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此生应不负[民国]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总裁哥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6 K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7

  没想到谢锦言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锦颐好一阵都没能回过神来。那一瞬间,原本已在她的脑海里同十年前重合了起来的他,一下又重新分了开来。

  她固执地选择了参军,选择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去为华夏搏一个稍稍轻松些的未来。可她的生命,不仅仅是她的,同时也是属于原先的“谢锦颐”的。

  是以,于谢家,她始终感觉心里有愧。是以,她总想着,要尽力的为谢家三人谋好一个未来,毕竟,在这之后,她可能在没有机会去分心照拂他们了。

  正因如此,她才会在猜测到谢锦言同产党有牵连,甚至有可能就是产党地下党中的一员时大为光火。她如同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样,希望华夏能多些为救国而勇于牺牲的人,那个牺牲的人甚至可以是她自己,却绝不能是被她看重的家人。

  然而,也正如谢锦言所说,不论她为此谋划了多九,归根结底,她是没有权力去为他决定他的未来的。

  平心而论,她或者还应当为他的这种决心和勇气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安排爸妈去上海,只要你自己想好到时候该怎么向他们解释就行了,我也懒得管你。”算是肯定了谢锦言“地下党成员”的这一身份,锦颐眉目间少有的显露着些许疲惫,用两指捏着鼻梁揉了揉后,摆着手就放弃了坚持。

  一直以来隐藏在心底、不曾为别人所知的秘密,总算是被锦颐一手掀开了,谢锦言心里猛地松了一口气。

  一个人在心里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久了,这个人的心也就跟着越来越疲惫了。而他幸运的,不是他的秘密被锦颐知晓了,而是他所做的一切得到了看重之人的认可。

  呼着气,谢锦言咧嘴笑了笑,想了想,还是决心要告知锦颐一些什么。

  他说道:“国民政府的政员们大体分作两个派系,一是亲美派、一则是亲日派。秦非正被林世源将军拘禁之后,我党马启鸿同志也参与在其中,为的就是能迫使秦非正指导民军一起抗日。可自秦非正被擒以后,国民政府两个派系的政员们就发生极大的分歧,以秦非正妻子为首的亲美派,正积极同林世源将军等人周旋谈判。而其余亲日派则大肆诋毁我党及林世源将军,主张国民政府‘绝不向一切威胁手段低头’,积极部署讨伐东北军、产军事宜。”

  感受到谢锦言略显意味深长的目光,锦颐一下子就明白了谢锦言这番话的含义——

  不论外部因素如何变化,林世源同产党都已经认定了,全国军部势力必须共同武装抗日!

  那廖辉遥在上海市素来同日本军政人士走得亲近,而她谢锦颐,四年来参加了诸多洋人和日本人开办的舞会晚宴,同日本人接触得同样不少。谢锦言知道她是伪装,但林世源和产党的其他人却不知道。他向来不轻易将她的消息递给外界,就怕一不小心害了她。

  以她现如今的身份,要往轻了说,的确是还同秦非正差了许多。要往重了说,那也不是廖辉遥一个市长能够比得上的。她的态度若是让外界持续误会下去,谁也不知道她会是下一个秦非正,抑或是下一个廖辉遥。

  谢锦言说这番话的含义,无外乎如是。

  “你不必担心我,我同那些日本人没什么交情!不然,我也不会为了麻痹他们,刻意做了四年的戏了!”而且,袁二爷那边已经递来了准话,她也的确是该不着痕迹地在别人眼里产生些变化,另外做些什么去应对不久之后便要到来的战争了。

  后面那一句话,她没有说出来。对着谢锦言,她只点到为止,只说一句足以使他安心的话便闭口不谈了。

  “香港那边,我已经命人去看好房子和铺子的地址了。原本,我还想着再忍忍,过段时间再劝爸妈离开的。但现在看来,我们俩现在的情况都太危险了,无论我们俩中间谁被揭穿伪装,全家就都得跟着遭殃。爸妈他们俩,最好是年后,就以游玩的名义去到香港。这才不引人注目。”

  锦颐说完,就也不想再耽搁,立马就想着人去办。便从自己原本倚着的窗户框立了开来,抖了抖肩膀,用手拍了拍臂膀上的衣服,对着谢锦言说道:“今天我就不留在家里了,等过年了再回来。你这些天在家里,委婉的跟爸妈提一下,能劝的就劝一下。我先走了。”

  其实,要能早些解决齐玉茹和谢峰德的去处问题也好。往后做起事来,她也就不用再顾虑会波及到家人了。

  锦颐拉着军帽的帽檐往下压了压,拉开门就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哥哥也是有身份的人啊~

Emmmm,顺便汇报一下进度,作者君再写一下送走谢家父母和袁家父女的剧情,大概就要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写进入战争的剧情了。

最后,母胎solo的作者君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虽然是存稿,但还是要日常亲一个,么么哒(づ ̄ 3 ̄)づ)

  ☆、第六十八章

  十二月底的时候,以秦非正的妻子于美涵为首的亲美派, 终于在西安同林世源和马启鸿进行了正式谈判。

  这次谈判, 林世源同马启鸿原有六项主张。即:一、民产两军停战, 民军撤军。二、改组国民政府, 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罪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产,联合产军抗日。五、召开各党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

  这些主张,原本都是要秦非正亲自点头并签署协议过后,双方才算是达成了协议。可还未等到与秦非正、于美涵达成一致,林世源同产党这两个联合方就已经产生了分歧。

  因着东北是在林世源手上丢掉的缘故, 林世源迫切的希望民军、产军联合抗日的消息, 自秦非正点头开始, 便能立即通晓全国,随后两军连同东北军三位一体,共同北上抗日。而产党一方,则是希望不要打草惊蛇, 能够暂时压一压这个消息, 不同意即可公布。

  双方间的谈判情势急转而下。秦非正是东北军抓的,这人现在也被掌控在林世源的手里。于是,林世源干脆就撇开了马启鸿和产党,将原本需要秦非正亲自点头并签署协议保证实施的六项主张,改成只需要于美涵及同来的谈判员点头担保即可。

  也不顾马启鸿离开后几度发来电报劝说,单方面同秦非正达成了“停止内战, 共同抗日”的协议。

  而这一闹腾了华夏将近半个月的“绑架事件”,就这样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达成了结局。

  当然,到了这种时候,秦非正本身想不想抗日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哪怕国民政府仅仅是明面上承认抗日,那于锦颐之后的行动,也都是有利的。

  所以,在得到了事件的结果之后,她便不再分过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件事了,而是一心一意的去安排袁家一家和自家父母的离沪事宜。

  上海明面上热热闹闹地过完年后,从袁幼卿那得到了消息的袁二爷就开始按着锦颐的意思,慢慢的把家里产业的重心往香港那边移去了。

  等到他将在香港用得到的东西全部置办好,已经是三七年二月底的事了。而彼时,锦颐也已经“不经意”地透过岑殷南放出了风声,说是要送谢家的二老出到香港去转转了。

  她不知道谢锦言是怎么同齐玉茹和谢峰德说的,在送他们离开上海的那天,她送他们到轮船停泊的港口的时候,一点儿也没瞧出齐玉茹和谢峰德对谢锦言的不舍。

  也或者,直至现在,他们仍然不知晓谢锦言究竟在做些什么。

  前往香港的轮船早早已经停靠在港口一旁,谢峰德一手提拎着行李箱,一手搀着齐玉茹走在锦颐和谢锦言的前头。

  他想了又想,最终还是没有直向着轮船上走去,而是走到半路上就停了下来,搀着齐玉茹忽然转过了身。

  他看了看一旁的谢锦言,皱着眉训道:“还是那句话,你留,是可以留,但不要给锦颐添麻烦。”

  说完,又将目光转向锦颐。他眸色深深地瞧了好一会儿,最终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长声叹道:“行军打仗,你自己当心着些。不要忘了,你爹娘还在香港等着你回家。”

  大体是这话听起来有些太过无奈,连锦颐听了都忍不住鼻子一酸,更何况是齐玉茹了。几乎是谢峰德话说完的一刹,她的眼泪便又“嗒嗒”地落了下来。

  “你就不能和我们一起走吗?我们就过自己的安生日子就是了,其他什么也别管了!”齐玉茹手里捏着一块手帕,长长的只嫁深深捏进了肉里。

  关于他们这次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定居一事,是因为战争快要来了,华夏就要大乱了。这一点,锦颐并没有瞒着他们。

  她想,她可以不再管她的女儿是不是同戏子混在一处,也可以不再那样在乎她的女儿是否名声有瑕,她只要她的女儿能够平安喜乐,完完整整的同自己一块儿从危险之地逃离。

  所以,纵使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她已经问过同样的问题不下百十遍,被拒绝了不下百十遍,但当她温婉水润的双眸望向锦颐的时候,却还是忍不住带上了深深地期盼。

  没有马上回答齐玉茹,锦颐偏了偏脑袋,忽然就望向了谢峰德。

  往日,每逢这种时刻,甚至不用她亲自回答,谢峰德也总会站在自己这边,轻轻松松地便为自己摆平了齐玉茹。可这一回,她望着谢峰德,等了又等,却始终没有等到他再开口为自己解围。甚至一度,他瞳孔微缩,移开目光,躲开了同她的对视。

  或者,真正到了关乎生死的时候,便连谢峰德也忍不住在“大义”与“私欲”中做出取舍吧。毕竟,往后的日子里,生死难料的军人里,会有他的女儿。

  扬了扬嘴角,锦颐也不想再说一遍已经说过无数次的答案去惹齐玉茹伤心,便干脆从身后随着自己和谢锦言一齐来送谢家夫妇离开的李妈手上,取出自己的备下的布包裹,轻轻推进齐玉茹的怀里。

  她说道:“妈,我从小到大的日记都在这里了,你要是想我了,就翻一翻,让爸给你念。”

  说是从小到大,但里面记着的,却是这身体的生命里,前十七年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她自己是很难料想到她自己的结局的。她想改变历史的进程,或许她最后失败了,也或许她最后成功了。或许她是活着见证自己的成功,也或许她是以死亡去为成功筑路。

  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亲自去到香港再见他们,但总归,她希望他们在响起她的时候,勾动起的回忆,总是温馨甜蜜的。

  锦颐做出这举动的原因很明显,几乎是下意识的,齐玉茹艰涩地撑开嘴,就想问她为什么要把这些日记现在给她,为什么不等到她来香港找她们时,再拿着这些日记同他们一起怀念过往。

  她眼眶里蕴着泪,连成串珠颗颗掉落。

  幸而,还没等她将话给问出声来,一旁的谢锦言得了锦颐难得的求助眼神,便立马故作轻松地调笑道:“又不是立马就要以身赴死了,大家做什么这么沉重?”

  “呸呸呸!说什么死不死的瞎话呢!”

  果然,齐玉茹听了谢锦言的话后,立马便瞪了他一眼,连着“呸”了好几声。而谢锦言见状,也连忙举了举手,连声嚷着“我错了!我错了!”

  齐玉茹像是不解气般,用手里的帕子抹了抹面上的眼泪后,又伸到谢锦言的胳膊上重重掐了一把,这才作罢。

  “去香港的,去香港的!快点排队登船啦,准备出发啦!”

  随着船上的船员大声喊了一句,原本还候在港口上的人们,便陆陆续续地上船了。

  锦颐扶过齐玉茹的另一边手,正欲领着她也上到轮船上去,便听见有人在身后大声喊了一句“锦颐!”

  她让出位置,将齐玉茹的手交到谢锦言的手上,回头望去,便见袁幼卿挽着袁二爷的手,也已经挤在了登船队伍的末端。

  她先是招呼着齐玉茹和谢峰德先登了船,然后又站在原地,一直等到袁幼卿经过的时候,这才轻轻拥住了袁幼卿,对她耳语道:“幼卿,我知道你心里不情愿!但我从前告诉过你,报国的方式有很多种!战争耗费的不仅是人力,更是财力!华夏向来缺钱,你去香港多赚些外国人的钱,总不会没有用处!”

  说完,也等不及袁幼卿回话,她用着手臂的力气,和着袁二爷的拉扯,一把就将她推攘到了轮船上。

  她看得清袁幼卿在船上回望着自己的眼神里的迷茫,但她仍旧只是轻松的对她笑了笑,然后挥着手,眼睁睁地瞧着那轮船起了锚缓缓离开。

  谢锦言走到锦颐身边,同她并肩站着。顺着她的目光,他望着那在海面上越变越小的轮船,打趣着笑问道:“怎么?你现在就已经开始不舍了?”

  “我是想着,我该开始做正事了。”瞥了谢锦言一眼,锦颐回答道。

  她迈着步子走到离自己不远的立马身边,从自己身上的便衣口袋里取出了一个钱袋子,递给她说道:“李妈,我说我要送你跟我爸妈一起去香港你不去。可我没办法,往后的日子,我大概都不怎么会回家里去了,这些钱你拿着,找个好地方和家里人安生过日子。”

  “哦,对了,哪里还有好地方和安生日子。”前一句话刚刚说完,锦颐又自己讽刺着否定道。

  她不顾李妈的推脱,将手里的钱袋子亲自安置在李妈的手里,回了身对谢锦言摇了摇手,将李妈和谢锦言一齐送到了谢家的小洋楼之后,便自己开着车离开了。

  她并没有直接开车回到军营,反倒是直接在上海市内转了起来。

  四年的时间,她在这上海市里吃喝玩乐,似乎对这繁华、对这十里洋场已然印刻在了心底。可在这世道变得更乱、在这繁华还未散场之前,她还想再仔细瞧瞧这片出于华夏的土地。

作者有话要说:  这进度赶呀赶的,下一章总算可以开始为卢沟桥做准备了

另外,祝小天使们新年好,这一章下面评论发红包哈,一共五十个,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五十个小天使评论,但是先到先得哈~~~~

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308516扔的4个地雷(づ ̄ 3 ̄)づ

  ☆、第六十九章

  将齐玉茹和谢峰德送离了上海,锦颐开着车在上海市区内慢慢悠悠地晃了一大圈后, 才回到了军营里去。

  彼时, 已经入夜。营区里的六万士兵早已停止了训练, 熄灯休息了。原本应该因着了却了一桩心事而睡梦香甜的锦颐, 躺在寝室里那张并不宽敞的木板床上,却翻来覆去总也睡不安稳。

  她的脑子里想着事儿。她先是想着应当如何快点结束这一场华夏的浩劫,后来慢慢又具体到了应当如何应对迫在眉睫的“七七事变”。

  照着日本的进程——从刚开始想着法子遮掩,到现在能够公然对着世界放出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宣言;从刚开始的假装无意,到现在无所顾忌的往华夏陆续增兵,并在华夏的领土上, 频繁地进行军事演习。无一不在验证着历史的正确性。

  他们, 留给她部署的时间不多了。

  而她, 唯一能够掌握着来与历史、与日军一搏的变数,便只有这四年来,她瞒着世人隐藏在华夏各地的、足以大大拉近与日军实力差距的一批批武器。

  想着那些武器,锦颐的心里总算是稍稍安生了些。她想, 历史上的华夏, 没有这一批批的武器,最终也还是守卫住了华夏。这一次,她已经占到了先机,这场战争的损失,总不会比历史更惨烈些了。

  眯着眼,锦颐迷迷糊糊地就睡了过去。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让她没敢深睡, 等到五点半起床号响起的时候,她一个鲤鱼打挺,反射性的就又从床上弹坐了起来。

  她迅速整理好床铺被子,洗漱完毕,却出乎意料的,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先去同将士们一起进行早训,而是在军营的司令指挥室,命人迅速找来了韩越、潘明飞、何勇、张腾飞及军内各旅级以上的参谋。

  他们来得很快,等最后一个张腾飞到得时候,便见指挥室里的长条木桌,已经给他们围坐得满满当当。

  这些人,大都是铁血军各旅的参谋长,张腾飞作为整个军的总参谋长,自然都是熟识的。可也正因为这样,在看清这些人的面容的时候,张腾飞的眉头便忍不住紧了紧——

  这么多年以来,司令她召集这么多人共同开会,只有那么四五次,且都是铁血军内部要搞出什么大状况的情况下。其余时候,她更多的都是吩咐了自己,再由自己吩咐下去。

  可,最近铁血军里似乎没什么乱子,上海附近,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铁血军出动的大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此生应不负[民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