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离的远钱七就是想管也管不到,一切顺其自然吧。

  晚上时刘氏来她屋里,婆媳俩聊了一番,听她详细说了孙家这边的事。

  刘氏说完看着钱七语重心长道:“祥子啊,你们就帮着操点心吧,这孩子懂事有志气知道感恩,跟他爹娘不一样,他爹娘是指望不上了。”

  钱七闻言一笑:“娘放心,夫君以前就说过,小辈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是那有志气的他都管。”

  不光是孙家小辈就是钱家的小一辈,只要是有志气的他们都会管。

  自家孩子都不扶持那成什么了。

  婆媳俩又聊了一会,钱七也借机说了有身孕的事,刘氏听后更是高兴,直言在添个男娃娃。

  对此钱七不过笑笑,孩子这事只能顺其之然…

  因着五哥过段时日要走,在加上公婆和祥子头次来京,所以每天让宝琴和熟悉京城的德顺,带着他们四处游玩。

  京里玩的差不多了,又安排他们去汤山庄子玩了五天。

  他们去汤山这几天,她让德全找了个商队,是直接到临安府的,因为德全跟这家商队的东家熟悉,说有人帮着拿东西,这样的话她忍不住让人买了好些东西带回去。

  给爹娘和哥嫂孩子们的,到临安府让他们帮着雇辆马车,这样五哥也不费力。

  等几人从汤山庄子回来,钱五跟着商队走了后,钱七才问过祥子的意思,把他安排到德全那,先跟着德全学一段时间,等孙保财回来在做安排。

  孙保财可不知道,在他走后他爹娘和大侄子还有舅哥来了。

  他和邵明修用了半个月时间到了金安府,跟金安府知府林徐见面,在人家地盘干事情,自然要先打招呼,这是基本礼节,主要是要他的帮助。

  林徐看是这两位还带着圣旨,自然是一番用心接待,邵明修和孙保财都是皇上当太子时的班底,他这个四品知府哪里能得罪的起。

  虽然这两位要做的事以前没听过,但还是表明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一定尽力配合他们行事。

  孙保财看邵明修在跟林徐周旋,这知府就是根老油条,说的可是好听,出人出力皆可就是没钱。

  想罢不在理会林徐,看着陪同一起吃饭的同知莫宸翰,出声有一搭无一搭跟他说着话。

  可能是在官场呆的吧,这人一点都不像莫大夫夫妇实在豁达…

  等酒局散了,跟邵明修说要去拜见莫同知的父母,让他回去后挑些东西,送到莫同知府上。

  等邵明修应了才叫过莫宸翰,说想去拜访他的父母。

  莫宸翰闻言一愣,随即联想到孙保财是东石县人,意识到孙大人认识他父母,要不然也不会提出来去拜会。

  笑着应了带着孙大人去他家,一路上小心试探着。

  孙保财对此也不介意,毕竟这事又瞒不住,主要是想看看他们,到时好给钱七去信,钱七一直惦记她师父呢。

  到了莫府看到莫大夫夫妇,不论是身体或是精神头都不错放心了,双方见面自然高兴说了好些话。

  莫夫人问了钱七的近况,听徒弟现在只会给人诊治不孕等症,笑着说能做到这样就不容易了。

  没有人在身边教导,只靠书上的东西,能学成这样确实不易,医道博大精深不是能从书上学精的。

  莫大夫看着孙保财,心里也感叹人的际遇真是没处看去,那时他以为孙保财凭借着稻田养鱼的功绩,被皇上封赏为员外郎已经是特例了,没想到再见时孙保财已然是四品官身。

  孙保财一直等到天全暗下来才起身告辞,谢绝了他们留宿的好意。

  明日要和邵明修起早去安县,不能在金安府停留了,今日见过他们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翌日一早,孙保财和邵明修启程往安县去。

  两人在马车里说着话,现在只知道安县的县令姓刘刚上任不久,安县是个下等县,其它知道不太多,主要是林徐一问三不知,昨天在他那就没打听出多少有用的消息。

  下晌一行人才到安县,直接去了县衙。

  车马刚到县衙就看到县令带着人在等着迎接他们,明白应该是林徐派人通知安县县令了。

  下了马车见到县令觉的有些眼熟,想了会没想起来这人是谁。

  邵明修看着县令一脸诧异,没想到会遇到他:“好久不见了承儒,你怎么来这当县令了。”

  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刘承儒。

  对于刘承儒的事,他听了都不知该说什么,觉的要不是他母亲做的太过,承儒这事也不至于闹到明面上来。

  他进京后去见过他一次,那时他那颓废的样子让人记忆犹新,现在看着虽然不如曾经的儒雅俊逸,但这会能出来应该是走出来了吧。

  不过以刘家的家世,刘承儒怎么会来当个县令呢,就是不说家世背景,以刘承儒两榜进士出身,还在翰林院当过差,想不通怎么会来这么远的地方做个县令。

  刘承儒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认识的人,看着邵明修不由一阵苦笑,请邵明修和孙保财两位钦差进去说话。

  他是接到知府大人的通知,说有钦差大人来安县办事,让他全力配合,倒是没想到这钦差会是邵明修。

  进到县衙里,县丞等人见过钦差大人退下,就剩他们三人后。

  刘承儒才苦笑道:“不想在京城呆着,就去吏部谋了个县令的缺补上,当时看这里离着京里远就选了这里。”

  当他知道萧淑君怀了身孕时,心里唯一的念想都断了,他确实负了她,这个果他该承受,离了家只身来这里,心里轻松了不少。

  孙保财他知道这个人,还知道他夫人和萧淑君的关系,所以说话也没必要避着他。

  孙保财听着有些云里雾里,他在旁边也不插话就这么听着。

  这刘县令和邵明修明显认识关系还不错,这样的话对他们要做的事有力啊。

  听着两人说的话,也分析出点信息,这人明显家世不俗,不想在京里呆着,就跑到吏部谋缺,选择这里还是因为离着远,这话可不是谁都能说出来的。

  这般想着总觉的刘承儒这个名字耳熟呢。

  邵明修听了知道这是为何,刘承儒当年和萧淑君和离的事,都闹到当时的还是皇上的太上皇那里了,此事当时弄的满城风雨。

  事后一个被送走,一个从此在家闭门不出,两个家族从此决裂。

  现在这两人一个已然找到幸福,这个能从家门走出来,也算是个好的开始吧。

  拍了拍刘承儒的肩膀道:“过去就过去吧,彼此放过是最好的结局。”

  剩下的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谁对谁错不需要他们这些外人来评说。

  刘承儒闻言点头表示明白,整理下思绪不在说他的事,开始问邵明修两人来这里所为何事。

  他不太明白安县这么个穷地方,皇上为何要派了两位钦差来这里。

  他来这里当县令,虽然不到两个月,但是基本情况还是知道的,安县是一个下等县,因着土地贫瘠地里出产不多,所以百姓过的不太好。

  百姓手里没有余钱购买力不行,所以这里的商业也不发达。

  邵明修详细的跟刘承儒说了要做的事,他们需要刘承儒的全力支持,嗯如果可以希望拉着刘承儒一起干。

  说完看刘承儒脸上除了惊讶没有其他激动的情绪,转头给孙保财使了个眼神让他接着说,这小子在煽动人心上比他强。

  孙保财这会已经知道这人是谁了,刘承儒他老婆闺蜜萧淑君的前夫,这人在他家的度假山庄住过,他见过这人才会觉的眼熟。

  按说这应该是个渣男的人设,但是看着眼前的刘承儒却有点同情他,在古代做男人能做成他这样,嗯也不容易!

  他和萧淑君的事,在他看来这事的起因肯定是刘家不对,行事太过没顾虑到萧淑君的烈性子。

  估计刘家人谁都不会想到,萧淑君会以那么决绝的方式跟刘家决裂。

  这事现在看最后是刘承儒承受的更多,因为他要背负一辈子不能生育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古代男人打击得有多重可想而知。

  但话又说回来,这事对萧淑君的伤害也非常大,如果萧淑君没遇到带她走出来的永安侯,或许也要背负着伤痛了此残生吧…

  正胡思乱想接到邵明修的暗示,拉回八卦的心神,笑着先跟刘承儒套了会近乎,等两人熟悉些后,才开始跟他说开办综合官学的意义。

  说完这些对着刘承儒,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人生大道理。

  大意是不管遇到什么坎,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当你老了时回首不过尔尔,细想这样的人生经历,即使痛苦万分,但是是否也让你开始反思人生意义。

  最后又说了一番,男儿来这世上走一遭,岂能什么都不做,岂能不留下些什么。

  邵明修在旁边听着孙保财忽悠人的话,都忍不住被这番话打动了。

  孙保财把大道理说完,最后来了个实在的:“其实有个能让你专心投入的事做,就不会想那些让你痛苦的事了,你说是吧刘兄。”

  刚刚说那些大道理,就是为了给这句话做铺垫,对于这种经历情伤遇到过重大挫折的人,这话应该能打动他。

  毕竟刘承儒为何只身来到这里,为了逃避他不想面对的,但是眼不见那心呢。

  刘承儒听了这番话,心里多少都有些触动,特别是最后一段话。

  想罢叹了口气道:“谢过孙兄邵兄的劝导,刘某跟着两位一起干这事,在这安县只要不做危害百姓的事,怎么折腾都行,刘某必定全力配合支持。”

  大不了这安县的县令不做了,他现在确实需要有个事,能让他全身心投入。

  孙保财和邵明修听完刘承儒的话,两人相视一笑有了这话,他们就放心了。

  三人又说了会话,刘承儒问过两人,看他们同意住在县衙后院客房,先给两人安排了住处。

  想着这样也好,有什么事几人商量起来也方便。

  吃过饭三人聚在一起,说起了安县的具体情况,盖综合官学的地皮好说,这个刘承儒可以直接批了。

  但是这钱哪里来,县衙穷的叮当的,根本就拿不出钱来盖综合官学。

  至于夫子那个到时候聘请就好,但是前提是要先把这个官学盖起来。

  刘承儒本来提出要不他来出钱吧,被两人拒绝后只能跟着一起想办法。

  他现在也明白了孙保财的意思,在安县办综合官学是试点,这个做好了是要以同样的方式,在大景朝各地开展的。

  所以他自己出钱不行,毕竟其它地方,不一定遇到像他这么慷慨的人,到时岂不是进行不下去了。

  最后几人商定,请安县的商贾豪绅等人吃饭,打算在他们身上筹集盖综合官学的钱。

  不管什么地方总有些有钱人,最好的法子就是让这些人参与进来。

  大景朝商业发展的快,商人重利但也重视名声,倒是可以在这方面好好谋划下。

  弄来钱在选地点,然后在全县大肆宣传,招工时动员百姓参与。

  每户只要出一人来建设综合官学,那么这家人有适龄上学的可以提前报名,优先选择想学习的手艺。

  当然这个怎么实施,还要看请客后筹集多少钱,钱少可能连工钱都发不了,只能提供伙食。

  钱多的话,可以适当发些工钱,但不能多发,要不什么提前报名和优先选择手艺就没有意义了。

第157章 晋江首发

  刘承儒刚刚说不行他出钱盖综合官学这话提醒了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