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那家伙读过几年私塾,送人东西喜欢送笔墨纸砚类的。

  每拿起一个布包,就对着老婆介绍种子的名称和用途,然后在上面写上简体字的意思。

  就这样两人一个教一个学,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时辰。

  钱七看时辰不早了,天色都开始有些暗了。

  起身说道:“老公你先把桌上的东西收拾下,我去端饭菜去。”

  孙保财也觉得有些饿了,点头应了等老婆出去后,本想找个干爽的地方放种子。

  这些东西可是有大用处的,必须保管好了。

  奈何在堂屋看了看四壁空空。

  除了吃饭的桌凳,就剩两把待客的椅子和一个茶桌。

  最后无奈回屋,找了个没用的箱子,把种子依次摆好。

  今天先这么放,明天还得想法子弄个架子啥的。

  要不这样放箱子里时间长了容易潮湿,毕竟要放一冬天,明年才能用上。

  要是放坏了,他得心疼死。

  两人吃过饭后,孙保财拿出纸张开始翻译。

  他打算先翻译《农桑通诀》这本书,然后是《百谷谱》。

  先让老婆看这两本书,剩下的两本不重要的,可以以后有空时翻译。

  钱七就在旁边坐着,等老公写好一张,标记好顺序后,拿过来开始看。

  田家吃晚饭时,田来福问了爹今天去东石县的事。

  田村长简单跟儿子说了下,看家里人都在听,不在多言,示意来福明天再详说吧。

第20章 晋江首发

  翌日早早起来吃了早饭,今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

  因着昨天孙保财约了老杜来看活,所以今天他们晚些在去钱家。

  钱七收拾桌上的碗筷:“我去厨房收拾下,你去看看待会带什么东西回门吧。”

  孙保财听了应道:“行,我去看看,昨天我特意叮嘱老杜让他早些来,估计过会就能到了,咱把东西准备好,谈完活咱就去钱家,应该不会误事。”

  他昨天敢这么干,是因为两家离得近,都是一个村的,走几分钟就能到了。

  钱七点头表示知道了,端着东西去了厨房。

  等老婆出去后,孙保财来到放东西的隔间,看看过会带什么回钱家。

  他们成亲时,别人送的东西都放在了这里。

  孙保财看有两小坛酒,拿过来放到脚边,酒送给岳父的。

  又拿了两个干果礼盒,这个给孩子的。

  看了一圈没找到适合给岳母的东西。

  最后看角落里放着的鸡蛋,眉头一挑送这个实惠。

  把挑好的东西拿出去放到桌子上,等会让老婆看看,拿这些行不行。

  走到厨房看老婆已经收拾好了,打量下看这里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很干净整洁。

  笑道:“我选了两坛酒、两盒干果、还有一小篮子鸡蛋,你看行不。”

  钱七用清水洗了下手,闻言笑道:“你做主吧,不过注意下,回门礼要带双数,要么少拿个,要么在添个,你看着办吧。”

  反正她六个嫂子三朝回门时,她娘给拿的都是双数。

  还说什么好事要成双成对,一定要吉利等。

  所以这事她虽然不在意,但是她娘一定会在意的。

  孙保财听了笑着应了,两人回屋把礼品又加了件,放到一边。

  孙保财看现在无事,反正要等着老杜,索性把笔墨纸张拿出来,继续翻译农桑通决。

  昨晚翻译了一半,争取今天把这本书翻译完。

  钱七也跟昨晚似的,坐在旁边看翻译成简体字的纸张。

  这本农桑通决,真是本农业类的好书。

  开篇论述了农业发展历史,这让她这样以前不善农务之人,对农业的演变有了个概念。

  而且书中逐步介绍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技术和经验。

  这个十分难得了,这么好的书,听孙保财说,竟然因放的时间久远,被便宜处理了。

  看完农业篇感叹道:“老公,这样的实用的好书,为何在书肆无人问津呢,真是让人想不通啊!”

  这书多有实用价值啊,要是农民多多研究,多收些粮食肯定没问题。

  面对老婆的疑惑孙保财笑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这里的人凡是去读书的,都是奔着科举去的,都梦想着能一朝得中光耀门楣呢。所以这些人看的书,都是些四书五经史记典故等这类的书。农业类的书,这些一心走仕途的书生,怎么会看呢。”

  这种现象是这里的通病,就像如果城里的学子,对农业类书籍不感兴趣,这是正常现象。

  毕竟他们没有接触过种田的事,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农家子读书后,也不看这类书,就不得不让人唏嘘了。

  想到这里抬头看着钱七感叹道:“这里种地的农民有几个识字的,就算识字又能认识几个字,所以这书为何会无人问津,也就好理解了。”

  而且农民往往都对读书心怀敬畏,可能大部分人,一生都不会踏进书肆里吧。

  钱七听完确实是这个理,一时竟然莫名有些感伤。

  也不知是为这里整日下地劳作的爹娘,还是为了其它。。。

  老杜的大儿子赶着骡车,到了红枣村村口。

  问了人后,找到孙保财家,把骡车停下后,老杜和儿子们下来。

  看到破旧的院墙是该重修了,让大儿子上前敲门。

  孙保财听到敲门声,放下毛笔说道:“可能是老杜来了,我去开门到时带他看看活。”

  看老婆听后只是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眼睛都未离开纸张,不由笑了这是看入迷了吗。

  出来打开门,看确实是老杜,后面的几个大汉应该是他儿子。

  笑道:“老杜你来了,出来的挺早吧,抱歉今天是我娘子回门日,所以才让你们一大早就往这跑。”

  老杜连忙表示无事,跟孙保财介绍了后面的儿子,又含蓄了几句,才开始跟着孙保财看活。

  孙保财先带着几人,看了要修的院墙。

  等老杜的儿子们,丈量完围墙的尺寸后,又带着他们去了荒地。

  到了地方,孙保财用手指了指这一片荒地道:“这里一共五亩荒地,要弄成晒场的,就是这块挨着良田最近的。”

  这地里的情况听钱七说了,确实有些难办。

  老杜看这块地面都是碎石,不由皱眉问道:“这要铺平整就可以吗?还有这地底下,多深才有好土呢。”

  铺平整也要用好土垫一层才行,要不根本弄不平整。

  孙保财听后笑道:“这地底下将近一尺下才是好土,这片地确实不好弄,这活你看怎么干才好呢,如果有好的意见,跟我说说可好。”

  他家这些活他也头痛,不觉问了出来,看看老杜有何好的方法。

  毕竟他干这行有二十多年了,经验肯定丰富。

  老杜听后想了下才道:“我们垒墙都是用土坯垒,土坯用麦秸切短和泥做出来的你也知道,我这么说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提供足够的糯米浆的话,用你这地里的碎石土垒墙,其实也是可以的。”

  停顿了下颇为不好意思说道:“这样的话费时间和功夫,可能要另外加些钱才成。”

  他们做土坯也需要去弄土,如果用荒地里的碎石土的话,最大的好处就是近,能节省好些功夫。

  当然这荒地肯定不太好取土,但是要是加些钱的话,这活还是可以做的。

  毕竟他接了要把一亩荒地,弄平整做晒场的活。

  要是在这里取土的话,晒场也好弄。

  孙保财听后想了下,觉的老杜说这事可行。

  这样的话以后修整这片荒地的话,也省了大功夫了。

  想了下说道:“砌墙能用多少这里的土,要加多少钱,老杜你直接说就行,还有这墙多久能弄好。”

  老杜听后心里算了下笑道:“这五亩地上的碎石土,应该能用大部分,至于价钱吗,在加八百文如何,这样的话一共三两银子,这钱我不要,是雇人挖土的费用。这活大概十五天左右能完工。”

  这挖土的活他要找人干,他和儿子们主要做土坯和砌墙。

  孙保财听了点头同意,觉的八百文这价格可以接受。

  雇一个干短工的,一天是二十文左右,如果请四个人干个十天的话,正好八百文。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约定好明天正式开工。

  他先给了一两半银子,约定剩下的完工在付。

  等送走老杜后,看天色不早了,回屋和钱七拿着东西,赶紧往钱家走。。。

  王氏走到门边看了几次,七丫头咋还不来呢。

  眼瞅着快吃午饭了,心里气的直嘀咕,死丫头不会把今天三朝回门的事给忘了吧。

  这般想着刚想叫钱五去提醒下,就听到女儿说话的声音。

  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看闺女和姑爷手提着东西进来。

  连忙上前笑着把东西接过来,召唤钱五招待姑爷,示意女儿跟她回屋。

  钱五看着娘和妹妹回屋的背影,对着孙保财笑道:“怎么才来啊,娘都到门外看了好几次了。”

  孙保财笑着解释道:“这不,我想把我家的院墙修了,你也知道我总往出跑,要是不修了的话,我在外面也不放心啊,所以昨天去县里找了个泥瓦工,约了今天一早来家里谈活的事,没想到晚了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