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虽然两人现在还不是太明白这事该如何做,心里自然希望皇上给个明确的指示,最好有个章程啥的。

  不过随着皇上接下来的话,知道他们想多了。

  景禹看着两位爱卿满意的点点头,跟他们说了差事的内容,说完把圣旨给他们,让他们回去准备下三日后启程。

  至于如何做让他们两人自己制定章程,表明他只看结果。

  这般决定也是想看看孙保财这个提议是否可行。

  如果可行他自然会大力支持…

  孙保财同邵明修捧着圣旨出来,孙保财脸上没敢表现出什么,但是心里在对皇上不断的吐槽。

  景家这对父子是他见过最不要脸的,刚刚皇上封他和邵明修为钦差,负责大景朝的开启民智教育建设等事。

  这大帽子扣的,他第一次知道钦差这种临时任命的官职,能做这种短时间根本做不完的事。

  除了一张圣旨其他什么都没给,圣旨的内容除了任命他们为钦差,就是点明可以让地方官员协助等。

  一不给钱二不给人,还让他们先找一个地方开展,等做成了朝廷会颁布政令,让其他地方效仿。

  到时两人可以分开,各自去其他省府监督…

  两人出宫去了詹士府商议,邵明修要回衙这里离的近。

  邵明修坐下让人沏了壶茶,等人出去后,才看着孙保财道:“说说吧,你都跟太上皇说什么了。”

  这差事接的他莫名其妙,虽然他有点猜到皇上为什么让他跟着孙保财接这差事,还不是因为他现在在詹士府太闲的缘故。

  当然加上他的能力,应该还考虑了他跟孙保财的关系等因素。

  但他不知道这差事的具体内容,皇上只说了那么几句,还不足以弄明白,所以这事只能问孙保财了。

  孙保财闻言把他跟太上皇说的关于普及教育兴国的论调说了一遍。

  虽然如今的事,看着像他给自己挖了个坑,但他没后悔过跟太上皇说这些话。

  对于教育普及这样利国利民的事,不管成不成都该去试试。

  既然来了就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他刚刚心里吐槽皇上,也是这人行事太过光棍一时不忿,忍不住在心里叨咕几句。

  邵明修听后陷入深思,越想越觉的这是对百姓对朝廷都有利的事,要是做成了必然会福泽后世。

  想明白后看着孙保财笑道:“这是好事啊,怎么还愁眉苦脸的。”这小子脑子怎么长的呢!

  孙保财听后看着邵明修无奈一下,忍不住说道:“我知道这是好事,你不觉的这事靠咱俩做,什么时候能做成啊。”

  皇上就不能给一些人力财力的支持吗,让他纠结的是这差事就跟出差似的,要长期在不同地方奔走。

  他老婆现在怀孕了,不可能跟他走,两人岂不是从此过上分居的日子。

  最主要的是老婆怀孕不能陪在她身边,这让他心里非常不好过,要是分娩时他没赶回来,万一在......想到这里就不敢在想下去。

  但也知道事已至此,不能改变只能想法子解决。

  轻轻摇了摇头消除脑中的负面想法,他觉的走前有必要跟皇上先请好假,不管如何钱七生孩子时他是一定要陪着她。

  邵明修闻言一笑:“皇上不是给了圣旨吗,而且咱俩还是钦差,是在代替天子做这事,不管到哪里各地官员都得配合。”

  皇上并不是没给支持,给了他们钦差的身份,那道圣旨能起到尚方宝剑的作用。

  孙保财听了挑眉看着邵明修道:“你的意思各地衙门会出钱盖学堂了。”要是这样那还行。

  邵明修听孙保财这么说,想了下摇头道:“朝廷没划拨这笔银子的话,各地衙门怎么有钱盖学堂。”

  就算有钱人家也不会出,银子要他们自己想办法。

  对这个他到不太担心,孙保财弄钱有一套,在说这事只要他们拿出详细章程,皇上肯定会支持的。

  孙保财闻言也不在纠结这事,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在想办法吧。

  跟邵明修说了钱七怀了身孕,让他跟他夫人说声,到时照应一下。

  得知邵明修的夫人也怀上了,自然是一番恭喜,两人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都说到了想生男孩女孩的问题,后来才反应过来跑题了。

  相视一笑才又回归正传,开始说这差事如何做,先互相沟通下想法,到时也好制定个章程。

  嗯按照邵明修的说法,到时缺钱了,可以用这个跟皇上要钱。

  大致沟通好了,孙保财也跟邵明修说了他回去写份章程,明天进宫会给皇上看看,问他明天是否一起去,看他摇头表示不去后才起身告辞,他还要回去跟钱七说这事。

  皇上给他们三日的时间准备,能陪着家人的时间就这么点。

  邵明修等孙保财走了,才去跟上峰禀报要去外地办差,近段时间不能来衙,手上也没什么好交接的事,因为现在詹士府根本没什么事。

  钱七听完孙保财的话,认真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好好干,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如今皇上等同于把这样变革的机会交在孙保财手里,如果不成功的话,可能这样的机会只会有这一次。

  孙保财在路上想了不少,就是没想到他媳妇是这么个反应,忍不住上前把她嘴堵住,真是气的他小心肝都疼。

  亲完放开钱七抱着她坐下,忍不住开始跟她唠叨起来,他走后要注意的事项。

  钱七靠在他怀里,眼含笑意的点头应着,刚刚她跟孙保财开了个玩笑,不想让他因为太过惦记她,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

  她不想孙保财因为她放弃太多,这么多年孙保财为了她为了家做的已经够了。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她能做到的就是全力支持他,不让他有后顾之忧,让他完成想做的事。

  孙保财说着说着看钱七始终好脾气的应着,不由抱着她深深叹了口气:“你记住千万别让自己有事。”

  钱七听后在孙保财唇上轻轻一吻,眼里尽是柔情的看着他:“放心,你也放开了手脚去做,别让自己后悔。”

  人生不能重来,尽量去做想做的事吧。

  孙保财等钱七午休后,独自坐在椅子上深思,久久才叹了口气,摊开宣纸开始写教育普及章程。

  钱七说的对,这样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如果他不能把这事做成了,那么即使别人不知道,但是他心里会背负上沉重的负罪感。

  因为没有人比他和钱七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从心里上很感谢皇上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么就让他交给皇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即使他知道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

  翌日上午孙保财带着写好的章程,去宫里跟皇上提前请假。

  在御书房见到皇上,把章程递给皇上看,这份教育普及的章程里,阐述的是针对普通百姓开始民智的方式方法。

  是他结合大景朝现在的情况,制定出的一份冲击力很小的章程。

  今天皇上看过后如果认同,那么教育普及实行下去就成功了一半,皇上认同了他自然会去搞定他的臣子。

  景禹皇上仔细看了孙保财写出的章程,看下来很满意,对现有的制度没有多少冲突的地方。

  把章程让全喜递给孙保财,让他按照章程里写的去做。

  孙保财看皇上满意,心里也松了口气,趁机提出在他夫人生产前赶回来,陪他夫人生产的事。

  景禹皇上听了怪异的看了孙保财一会,女人生产他陪着,最后准许他回来陪半个月…

  孙保财从宫里出来回家后就不在出府。

  整日在家陪着钱七和小家伙,即使再不舍得,到了离别的日子也得走。

  走的这日,孙保财没让钱七送他,坐着马车到了城外,不远处有一队人马是邵明修带的人。

  两人约好由他带护卫和一些得力属下,他不想带官宦和侍女,带了用处也不大,所以就带了个赶车的人,到了附近下了马车,到邵明修的马车上坐着。

  把写好的章程递给邵明修,等他接过才看着车窗外想事情。

  邵明修看孙保财的意思是先找个县做试点,试点的意思里面有写。

  把一个县做好教育普及,然后在各府里全面推广,跟东石县当初全县推广稻田养鱼模式有点像。

  合上章程看着孙保财,把这疑问问了出来。

  孙保财闻言解释道:“对,咱们要做的就是以点盖面的事,选择县城主要是县城小,咱俩比较好掌控,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而且县城最具代表性,咱们只要把县城的试点做好了,到时按照这个成功的模式去复制。”

  大环境都一样,到时由朝廷出面,会容易许多。

  他进宫请假时给皇上看过详细章程了,到时开办的县级学校,以后会由官府接管。

  他在章程里面起名叫综合官学,由官府统一管理。

  建设好的综合官学,类似于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区别在于学校前期教授三百千启蒙书籍,后期教授的是各项技能,有点像古代的技校。

  以后课程会比较杂,所以叫综合官学比较好听也好理解。

  如果成绩优异并且想走仕途的,也可以去私塾或者去县学继续读书。

  这样做也是考虑了大景朝的科考制度,科举制度被沿用了上千年,可不是两张嘴皮一碰,说废除就能废除的。

  这事他都没敢跟任何人说,正确的说法是他不敢碰触士族的利益链。

  科举制度的观念根深蒂固,朝廷所有的官员全部是士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员,是通过科举制度做官的。

  这些人要是真闹起来,估计连皇上都顶不住,到时教育普及也就是一句空话,先把这件事做好,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

  什么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改变是必然的,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赶得上…

  所以他制定的教育普及制度,跟现在的科举制度并不冲突,还有些相辅相成的作用。

  这样实行起来阻力会小些,可以说只要皇上表明态度,并且强势些这事很好执行。

  至于村子里效仿于红枣村,由官府批集体用地,费用采取分期付款方式偿还。

  取得的收益主要用于村学开销,有余额可以建设村子,当然到时会像红枣村似的,建立起监督问责制度。

  邵明修听了点头表示明白了,皇上虽然是封了两人为钦差,但是这事明显要以孙保财为主,到时不懂在问他吧。

  问孙保财为何选择安县,没想到孙保财说了声随便选的,气的白了他一眼。

  孙保财表示真的很无辜,当即表示如果他有合适地点,也可以换成那里。

  看邵明修听了他的话,转头不在理他,耸了耸肩他当时选地点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金安府的安县。

  也没啥特殊原因,就是印象比较深,因为那里是前右佥都御史林泰遇害的地方。

  其它地名他也没印象,也不可能回去临安府境内找县城试点,所以当时没多想,就把安县写在章程里了。

  还有个原因就是金安府的同知是莫宸翰,有时间的话,他想去看看莫大夫夫妇。

  孙保财走了,钱七在家里一时特别不习惯,身边没个人缠着了,不适感特别强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