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日子就这么到了次年四月,孙保财现在每天掰着手指,算钱七生孩子的日子…

  现在已经怀孕八个月了,钱七信里说这孩子比怀屹哥时还欢实,肚子也比那时大些。

  这些虽然是钱七一笔带过的内容,但还是被他深深记住了,心里也产生了一股焦虑。

  所以他昨天给在金安府的莫大夫夫妇去信,把钱七的情况说了,想问一下莫夫人钱七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他现在需要人给他一些主心骨…

  孙保财主要负责监督,综合官学的整体施工。

  因着综合官学的特殊性,头三年主要教授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年以后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说是家人的意愿,进行分院学习各项技术。

  如果想走仕途的,到时可以离开这里,去私塾继续读书,考过县试府试进入县学就读。

  综合官学的定位,就是给百姓家的孩子,进行脱盲义务教育,然后教授他们某种技术,让他们以后谋生用。

  这是简单说法,高大上的说法就是,综合官学以后不断的向大景朝输入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坚持下去,十年后应该就能看到显着的成果,可以说时间越久成果越大。

  这样的定位没有冲击到现有的科举制度,自然不会造成士族们强烈的反对。

  而且为了筹集资金设立的荣誉墙,还能让这些人参与进来,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名声。

  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习惯了这种方式,届时综合官学已然成熟,可不是某个官员在朝堂上反对就好使的了。

  因为这涉及到太多的百姓利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家看的明白着呢,而且那时士族们真的能团结吗。

  大势所趋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势而为。

  孙保财看着已经成型的启蒙院,目中闪过笑意。

  鉴于综合官学的定位,他当初参与了这里的设计,把综合官学盖成几个独立的院子教学。

  比如先盖的启蒙院,教授孩子们三百千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孩子们学习文化课的地方。

  启蒙院盖好后,会先招收百姓家的孩子入学,这个地方当初让刘承儒全部批给了综合官学,地方大以后可以在远一些的地方,盖学习各项技术的院子,名字以后可以以学习的技术命名。

  这样时间上不耽搁,既有充分的时间去修建,也有时间去找好的手艺老师来这里教课。

  启蒙院和技术院分离,互不打扰互不影响这样挺好。

  至于以后的要开设多少科,还在制定中,起初会少些,将来会陆续增加科目,比如医科种植等,到时由朝廷颁布政令。

  什么都要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会完善好的。

  他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回去,这边启蒙院在过十来日就要交工,到时收尾和准备开课的事也一堆。

  邵明修从马上下来,直接走到孙保财身边,把手中的信递给他。

  他刚刚在县衙正好要过来这边,有封信是从金安府寄给孙保财的,担心有要事顺手就拿了过来,等孙保财接过后,才看着远处。

  看着已然成型的建筑,心里开始算计接下来的事。

  教授孩子们三百千的夫子已经找好,找的夫子按照孙保财的说法,是比较有想法的年轻夫子。

  孙保财的意思,不想找那些死板教学的夫子,越有名气的越不要,说来这里的孩子走仕途的少。

  要是按照考功名样子去教导孩子,一个个被教的不知变通,在被灌输一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岂不是毁了孩子。

  他这些天对孙保财这个说法是极度纠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样的至理名言,让孙保财说出来怎么就不对味呢。

  每当想起他说这话时的讽刺样子,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这小子在讥讽圣人先贤吗,还是看不起读书人…

  转头看着一脸笑意的孙保财,忍不住把这话问了出来。

  孙保财接过信看是金安府来的,知道是莫大夫夫妇的回信。

  打开看莫夫人说这是正常情况,说明胎儿生命力旺盛,钱七本身懂这些,会把自己照顾好的,让他不必过度担心。

  最后写到他们即日启程过去,好久未见徒弟甚为想念,打算去他家长期居住…

  看完信心里是满满的感动,两位老人能去京里是因为惦记钱七,他们能去心里放心不少。

  说心里话御医和莫夫人相比,他更相信也更信任莫夫人。

  因为她是钱七的师父,在关键时刻能使尽全力去救治,而那些御医是做不到的。

  听到邵明修的话,不由微一挑眉,看着他问道:“你觉的这话对吗。”话落把信纸折好放入袖袋中。

  邵明修认真看着孙保财说道:“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君主,□□定国,为民做主,光宗耀祖,怎么不对。”

  他从小就被教导这样的思想,从来没有觉的错误的。

  孙保财闻言笑着摇了摇头:“你说的有道理,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除了读书其他为何就是下品呢。”

  古代推崇读书这点,在他看来已经非常病态了,什么都没有读书来的崇高,科举制度充分体现了这点。

  引导人们轻视其他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一味的推崇读书,使得现在的读书人严重脱离实际生活。

  试问这些崇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人,这样的人来做官他们能为百姓做什么呢…

  一个国家长期被这些人来治理,结果会如何呢…

  重视教育本身是对的,但是这样过度推崇然后轻视其他行业,本身就是一种病态发展。

  科举制度严重促进了腐化的官本位思想,凡事以官为主、以官为贵、以官为尊这样的价值观试问怎么发展。

  读书为了什么,问这里的人一百个,估计有九十九个人得回答为了做官。

  看这四周就他和邵明修索性就把这话说了,邵明修虽然也被这种思想教化,但是难得的是心里有百姓。

  这样的人难得了,刚刚之所以没说一百而是说了九十九,就是因着眼前有这么个心里还有百姓的人…

  邵明修被孙保财这话严重冲击着,心里不服但又找不到话来反驳。

  心里有些后悔为什么要问出来,然后在这听孙保财胡诌,偏偏听着还有道理…

  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不选那些有名望的夫子,因为在孙保财眼里,这些人会把孩子给教的只知道死板读书考功名,所以才说会毁了孩子的话。

  联想到会来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哪里能供的起孩子读书,要是这些孩子,被教的以后只知读书连农活都不做的话,确实是把人家给毁了。

  在说科举考试有人考到白发苍苍都未考中过秀才,确实不是这些人家的孩子该走的路。

  所以这样看来孙保财的想法是对的。

  久久才平复好起伏的心情,看着孙保财道:“这话你以后别说了。”

  孙保财这番话简直是跟所有的士族为敌。

  真担心哪天这小子被人给暗杀了。

  孙保财闻言一笑:“这个我知道,今天你要是不问,我才不会说呢。”

  今天要不是邵明修的话,不管是谁他都不会说的,两人是好友他又问出来了,不想说些谎话骗他。

  想着邵明修也是因为选夫子这事才有的疑问。

  索性看着他解释道:“选择年轻些有思想的夫子,确实是不想把孩子们给教死板了,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博大精深之处,要想学精学透这些是需要灵性的,不能因为启蒙阶段把这份灵性给抹杀掉,这些孩子里说不上某个人,将来能把学到的发扬光大也说不定是吧。”

  学习三百千启蒙书籍,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道理,能够识字读写,这些都是基础学好了,以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在所学行业里继续深造,都有莫大的好处。

  他期待这些在综合官学学习过孩子们,将来能给这里带来莫大的惊喜,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邵明修闻言忍不住白了孙保财一眼,按照这小子的思想,他是不是可以理解,这番话其实真正的含义是,每个行业都博大精深,就是读书考功名做官这条路最不博大精深。

  这话他在心里想想没有说出来,真担心孙保财听了,在说出什么震惊到他的言论。

  今天受到的冲击够大的了,在说隔墙有耳,虽然这里没有墙,四周空旷看着没有人在偷听。

  但是很多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万一有个身手比他高之人在远去偷听,他们也没辙不是。

  想到这里担忧的看了眼孙保财,他这顾虑很有可能成真,但他又不能出言提醒,因为能避过他的耳目之人,必然不是皇上的人,就是太上皇之人。

  两人不在说这些敏感话题,说起了荣誉墙的事。

  现在荣誉墙已经砌好,可以找刻字师傅来把那些捐款之人刻上。

  孙保财建议把方大同等人的事迹都刻上,也是对这些的回馈吧,至于别人看了怎么想是他们的事。

  邵明修听后点头同意,表示刻字师傅他来找,必然要找个口碑最好的,这个也是门面一定要刻的好看才行。

  两人一直到晚饭前才回到县衙,他们不知道的是,两人下午的一番对话,被人还原写在了纸上,已然快马加鞭送走…

  莫大夫夫妇到京里后,直接按照地址去了孙保证在西城的宅子。

  等到了孙家见到钱七后,莫夫人赶紧上前扶住来迎她的钱七。

  看着这孩子大肚子的样,忍不住说道:“我看到孙保财的信,就忍不住猜测你是不是怀了双胎,这会看了你这快生的肚子,看来我们来对了。”

  她看了信就决定来这了,女人生孩子本身就有危险这又是双胎,她要是不来亲自坐镇,心里怎么能安生。

  钱七听了笑着谢过师父,跟师公打过招呼,请他们进到堂屋坐,让人给他们收拾屋子拿行李。

  师父要来她事先不知道,所以都没有准备,看到她老人家心里高兴又不太好意思,这么大年纪还为了她折腾。

  莫夫人听后笑道:“谁说折腾了,我们打算在你这常住,你可别嫌弃我们。”

  他们跟儿子说好了,在这住到他回京述职,到时在跟他走,这样正好能给徒弟好好调养下身子,还能教导她医术上的事。

  示意钱七把手伸出来,她先诊脉看看。

  钱七听后自然高兴,连声道欢迎师父师公常住,等听到师父的话后把手伸出来。

  莫夫人把手放下看着钱七询问,生产的相关事宜可有准备好,听到都准备好了,点头表示一会她看看去。

  钱七现在的状态随时有可能生,必须都准备好。

  双胎很少到月生的,大多都会提前生。

  说了会话钱七先让师父先去休息,连日赶路两位老人脸上都透出倦色。

  这次莫大夫夫妇没有拒绝,他们年纪在这呢,就算保养的再好,也经不住连着赶路。

  钱七等师父回房后,才双手扶着肚子,在宝琴的搀扶下回房。

  自从她肚子大了后,婆婆出门说啥也不带着宝琴,说让宝琴照顾她,这样她才放心。

  拗不过她索性让连总管在汤园里挑了两个人过来专门陪他们。

  今天老两口去庙里给她求平安符去了,知道他们看着她这肚子大担心,老人都信这个,只要他们安心就随他们去吧。

  因为怀的双胎,所以现在的肚子看着,比怀屹哥要生那会都大,她都没敢跟孙保财说,就怕他惦记她在不能安心做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