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夫妇生活_分节阅读_第89节
小说作者:时光再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0 KB   上传时间:2018-06-23 20:19:12

  刘长顺闻言笑着应了,起身往孙保财家走。

  孙保财听到有人说话,出来看是刘长顺,听村长让他过去,让他稍等会。

  回屋跟老婆说了声,等钱七应了才往出走。

  两人往村长家走,孙保财看了眼旁边的刘长顺,随口问了句:“听说你定亲了,恭喜啊。”

  刘长顺闻言一笑:“是啊,是我舅舅家表妹。”

  这亲事是他娘做主定的,莲表妹他也见过没啥不好的。

  孙保财闻言,聊了几句别的,才开始说起他听说的事,大意就是谁谁家结表亲,生下的孩子体弱啥的…

  看着刘长顺问道:“你在药铺那么久,有这事吗?别不是那些人骗我的吧。”

  说完呵呵干笑两声好尴尬,这话他听着都好假,刚问人家定亲的事,就开始说这些…

  刘长顺闻言,疑惑的看了眼孙保财。

  他知道孙保财说的啥意思,虽然他的言词有些问题,但这会这么说,应是好心提醒他,虽然不知道他听谁说的。

  但还是笑道:“你说的这事我没听过,不过我虽然结的是表亲,但表妹是我舅母带过来的。”

  他头个舅母得病走了,舅舅当了几年鳏夫,后来才又娶了现在的舅母。

  舅母是个寡妇,带了个女娃嫁给他舅舅的。

  所以他们不会发生孙保财听说的事。

  孙保财听后明白了,原来两人没有血缘关系,这样他就放心了。

  刚刚他都没敢提,生孩子会不会傻的事,不在提这话茬,而是说起了别的…

  到了田村长家,看人已经来了。

  邵安正在同钱六说话,两人好久不见自然话多,本来还相约一起爬山呢,没想到一直没空出时间来。

  看孙师爷进来,忙起身问安。

  给孙师爷介绍跟他一起来的两名管事,这两人都是表公子派来的人。

  孙保财笑着打过招呼,示意大家坐下一起说下这事。

  等听完两位管事的话,看过他们拿来的契约,这些跟他和邵明修商议的差不多。

  问了村长可还有其他问题,看村长摇头其他人也没意见,笑着让村长召集村民,到祠堂外签契约。

  孙保财在祠堂外看了会,当他看到村民脸上满足高兴的笑容时,心里竟隐隐有一股淡淡的喜悦。

  能为别人做些事,这感觉还真不错。

  看一切都被村长安排的井然有序,也没他什么事,索性回去看着他家小七去…

第82章 晋江首发

  九月初官府派遣衙役, 到各村张贴布告,宣读稻田养鱼之事。

  把红枣村全村稻田养鱼的情况, 作为示例进行宣传…

  并让每个村派五名代表, 前往红枣村实地观看。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些人看过实际情况后, 回到村里跟大家如实告知,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知县大人同时下发公文,让各村村长统计好, 明年打算稻田养鱼的人家。

  把具体报名户数和多少亩稻田统计好,在九月中旬前上报, 秋收过后官府会派人前来村里, 指点大家如何稻田养鱼。

  自从县衙发布这项政令后, 这些天可把田村长和村委会的人忙坏了。

  其他村子的代表,陆续来到红枣村实地查看,这人是从上午到晚上一直不断。

  知县大人下了命令, 让他们村好好接待。

  不用管来人吃喝,只要把来的人, 带到稻田里转一圈,用心讲解一番即可。

  这事按说是个轻省活,但架不住来的人络绎不绝, 送走一波来一波。

  而且人家都是远道而来,自然要更用心才行,对于这些人的问题,更是详细回答。

  钱六刚喝了口水, 看又来人了,认命的上前接待,他现在是彻底明白,这村委会的意思了…

  在他看来就是为村里人打白工的,虽然说会给点稻米,但现在可是连个影都未看到。

  忙了大半年了,力出了、苦吃了、无形中还搭了不少钱财。

  有时候忙了,就不能和五哥出去收货,自然是少赚了不少钱,心里不平衡时,自己安慰自己,多少得了点好名声...

  这段时间可把刘氏乐坏了,先是三娃子盖啥温室,来干活的瓦匠师傅们,天天中午来茶寮摊子吃饭。

  这每天有固定的食客,收入自然高了不少。

  这帮人刚走不久,茶寮摊子就迎来了新的食客。

  因好些人都是远道而来,大多都会吃过在往回赶路。

  所以这茶寮摊子,每天人也是络绎不绝,两人忙不过来,干脆雇了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来帮忙。

  给她们每天每人三十文钱,要是有人买烤鱼了,她们还可以卖烤鱼。

  这工钱可比那男人,打一天短工赚的都多,她们干的特有劲。

  其实心里也知道,公公和婆婆是帮衬他们两家,要不然雇别人,可不会给这些工钱。

  两人现在是特别知足,宝金和宝银两兄弟合伙弄营生后,家里收入多了。

  她们妯娌卖烤鱼,每天也能赚些,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红枣村这股人流,到秋收时才断了。

  毕竟都是庄稼人,人家也要收地、打粮、交田税的。

  红枣村也开始忙碌起来,大家在稻田里忙着收稻子,抬头会看到陌生人在田间来回走动。

  这些人是县衙派来的人,记录稻田养鱼收获详情的,嗯据说这些是要呈现给皇上看的。

  这让大家干活时,脸上都是笑容,这可是莫大的荣耀,他们红枣村可是要被皇上知道的村子了。

  孙保财这些天也非常忙碌,忙着自家地收割晾晒…

  他家比村里其他家,早几天收的地,反正庄稼已经成熟了,早些收了好早点去县城。

  钱七这个月份,还是去城里待产能让他安心。

  他已经联系了柳尘玉,让他派人过来收鱼,等忙完了地里的事,他就带着钱七去县城住。

  用木锨翻了翻正在晾晒的稻子,蹲下看晾晒的差不多了,拿过袋子把袋口卷了下,开始把晒场上的稻子装袋。

  孙老爹看摊子没事,打算去帮帮老三,这地里的事,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有时就得有个人搭把手。

  现在老三媳妇怀着孩子,也不能帮老三忙活,所以这两天他没事就过去看看。

  跟老婆子说了声往晒场走,到了看三娃子正在往袋子里装粮食,过去帮他撑着袋口。

  孙保财看他爹来了,笑着道:“爹,等会装完稻子,我要称一下重量,一会帮我看下秤杆。”

  孙老爹闻言点头应好,看着装好的稻子笑道:“今年收成好,看你家这两亩地出产的稻子,最少也得在六石啊。”

  这个数可不少了,他以前种的麦子收成最好时,也没到过三石,都是两石五斗左右。

  孙保财闻言一笑:“具体出产了多少斤,一会称过就知道了。”

  他看着可不止六石,这里每石为一百市斤,十斗为一石。

  他爹说的六石就是六百市斤。

  大景朝的赋税,是按照每亩地亩产两成收取。

  官府派人调查地方亩产多少,取中得出要交的两成粮食是多少。

  这个标准每个地方不一样,东石县是按照每亩两石算的。

  因交的赋税是按照田地收取的,所以百姓们习惯称呼为田税或者粮税。

  装完稻子称过重后差点七石,爷俩脸上露出笑容。

  孙老爹没想到能出这么多,看来这稻田养鱼是有些门道啊。

  孙保财笑着算了算,今年稻子的收成,比去年好一些,比照往年增收一成半左右吧。

  他觉的能有这个收成,还是跟今年稻田里多养了鱼有些关系。

  毕竟稻田养鱼的原理,有一部分就是鱼的排泄物,可以当肥料用。

  能够促使水稻生长,这营养足了长的自然好了,收成好也正常。

  这个数字相信朝廷会满意的。

  一亩地就算增产一成的话,亩数多了会增产多少粮食,这个账朝廷自然会算,这还有鱼的收入呢。

  稻子收成增加一成的话,在加上鱼的收益,让农民收入翻了一倍。

  他估计今年邵明修,把红枣村稻田养鱼的奏折呈上后,朝廷就会让适合稻田养鱼的地方效仿红枣村。

  今年他家两亩稻田,收了将近七百斤稻米。

  扣除要缴纳的两成田税,一石两斗稻米,还能剩下五百七十斤稻米,这些够今年他们家吃的了,毕竟刘氏和孙老爹喜欢吃面食。

  至于钱七在旱田里,种的玉米和豆子等物,他们拿走一部分玉米,剩下的都给刘氏了。

  邵明修看过各村提交的稻田养鱼数值,眼底全是笑意。

  现在看来孙保财出的主意是好,各村看到实际情况,报名都很积极。

  等到秋收后,在把红枣村的稻子增产情况,还有鱼的收益,用布告张贴出去,到时更能振奋人心。

  想罢目光看着外面,等红枣村的粮食产量,还有鱼的收益出来,他会给孙保财上请功奏折...

  孙保财锁上院门,扶着钱七坐到车厢里,里面铺的厚颠簸能轻些。

  钱七被孙保财搀扶着,踩着圆凳进了车厢,坐下后呼出了一口气。

  用手帕擦了擦汗,现在在平地上活动还行,但要是登高弯腰特别费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9/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夫妇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