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楚巫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捂脸大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18-06-30 19:21:30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卫国、宋国两位国君相继身故, 按照礼法,是不宜兴兵的。毕竟攻打鲁国就要借道宋国, 恐怕会搅扰人家的丧事。而攻打卫国更是“非礼”, 说不定就如当年秦国趁丧伐郑一般, 落得大败而归, 道义全无。

  然而出乎意料, 楚国非但没有罢兵的意思, 令尹公子婴齐还裹挟了尚未及冠的蔡国、许国两位国君, 尽起楚师, 打着“援齐”的名号, 借道郑国, 统兵伐卫!

  一时间, 千乘之师浩荡而来,惊得世人瞠目。

  如此大军, 又岂是刚被齐军肆虐一番,又死了国君的卫国能够抵抗的?只几日工夫,卫军就节节败退, 溃不成兵, 眼看就要败北亡了社稷。然而与上次齐国伐卫不同,面对强楚的威胁, 晋国竟然未曾出兵援救,不理卫国求援, 避开了楚军兵锋。

  如此举动, 更是让楚军大振, 直逼卫都,与新君签了城下之盟。随后意犹未尽,又转道挥兵侵鲁。鲁国上下顿时大恐,专门派上卿前往楚营,奉上木工、缝工、织工各一百人,并以公衡为质,请求结盟。楚军这才罢手,自宋国回返。

  之前还附骥晋国的鲁卫,转眼间都投了强楚,这番变故,引得列国哗然。楚庄王虽然身故,强楚仍就不能敌啊。

  消息传到了齐国,本该高兴的齐侯,却高兴不起来。

  明明自己发兵时,晋国就敢派车八百乘,联三国之力伐齐。怎么到了楚国出兵,晋国就不敢直面了呢?楚国还是无礼至极的乘丧而伐呢,于情于礼都应回护鲁卫这两个附庸啊!说到底,不过是楚强齐弱!

  须知他祖上桓公,乃是世间第一位称霸之人,而楚国,不过蛮夷耳。

  然而刚与晋国恶战一场,毗邻的鲁卫两国又都改换门庭,投了楚国,此时似乎只有与楚国亲善了?

  谁料朝中众卿可不这么看,各执一词,吵成了一团。有人说楚国大胜,必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亲楚不过是自取其辱,不如改投晋国;有人则说如今楚国势大,连鲁卫都投了强楚,这时不结好,反倒亲晋,岂不置身于险地?

  双方人马都有理有据,听起来一般可信,让齐侯头都痛了起来。这几日天天传大巫进宫,替他刺鬼清神。

  齐侯的急性偏头痛,乃肝气郁结,化火化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造成的。因而针灸之余,楚子苓也少不得劝慰几句:“君上不可劳思过度,积郁过甚,易伤肝脾。”

  闻言齐侯一叹:“如今朝中纷乱,寡人也不知听谁为好。楚国强,晋国亦是不弱,吾等夹在中间,实难决断。”

  是亲楚还是亲晋的议论,楚子苓也在田恒嘴里听到过些,不过她的关注点,并不在投谁不投谁这个层面,而是如后世一般,更看重自身的综合国力。

  想了想,她道:“晋楚相争,岂不是休养生息的大好时机?用兵总要损耗,连年征战更是靡费颇多。齐国又不在晋楚之间,地势偏安一隅,不如交好诸国,养精蓄锐?”

  齐侯一愣:“那寡人如何称霸?”

  您还惦记着称霸啊。楚子苓险些没翻个白眼,轻叹一声:“君上可忘了民怨之事?当年桓公有管子辅佐,富国而强兵,方有霸业。如今民怨不消,却想争霸,岂非水中捞月。”

  水中能捞得起月吗?自是不能。听了这番别出心栽的建议,齐侯也是一阵怔忡,片刻后忽道:“那寡人之管仲,又在何方?”

  齐国还有管仲这样的大才吗?似乎有,管子之后便是晏子,也是春秋有名的贤相,但是楚子苓不太清楚晏子是何时诞生的,自然没法举荐,只道:“朝中贤良无数,各有政见,君上只需寻有类管子之人,自能得贤才。”

  “然也!”齐侯兴奋的猛一击掌,“大巫若为男子,寡人当奉为上卿!”

  这话怕也只有齐侯这样的人,才能说出口吧?楚子苓微微施礼,并没放在心上。

  谁料几日后,齐侯就寻了个借口,赏了田湣,显然是把她的进言之功算在了田氏一族上。闻言楚子苓也是默然,幽幽对田恒道:“还不如让君上赐你块邑田呢。”

  田湣得多少好处,跟田恒又不相干,还有田须无那小子也占了便宜,这样算来,实在是太亏了。

  田恒笑道:“邑田何劳子苓出手?我亦能赚来。只是没想到君上竟然真听进了你的规劝,这些日问政诸卿,很是提拔了几个。”

  “哦?”楚子苓闻言立刻问道,“都有谁?可有晏氏之人?”

  “还真有晏弱,你也知他?”田恒不由挑眉,晏氏可不是什么大族,不过是从莱国奔齐的寒门小家,之前在朝中也不显,这话问的可就有些古怪了。

  晏弱?晏子不是叫晏婴吗?难道是他的父祖?不过能因此事出头,也是好事。在这个平庸之辈可以靠血统治理国家的时代,用贤总好过用亲。

  “我听君上提过此人,能够提拔自是最好。”楚子苓笑笑,把这话题带了过去。

  田恒见她神情轻松,不似有事,也笑道:“若是他得知此事,怕也要来谢你才行。”

  “举手之劳罢了。”楚子苓轻轻叹了口气,也不知晋楚之后还要如何争锋,只盼齐侯能够收起那争霸的心思,让齐国多安稳些时日吧。

  ※

  “哚”的一声,羽箭钉在了草垛上,距离红心足有一寸之遥,一旁已有寺人尖声叫道:“公子神射!”

  这可是在宫中传授射术,能够教导诸公子的,无一不是神射手。如此成绩,还敢有人夸赞,实在是厚颜的厉害。然而上至师傅,下至伴读,谁都没有生出异议。毕竟射箭的可是君上喜爱,大夫推崇,有可能登上宝座的公子环,哪个会得罪此人?

  公子环看了看自己的射术成绩,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日他勤练射术,进步良多,果真没有白费力气。似想到了什么,他转过头,对身旁那个矮了自己一头的少年道:“须无射术可有长进?吾记得你那兄长,乃是能张三石弓的神射手。”

  三石弓,寻常人怕是拉都拉不开,遑论射准了。田须无谦逊的行了一礼:“小子日日勤练射术,也不及公子,哪敢献丑?至于家兄,不过是天生力大罢了。”

  这话十分谦逊,亦有些讨巧,在吹捧公子环的同时,也暗暗踩了自家兄长。然而这话听在公子环耳中,极是悦耳,他不由笑道:“田无咎也是猛士,你可要好生跟他学着点。”

  学什么啊!田须无暗自腹诽,自从来到宫中以后,他就发现公子环隐隐对兄长有些敌意,这可真是想不到,毕竟兄长还曾救过这人呢!但是相处久了,公子环又是个藏不住话的,渐渐地,田须无也瞧出了些端倪。这位公子,似对大巫有些心思,怕是因此才对阿兄不善。

  察觉此事后,田须无简直不知该说什么为好。那可是大巫啊,怎能觊觎?!然而话又不能直说,田须无只得转了策略,一味迎合,甚至不惜猜一猜阿兄,倒是让这位公子又看重了自己几分。

  果不其然,又练了片刻箭,公子环就不耐烦闷,转去屋中休息。在席上坐定,他特地遣散了从人,只留田须无一个,像是忍了又忍,终是问道:“听闻大巫是跟你那兄长一同归国的?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隐情”二字,简直问的百转千回。田须无立刻摆出一脸正色:“吾听家兄说过,大巫曾救他性命,因此才一路相护,带大巫前来齐国。”

  “那大巫怎肯跟他回田府?”公子环不由倾身,急急问道。田恒可真是一幅世人最喜的好样貌,难不成大巫是被“美色”所惑?

  “这个嘛……”田须无做出犹豫模样,迟疑片刻方道,“似乎大巫也曾被家兄救过,立过盟誓,才会屈尊田府。”

  原来有盟誓的是田恒本人,不是田府!公子环心头一凉:“还有盟誓,不会是有私吧?”

  田须无立刻摇头:“怎会如此!大巫法力如何,公子也知。若是有私,还有如此神通?”

  这确实不太好反驳,毕竟巫儿都要守贞才有用处,别说是大巫了。

  问出了结果,却不知是沮丧多些,还是庆幸多些,公子环“哦”了一声,有些心灰意冷,挥了挥手让人退下。出了门,田须无倒是一头冷汗,这事可不大妙,总要告知兄长才行!

  话虽如此,阿兄的脾气他也心知肚明,哪敢直接言及此事。犹豫了大半天,田须无才寻了个时间,凑到了田恒身边。

  “阿兄,你如今已经弱冠,又封了下大夫,为何还不娶妻呢?”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话刚出口, 田须无就觉身上一冷,但见兄长那双鹰隼也似的眼眸望了过来,平素只觉兄长威严雄健, 田须无此刻才知, 能在千军万马中厮杀的人, 瞪起人来有多恐怖。

  脊背炸毛,额上冒汗,他结结巴巴补充道:“我, 我就是担心兄长……”

  “是谁让你来的?父亲吗?”田恒并没搭理他的辩解, 冷冷道。

  “怎, 怎会!”田须无赶忙解释, “父亲若是有意, 自会着手操办, 何须小子多言?小子就是好奇……”

  望了兄长一眼,田须无“咕咚”一声把其他的话尽数吞回了肚里。

  “好奇?”田恒冷笑着重复一遍,突然道, “可是公子环说了什么?”

  这小子如今除了在家就是在宫中, 既然父亲没有吩咐, 应是出在另一边了。

  哪能想到兄长如此敏锐, 田须无张了张嘴, 却不敢撒谎, 只得老老实实道来:“是公子环问起大巫之事, 还探听你二人是否有私……”

  眼见对面那人脸色整个阴沉了下来, 田须无赶忙补救道:“我自然说绝无此事!只是, 只是阿兄迟迟不娶妻,总惹人猜忌。”

  二十三岁,确实早过了婚娶的年龄,换成旁人,怕是膝下儿女都成双了,哪还能孤身一人?也是父亲不太关心兄长,才一直没有定亲。只是现在,大巫整日与阿兄住在一起,着实惹眼,再不婚配,也无怪旁人想歪嘛。

  田须无自觉是关心兄长,田恒心底已经巨浪滔天。他之前果真没有看错,公子环怕是对子苓有些心思,若子苓不是大巫,说不好会生出什么祸端。然而此刻,田恒顾虑的却不是这个:“我娶或不娶,跟大巫有何关系?还是你如说了什么,惹人生疑?”

  这倒打一耙,简直让田须无张口结舌:“阿兄,我真未曾乱讲啊!不过兄长既然对大巫无意,就该离的远些……”

  “我的事,要你多嘴?”

  一声呵斥,让田须无缩了缩脖子,然而瞥了眼怒气未消的兄长,还是鼓起勇气道:“其实阿兄若喜欢大巫,偷偷娶了不就是了,以后不施法自能……”

  见那锋锐的眸子中,已经有了杀气,他一哆嗦:“小子还有些事,先,先告辞了……”

  说完这句,他再不敢停,夹着尾巴溜出门去。

  没了那恼人的小子,田恒却依旧坐在原地,薄唇紧抿。他何尝没想过娶了子苓?只是没人比他更清楚,子苓喜爱给人治病,亦不会放弃施法。其实这些日呆在田府,子苓已经极是小心,除了入宫以外,轻易不施法救人了。她知自己在家中根基不稳,不想给他惹出麻烦。换成当日在邑田时,连那些野人隶奴也施手去救,才是她的本心。

  如今看来,还是要早些带她离开朝堂。只是大战方消,想要建功也不容易,不知君上何时才能赐他采邑。

  压了压心底翻腾的东西,田恒起身,向着后院而去。

  ※

  楚国大胜,自然要炫耀一番。由楚国令尹公子婴齐牵头,一口气邀请了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十三国,在蜀地会盟。如鲁、蔡、许等国都是国君亲至,其他国家也多是执政的上卿,唯有齐国只派了名大夫。其敷衍之意,溢于言表。

  朝中卿士立刻察觉君上心思生变,怕是对臣服于“蛮夷”之手,心有不甘。毕竟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这“夷”里也包括楚国。率领诸国兵临楚地,以“不献苞茅”为由,迫使楚国为盟,是何其威武之举。现在却只能灰溜溜跟着一众小国,对强楚唯命是从,这哪是齐侯愿见的?

  清楚了齐侯的心思,事情就好办了不少,那些亲晋的卿士无不动作起来,有些是真心为了齐国处境考虑,有些则不免带上了些旁的心思。

  “那田氏庶长,去年方才归国,所携大巫连名讳都未传出。不过在他归国前,宋地曾出过一位‘灵雀’,据说有祛除疫病的秘术在身,兴许跟这田巫有些关系……”心腹一番打探,总算得来了些消息,低声禀道。

  “田巫擅长除鬼,倒未必是‘灵雀’。”谭炎顿了顿,又道,“只是留这女子在,总归不妥,要想些办法将之除去。”

  有传言,齐侯这些日提拔那些身家不显之人,是受田氏家巫蛊惑。如今还未入宫,就已能对君上生出如此影响,若是将来入了宫呢?而这女子,看重的明显是声姬母子,若是推公子环上位,说不定齐侯真的会允。好不容易等到齐侯改了心思,有望与晋结盟,怎能容忍这样一个能够干政的女子,留在君上身边?这大巫,自要早早铲除才行!

  “那田巫正是受宠的时候,如何除去?”心腹犹豫道。之前宫中巫蛊之乱,众人可见识了这大巫的本领,想在朝中扳倒她着实不易。

  “等她外出,找几个游侠儿动手便好。”谭炎冷声道。不过是个女子,在君上面前动她不得,在外面还杀不了吗?反正齐国游侠甚多,用勇气当街劫人的更是不少,寻几个来路干净的,并不很难。

  那心腹了然,俯首称是。

  朝中暗波翻涌,楚子苓却回到了相对平静的日子,为了避嫌,除了给齐侯看看病之外,连后宫都去的少了。

  这日下朝,她刚准备离去,身后忽有一人喊住了她:“大巫留步。”

  楚子苓扭头,就见一个四十几许的男子快步走上前来,对她躬身一礼:“吾乃晏弱,见过大巫。”

  这就是那位晏氏大夫了,楚子苓不由细细上下打量一番,这人模样周正,彬彬有礼,亦有着古代文士的儒雅之气,倒是个可以列朝堂的君子。

  “晏大夫何事寻吾?”惦记着未来的晏子,楚子苓表现的颇为和颜悦色。

  “冒然搅扰,也是羞愧。只是听闻有大巫进言,才让君上重用吾等,特来拜谢。”晏弱也不遮掩,直接道来。目光却不动神色的落在那大巫面上,似想看出什么。

  楚子苓当然不会在乎这些,只道:“君上用人,又岂是吾能置喙的。晏大夫得君上赏识,自是因贤能,何须谢吾?”

  晏弱没想到她拒绝的这么干脆,愣了一下,方笑道:“大巫气度,倒是如君子。只是吾有一事,总放心不下,需问个明白。”他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道,“大巫可是亲楚一派?”

  “亲楚”?她为何要亲楚?楚子苓不由反问:“晏大夫何处此言?”

  “有人传大巫乃是楚地巫者,故而偏向楚国。”晏弱解释道。有些话却没有点明,若是亲晋,说不定会让公子疆重新有登位可能。而这田巫明显是公子环一派的,必然不愿让齐侯亲近晋国。

  “此乃传言,当不得真。”楚子苓可不愿人把她当做是楚巫了,毕竟刚从宋国逃出不久,再说自己是楚女,说不定会招来什么。

  晏弱立刻舒了口气:“吾知大巫仁德,必不愿齐国再陷战乱。若不亲楚,最好不过。”

  这下楚子苓倒有些好奇了:“大夫何处此言?亲晋就能让齐国免遭祸患?”

  “正是!”晏弱却正色答道,“楚虽强,却离齐甚远,中间还隔着鲁卫。如今鲁卫皆以投楚,楚国再想对齐兴兵,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年代,很少有大国会采取正面较量,就算争霸,也是派兵攻打对方的附庸国,然后等人来救,再展开战斗。就如之前齐国伐卫,才引来晋国兴兵。而现在,隔在齐楚之间的鲁卫,已经投了楚国,根本没有交战的借口。只要齐国不兴兵讨伐两国,自能与楚相安无事。

  只一转念,楚子苓就想明白了其中关窍,不由又道:“那投晋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楚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