁对着大罐摇头晃脑地,以为她不满意,忍不住走过来说:

  “同志,你要是不喜欢这件瓷器,也没有关系。那边还有很多呢,你再过去瞧一瞧,肯定有你喜欢的。”

  李蓁蓁闻言抬起头来说:“哦?是吗?在哪里?”

  服务员用手指着一个角落说:“外销瓷和海捞瓷都在那边,可多了!你过去看看?”

  李蓁蓁漫不经心地走向那个角落,草草地扫了一眼,瞬间定住了!

  这、这、这……这不会是传说中的元青花吧?!

  元青花!!!

  李蓁蓁的双眼瞬间迸发出一股惊人的光芒,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取下这件疑似元青花的瓷器。

  这是一个青花回纹大提梁壶,器型非常完整,没有一点破损。

  上面绘制的回形纹路,充满了清真的意味,显然不是中原的审美。

  这就很符合元青花的定位了。

  因为大多数元青花瓷器,在元代的时候,就是出口到外国的外销瓷,其中最畅销的国家,就是中东地区那些清真国家了。

  这种清真风格的青花瓷,显然就是为那些国家而准备的。

  李蓁蓁又仔细地观察这件青花瓷上面的釉料,颜色非常浓艳,积釉处呈现出一种艳丽的靛青色,显然是用了进口的青料。

  再看这上面白色的部位,非常光洁透亮,在白色中又隐隐透出淡淡的青色,看上去视觉效果很柔和,一点儿也不刺目。

  李蓁蓁上手摸了摸这件瓷器的表面,手感非常地温润,就像抚摸着一件玉器。

  但是这些特征,还不足以证明它就是元代的青花瓷,也有可能是明代的青花瓷。

  要想鉴定出这件青花瓷,确实是属于元代的,还需要具备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李蓁蓁拿着这件青花瓷,来到了大堂靠近门口的地方,借着外面的光线,细细地打量起来。

  她越看越激动,越看越觉得这就是一件元青花!

  只见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瓷器表面的青花纹饰,显现出一点又一点或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都非常光润,有些甚至在光线的作用下,闪现出一种类似于金属的光泽!

  这种金属光泽,正是元青花所独有的“锡光”!

  元青花所采用的进口青料,成分是低锰和高铁,也含有硫和砷,并没有铜和镍,和其他任何朝代的青料成分,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用这种青料烧制而成的青花瓷,就具有独特的“锡光”。

  正是这种“锡光”,让元青花变得更加地清澈和深沉,仿佛活了过来,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

  看到了这个特征,李蓁蓁激动坏了,这绝对就是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她又赶紧把这个提壶倒了过来,看了看底部的款识。

  是一个印章式的款识,上面是一些奇怪的符号,李蓁蓁并不认识。

  但她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种波斯文字,或者阿拉伯文字。

  这个新的发现,更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上,证明了这件青花瓷的制作年代,就是元代!

  元青花呀!那是多么的难得!

  在李蓁蓁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真正的元青花瓷器,加起来的数量,不会超过十个手指头!

  而现在,居然被自己遇到了一件真正的元青花!

  这怎么能不让李蓁蓁兴奋和激动呢!

  她赶紧找来了服务员询问道:“这个提壶多少钱?你们店里还有没有类似这样的?”

  没想到,服务员轻描带写地说:“这个提壶就只有一个,不过跟它一起收上来的,还有另外两只小杯子,应该是一套的。那两只杯子,就放在这个壶的旁边,你刚才没有看见吗?它们是一起卖的,这一套要卖1块钱港币。”

  李蓁蓁连忙又回到那个角落里,果然在架子上,发现了两个不起眼的小杯子。

  经过她的仔细鉴定,发现它们果然是一套的,都是元青花!

  哎呀呀,一个元青花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现在居然还是一整套,那更是价值连城啊!

  李蓁蓁当下就表示:“这套瓷器我要了!你给我找个盒子装起来,待会一起结账!”

  李蓁蓁心想,这个文物总店真的是卧虎藏龙呀!

  这下子她认真了起来,在整个店里仔细地寻找着。

  果然被她发现了几件特别珍贵的好东西!

  她赶紧指挥着服务员,把这些好东西都给拿了下来,全部放在青花瓷的旁边。

  就在这时,刚才那个服务员,手里提着一个大提篮,从库房里走出来了。

  服务员招呼她说:“同志,我回来了,你快过来这边看看。”

  李蓁蓁充满期待地走过去了。

  服务员得意洋洋地说:“你要的都是小东西,我特地给你挑出来了,你瞧,这些东西都不错吧?合不合你的心意?”

  服务员说完之后,就打开了放在最上面的一个盒子,露出里面的4只鼻烟壶,开始介绍起来:

  “这是一套清代早期的鼻烟壶,一套共4只,都在这里了!”

  “全是御制的珐琅彩西洋风景图!你看这里写的,大清康熙年制!”

  “怎么样?不错吧?”

  李蓁蓁接过盒子,发现这4只鼻烟壶都非常小巧可爱,采用了珐琅彩的工艺,在方寸之地上,描绘了一幅幅西洋的风景油画,做工特别精致。

  这4只鼻烟壶,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的黄色丝绸上面,看上去更显得华贵和精美!

  李蓁蓁点点头说:“嗯,是挺好的,要多少钱?”

  服务员看到李蓁蓁满意的表情,顿时神气起来,笑着说:“承你惠顾,这一套只要50块钱港币!”

  李蓁蓁毫无异议,当下就表示同意了这个价格。

  服务员非常开心,又打开了一个小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对手镯,介绍道:

  “这是一对迦南木点金手镯!”

  “内圈镶了金,在外面这圈迦南木上面,采用点金的工艺,写了十二个福字,多么难得!这种工艺,现在已经失传了!”

  “你再看这个迦南木的料子,这绝对是千年以上的迦南木,才能出来这种颜色!”

  “这对手镯,也是从清宫里面出来的!”

  李蓁蓁接过这对迦南木手镯,入手时就感到沉甸甸的,首先就点了点头。

  然后她又观察起了手镯上的点金“福”字,是由一个个针尖大小的金珠子组合而成的。

  这种点金工艺,粗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但是要知道,在一块木头上面,要让一个个针尖大小的金珠子,牢牢地固定在上面,这个工艺水准,可就千难万难了!

  这个服务员没有吹牛,这种点金工艺,现在确实已经失传了。

  李蓁蓁把其中的一只手镯往手里一套,嘿嘿一乐,正合适呢!

  不等李蓁蓁询问价格,服务员就说了:“我看你也是识货的人,这对迦南木手镯,我们也不多要你的,跟刚才那套鼻烟壶一样,也是50块钱港币,你看怎么样?”

  李蓁蓁点头说道:“可以,就按你说的价格吧,我要了!”

  服务员非常满意,赶紧又打开了另外一个较大的盒子,从里面拿出一串叮当作响的项链,很自信地介绍道:

  “看到没有?汉代传下来的和田白玉组佩!一共有5层呢!”

  没想到,李蓁蓁看到这个东西,顿时小脸黑了下来,不高兴地说:“你们店里是怎么回事?居然拿这种陪葬品出来糊弄客人!这种不吉利的东西,我可不要!”

  服务员一听,顿时愣住了,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赶紧解释说:

  “嘿嘿嘿,同志,你误会了,这不是陪葬品,这是传承有序的古玩!”

  “你快看看这上面的白玉,一点点土沁和血沁都没有,怎么可能是从墓里面出来的呢?”

  “这套白玉组佩,可是我们从广州有名的大户——陈家那里收来的,绝对不可能是陪葬品,你就放心吧!”

  李蓁蓁这才缓和了神情,把这串白玉组佩拿过来细看。

  这也不能怪她误会了,因为在她的认知里,大部分白玉组佩,都是汉墓里的陪葬物品。

  像这串5层的白玉组佩,玉质这么细腻温润,雕工又这么古朴雅致,在汉代的时候,必须是诸侯一类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佩戴这样的玉组佩。

  汉朝人对于和田白玉的喜爱程度,那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

  为了获得足够的和田白玉,甚至不惜发动了战争!

  因为他们非常相信,在生前佩戴和田白玉,可以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而如果在死后佩戴和田白玉,就可以确保肉身不腐,灵魂甚至还可以重生!

  著名的金缕玉衣,就是在这种极端的迷信之中,被逐渐创造出来的。

  而白玉组佩,正是金缕玉衣的前身。

  身份越高贵的人,所佩戴的白玉组佩,层数就越多。

  其中最多的一串,甚至达到了整整十六层!长度更是达到了一米八!

  现在李蓁蓁手里的这一串白玉组佩,如果真是传承有序的老物件,那就非常难得了。

  李蓁蓁经过观察,发现服务员并没有撒谎。

  她在这些白玉的身上,并没有发现墓葬品所特有的土沁和血沁,反而在上面发现了,经过长期的佩戴和把玩之后,所形成的包浆。

  这就很难得了!

  李蓁蓁非常诚恳地说:“看来是我误会了,这串白玉组佩,确实是好东西,我就要了吧!”

  服务员也配合地笑着说:“好嘞,我就知道你的眼光好!”

  接下来,服务员打开了最后一个木盒子,神神秘秘地说:“真正的好东西来啦!你快看……”

  服务员拿出一件物品,说得格外骄傲:“宣德炉!”

  李蓁蓁大吃一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手上的东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空间闯六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