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_分节阅读_第413节
小说作者:最后一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4 KB   上传时间:2018-08-17 19:38:53

这个问题许八郎自己也能够想清楚,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得到张玉龙的印证。

张玉龙道:“尉迟义围攻燕京城近半年,实际上也是强弩之末。而燕京城在齐增的防御之下,虽然十分艰难,但是依靠着从咱们太平寨买去的火枪,也令尉迟义的攻城死伤无数,便是许多的攻城器械也在火枪的打击之下,毫无用处,成了一个个的死靶子。所以,尉迟义早就有了退兵的心思,只是一直碍于脸面,无法落实而已。”

“你又如何知道?”许八郎问。

张玉龙道:“我见过了齐驸马,他待我为上宾,尉迟义的燕京之围,因为他的兵力不足,也并未将整个燕京城围死,所以时常有往来的斥候向他通报外面的情况。契丹人早就派了一个使团往开封去与楚朝谈判,开始的时候,楚朝都没有人会见他们,只是将他们置于馆驿,礼部派了一个六品的小官与他们东扯西谈。随着尉迟义战事的不利,后来陆续有礼部侍郎、尚书,最后是尉迟俭亲自来与他们进行和谈。”

“原来是这样!”颜毅点了点头,猜测道:“那些契丹使者,看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抬高了要价,令和谈艰难。”

“的确如此!”张玉龙道:“契丹的使者也时常与契丹国内通联,一直关注着燕京城的战事,此时的战局正向着他们契丹人有利的局面发展,他们当然会漫天要价。”

“他们都开出了什么条件?”许云起好奇地问道。

张玉龙道:“他们要求归还被尉迟义占领的瓦桥关以南三州,以及蔚州和涿州之地,赔偿百万币帛。”

“这的确是狮子大开口!”许云起道。

“是呀!”张玉龙道:“齐驸马听说后,又是气又是怒,他那时可是如坐针毡的,每日被尉迟义派兵轮番攻城,只盼着尉迟义能够早日退兵。所以三天内派出了三批人立即派人往临潢府紧急求援,但是,契丹朝中只以为他们的二十万援军已经赶到燕京,一定能够取得大胜,所以对于齐增的求救也便置之不理,只是要他坚守燕京城。”

“嘿,契丹人就是这样贪得无厌!”张玉彪冒出一句来。他并不象张玉龙和张玉虎,此时是把太平寨当成自己的家,还是以为自己是楚朝的武将。

张玉龙看了他一眼,又接着道:“即至尉迟义大败契丹人的二十万援军之后,契丹使者才又改了口,答应不再要求楚朝退还当初侵占的土地,也将要求的赔偿改来了补偿,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只是由楚朝每年向契丹纳十万岁币,二十万匹布帛,在瓦桥关前交割,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许云起点了点头,这个内容倒是与当年她所学过的澶渊之盟有些相似。

“楚朝答应了?”颜毅问道。

张玉龙点着头,道:“这就是他们双方议和的条件!”

张玉彪不由得有些愤慨:“既然这仗都打赢了,还要纳币送绢,这大楚的顺昌皇帝果然是个昏君!”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失言,连忙解释着道:“刘大头那些人,私底下的时候,经常提到顺昌皇帝,他们就是这么说的,我也只是一听而已!”

颜毅没有说话,许云起却道:“身为臣子,刘大头竟然这般得诋毁皇帝,是为不忠不臣,老三,你听到这些话,就应该知道刘大头是个什么样的人,早就应该离他而去,也便不会有前时的祸患。”

张玉彪红着脸,没有答话。他知道许云起才是太平寨真正的寨主,并不想让她觉得自己与大家格格不入。

许八郎道:“也莫怪三弟这般地骂,仗都打胜了,还纳币帛,任谁听到了都会气愤无比。”

许云起摇着头,道:“不!这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般简单,要说的话,这个和约对于契丹和楚朝来说,都是很不错的成就!”

“姐姐为何要这么说呢?”许八郎问。

许云起道:“楚国如今最大的外患就是北地的契丹之患,在与契丹人的对峙之中,每年所花费的钱粮最少也有五百万银了,区区三十万银帛与之相比的话,不过是一个零头而已。再者,北地一旦平静下来,便是富庶的粮仓,每年还可以向国家上交不少的银粮,也比所纳的那点银帛多了许多。还有更为关键的一点,对于顺昌皇帝来说,只要北地安静了,那么尉迟义再在北地手握重兵,便有些说不过去了,顺昌皇帝迟早是要重新要回兵权的。”

听着许云起的分析,所有的人都齐齐地点着头,便是刚才还对此事不满的张玉彪也诧异地看着许云起,这才发现这个女子,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而且她的见解也的确是高人一筹。

“尉迟俭那么精明的一个,他怎么会不看不出来这些事呢?难道他就不怕尉迟义真得把顺昌皇帝收走了兵权?”许八郎奇怪地问道。

的确,如今尉迟俭可是楚朝的宰相,而且是可以左右大楚朝堂的人,只要他不同意,就算是他不出面,也会有别的大臣出来反对的。

许云起一笑,道:“这就是尉迟俭的精明之处,尉迟俭的野心很大,试想,对于老百姓来说,只知道尉迟义打了胜仗,但是顺昌皇帝还是要给契丹人纳币纳帛,他们又会怎么想?”

“昏君!”许八郎不由自主地说了出来,正是刚才张玉彪的所想。

“对!”许云起道:“尉迟俭十分清楚,就算是尉迟义打了一次胜仗,却也无法左右战局,因为这些契丹人的援军来不来,尉迟义都是强弩之末,无法攻下燕京城的。所以,要想尉迟义以战神的姿态全身而退,这却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如今一来,不仅令天下的人觉得顺昌皇帝是昏君,还觉得尉迟义受了委屈,都会为他鸣不平,就算是将来尉迟义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来,也会得到天下人的原谅!”

“原来是这样!”众人都恍然大悟起来。

“尉迟义又会作出什么不妥的举动来呢?”张玉彪有些好奇地问道。

许云起看了他一眼,道:“北地没有必要再留驻大军,尉迟义手握重兵自然不再适宜,顺昌皇帝解除他的兵权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所以,尉迟义为了继续能够握紧兵权,就会一定再制造事端。”

“制造事端?”张玉彪不解地道:“难道他还会与契丹人打吗?”

许云起摇了摇头,却是提醒着他:“不要忘记了,还有一个北汉和我们太平寨,北汉曾在契丹人南侵的时候,出兵进占过邯郸城,如今尉迟义腾出了手来,自然是要向他们报仇的,而且他的目标很大,这一次可能是要灭掉北汉国!”

颜毅微微点了点头,许云起的猜测正也他不谋而合。

张玉彪没有答话,这也是他在问出问题后,马上就想到的。

许云起却又将话题一转,脸上带出了忧虑来:“只是,我如今十分担心,尉迟义肯定会在出征北汉之前,先搞定我们的太平寨。”

一定此言,所有的人都紧张了起来,这里面也包括张玉彪。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35章 织布(五)

第435章 织布(五)

自从知道尉迟义已然从燕京撤兵的消息之后,太平寨便积极地做着各项的备战工作,他们相信许云起的推测,毕竟许云起跟着尉迟义一起生活了有七年之久,对他的性情了如指掌。

只是,在外表上看来,太平寨还是一如继往的平静,反而是北汉、契丹和大楚,甚至于西夏、高昌的官方采购人员,也络绎不绝地踏入到这个原本偏僻的山谷,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能够大量的在太平寨采购火枪。

如今,太平寨的火枪已然成为了各国争相采购的重要武器,价格也从五十两一条,涨到了一百两一条。但是太平寨的生产能力就这么大,卖给这个人多一点,那么,另一个人就肯定会少一点。

许云起也知道,此时的尉迟俭正在抓紧时间,与大楚的工部一起仿制太平寨的火枪,其实也不止是大楚国,便是契丹、北汉和其他的国家的工部,也在积极的研究着太平寨的火枪。

大楚国已经减少了对太平寨火枪的采购订单,许云起便明白,尉迟俭一定是突破了火枪的制作瓶颈,在楚朝的工部兵器司制作出了差不多的火枪。

而且很可能,尉迟俭也弄出了与火枪用的火药相同的火药配方,否则,光有火枪而没有火药也是无计于事的,这从他们同时减少从太平寨购买的火药和子弹便可以想到了。

对于大楚国自己可以生产火枪和火枪用的火药,这一点上来说,许云起也一点儿不担心,毕竟他们已然有了更为先进的步枪。再说,就算是大楚朝不买他们的火枪,还有别人来买,他们的生意一样很好。

也许,火枪在各国军队中的装备,也便意味着冷兵器时代的提前结束。

与火枪销售火爆同时的,太平寨也正在推出机器所生产出来的漂亮的棉布,这种棉布第一批制出来了太平寨寨兵的制服,虽然不多,但是舒适性却要比麻布衣服强了百倍。

实际上,棉布衣服早就有人穿出来, 只是那些能够穿得起棉布衣服的人,并非是普通人家,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而太平寨的棉布,却要比麻布还要便宜,这才是令许多布商们趋之若鹜地赶到太平寨来的原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4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