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这时,药也煎好了。拴柱媳妇把药给男人喂下去,不到一个时辰,来势凶猛的高烧,就在这一副药中,药到病除了。

  “哎呀!大海哥,你这闺女的医术,都要赶上尤大夫了。难怪尤大夫夸她是个学医的天才呢!”烧退了还有些虚弱的刘栓柱,靠在被子上,不住地表达他的感激和夸赞。

  栓柱媳妇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布包,从里面取出几串铜钱,每串一百文左右,感激不已地道:“余海大哥,今天多亏了你家草儿。尤大夫这药恐怕不便宜,不知道八百文够不够。不够的话,雪停了,我再去娘家借些过来。”

  如果那瓶灵药和药材是自家闺女的,凭着他和栓柱兄弟的关系,余海是万万不肯收钱的。可闺女说了,这瓶药是人家尤大夫的,听起来挺珍贵的,他就不好做主了。余海把目光移向自家女儿。

  余小草话已经说出去了,不收钱的话肯定会引起别人的怀疑,迟疑了片刻,便道:“栓柱婶子,尤爷爷这人你也是知道的。他给人看病,家里有困难的,能不收钱就给免了。”

  “可不是嘛!附近这十里八村的,哪个不夸咱们东山村尤大夫是个心善的,不少人都称他是活菩萨呢!”拴柱媳妇感慨不已。

  余小草继续道:“要是尤爷爷在的话,也不会看着你们借外债付药钱的。这样吧,今儿我就做这个主了,婶子就给二百文吧。栓柱叔的身子还要养几天,这又马上过年了……”

  “二百文?那也太少了吧?要是开春尤大夫回来,不得骂你啊!草儿,这些钱你拿着。我们今年也是买了艘新船,手头才紧了些。放心吧,你栓柱叔打渔虽说比不上你爹,在村里也是一顶一的好手。有了新船,还怕有几个外债吗?”栓柱媳妇硬要把布包塞进小草的怀中。

  给栓柱叔用的药,加起来不过十几文,起了关键作用的灵石水,又不用花钱买,几乎等于无本生意了。收人家八百文,良心上实在过不去。余小草推让着,坚持只收二百文。

  栓柱媳妇也是认死理的,小草越不收,她越要给。推搡了半天,栓柱叔看不过去了,咳嗽了几声后,道:

  “你们都别再推来推去的了。小草,就算叔占你便宜了,五百文你收下。我们过年是在铁蛋爷爷家过的,剩下的三百文,有菜有粮的也能对付着过冬了。”

  小草见推不过,便不好意思地接下了那五串铜钱。她又留下几包草药,叮嘱栓柱婶子每天煎一副给栓柱叔服下,巩固一下。

  灵石水太有效了,以后得斟酌着用量,免得引起别人的怀疑和觊觎。

  回来的时候,雪下得更大了。纷纷扬扬的雪片,几乎可以称之为小雪球了。地上的积雪,已经有小草腿弯深了,她深一脚浅一脚,有时候脚陷在雪里,拔起来可费劲了。

  牵着闺女小手的余海,发现她的窘状,呵呵笑着把她抱起来,扛到背上,大踏步地朝家中走去。

  余小草仰天翻了个白眼——小短腿伤不起呀!

  鹅毛般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院子里的雪把门都给堵了。余海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院中的齐膝深的雪清扫出去。

  “大海兄弟,你听说了吗?村里王二愣子家的三间破房,被雪压塌了两间半。昨儿半夜,王二愣子一家五口挤在摇摇欲坠的半间屋子里,差点没冻出个好歹来!”隔壁赵大扫好雪已经在村里转了一圈,分享着这个消息。

  老余头背着手,皱着眉头从外面回来,在自家门前跺掉鞋子上的雪,闻言深深地叹了口气,道:“这才入冬第一场雪,就这么大,只怕这个冬天,别想消停了。”

  “大雪成灾,村里不少人家房子都或多或少受了些损失。还有几户家里的老人,没有挨过昨晚。听说早上起来,人都冻得僵硬了!”赵大摇摇头,走进自家老爹的屋子里,往炕洞里又塞了些木柴,把炕烧得暖暖的。

  北方的冬天,几乎每年都有身体病弱的老人或幼儿冻死病死。像今年这样入冬不久就压倒房子冻死人的现象,却极少见。

  门前扫雪的人越来越多,嘴里谈论着谁谁家的儿子不孝顺,老人自己单过,雪把房子压塌了,早上起来的时候,老人在雪里埋着,不知道死多久了……

  余小草听着越来越难受,她想起了尤爷爷,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孤身一人在这个偏僻的渔村。不知出门在外的他,身边会不会有人照顾?会不会独自在外孤苦无依?

  “爹,不知尤爷爷家的房子怎么样样了,我们去看看吧!”余小草见外面的积雪实在太厚,不是她小短腿能承受的,便向老爹寻求外援。

  “好!爹陪你去看看。”余海一手拎着扫雪的工具,一手拎起闺女扔到背上,艰难地踏着学朝村西头走去。

  背后的张氏追了两步就放弃里,嘴里却咋呼着:“自家房顶的雪还没扫呢,还有工夫去管别人家的闲事!吃饱了撑的咋地?”

  搂着自家老爹脖子的余小草,回过头来对她奶喊了一嗓子:“奶!家里又不是只我爹一个男人!大伯和小叔,不都在家吗?尤爷爷可是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夫,他的房子要是有什么意外,等开春尤爷爷回来的时候,还能住咱村吗?”

  东山村有尤大夫坐镇,那可是让附近十里八村羡慕不已的事,给东山村的村民们,也带来了许多方便。尤大夫除了那两间房子别无牵挂,他不在照顾好他的房子,也算是东山村的责任。

  余海和小草到的时候,村长已经组织了几个壮年,在尤大夫院子里忙乎开了。

  尤大夫的两间房子,屋顶也被雪压塌了一间。好在那间房子是放杂物的,倒也没啥损失。

  余小草急急忙忙地走进完好的那间,里面除了一张大炕外,就是成箱子的药材。她仔细地检查了放药材的箱子,发现里面的草药完好无损,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儿,须发花白,身材高大,看起来挺有威严。见了余小草,打趣道:“哟,我们的小大夫来检查药材了?放心吧,村长爷爷保准把这两间屋子修得结结实实的,雪再大也压不坏这些药材。”

第四十三章 凉薄

  东山村就这么大,村东放个屁,村西都能听到。昨晚栓柱媳妇冒雪请余家小丫头看病的事,早就在村里传开了。今天一大早,就有人去刘栓柱家打听。

  打那以后,余小草隔三差五地被请去给人看病。她也学乖了,不是什么重病,就只开药方抓药。只有没把握的病症,她才在药材里,洒上一两滴灵石液。经她看过的病人,没有不药到病除的。渐渐的,她“东山村小大夫”的名声,传遍了附近的村子。

  大雪整整下了七天,才渐渐停了下来。整个东山村笼罩在一片茫茫白雪之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黑白二色。

  在这场大雪中,东山村有二十户人家受了灾,房屋或多或少受到些损失,其中三家人的房子全部被大雪压塌,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上的伤亡。

  可是,还是有不少老人和孩子,没能熬过这突如其来的严寒,在风雪中悄无声息的死去。

  严寒和大雪,也给身体瘦弱的百姓们带来了饥饿和病痛。连日大雪,使得镇上的粮价物价疯长。

  粗粮从两文一斤涨到了跟雪前精粮一样的价格,精粮则从五文涨到了十文。尤其是唐古镇附近不产的大米,更是涨到了二十文!各种肉类,也因家禽和牲畜雪中病死冻死,而价格翻上数倍。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一天天逼近,物价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对劳作了一年,打算过年时改善改善生活的百姓们,无异于沉重的打击。

  一连几天,余家的饭桌上,气氛都异常沉闷。张氏嘴里的牢骚和抱怨,几乎让人无法下咽。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余家的家底,都被你们吃空了!!我们老余家咋就让你这个病秧子进了门,真是个丧门星!”张氏见余小草又给她娘拿了一块薯饼,又开始摔摔打打地叫骂起来。

  这场大雪,也让底子亏空严重,身体一直不太好的柳氏病倒了。剧烈的咳嗽,时常让柳氏喘不过气来。小草不用号脉,也知道自己的娘得的是支气管炎。配了几副药,又在柳氏喝的水里加了几滴灵石液,往年要缠绵数月的咳喘就痊愈了。

  因为生病不能受寒,柳氏身上的活计,就分担到李氏和家里其他人身上。李氏干活向来是只做个虚架子,这么一来家里的活就落在了小姑子余彩蝶,和小婶赵氏带回的丫头身上。

  张氏不舍得小闺女干活,又不太敢使唤小儿媳妇的丫头,只有自己上手干。干活干急了,就骂骂咧咧地不消停。

  “奶,我娘这次生病又没花咱们老余家的一文钱,不就歇了几天吗?家里就那点活,十几口人一人伸把手也做完了。娘的身子还虚着呢,可不能饿着。养不好要是把小病拖成大病,我这点医术哪够看的?不还得从镇上请大夫?”

  余小草该吃吃该喝喝,把张氏的叫骂左耳进右耳出。跟这个偏心的更年期老妇女一般见识,不自己找罪受嘛!

  张氏被堵得不知道说啥好,干脆筷子一放,拍着腿哭喊着:“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摊上这么一群不省心的东西!!我老天拔地的供一家人吃喝,还要听一个小丫头数落。老天哟!你咋不开开眼,把这些不孝顺的东西给收了去哟——”

  李氏狼吞虎咽地吃饱后,用黑乎乎的袖子抹了抹嘴,幸灾乐祸地道:“我说小草,你咋跟你奶说话呢?看把你奶给气的,还不给你奶磕头道歉?”

  余海赶忙拦去话头,安抚张氏:“娘,草儿还是不懂事的孩子,您别跟她一般见识。我知道,今冬物价高,您为了这个家着急上火的,我们都看在眼里。放心吧,等雪化化,我就进山打些猎物,一半留着过年吃,一半拿镇上换些精米白面。”

  张氏一听过年吃的问题解决了,停下哭嚎,却一脸恶狠狠地盯住一再挑战她权威的余小草,对余海道:

  “老二,你这闺女叫你惯得都没祖宗了,看看她咋跟家里的老人说话的?你还不甩她俩耳刮子,教训教训这个没大没小的东西!”

  余海哪舍得沾自己宝贝闺女一个指头,他内心并不觉得自己闺女说的有啥过分的。不过,他很清楚老太太是面子上抹不过来,要是不给她台阶下,今天一整天是别想消停了。

  犹豫间,就见自家闺女手上的筷子突然落地,她紧紧地皱着眉头,捂着自己的胸,一脸痛苦的表情:“爹……我,我喘不过气来……”话没说完,白眼一翻,直挺挺地往后倒去。

  就在她皱眉的时候,余小莲已经放下筷子准备着。等她往后倒的时候,小莲眼疾手快地在她落地前一秒接住她,使她的脑袋免受磕碰之苦。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小草微张一只眼,对小莲做了个点赞的手势。

  “草儿!草儿你怎么了?”柳氏煞白着脸,搂着闺女的小身子,带着哭腔地呼喊着。

  余海忙不迭地抱起闺女,就要朝外面走去:“爹,娘!草儿这是又犯病了!!尤大夫说了,这孩子的身体亏得狠了,再犯病随时有生命危险。我去大伯家借爬犁,这就送草儿去镇上……”

  老余头也顾不上吃饭了,忙拿了自己的皮袄给孙女裹上:“穿暖和点,别冻着孩子。老婆子,还不拿银子出来,镇上的大夫是不赊欠的!”

  张氏气得浑身哆嗦,蹭地站了起来,冲着老头子嚷道:“拿什么钱?那死丫头一看就是装的!!早不犯病,晚不犯病,专等我让她赔礼的时候犯病。这是拿犯病要挟我呢!!都不准动!!哪个敢从这屋里出去,就不要再踏进老余家半步!!”

  老余头火也上来了:“你这婆娘!一点点大的孩子,哪有那么多心眼?人家尤大夫不是说了吗?孩子要少受刺激,你刚刚又是要打又是要罚的,把孩子吓犯病了还说这话。有你这么当长辈的吗?快拿银子,别耽误孩子看病!!”

  “一个赔钱货,看什么看!!要钱我没有,我这把老骨头砍吧砍吧拿去抵债吧!”张氏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滚刀肉模样,一家人都拿她没办法?

  李氏撇撇嘴,阴阳怪气地道:“你们家小草不挺有本事的吗?能给人看病挣钱了!她赚的钱可是一文都没上交呢!”

  “那些钱,都是尤大夫的药钱!妹妹给人看病,都只收药钱的!!”余小莲看着奶奶和大伯娘的嘴脸,忍不住辩解道。

  张氏仿佛抓着她们的小辫子似的,扯着嚷嚷道:“你说只收了药钱?谁信?吃我的,喝我的,还有私心存私房钱!!可不能让人都跟着学,赶紧把钱交出来!”说着,就要亲自动手到西屋翻找。

  余海抱着闺女小小的身子,咬牙看着张氏的所做作为。闺女发病昏迷不醒,当奶的拦着不给治病不说,还要搜屋子找闺女帮尤大夫收的药钱。

  “爹!小草手里的钱,可都是尤大夫辛辛苦苦挖来的草药钱!要尤大夫知道自己的辛苦钱被咱家给拿了,咱家以后还有脸请人家来给看病吗?要是被村里人知道,咱家还有脸见人不?”

  余海见他爹没有要拦着的意思,沉痛而悲愤不已。人常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果然没错。平日里张氏对二房极力找茬打压,爹只有在看不过去的情况下才说句公道话。今日涉及到家里钱财问题,他居然默许了。

  老余头也有自己的考量,毕竟家里要供个读书人,以后花钱的门路多了。如果人人有私心,就指着他渐渐老去的身躯,这个家还如何支撑下去?存私房钱的事,绝对不能姑息。

  不过,孙女手中的药钱,他们老余家还真不能动。这年头,谁家能没个小病小灾,得罪了十里八村唯一的大夫,他要是在药材上稍稍动动手脚,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尤大夫的药材钱,谁都不能动!孩子他娘,你的老寒腿以后还指不指着人家尤大夫给治喽?还有大山的咳症……”老余头终于开口了。

  张氏捧着翻找出来的钱匣子,里面大多是铜板,满满当当的少说也有个几千文。要是这些都归公的话,哪怕过年时物价居高不下,余家也能过个肥年。

  老余头的话,让她拿钱的手顿了顿。在张氏心中,余小草有几斤几两她自认为很清楚,人家请小草去看病,还不是冲着尤大夫的药材?

  张氏的老寒腿困扰她十几年了,前几天大雪时又犯了,还是余小草拿出尤大夫配制好的药材(其实是小草自己配的),才免受病痛的折磨。要是得罪了尤大夫,她的腿不得去镇上治?那得多花多少钱啊!

  衡量了半天,她终于忍痛放下钱匣子,气哼哼地进了屋,饭也不吃了,往床上一躺,谁说都不理了。

  余海低头看了看怀中脸色苍白的闺女,对老余头道:“爹,我就是借钱,也得给草儿看病。”

第四十四章 寒心

  “借钱?谁还啊??”李氏又接了句。

  余海瞪了她一眼,话语间带了丝火气:“我自然借了,就能还!这个不用大嫂担心!!”

  “二弟,你别忘了,你挣的钱,可都是要上交的!”李氏撇撇嘴,不咸不淡地道。

  “怎么?!我挣的钱,还不能给我闺女看病了?我这个当爹的,就得眼睁睁看着我闺女病死不管喽?那样的话,我还配当爹不?我还挣这个钱干什么?我以后还捕什么鱼?打什么猎?不如坐家里,跟闺女媳妇一起饿死病死算了!!”老实人终于爆发了,露头鸟李氏成了出气筒。

  李氏不干了:“你挣的钱,我又没捞到一文,你冲我喊啥?”

  “好了,你就少说一句,没人把你当哑巴!!”余大山见二弟真火了,赶忙上来把自家婆娘拉回东屋。

  余海充满悲哀的目光,投向了他爹老余头,用泣血般的声音道:“爹,草儿是您的孙女,也是余家的骨血。难道您忍心就这么看着她……”

  老余头深深地叹了口气,道:“我去你大伯家借些银子,以后你打了猎物,再还给人家……”

  他的话音还没落,里屋的门咣当一声开了,张氏脸拉老长,凶狠的吊梢眼瞪得滴流圆,冲着老头子就嚷嚷开了:

  “人家又能捕鱼又能打猎,面子比拟这张老脸宽多了,还用你跟着去借?今冬物价高,又没个进项,照这么吃下去不把家底给吃穷了?以后早饭喝稀的,晚饭饼子定量。”

  说完,又咣当一声把门给甩上,震得房梁上的灰都扑扑地下落。

  闺女生死未卜,孩子的奶奶却只关心怎么省钱。余海心灰意冷地看了这个家一眼,抱着孩子出了门,步履匆忙地朝大伯家走去。

  余海的大伯余立春,家里养了两只体型庞大的土狗,下雪的时候是拉爬犁的一把好手。前两天雪大,要光靠他抱着孩子徒步走到镇上,没个大半天是到不了的。他这次登门,不光要开口借钱,还要借爬犁用用。

  余海带着木然的表情,敲响了大伯家的大门,开门的是小草的三堂叔。

  余江诧异地看着堂哥,目光接触到他怀中的小小身影,登时声音都变了:“这是咋滴啦?小草又犯病了?大哥,大哥……赶紧把爬犁架上,二哥要用!!”

  余立春家里两个儿子仨闺女,老大比余海大五岁,老二比余海要小,余海排行老二,所以被称为二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