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最后两家都各退一步,接受了小草提出的方案。时间不早了,刘虎父子麻利地装了一车西瓜,朝着唐古镇去了。父子俩原以为五两银子的西瓜,一天也卖不出几个来。谁料想,他们赶着装满西瓜的马车,自打一进城,就不断的有人过来问这西瓜卖不卖?是不是东山村余家的西瓜?在哪卖?

  马车很快到了珍馐楼附近,刘虎进去把小草教他的话跟大掌柜一说,大掌柜不但满口同意了,还派了伙计帮着张罗摆摊子的事。然后豪气地订了十个西瓜作为今日赠送的果盘!

  摊子还没摆起来,一车西瓜就去了近三分之一。刘虎捧着五锭十两的元宝,感觉自己像在梦中一样。

  事实根本不给他留发呆的时间,去年的老主顾得了消息,都纷纷派了下人来买西瓜,生怕来晚了空手而归。刘虎父子刚摆好的摊子前,一下子被十几个人围得水泄不通,这个喊着要两个,那个嚷着买五个的,场面混乱不堪!

  刘虎父子一边护着摊上的西瓜,生怕被谁挤掉了,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别挤,别挤!大家都别挤!!”

  珍馐阁的大掌柜,看不下去了,过来帮忙招呼着:“买西瓜请排好队,每个人都有份儿!要是这车卖完了,大家可以先登个记,下午再送一车过来便是!”

  刘虎父子听到了,也都附和着:“对!对!排队,都排队!不排队的不卖!!”

  来买西瓜的大都是镇上有头有脸人家的下人,有的彼此之间互相都认识,听珍馐楼的大管事喊人人都有,最迟下午也买到手,便不再像方才那样疯狂的往前挤。

  很快一条歪歪扭扭的队伍,在一个简陋的小摊子前排开了。这条街在唐古镇算是精品街,有钱人家来得比较多些,因而都是一些装修别致的店铺,像刘虎父子这样用几片木板支起来的摊子,大家向来都是不屑一顾的。

  街道上的行人,纷纷投过好奇的目光。突然一个女子不淡定的尖叫声响彻云霄:“哇!西瓜,西瓜!!庄家姐姐,我就说算算日子余家的西瓜也该开始出售了!今天果然不虚此行!!”

  庄大小姐带着身边的婢女,朝旁边躲了躲,生怕被人知道自己跟这二货是一路的。不就是西瓜嘛!又不是没吃过,至于吗?

  庄大小姐打死不承认,她大哥从京城带回来的西瓜,跟余家的根本不能比,味道不行,里面能吃的果肉也少,个头还小小一个,价格还贵得要死!

  “秋儿,去问问西瓜是余家的吗?今年的价格如何?”庄大小姐虽然嫌弃那不上台面的西瓜摊,可毕竟怀念余家西瓜的味道,当然舍不得离开。

  庄大小姐身旁穿绿色衣裙的小丫头,伶俐地答应着,跑到摊子旁边,正待询问。旁边轮到他挑选西瓜的姚家二管家,瞪了她一眼,道:“要买瓜,后面排队去!不排队,人家不卖!”

  秋儿无视他,问清楚小姐让问的问题,看了一眼摊子上马车里剩得不多的西瓜,愁云满面地回到小姐身边,道:“小姐,摊子上卖的果然是余家的西瓜,可是……今天咱们好像轮不到了!”

  王姑娘捧着鼓鼓的荷包,眼巴巴地盯着越来越少的西瓜。为了今年能吃个过瘾,她可是积攒了大半年的银两。这几天,为了查看余家的西瓜有没有上市,每天变着法地找理由出来在这条街上逛了,她这鞋底都快磨破了。

  好不容易把余家的西瓜盼来了,却又买不到。好可惜啊!对了!!余家的西瓜去年不是接受预定吗?她今天定上两个,最迟明天就能吃上汁多味美的西瓜了!赶紧去排队!!

  王姑娘倒没有亲自去跟一群下人挤着排队,她把银子交给自己的小丫鬟,让她赶紧去排队。

  看着越来越长的队伍,大掌柜又给刘虎父子提出“限购”的提议——每人最多只能买两个。即便是这样,一车四十多个西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而且他们也顾不上分大小了,西瓜一摆上案,马上就有主了,那些买主的动作可快了,生怕自己慢一秒,就被后面的抢走似的。刘虎只管着收钱就行了!

  没买到的继续排队等着登记。刘虎父子都不会写字,大掌柜给他们找了一个店里的活计帮忙登记。登记的过程中,刘虎让儿子等在这儿,自己赶着马车,风风火火地回了东山村。

  早上摘的西瓜,还有至少两车。在旁边的玉米地里除草的余彩凤,见自己当家的去了才半天就回来了,奇怪地过来问了一声。当知道五两银子的西瓜,在镇上都疯抢的时候。她不由得咋舌不已:镇上的人果然有钱,要是在东山村,一家人累死累活干上一个月,也赚不到一个西瓜的钱,连白米白面都不舍得吃,更何况那金贵玩意儿!

  在刘虎的催促下,余彩凤顾不上发愣,连忙帮着装车。这一车足足装了五十多个西瓜。等第二车西瓜到镇上的时候,已经下午了。摊子前好些登记过的下人,怕下午又没自己的份儿,不吃饭也要等在这儿。

  刘虎拉来的第二车西瓜,堪堪够上午预定的数量。有些得到消息比较晚的人家,只能预定明天的了!

  第二车也清售一空的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呢!父子二人揣着沉甸甸的银两,遵照着余小草的叮嘱,来到周家开的钱庄,把银子换成了银票后,才赶着马车往回走。

  父子二人无比亢奋!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啊!!两车西瓜足足卖了四百八十五两银子!幸好钱庄离得不远,要不光拎过去,能把他们累个半死!

  “爹,今天我们卖了九十七个西瓜。表妹说,一个给我们二十文的分成,我们岂不是能分到快二两银子?”刘俊平略显激动地攥紧了拳头。

  刘虎沉默了很久,才长长地叹了口气,道:“俊平,你大舅对咱家的情分,你要牢牢记住!以后他们家的事,多上点心。这份情,咱们欠大了!”

  在刘虎看来,一个成年劳动力,累死累活地干上一天,也不过三五十文钱。他们父子,不过跑了两趟镇上,也没干什么重活,就能得到近二两银子的报酬。这是妻弟一家在帮衬自己啊!!

  回到家里,刘虎父子把四张一百两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还有三十五两的银子,放到了余海一家面前。在余海给他们应得的分成时,刘虎也没再矫情地推辞。他们一家,把这份情谊深深地铭刻在心中,一旦对方有需要,他们一定倾全家之力回报!

  有了大姑一家帮忙,余小草才能不至于像去年那样,忙得脚后跟都沾不到地面。西瓜全面上市的时候,以前约定好的商户和本村的人家,纷纷开始从余家往外批发西瓜。

  靖王府往外送了西瓜当做礼物,也使一些人寻到商机,打听了西瓜的来处,不远千里地来到东山村,寻到了余家,想用自己的地位来压制余家,让他们只供应自己一家。

  这个商户,跟皇家宗室的一个闲散王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恃身份过人,一个小小的农家还不手到擒来?

  这家商户点子也够背的,他威胁余海一家的时候,阳郡王正好来东山村视察,正好被他抓了个现形。

  阳郡王知道这个商户挂靠的皇室,是个万事不管一心痴迷修道的皇叔,跟靖王府关系还算不错。这商户是他一个小妾的弟弟,成天打着他的幌子,在外面欺行霸市,专捡一些没什么背景,或者背景不硬的商家打压。没想到,今日居然欺负到他头上来了!

  朱俊阳没发现,他已经自动自发地把余家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在他看来,余家目前是替他办事,替朝廷出力。那商户区区一个小妾的弟弟,向谁借的胆子,敢在此撒野?

  朱俊阳的暴脾气,立刻让手下的侍卫把这个不长眼的家伙给拿了,押送到他皇叔面前,说明了情况。成王早就不满这个奴才,总是以他小舅子的身份在外面闯祸,给他脸上抹黑!立刻让人打了他一顿板子,连同他那个当小妾的姐姐,一起赶出了王府。

  朱俊阳见余家每天摘的西瓜绰绰有余,有听小草说西瓜的保存期限至少半个月以上,便让自己的侍卫,运了几车回去,在母妃名下的一处水果铺里销售。别说现在不是西瓜上市的季节,就是西瓜全面上市的时刻,京城的卖价也是唐古镇的数倍。

  奇货可居!京城有的是不差钱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说了,在京城,五品的官员,随便扔根棍子都能打到几个。有钱的商户更不用说了。靖王妃的瓜果蜜饯铺子,生意顿时火爆起来。

  这间铺子的掌柜,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运送过来的西瓜数量有限,他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后世的“饥饿营销”策略,采取了限购措施。每天只卖二十个西瓜,每人每天只能限购一个。

  ——————

  完蛋!五岁的小侄子从合肥回来了,小家伙超级吵!谁能还我一个清净的码字环境?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启齿

  瓜果铺子前,每天都不断排队的人。今天排不到我,明天排不到我,后天总能排到了吧?一时之间,京中一瓜难求。

  跟靖王府关系不错的,想方设法地走关系求购西瓜。幸好靖王妃不在京中,要不然够她烦的!她在唐古躲清闲,可苦了靖王了。你能想象每天下朝的时候,都有人在朝堂门口堵他,以前见面只不过点头之交的,都上来跟他勾肩搭背地拉关系套交情。就为了能够买几个破西瓜!什么时候,同僚中有这么多吃货了?

  “靖王殿下请留步……”正庆幸今天没有人在殿门前等他的靖王,打算趁着后面人没出来早点离开,不料却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

  一回头,原来是当朝的铁面宰相袁慕凡。两人素日并无瓜葛,因政见上一个激进,一个稳扎稳打,经常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平日里见面也不过维持点子上的点头之交。袁宰相并不是注重口腹之欲的人哪,此时叫住他所为何事?

  被靖王疑惑的眼神盯得老脸微红的袁慕凡,用咳嗽声掩饰自己的窘迫。如果可能的话,他真不想有求于人,还为了这个难以启齿的理由。没办法,孝道大于天。为了让父亲能在京城多待几日,让他这个做儿子的在膝前尽尽孝道,他就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请借一步说话!”袁宰相把靖王请到附近一处茶馆,要了个雅间,点了壶好茶。

  靖王喝了口香茗,把帮着泡茶的活计打发了,见袁宰相迟迟不肯开口,便直接问道:“袁宰相可是有什么难处?如果朱某能帮上的,一定在所不辞!”

  靖王遗传了太上皇的豪爽性格,最讨厌文人的婆婆妈妈。

  袁宰相一咬牙,把自己所求的事一口气给说出来。原来,袁宰相的父亲,一代大儒袁斯年好不容易回京一趟,在儿子家住了没多久,听说京城有卖西瓜的了,非要回唐古镇,嘴里总是念叨着:“小草丫头家的西瓜该熟了,好久没吃小丫头卤的猪头肉了,这周不知道小丫头又给她弟弟开什么小灶了……”满脑子惦记得都是吃的!

  袁宰相的小儿子袁允曦,回京备战秋闱,咱们的袁院长本来说好的,等到孙子考完再回唐古镇的。可一听到西瓜,就坐不住了。他已经派人去唐古镇采买了,可一来一回少说也得有个五六天的。可他父亲却越来越焦躁,一天都等不及似的,难怪说人老了脾气越来越像小孩了。

  “靖王殿下,您看……能不能先从你家瓜果铺种,匀两个过来?”袁宰相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为了西瓜而去求人的时候,一张老脸臊得通红。

  为了爱妃的瓜果铺,靖王最近可谓是焦头烂额,照他的意思,赶紧把那些惹事的西瓜卖光得了,都没有想头了,也不会得罪人。袁宰相的性格向来刚正不移,又是为了老父,一片孝心可嘉。靖王也不好拒绝,便爽快地答应了。用两个西瓜,让铁面宰相欠他个人情,这买卖不亏啊!

  当即,他吩咐随身的护卫:“去王妃的瓜果铺,取两个西瓜给宰相府送去。记住,别从店面进,从后院直接拿,就说是本王吩咐的!”

  袁宰相感激地对他拱了拱手。靖王低头喝了一口茶水,放下杯子道:“袁兄,如果没有其他的事儿……”

  “多谢殿下了,改日老夫备上好酒,请靖王殿下务必赏光。”袁宰相也急着回府,看看他老爹是不是又闹着回唐古镇了。

  靖王告辞之后,袁宰相不再停留,匆匆回到府中。果然,我们的院长大人,手中拎着小包袱,不顾其他人的阻拦,急吼吼地让人备车送他回唐古。

  袁允曦见爷爷的倔脾气又上来了,也不敢过度阻拦,只是在一旁好言劝着:“爷爷,已经打发人去排队买西瓜了。您今儿要是走了,西瓜买回来您可吃不到了!”

  “到了唐古,跟小草丫头说一声,西瓜你爷爷我想吃多少有多少!哪会为了一个西瓜,排了两天队了,还没轮到!”袁斯年前两天听说京城从唐古运送一批西瓜过来,满心高兴地打发人去买,结果人家店铺仗着有靖王府做后台,根本不买宰相府的账。心中火烧火燎地等了两天,连块西瓜皮都没等到。气死了!回到唐古,他一定卖多多的西瓜,吃一个扔一个还有一个当球踢!

  “爷爷,珍馐楼定的雅间,今晚就轮到咱家了,您要是走了,可就吃不上了!”袁允曦在爷爷身边长大的,还能摸不透他吃货的本质,要想留下他,只有用美食攻势了!

  提起京城的珍馐楼,袁斯年更是一肚子气,他吹着胡子道:“周家小子太不仗义了!竟然不给老夫留个专门的包间,去吃饭还得排队等雅间!!在唐古,只要小草丫头说一声,我想啥时候去吃就啥时候去吃,还用得着排队?”

  余小草在唐古珍馐楼的地位,相当于半个老板,里面是有专门的雅间的。她去吃饭,或者待客,向来是不需要排队的。不过,平时她去吃饭的机会也少,能让她在珍馐楼请客的朋友也不多,因而平时都闲置着。

  余小草在去给小弟送加餐的时候,总会给小弟的恩师袁院长也送上一份。有一次,她听这个可爱的吃货老头抱怨去珍馐楼吃饭等不到位置,便大方地把自己的包间借给他用。

  也就是说,珍馐楼属于小草的那间雅间,她不用的时候,袁院长可以随便使用。这就等于袁院长在珍馐楼拥有了一个无需预约,随时可用的雅间。这个小老头在一干老友之中很是嘚瑟了一阵儿。

  珍馐楼除了周家人,也就小草这么一个专属雅间。能够在珍馐楼不用排队不需预约随到随吃,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袁院长老友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让他飘飘然了一段时间。

  来到京城后,所有的优待政策都没了。袁院长失落了……

  正当袁斯年坚持要离开的时候,袁宰相和送西瓜的人一同抵达了。

  “爹!西瓜买回来了!儿子倒要尝尝,让爹交口称赞的唐古西瓜,味道究竟如何?”袁宰相脸上带着文雅的笑,似乎没有看到老爹手里的包袱似的,让人把西瓜抱到外院厅中。

  袁斯年一眼就认出下人抱着的西瓜,就是余家种出来的。京中的西瓜,个头又小又难吃,西瓜还是得吃唐古余家的!

  见了西瓜,他似乎忘记了自己闹着要回唐古的事,双脚自动自发地被西瓜勾引走了。

  袁斯年听到儿子的话,哼了哼,道:“等吃了你就知道了!到时候可不准跟我抢啊!”

  袁宰相心中哭笑不得:您当我跟您一样啊!

  京中的西瓜,是从中间切开,用勺子舀着吃的。袁斯年神气活现地指挥着下人,怎么把西瓜切成一个个三角形的块儿,然后迫不及待地抢了一块在手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嗯,就是这个味儿!甜到人的心窝窝里!

  眼角瞄到儿子惊奇的表情,他不无嘚瑟地道:“可惜,西瓜不怎么新鲜了!要是刚从地里摘下来,口感更爽脆清甜。”

  吃完一块,见儿子又拿另一块,忙阻止道:“不是说不跟你老子我抢的吗?尝一块就行了,怎么还吃上瘾了?”

  袁宰相看着至少有十五六斤重的西瓜,哭笑不得地道:“爹,这么大的西瓜,你一个人也吃不完啊!西瓜切过,放时间长了,再吃会闹肚子的!”

  袁斯年瞪了他一眼,对袁允曦道:“允曦,给后院你母亲、嫂子们送一半过去,让她们也尝尝鲜!西瓜性凉,让你嫂子注意些,别让小孩子吃太多。”

  袁允曦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今年刚刚十七,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们都娶妻生子了,姐姐也都出嫁了。大哥的孩子刚刚三岁,正是可爱的时候,袁院长这个当太爷爷的,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想着这个小家伙。

  袁允曦兄弟几个背后都戏称,也只有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东西,能够从“虎口”抢食了!

  因着这两个西瓜,宰相府留住了那个嚷着要回唐古的老顽童。

  而远在唐古的阳郡王,却没想到自己不过想随手赚些零花钱的举动,给他老爹添了多少麻烦。靖王后来写信,狠狠地在王妃面前,告了小儿子一状。

  此时的阳郡王,正一本正经地坐在余家种满蔬菜的院子中,悠闲地喝着茶水,欣赏着满眼的新绿。与他的悠闲截然相反,可怜的余小草因着院中的大尊大佛,在厨房里跟锅碗瓢勺战斗着!

  “余小草,爷想吃番茄!”春末时节,也没多少水果吃,余家的西红柿酸甜多汁,比朱俊阳吃过的许多水果味道都爽口。

  这些日子,朱俊阳几乎借着公事之便,天天来余家蹭饭吃。这家伙嘴巴可刁了,不是余小草亲自动手,他总能挑出点毛病来。村长爷爷恨不得把这家伙给供起来,再三嘱咐一定要招待好郡王爷。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二更)大佛

  正在做“蜜汁鲍鱼”的余小草,没好气地冲他喊了一嗓子:“想吃,自己不会去摘啊?”

  今儿阳郡王在他们院中看到了正在晾晒的鲍鱼,便随口点了“蜜汁鲍鱼”这道菜。余小草好不容易有机会下次海,帮周三少筹备好下个月需要进贡的份额。被他一句话给打回解放前……看来,这两天又得下一次海喽!

  帮着打下手的柳氏,忙瞪了她一眼,小声地道:“人家毕竟是郡王爷,皇亲国戚,不能因着人家脾气好,就蹬鼻子上脸。抛开他的身份不说,来者是客,客人有什么要求,主人尽量满足,这才是待客之道。”

  训了女儿几句,柳氏往灶里塞了一根木柴,站起身来,走到厨房门口,对阳郡王道:“我们家草儿小孩子脾气,您别人她一般见识。我去帮你摘……”

  朱俊阳对后院的菜地也充满好奇,他放下杯子,缓缓站起来,对柳氏道:“不用,爷正闲来无事,到后院看看。去忙你的吧!”

  这次从京城出来,朱俊阳可是奉皇命而来,可以一直呆到玉米和土豆成熟的时候,因此贴身伺候的刘总管也跟着来了。什么叫贴身伺候,当然是主子在哪儿,他必然在哪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