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写小说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薄荷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94 KB   上传时间:2018-06-30 19:21:17

  这对于苏清漪此刻身处阴霾之中的处境来说,总算是一点小小的阳光。

  苏清漪坐在书桌前发了一会呆,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争执声,她想到顾三娘就在外面,担心她被人欺负,连忙跑出门外。

  顾三娘正站在门口,拉着一个媒婆模样的女人在理论。

  也是苏清漪瞎操心了,顾三娘这样的性子,哪里有人能欺负到她,尤其是如今成婚之后,少了姑娘家种种忌讳,更是无人敢惹。只是顾三娘向来不主动生事,如今这般,定然是有什么缘故的。

  两人吵闹不休,整条巷子的人几乎都出来看热闹了,他们的邻居大娘正在打圆场。

  那媒婆看见苏清漪,连忙道:“这位姑娘,这可是你家亲戚,你快来劝劝她!”

  顾三娘头也不回道:“七娘,这里没什么事,你回去便是。”

  那媒婆急了,甩开顾三娘的手,走过来拉住苏清漪:“姑娘,你给来评评理,我这好好地说着媒呢!她突然就冲过来,拉着我就骂,这是什么道理!”

  苏清漪皱着眉头,明显不相信这媒婆说的话。

  周围的人都在指指点点,顾三娘听这媒婆颠倒黑白,忙道:“你说媒便说媒,扯颜先生做什么!你在这儿犯口舌,我还能装听不见吗!”

  “我说他怎么了!他是你家妹子还是怎地!你这般激动!”

  这媒婆竟然误打误撞说出了真相,可顾三娘一听更怒了,两人就这般又吵了起来。

  苏清漪这才知道事情经过,原来这媒婆来给隔壁做媒,言谈之中说到了对方姑娘跟随家中长辈念过一些书,邻居大娘便有些担心她性子清高,毕竟最近颜亭书的事情闹得太凶,即便是她也听过一耳朵。

  那媒婆便拍着胸脯表示,那姑娘性子极好,全然不似那离经叛道的颜亭书,言语之间对颜亭书多有贬低。

  因为两人就是在门口说的,顾三娘听她说话难听,这才受不了了,冲过去和人理论。

  眼看着两人骂着骂着竟然要动起手来了,苏清漪连忙过去拉住顾三娘,这时郁长青也回来吃中饭了,一见到这情形连忙过来护着她们两人。

  那媒婆以为郁长青是家中男主人,见他这不分青红皂白就护着的模样,立刻拍着大腿就哭诉起来:“我这可真是造孽了啊!好端端出门,竟惹了这等泼妇,再说了,那颜亭书究竟是何样人,那些子秀才老爷可都说的清清楚楚的,你来找我撒什么泼!”

  郁长青脸色一沉:“她是什么样的人,由不得你来评说!”

  “她既然做了,凭什么旁人说不得?”媒婆嗓门加大,“女子本就该贞静贤惠,女儿家有女儿家的本分,如今被她这么一弄,女子要都不安于室,这天下不就乱了吗!大伙说是不是?”

  她这话一出来,顿时有不少人便连连点头。

  郁长青担心这媒婆再说下去,会让苏清漪心里有疙瘩,便干脆驱赶道:“乱什么乱!赶紧散了散了,没什么好看的!”

  那媒婆还想同他理论,可看到他那人高马大的样子就有些犯怂,最后只能骂骂咧咧地走了。

  郁长青关了门,将那些好奇的目光都阻隔在门外,夫妻俩担忧地看着苏清漪,考虑着要如何安慰她。

  没想到苏清漪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般消沉,反倒笑着道:“你们放心,我没有那么脆弱。”

  两人怕她是强颜欢笑,可又怕安慰她反倒刺伤她的自尊心,正是不知所措。

  苏清漪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是真的,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些事情,可刚刚经过那一遭,我反倒一下子明白了。”

  顾三娘与郁长青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明白什么了?”

  “我并不是因为被人骂才难受的,而是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我还能做些什么。因为我觉得似乎我做的这些并没有我想象中影响那么大,这让我有些失望。”苏清漪自嘲一笑,“但刚刚我想明白了,我能做的已经做了,历史如何发展不是我所能掌控的,我本就只是个写小说的,何必把自己当成一个女权斗士呢!如今竟是连自己本分都顾不上了。”

  她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郁长青两人虽然听不懂其中的一些词汇,却也看明白苏清漪脸上的郁气消失了,心中也是一松。

  这么一想,那媒婆的出现倒也不是坏事。

  苏清漪放下了事情,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问起了郁长青贡院之外发生的事情。

  今天是第一场考试的第二天,其实天气还好,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苏燮在考场中应该不会生病,郁长青守在那外面,纯粹也只是求个心安罢了。和他有相同目的的也有不少考生家人,一些人无聊就凑在一起说话,说的都是京城里发生的事情。

  郁长青便将这些话学了回来给苏清漪和顾三娘听:“说是之前的状元郎颇得圣宠,如今更是做了天子侍讲,每日随王伴驾,很是风光。”

  苏清漪时隔几个月再次听到闻砚的消息,却觉得恍如隔世,她与闻砚算不上什么至交好友,顶多算是点头之交,不过她对闻砚的印象一直很好,如今又从郁长青口中听到他的消息,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而此时,被她念叨的闻砚正在太极殿外的偏殿等着皇帝的召见,一丝丝凉气从放在角落的冰鉴中发出来,拂走了人一身的热气。

  一个小太监给闻砚递了一杯茶水,闻砚谢过之后又不动声色地塞了一个荷包过去。

  那小太监轻轻地掂了掂,笑着道:“闻大人且歇一会吧,陛下今儿见的是白大人,白大人不是刚从江东回来吗?可得说一阵。”

  闻砚顿时心领神会。

  江东。

  他在翰林院,最近又作为天子侍讲一直伴驾左右,所以很清楚最近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一说到江东,最近最热门的事情恐怕就是颜亭书了,他心中顿时一紧。

  就在此时,陛下身边的大太监走了过来,尖着嗓子道:“闻大人,陛下召见,您请吧。”

  闻砚心念斗转,轻轻地出了一口气,随即跟着对方踏进了太极殿。

第75章

  闻砚一进入太极殿, 就觉得四周一下就凉了下来,因为景宁帝怕热, 所以宫中早早就用上了冰,像是太极殿这样的地方, 冰鉴都有好几个。

  景宁帝今年已经四十二了, 一张白胖的脸看着十分可亲,看起来一点也没有身为皇帝的尊严, 他笑眯眯地坐在主位,两旁站着的是徐诲和刚从江东回来的白韶。

  徐诲回京之后被授了太子少傅一职, 如今负责在宫中教导皇子,近来也时常伴君左右,再加上早前闻砚曾与他有一面之缘, 两人还算相熟。

  闻砚跪拜行礼, 被景宁帝叫起来之后, 对方笑眯眯地问:“朕记得卿家就是江东人吧?”

  闻砚敛眉回道:“回陛下,微臣祖籍堰昌, 的确是江东人。”

  “江东一地也是人杰地灵,文风昌盛。”景宁帝笑着道, “不过, 据说近来江东闹得沸沸扬扬, 连不少世家也插手了,但起因好像只是一个写话本的小姑娘?卿家可曾听过这件事?”

  “此事微臣略有耳闻。”

  “哦, 那你怎么看?”

  闻砚谨慎地回答道:“微臣不敢妄言, 不过微臣想, 一个话本应当不至于引发这么大的动静,想来应当是早就有了矛盾,所谓话本,不过是恰逢其会充当点燃的那个火星罢了。”

  “这话说的有些道理,白卿家也是如此说的。”

  闻砚暗暗松了口气。

  景宁帝却似乎来了兴趣,“那小姑娘的话本子写的果真有那么好看吗?”

  “微臣当初也看过那位颜先生写的话本,的确写的不错。”闻砚回答道。

  “爱卿倒也实诚,朝臣以此为耻,朕还以为你会说没看过呢。”

  景宁帝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将闻砚说出了一身冷汗,他之所以会简在帝心,凭借的就是坦荡,不管是他与方申鸣的来往,还是他背后的裴家,他都不曾隐瞒过,这才会得了景宁帝的青眼,然而只要他一旦隐瞒了一丁点,哪怕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这份青睐也十分容易就会被收走。

  闻砚虽然对此心惊肉跳,面上却还是维持着沉稳的样子。

  景宁帝暗中点点头,这才笑道:“若连朕的状元郎都这般说,可见的确是有些趣味了。”

  一句话就将这个话题带了过去,转而同白韶说起了旁的事情。

  然而闻砚却不敢放松,景宁帝看似和蔼,但你若真将他当成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那也离死不远了。

  景宁帝十岁登基,十六岁亲政,在位三十二年间虽然并未有太大建树,但他平平安安坐稳帝位,不着痕迹地将勋贵与世家弄成如今这般水火不容的形势,这般手段决不可小觑。所以,他不可能会对一个写话本的好奇,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他,定然是还有其他用意的。

  果然,景宁帝又问起了一直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徐诲:“徐爱卿,你有何看法?”

  徐诲拱了拱手:“回禀陛下,臣与其他两位大人看法一样。”

  景宁帝笑了笑,面露玩味:“徐爱卿之稳,一如当年啊!”

  闻砚心头一惊,徐诲却仍旧是不慌不忙的模样:“臣谢陛下夸奖。”

  景宁帝哈哈大笑:“行了,你认为是夸就是夸吧!”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一般,“阿顽那臭小子还在临江呢?”

  “是。”

  “要朕说,余泽对阿顽也太过严厉了,孩子们打打闹闹本就是正常,阿顽小时候进宫每次都把四皇子给打哭,朕都没说什么。”

  余泽是武安侯萧珏的字,而景宁帝话中流露出来的亲昵更是对其他臣子都没有的。

  景宁帝看向徐诲:“徐爱卿是阿顽的师长,你便写封信让阿顽回来得了,武安侯府尊师重道,想来余泽也不敢同你计较什么的。”

  徐诲似乎顿了一下,但很快便应了下来:“臣遵旨。”

  “行了,朕也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三人连忙告退。

  离开太极殿,闻砚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三人沉默地离开了皇宫,分别上了马车朝各自家中走去。

  闻砚靠在车壁上,开始思考在太极殿中发生的事情。

  他们三人看似只是偶然凑到一起,景宁帝也看似只是同他们话了一会家常,但所表露出的东西却绝不简单。

  首先就是他们三人的身份,要论起来,他们都是平民出身,但身后却都和世家与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宁帝想来是对江东发生的事情有些不快,却偏偏不肯明着说,要从他们三人这里透露出去,这里头的意思可就多了去了。

  还有就是武安侯府,景宁帝的确很看重武安侯,他叫武安侯的表字,又叫萧泽的小名,言语之中对他们父子二人的爱重十分明显。联想到他话中所说,萧泽小时候打哭皇子都没有受罚,轻飘飘就将当初萧泽打伤勋贵子弟的事情给掀了过去,毕竟再尊贵还能尊贵得过皇子吗?勋贵们也只能吃了这个闷亏,打落牙齿和血吞。

  很明显,景宁帝对京中党争也有些忍不下了,借着萧泽这个由头向之前过界的勋贵们狠狠抽了一鞭,可要说他真的宠信武安侯府,他却又将萧泽给弄回了京城这个大漩涡。

  闻砚按了按额头,只觉得现在的局势越发难明,且更重要的是,景宁帝在话语中透露出对颜亭书这个人的好奇,甭管景宁帝是不是随口引出的话题,但京城里已经斗红眼的勋贵和世家们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一点。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清漪也不过只是个秀才之女,就算苏燮一路考上了进士,在砸块砖都能砸到一个官的京城,也没人能护住她。

  闻砚知道自己的身份,他能让方家的人在江东护住苏清漪的安全已经是极限了,若是换成在京城,别说他拿不出筹码,便是方家也不敢打包票。

  而他自己更是不可能出面保护苏清漪,为今之计,竟然只能请小侯爷帮忙了。

  闻砚在马车上的小柜子里掏出纸笔,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隔着车帘递给随行的人:“立刻找人将信送到临江城,交给武安侯小侯爷,他若问,就说是故人写给他的。”

  下属立刻领命离去。

  闻砚撩开车帘,看向暗沉沉的天边,轻轻叹息一声。

  这京城的天,恐怕要变了。

  -

  苏清漪并不知道自己如今已成了京城豪门眼中的香饽饽,自从她想明白之后,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许多,每日里也不如之前那般无所事事,而是接着写《仙缘》后面的故事。

  其实她隐约有一些感觉,就现在闹成这个样子,文昱书坊的态度也出来了,《仙缘》后面恐怕是悬了。但她有点强迫症,只要开了坑就要填完,所以哪怕知道自己写了也没用,却还是认认真真地写了下去。

  第一场考完之后,托了天气的福,苏燮状态还不错,但也足足歇了一天才缓过神来。

  苏清漪执意请了大夫,检查过后发现只是劳累才松了口气,她上辈子特意去看过科举博物馆,知道这时候考科举有多么坑,再加上苏燮年纪大了,之前又生过一场病,这才让她格外担心。

  两天之后,苏燮又进了考场,不得不说今年这天气果真是不错,不冷不热刚刚好。苏燮发挥的应该很不错,只是连着三场考完,整个人都有些虚脱,最后一场还是郁长青把人给背回来的。

  苏清漪吓得又去请了大夫,这来的还是之前的大夫,他在省城,每年乡试的时候就格外忙,像苏清漪这样的家属都见得多了,好在苏燮真的只是脱力,不过他也还是留了一点温补的药。

  秋夜凉风习习,一家人在小院子里也是其乐融融。

  顾三娘接手了炒菜的活,苏燮靠在躺椅上,直接拿了书考郁长青。虽然郁长青的身份没法考科举,但他也并没有放弃读书,苏燮也并未因此就不认这个弟子,平日里有空都会教郁长青的,便是此刻也见缝插针地教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8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8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写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