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古代升官日常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水心清湄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1 KB   上传时间:2018-07-26 18:57:30

  “张彦瑾,今年是大年初一,你给皇上送一块红砖,还说是烈火淬炼变得坚固无比,你是何居心?是想要威胁皇上吗?!”言官刘延时站出来怒怼道。

  从上一次在辎重后营那件事之后,他就一直紧盯着张彦瑾,王俭庭从西州大同上折子后,他就在其中不断推波助澜,却没有想到皇上把张彦瑾训了一顿就完事了。

  事后,刘延时只觉得皇上是看着张仲谦的面子上才没有和张彦瑾这个纨绔子弟计较,于是乎,他心中对张彦瑾的怨恨更深了,更是没由来的记恨上了张家。他就不信,他若是把宁国公张仲谦扳倒了,这个依附着大树生存的吸血虫张彦瑾还能继续嚣张!

  可张仲谦谨言慎行,刘延时盯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一个错来。

  今天大年初一,他本来就望着锦衣华服的张彦瑾不顺眼,再加上张彦瑾送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红砖,又说了奇怪的话,他就越发觉得不对劲。

  再加上据他的了解,张彦瑾平日里就不怎么正经,还不学无术,纨绔不堪,他便更觉得这一次是弄倒张彦瑾的好机会,也不顾场合,直接站出来怒怼张彦瑾。

  张彦瑾看了一眼刘延时,望着他那刚直不阿的目光,心中便是一阵烦躁。

  他从小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表面优秀,觉得自己什么都对,别人一点价值观和他不同,就不分青红皂白觉得别人是错的人,这种人并非是看不清楚事实,而是看不起人,觉得这种不如他的人怎么可能比自己厉害,心思狭隘,刻薄又自大。

  上一次刘延时不分青红皂白就惹他,他没有计较,这家伙还上瘾了?这一次又来这么一出?既然这家伙自己要找事,那就不要怪他不给他面子!

  这个刘延时不是言官吗?言官讲究的就是能说会道,他今天偏偏就要说得他刘延时哑口无言!

  张彦瑾一拱手,缓缓道:“回禀皇上,臣有话想说。”

  刘延时可以说是皇上最为头疼的言官,他不能出一点格,一旦出格,必定会被刘延时揪住不放。

  一个刚正不阿的言官,一个向来做事不按章法的无赖张彦瑾,两人针锋相对会是什么样一个情况?皇上忽然有些兴趣,他望着张彦瑾,轻微点了一下头:“但说无妨。”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参禅悟道,讲究见心见性,有佛性的人看什么都是佛,心生邪念的人看什么都带着污秽,同样,同一件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送红包~~

第44章

  张彦瑾徐徐道来:“同样, 就是这样的红砖, 别人觉得这红砖可以用在修建房屋上, 让房屋多年坚固无损,或者用在修建防御工事上, 可保我大魏边疆无忧, 而你,刘延时,满心勾心斗角, 心思龌龊!”

  刘延时不可置信地瞪着张彦瑾,他指着张彦瑾, 细瘦的胳膊颤抖不已道:“张彦瑾,你、你……”

  满朝文武百官也都震惊地望着张彦瑾, 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张彦瑾什么时候居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来了?而且所举例证皆和事实相贴合, 根本无从让人反驳!

  皇上虽然表情依旧淡淡的,可心中却起了疑惑。这张彦瑾原来如此有才华,居然还懂得参禅悟道,莫非以前那种无赖的样子都是表现给自己看的?如若不是,这前后的反差也实在是太大了吧?

  他看向张仲谦, 发现张仲谦也是面露疑惑。

  “我难道说得不是事实吗?”张彦瑾目光刚毅, 他直视着刘延时道:“这红砖的作用你了解过吗?你用过吗?格物才致知, 你没有经过实践,就下结论,作为言官你觉得你这么做负责任吗?”

  皇上心中划过一抹奇异的爽感,说实在的, 每天被刘延时盯着,实在是不舒服,可是他要做一个明君,只能忍着,毕竟若是他罢免了刘延时,以后恐怕就真的没有人给他说实话了。

  下面的文武百官们几乎都被刘延时以各种各样的事情弹劾过,此时见张彦瑾这个黄口小儿把已经快到不惑之年的刘延时怼得哑口无言,说不爽都是假的。

  唯有张仲谦黑了脸,觉得张彦瑾还是年纪小,做事不给人留情面,有些后悔让张彦瑾带着板砖给皇上当贺礼。

  可这个时候,张彦瑾说得都是对的,他也不好站出来说什么,毕竟这是朝堂之上,他和张彦瑾暂时不是父辈和侄儿的关系,而是同朝为臣,一切皇上说了算。

  刘延时恼羞成怒,面红耳赤长跪于地道:“皇上,臣能力不够,还请皇上罢免臣,让臣辞官归隐!”

  张彦瑾凉凉地看了一眼跪在一旁,耳朵通红的刘延时,懒懒的什么话都不想说了。说不过自己就要辞官归隐,真以为他有那么重要?做作给谁看呢?

  皇上早在张彦瑾说完的时候,就料到了刘延时可能会闹这么一出,他开口道:“爱卿何出此言?如今你已经快到不惑之年,乃是朝廷中坚力量,怎么能就此辞官归隐?这话不可再说。”

  随后,皇上话锋一转道:“朝堂之上争论乃是正常,大家各抒己见,便会有争论,若是没有争论,怎么能得出合适的观点?好了,爱卿快快请起。”

  皇上这算是给刘延时了一个台阶下,刘延时若是再不知死活,便是不给皇上面子。只见他谢恩之后,慢慢站起来,回到队伍里面去了。

  “张彦瑾,你刚刚说这红砖和青砖有什么区别?”

  皇上一下子就问到了点上,若和青砖是一样的,张彦瑾应该不会傻的送这份礼给他。

  张彦瑾一拱手,再次道:“回禀皇上,这红砖乃是臣去西州大同之时,偶然发现大同有一处胶泥地,胶泥地中的泥土厚实黏腻,故而当地人称之为胶泥,故而微臣突发奇想,若是用这种泥来做成建筑房屋的基石,岂不是会让房屋更加坚固,机缘巧合之下,微臣便将胶泥做成了长方形的板砖。”

  他淡淡一笑,继续道:“后来微臣又想到陶瓷经过烧制后会变得更加坚固,若是这种胶泥做成的红砖烧制之后会不会更加坚硬?由此,微臣便让人把红砖在烈火中淬炼,等到红砖从烈火中出来后,便变成了这般模样,和青砖相比,并不差什么,更重要的,质量上不差,但是却比青砖简单十倍。”说道后来,他加重了语气。

  满朝终于有了惊讶之意,若是如此……那大魏的百姓,岂不是大半都能用上?

  “产量具体如何?”皇上盯着张彦瑾问道。

  其实他已经从李明锐递交上来的图画中看到了张彦瑾口中说的房屋了,但具体产量他还真的不知道。

  张彦瑾淡淡一笑,话语之间洋溢着自信的道:“臣只有一个厂子,但是每日能够产量

  已达到一百万块,厂子工人比之盖房的工人少上一半,可红砖的产量依然绰绰有余,现在已经存了三个仓库。”

  皇上也有些动容,青砖一个烧制,一个月有十万块就已经算好了。

  “成本售价如何?”陈德让突然问道,他作为户部尚书,对这个最敏感,尤其在皇帝和工部尚书心动的情况下,他马上就出来问了。

  张彦瑾心中一笑,看来,生意做成了。

  “青砖是八文钱一块,红砖一文两块即可。”

  这么便宜?

  众官对视一样,平均一座两进的宅子,所用的砖也不过10000块,也就是说,原本要80两,现在只需要5两。大家都心动了,别看他们身上有钱,但是这么大的差距,他们也想用啊,建几个庄子,建一个别院,以前动辄几百上千两,现在,几十上百两,可真没法比。

  就是皇上也蠢蠢欲动,他还想建避暑行宫呢?但是国库因为北征的时实在紧张。

  张彦瑾完全看出来了,他们已经心动了,购买欲望有了,剩下就是告诉他们,红砖的质量,已经红砖的特色,那他们会疯狂的。

  于是,他笑眯眯的说道:”臣在大同已经开始建造了,定然会打造出我大魏最有特色的小镇,到时候还请皇上去观赏。”

  朝野的文武百官的心从价格上回来,此时听到张彦瑾的话,都觉得张彦瑾这个无赖黄口小儿太过于自大,也不看看你算是什么东西,还请皇上这个九五之尊去观赏?

  张仲谦头疼地看着张彦瑾,满心都是后悔带着张彦瑾来参加初一的朝贺。这不成熟的家伙刚刚惹完事,又来了,要是这样下去,还不知道要惹多少事!

  就在张仲谦准备出来说话时,却见皇上淡淡一笑,大度地询问道:“哦?那你到是说说看请朕去观赏的理由?”

  张彦瑾再次拱手道:“回禀皇上,微臣请皇上去看,一是想要为皇上进献臣的一份微薄之力,二来是微臣想要沾一沾皇上作为九五之尊的光,让微臣也能骄傲一把。”

  他这话一出,简直是满朝文武皆哗然,见过不要脸的就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想要通过这等无赖手段请皇上去来给自己添光增彩,可当真是无赖之至,偏偏这家伙居然还如此泰然自若!

  大魏朝所推崇的主流学派是儒学,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注重名节,更遑论这一群饱学之才的文官们了,尽管武官们读书少,可日日耳濡目染,也自觉是应做一个以名节为重的正人君子,不应该有无赖行为,不然岂不是和街上的无赖混混没有什么区别了?

  可就在这时,张彦瑾话锋一转道:“不过微臣以为,皇上每日都要为朝廷社稷操劳,朝廷一日不可无君,微臣不能以一己之私占用皇上时间,故而微臣想要在西州大同建造好之后,若是没有问题,再在长安建造一座,让皇上看一看这红砖做出来的房子。”

  满朝文武百官这才知道刚刚张彦瑾说得都是玩笑话,可他们居然都相信了,还在心中大骂张彦瑾无赖,没曾想到张彦瑾这居然是欲扬先抑的招数,可怜他们却被一个刚刚及冠不久的黄口小儿给耍了,说出去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好,朕等着你让朕看红砖房!”皇上摸了摸放在一旁的精致暖炉,大手一挥道。张彦瑾这送的煤暖炉还是很不错的。

  张彦瑾跪谢皇上后便退下了。

  随着所有官员都把给皇上的新年贺礼送完,便是新年元旦开笔仪式。

  大魏朝没有阳历和农历一说,故而那个时候的元旦就是大年初一。

  一旁的总管大太监将一个装着清酒的金樽放在紫檀长案上,这种清酒和金樽寓意着:金瓯永固玉烛常调。

  随后,肃穆站立在两边的太监们则会点燃紫檀长案两边的祥云粗蜡,这种蜡烛有婴儿手臂粗细,象征着江山永驻,祥云环绕。

  之后,他们再点燃朱漆雕云龙盘中盛放的古铜八趾吉祥炉和左右绕成一圈一圈的古铜香盘。

  一切准备就绪,皇上便拿起笔砚上的镶龙铜管长毫,将笔管在香炉上微醺,这才挥斥方遒,在红纸上写下:江山巩固农业丰收。

  尽管皇上写完之后,便亲手将纸张折叠起来,放在总管大太监早就准备好的金匣内,拿去封存,可张彦瑾却已经猜到了皇上写的内容。

  等到皇上做完元旦开笔之后,初一文武百官们进宫给皇上的贺礼便彻底完成了,大家在皇上宣布退朝之后,都纷纷从含元殿离去。

  从含元殿出来,一路穿过丹凤门,张仲谦一直黑着脸一句话都没有说。直到两人上了管家派来的马车,张仲谦才皱着眉头,分外严肃道:“你怎么就不能成熟一些?”说罢,张仲谦也十分无奈,张彦瑾本身就是这样的人,就算他说了也没有用。

  “伯父,侄儿知道是侄儿今天在朝堂之上冲动了,侄儿以后会注意的。”张彦瑾知道张仲谦这是为他好,便主动服软。

  张仲谦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道:“这个刘延时本来就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虽然今天在朝堂上是他不对,可你说他的话也实在是太重了,几乎是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若不是皇上后来给了他台阶下,今天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他越说越气,瞪了一眼张彦瑾道:“二郎,你也及冠了,是该成熟了,今天在朝堂上,你完全没有必要和刘延时针锋相对。”

  张彦瑾本来也没有想要这么数落刘延时,实在是刘延时这种人太道貌岸然,他看不惯。

  不过他也知道和张仲谦辩驳只会伤了他们父侄两的感情,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好处,就低头服软道:“伯父,侄儿知道了。”

  张仲谦本就对张彦瑾疼爱有加,再加上他也知道是刘延时吹毛求疵,并非是张彦瑾的错,他只是怕张彦瑾这般言辞犀利以后会受委屈,刚刚才那般说,此时见张彦瑾已经承认错误,便不再说什么。

  张彦瑾一直在宁国府住到了初十五,欣赏了长安城的繁华灯会,这才骑马带着张伍二一路往西州大同去了,张伍一则在渭城和他们分道扬镳,按照张彦瑾对他的吩咐,去榆林买地,随后在往西州大同和张彦瑾会合。

  虽说这个冬天张彦瑾的瑞炭风靡了全长安城的贵族圈子,其实掩饰在瑞炭光环下面,销售的最红火的还是普通的煤炭,以及挖无烟煤时剩下的碎煤和更小的煤渣。

  张彦瑾在派人调查了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之后,把这些煤按照老百姓能接受的价格定价。如此一来,便是家家户户冬天里都用上了煤炭,只不过是好坏有差别而已。

  张彦瑾也成了大家眼中的神人,可以让大家冬天里免收寒冷之苦。

  非但如此,张彦瑾在朝廷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怼得刘延时要罢官归隐的事情也传得是神乎其神,毕竟张彦瑾已经是全京城的大红人,再加上他当时说得话实在是太过押韵,很容易言传,也实在是大家闻所未闻,这件事便伴随着春风吹遍了长安城。

  ****

  张彦瑾一行人回到大同的时候,已经是一月底了,长安城已经有春暖复苏的迹象了,大同却依旧如同在冰窖当中一般,寒风凛冽,冰天雪地。

  太阳隐藏在层层铅灰色的云层后面始终不露头,路上行人包裹得如同粽子一般,在寒风中蹒跚前行。

  “二郎!”王石和王久两兄弟带着几个人前来迎接张彦瑾,喜气洋洋道。

  张彦瑾翻身从马上下来,嘴巴一张,热气便冷凝成白色的雾气飘扬在空中。他的煤矿在高处,他刚刚骑马飞驰过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那高地上的一排一排红砖房,再往前走,就来到了煤矿厂的正门,看到了上面写着的煤矿厂三个字。

  “干得不错!”张彦瑾拍了拍王石的肩膀,又拍了拍王久的肩膀,赞许道。

  “二郎,房子我们已经按照你画的盖了起来,再晾晾,工人们就可以搬进去住了。”王石指着高处的一排红砖房道,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就是没有人敢上去,害怕站到中间的时候,中间塌了,会掉下去。”

  张彦瑾哈哈大笑,将手中的马鞭子递给王石道:“我下午过去看看。”

  等到晌午用过饭之后,张彦瑾便带着张伍二等人,跟着王石、王久二人去看盖好房子。

  这一排房子统一都是两层的,墙上留着安装窗户的地方,上面则是黛色的瓦铺就的,首端和尾端都有飞起的雕甍,最上面还驻立着盘旋着的……,象征着吉祥。

  由于外面还没有涂上水泥和白色墙灰,还能看到红砖之间的水泥。

  张彦瑾眉头微微皱了皱,不知道是他在现代的时候看白色墙面习惯了还是怎么着,怎么越看这红砖墙都觉得像是少一些什么?要不要干脆让工匠用水泥涂墙,上上白灰?

  毕竟在大魏朝,宫中的房子都会用红色的颜料涂墙,想来这种技术对于工匠们来说应该是不难的。不过那涂墙的白灰到底是什么来着?

  “二郎,怎么了?”王久看到张彦瑾看着红砖墙始终不说话,便有些紧张。

  张彦瑾摇摇头道:“没什么,就是觉得不够美观。”

  他指着红砖墙面道:“做什么事都讲究一气呵成,我看也别等了,等到明天,你就组织工人们开始用水泥涂墙。”

  “用水泥涂墙?”王久不解。

  张彦瑾指着红砖墙面道:“你见过谁家的墙面是裸着的?做棉衣能只有里子没有面子吗?水泥就是我回京前折腾出来的灰色粉末,方子你给我看好了,泄露出去,我打断你的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古代升官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