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以前每年年前年后都忙忙碌碌的,这跟着老三两口子过后,人家啥啥都准备了。

  现在好像除了对联没贴其他都弄了。

  最后老两口去大儿子二儿子家忙活去了。

  钱七通过此事有检讨,打算明年留些东西,让刘氏去集市上购买,不能因为他们剥夺了两人的乐趣。

  站起身简单做了几个动作松松筋骨。

  孙保财听到动静,看老婆的动作笑道:“怎么累了吗,要不要我给你按摩下。”

  钱七闻言一笑摇头道:“不用,哪有那么累,倒是你看的这么认真,我还以为你要去考秀才。”

  孙保财闻言笑道:“你别说我在这么看下去,我觉的考个秀才还是没问题的。”

  按理说这里的院试的水平,等同于现代的小学升初中考试。

  只不过这东西复杂在,很多都是背记啥的,听说考题要答的一字不差才行。

  他要是下些工夫背书,他难道还拿不下个小升初的考试。

  笑着把这话跟老婆说了。

  钱七听了这话眨了眨眼,这个说法还是头次听说。

  以前根本没想过这样的事。

  疑惑道:“真的假的啊,真要像你说的这样,怎么会那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上。”

  按照孙保财这个说法,岂不是古代乡试等同于现代的中考,那会试等同于高考喽!

  我去,那这样算来,孙保财绝对具有考进士的潜力…

  毕竟当年他们考上过大学,这般想着不由笑了,明白她是着相了。

  就算真是这样的级别考试,上辈子能考上大学,也是十多年书读下来的。

  不过相对来说,秀才功名应该好考才是。

  孙保财闻言一笑:“当然是真的,在古代有秀才功名之所以被高看,是这里的文盲太多了,读书成本太高所致。不信要是也实行什么九年义务教育,满大街十个里得有八个是秀才。”

  这话里虽然有玩笑成份,但说的也是事实…

  在有就是朝廷规定了录取名额,不管多少人参考院试,人家就录取那些人,这也是古代考个秀才都难的主因。

  古代科举制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择优录取优中选优,层层筛选出最优秀的人为朝廷所用。

  钱七听后觉的还真是这么回事,不过古代在教育上成本太高,不可能对民众实行义务教育。

  两人又聊了会这方面的话题,钱七听到孩子哼哼声,知道小家伙快醒了。

  让孙保财有空把对联写了,在过三天过小年,门上该贴对联了,说完这话才去看小家伙。

  孙保财点头应了,琢磨着写什么好。

  琢磨半天最后还是写了个比较俗气的对联。

  “事事如意大吉祥,家家顺心永安康,横批阖家欢乐。”

  在宣纸上写完拿给老婆看,笑着问道:“觉的怎么样。”

  钱七看了觉的还行,反正比她写的好看,所以她自然没意见。

  结果就是孙保财家的对联贴出去后,成为了全村字体最难看的一副对联…

第100章 晋江首发

  孙保财把写对联的红纸裁好, 平铺到案上,拿起毛笔开始认真写对联。

  钱七喂完孩子拍完嗝, 亲了亲他的小脸蛋, 笑道:“你乖乖的在床上自己玩会哦,娘要去干活喽。”

  得到小家伙啊啊…回应不由一乐:“乖儿子, 答应了就要做到。”

  孙保财听了媳妇的话手一抖, 不由好笑看了眼还在互动的娘俩,对于老婆欺负他儿子只能选择无视。

  他也发现钱七最新的恶趣味, 就是这么自说自话欺负小东西。

  失笑的摇了摇头,看着红纸上面乱了的墨迹, 认命的换张纸重写。

  钱七跟儿子说完话, 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己玩, 她每天无事时和小家伙时常这么交流,觉的挺有意思的。

  一会要贴对联她先去打些浆糊,跟孙保财说了声才往厨房走。

  孙保财写完对联看了会, 自我感觉写的还不错,因刚写完要晾干才行, 起身到床边哄儿子。

  这小子看有人过来了,小手开始挥舞啊啊啊的,也不知说个什么。

  孙保财跟他啊啊两声笑道:“你啊, 长大可得多长点心眼,你娘可不好对付,我是你亲爹才跟你说实话…”一时父子俩玩的倒也挺开心。

  钱七端着浆糊进来,看在床上的父子俩互动不由一笑, 把浆糊放到桌上。

  看着孙保财笑道:“一会我跟你去贴对联吧。”

  说完看着儿子一笑,让这小家伙自己呆会也没事。

  孙保财闻言摇头笑道:“不用,你在屋哄孩子吧,我自己能行。”

  说完又逗了会儿子,才拿着浆糊对联出去贴。

  邵安骑马过来,远远就看到孙师爷家门前有人,近前一看竟是孙师爷。

  从马上下来牵着马过去,笑着跟孙师爷问好,注意到门上的对联,笑容一僵这字好一般。

  他是邵府的家生子,虽然是下人,但看过的好字太多,孙师爷家门上这字能比他强点。

  不过能贴在孙师爷家门上的,估计不是他写的,就是家里人写的,所以尽量让面上含糊过去。

  当然也没昧着心夸奖这字好看,而是直接把来意说了。

  孙保财刚贴完对联,看邵安骑马过来,知道应该是邵明修找他。

  听邵明修让他明天去趟衙门,点头表示知道了,让邵安进屋喝些热水,给他拿了些山货才让他走。

  回屋后把明天要去县衙的事说了,钱七闻言笑道:“正好明天去卤味铺子买些猪蹄,有想吃的卤味你看着买点。”买这个也就是过年时凑个菜。

  孙保财闻言笑着应了,看钱七没有其它东西要买了,才去把小家伙抱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让他看看方寸之外的东西…

  学堂在小年前一天放长假,到时吕秀才夫妇会回东石县城过年,一直到正月十六学堂开课才会回来。

  夫妻二人因长期吃村里人送的鱼,吕秀才寻思除了字能拿得出手外,也没有别的可以回馈村民。

  所以跟学生们说,可以给他们每家写一副对联。

  结果这事被村长知道了,跟他商量能不能来的村民,都给写一副对联,还表示红纸啥的他拿。

  吕秀才听了哪能拒绝,于是今个休沐日写了一小天对联,虽然写的手臂微酸,但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心里竟有一丝小满足,貌似他越来越能融入到红枣村了。

  大家在吕秀才处求来的对联,回家就打浆糊,把对联贴到了大门外。

  张氏自然也不例外,喜滋滋的把拿回的对联贴到大门外。

  因对联不让代领,张氏看着婆婆笑道:“娘,你也去学堂领一副对联吧。”

  刘氏看门上的对联觉的是好看,听了老大媳妇的话笑道:“不去凑这个热闹了,老三说要自己写。”

  张氏听了也没在劝说,只不过在心里嘀咕,老三的字怎么跟吕秀才比。

  虽然大家都不识字,但字好不好看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

  刘氏和老头子从老大家出来,一路上看村里家家门上都贴了对联,这感觉一下子就有年味儿了。

  看自家门前也贴了对联,和老头子还在门口看了会,虽然他们不识字,但不论怎么看这门上的对联,咋就不如老大家的好看呢。

  刘氏把这话对着老头子说了,问他有没有同感。

  孙老爹闻言点头道:“我看着也没有老大老二家门上的字好看,不过这也没什么,这字肯定是三娃子写的,比不过人家吕秀才也正常。”

  三娃子没上过私塾,现在能识字还能写对联,在他看来已经很了不得了。

  刘氏听了觉的有道理,吕秀才可是秀才,她家三娃子虽说现在是员外郎了,那也是属于啥半路出家,自然比不得人家自幼读书的人。

  这般想着两人也不在门前议论,进了门后让老头子先回屋,她先去看看孙子。

  进屋看老三两口子在哄孩子,连忙过去抱了会小孙子,不时跟老三两口子说些闲话,还笑着把对联的事说了。

  孙保财闻言眉头一挑,和钱七对视了一眼,找了个借口出去。

  出门都没往远了去,走了几家看人家门上的对联,这字写的俊秀端庄,能看出吕秀才在字上,下了很大功夫,是比他的写的好看多了。

  不过既然贴上了,就没有揭下来的道理,所以回去跟老婆自嘲,咱家的对联估计是村里字最不好看的一副了。

  钱七闻言一笑安慰道:“你可以这么想,别人家的是求人写的,咱家的是你自己动笔写的,意义不一样。”

  说完要是不笑,会显的有诚意些。

  孙保财眯眼轻声道了句:“你等晚上的。”

  翌日孙保财吃过早饭,帮着收拾完才赶着骡车往县城走。

  到了县城先去了卤味铺子,一共挑了十只猪蹄买了些鸭货。

  让店家把猪蹄拿出两个单独包好,付了钱拿着包好的卤味出来,赶着骡车往衙门的方向去。

  到了县衙把骡车拴好,拿着包好的两个猪蹄进去,听邵明修在前堂忙,索性到书房把猪蹄放到桌上坐着等他。

  心里也在琢磨,不知这地在哪,最好还是别太远,这样他还能时常去看看。

  嗯,最好是自带佃户,要不他还得找佃户租地啥的比较麻烦。

  至于自己种暂时还不行,自己种地要有长工啥的,还要自己预备种子,这些都要不少开销,以他手上这点钱够是够,用在这上面手头会很紧。

  以后他还是倾向于佃出去省心,当然前提是佃户不耍滑头挑事。

  邵明修忙完政务回到书房,见孙保财在悠闲的喝茶,不由白了他一眼才回座。

  他这一天忙的不到天黑回不了后院,他的师爷倒好,清闲不说不请都不来。

  看到桌上放着东西,用手指挑开竟然是两个猪蹄,不用猜也就孙保财能干出这事。

  很好,求人办事给人谢礼都这么别具一格。

  孙保财厚着脸皮,把这枚白眼笑纳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