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此生应不负[民国]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总裁哥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46 K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7

  铁血军的战士们是不可能营救民军,也没有那个能力去营救的。秦非正不可能不知道。不论他再怎么等下去, 除了让民军将士们的情况越来越危急以外, 他都是没有他利可图的。

  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除了他自己和他的妻子, 恐怕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你还要再等下去吗?”

  于美涵看着那些军官们一个又一个或叹着气, 或满脸压抑着怒色地从秦非正的书房里走出来,嘴角扯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点了点头目送他们离开之后,才敛起了笑容,推开秦非正书房的木门,倚着门框斜着脑袋对秦非正问道。

  点了点头,秦非正从书桌前起身, 走到了临窗的藤椅上坐下, 闭着眼轻摆摇晃了几下。沉默了好一会儿后, 才似是沉重般问道:“你今天去和他们谈得怎么样了?”

  他说的“谈”,是指她去同洋人们的交谈。

  他和他的妻子自来亲美,这一次,他和他调动的几十万民军, 几乎是要被鬼子们给逼得退无可退了。之所以到了现在还无动于衷, 不过也就是想试探试探其他西方列强对待“华日开战”一事的态度。

  他想看看,那签订好了的“华盛顿条约”在其他列强的眼中,究竟还作不作数。

  于美涵默然。

  她走到秦非正的身后,将两只手指捻作兰花,用两根中指替秦非正按揉着太阳穴,低声道:“以往, 不论各国领事何事举办宴会小聚,总有我们的一张邀请函。但近段时间以来,他们的宴会从不间断,给到我手里的邀请函却越来越少了。”

  感觉到秦非正紧绷的身体渐渐松弛下来,于美涵手里的动作也跟着轻缓了一些。她接着前头的话说道:“今天美国领事夫人举办的宴会,我好不容易拿到了邀请函。去到了宴会里,跟几位领事夫人和几位来自西方各国的贵族夫人交谈的也算还好。可只要我谈及了有关华日双方的事情,不管我有多隐晦,她都能及时的避开。”

  女人和女人之间的谈话,只要在合适的地点,用合适话题,想要瞧出些什么端倪并不是难事。于美涵没有直白地说出来的是,如果不是那些夫人的丈夫明明白白地跟他们说过什么,她们是不会做到这样敏感的。

  “‘华盛顿条约’恐怕就要成了几张废纸了,列国也不会选择干预日本这次的围剿行动。你所说的‘光荣的和平’,也许等不来了。非正,你真的还要继续等下去吗?”

  停下了手里的动作,于美涵快步走到秦非正的身侧,侧坐在地上,将上半身伏在秦非正的大腿上,昂着脑袋问道。

  她和秦非正一样,是国民政府里的亲美一派。

  可他们亲近美国,美国真的就把他们当做一回事了吗?

  美国,在华夏与世界列国相安无事的时候,当然情愿透过国民政府来在华夏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利益了。一旦华夏战争升起,说不定他们偏帮的,还会是华夏的敌人。

  于美涵不笨,甚至可以说十分聪明。当秦非正想要同美国协商什么的时候,她就是他身边最出色的外交官。她和秦非正的结合,不仅仅是身份地位和爱情的结果,也是他们政治观念相符的结果。

  美国是世界强国无疑。人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可要是那颗大树只想从他们的身上榨取养分,根本就不愿意为他们提供一隅纳凉之地呢?

  头一次,于美涵对自己和秦非正始终坚持着的政治理念产生了质疑。

  “怎么?到现在,你也要来劝我了吗?”

  秦非正一出声,于美涵就知道自己是劝不动他的了。

  他从来就是这么固执,固执地不肯做出撤退的决定,或者也不仅仅是为了试探美国的态度。他或者是企图用华夏战士的“绝境”,来凸显日军的凶残,以期“逼迫”英美等国出手调停阻止,来彻底隔断日军再度在华夏挑起战争的可能。

  这是一场巨大的豪赌。

  她得承认,当初的他的确是凭着这么一股倔劲儿,才赌赢了。从当初的一个洋人马场的服务员,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但现在,她担心的是,他也会因为自己今天的固执,而把整个华夏都给赔上。

  *

  事实上,不管秦非正本人是怎么想的。民军现在驻扎在上海的上下七十万将士里,除了有死守军纪、不懂变通,对国民政府极具归属感的人,自然也就会有惜命的人,不愿意去为秦非正的固执和试探去买单的人。

  既然秦非正不愿意撤兵,将士们又不想把命丢在一个错误的指令上,去像“九一八”事变时的东北,进行毫无意义的牺牲,那还能怎么办?无非就只有各级军官们明目张胆的违反军纪,与国民政府的“最高指令”相对抗,自行领兵撤退一条后路。

  民军七十余万的将士里,足有四十万的将士选择了撤退。最后,他们只有三十万的人回到了他们原本各自驻守着的城市军营,剩下的十万将士,在看到铁血军大肆征兵以后,心里怀着对秦非正的怨气,竟一股脑的去到了铁血军的报名处报了名,成为了铁血军的将士。

  当锦颐从指导征兵的政务委员那儿听他汇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被吓了一跳。

  “司令,你看我们的军营要扩建吗?要是不扩建的话,这猛地一下多了十万人,再加上我们征到的一万人,我们军营里也住不下啊。”征兵结束后过了几天,那指导征兵事项的政务委员又跑来向锦颐请示道。

  彼时,锦颐在听闻军里喜得十万精兵以后,准备在构思新的抗战计划了。若不是这政务委员跑来提起,她还真没考虑过铁血军会出现营房不够的情况。

  “那这几天,这些人你是怎么安排他们住下的?”停下对挂在墙上的局势图的思考,锦颐转过身,直视着那政务委员问道。

  “新征的一万个新兵已经安排着营房住下了,那从民军转过来的十万精兵,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武器,现在在我们军营旁搭了个简单的临时军营住下。”

  那政务委员回答完锦颐的问题后,紧接着又有些为难地提醒道:“司令,如果要扩建军营的话,近期内,上海太乱,怕是不好搞这种大动作。但要是不扩建的话,那十万人也不能一直搭着临时军营住啊。您看这……”

  “既然是这样的话,就先让他们住在临时营帐里……”

  “叮铃铃铃~~~~”

  锦颐对着那政务委员的话才刚说了半句,那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你等一下。”

  对着那政务委员说了这样一句,锦颐行到办公桌前就接起了电话。

  “请问哪位。”锦颐举着电话的听筒问道。

  当电话那边的声音传出来后,甚至不等那人慢悠悠地把自己的名字给说完,她就明白来电的是谁了——

  秦非正。

  “招揽我民军的将士去充盈你铁血军的军营,谢将军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太厚道了。”

  大抵是习惯了发号施令,从锦颐的耳朵里听来,那秦非正的声音和问话其实是带着指责,是带着怨怪的。好像是她使了什么计谋,才使得民军的十万将士转投到她铁血军门下似的。

  “秦总司令还请慎言。”

  锦颐愿意为民族之共存而对秦非正妥协,却并不意味着她会低人一等,会毫无原则地向秦非正低头。

  她说道:“我铁血军招兵按规章流程行事。按我铁血军征兵宣言来说,凡是愿意加入铁血军,愿为共同抗敌、守卫祖国而战之勇士,无论曾经富贵贫穷,犯过何罪,铁血军一应征收。我们也不过是有人来报名了,就按规章收下便是了。”

  “倒是秦总司令你,还是快做好安排吧。”临了,虽然口气并不那么好,锦颐还是出于好意地提了这样一句。

  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或者是因为鬼子们的安排快要做完了,驻沪的各国领事也开始慢慢放出了风声——

  他们说,此次上海一事,是出于华夏的军队主动在平津挑起战争破坏和平,他们不会对华夏的求援采取任何援助措施。

  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既可以说是彻底粉碎了秦非正对他们的期待,也可以算是对秦非正固执地等待给了一个回答。

  他赌输了。

  锦颐是好心的提醒。那剩下的三十多万将士,即便不是她帐下的兄弟,她也不愿他们平白地把命送给鬼子。但似乎在秦非正听来,她的这句话却是颇具讽意了。

  甚至也没说一声,他“哐”的一下就挂断了电话。

  锦颐把听筒拿开耳边,一边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一边又希望秦非正在再次响起的时候,能把她的话给听进去。

  也跟着缓缓挂下听筒,锦颐抬头看向一直站在原处等着自己的那政务委员,清了清嗓子,接着先前的话吩咐道——

  “让那些将士们继续住在临时营帐里,等把鬼子的军营打下来了,我们再直接安排着人去守在鬼子营地。”

作者有话要说:  事实上,别人能想得到的,秦不可能想不到。鬼子暗地里包围,没个几天也安排不下来,女主他们都没守在华界了,知道得晚可以理解,但秦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按兵不动,作者君以为,这世上总有些疯子喜欢去做豪赌,成则永绝后患,败则满盘皆输。秦大概是这样的人。

小天使们不用太生气哈,爱你们,么么哒(づ ̄ 3 ̄)づ

谢谢万事如意扔了1个地雷

谢谢万事如意扔了1个手榴弹

  ☆、第九十章

  大批量驻守在上海的军人一共有三种——

  鬼子兵,民军的将士, 以及铁血军的将士。

  其中, 铁血军的动作基本就没怎么隐瞒过, 统统摆在明面上, 谁都看得出他们是针对鬼子兵的。而鬼子兵呢,小动作从来就没断过。那些大动作前些时候还顾忌这儿、顾忌那儿的,后来见民军的将士们根本就没有想要抵抗的意思,干脆就连最后的一点遮掩也丢掉了。

  是的,所有三个军队里,只有由秦非正亲自领兵的民军战士毫无动作。而此时,鬼子们的包围动作也已经彻底组织完毕了。

  “通令全军将士, 立即撤往南京!”

  终于, 秦非正做下了这个决断。

  “总司令, 士兵们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已经再分不出多余的精力去面对随时更改的命令了。您确定这已经是您的最后决断了吗?”问话的那位副官显然有些疲乏。

  即使在所有人的眼里,民军剩下的这四十万将士,一连十几日都没有对鬼子的包围做出任何反抗动作。但事实上, 这已经不是秦非正第一次亲口下达“撤退命令”了。

  同样的话, 早在他同铁血军谢司令通电过后,就已说过两次。

  只不过他每次说完没多久,正当将士们满怀喜悦,准备暂时撤退休憩,以待从头来过的时候,他又总会反反复复地陷入有关于“光荣的和平”的幻想, 之后又反反复复地撤销军令。

  数次下来,军中将士们每次做好的枪炮和火药的收拾工作全都落了空。到了现在,大家实在是被折腾得有些累了,就是此刻鬼子们真的打了过来,估计大家伙也没什么力气再去应对了。

  “退吧。”秦非正这样说着。

  按理说,他是不该等到谢锦颐去提醒他的。早在刚刚得知鬼子们要包围民军的时候,他就该领兵撤退了。甚至,早在鬼子兵的援军还没在上海登陆之前,他就该听从各位将领的意见,直把鬼子们打到从上海彻底滚出去的。

  但平心而论,他始终是不肯相信日军们会那么直接地、从正面全面侵华,也始终不肯相信,驻华的各国领事会对其放任不管。毕竟,华夏对各国还有用不是吗?

  事情不到最后,他不肯认输。但这一次,他的确是赌输了。

  副官领着秦非正这也许是最后已经完全肯定了的命令,再次回到了民军驻扎着的乌泱泱一片的临时营地。

  他把秦非正的命令传达给军中的四十万将士们。将士们其实已经是不大相信了,但动物向生,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于是,怀着最后对生的希冀,将士们把那一次又一次收拾好又解开过的行囊重新收拾完毕,就准备往南京撤回了。

  他们的准备过程做得很慢,他们其实是在等。等着秦非正后悔的命令再度传来。但这一次,秦非正却是真的没有阻拦他们。

  直到他们成功的从驻扎在金山卫的临时营帐里,退到了由上海到南京的几大公路上,这才敢彻底相信,他们这是真的要撤退了。

  秦非正本人仍然留在法租界内,预备同其妻子及守卫他们夫妇的守卫队同乘火车回到南京,并没有同他们四十万的将士们一起同行。

  但这些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在经过了秦非正反复的变卦以后,哪怕只是让他们独自回到南京,他们也只会觉得欣喜异常。

  四十万的人挤在几条公路上十分拥挤,行动得也十分缓慢。然而,这却全然架不住大家伙心里对于“劫后余生”的欣喜。

  “诶?什么声音?”

  一条公路上,走在队伍最前端的人忽然停了下来,整条公路上的士兵们就也不得不跟着停了下来。

  “呼哧呼哧!”“噗嗤噗嗤!”

  像是什么东西卷动着空气带来的气流声,又像是什么巨大的机械卷动着的器械声。

  那声音在广阔的公路上显得十分彻耳,却又叫这帮将士们觉得十分熟悉。

  不自觉地,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咯噔”一下。大家循着声音去找那声音的来源,没一会儿就有人指着天,被吓得口舌都有些叫人听不清楚——

  “你们快看天上!”

  众人听着那人的话抬起头看,而后心里就忽地开始剧烈跳动起来——

  是鬼子的轰炸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此生应不负[民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