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园似锦_分节阅读_第289节
小说作者:姽婳晴雨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01 MB   上传时间:2018-09-03 19:18:11

  虽说,在糕点铺的时候,这些人只能打打下手,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不,当主子刚传出话来,说要打造京城最火爆的药膳坊时,这些跟随了杨柳多年的丫头们,顿时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在学习烹制药膳的时候,她们尤为刻苦用心,再加上每个人的天分都不错,全员以优异的表现通过了药膳师的考核,荣任“余记药膳坊”药膳师一职。

  除了这四位,其他的药膳师都是从外面选拔出来的。有男有女,有的本身就是厨子出身,有着良好的烹饪功底;有的擅长烹饪的家庭主妇,冲着药膳坊高额的月薪来的;还有的,是有“余记”的死忠粉,这些小姑娘小伙子们,对“余记”的创始人,大明第一位女大人,做啥生意啥火爆的能力深信不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余记”中的一员的……

  “余记药膳坊”还没开张,招聘药膳师的告示一贴出,就火了一把。报名的人都快把那间充当临时招聘所的房间给挤爆了。二十位药膳师的职位,就有上百人报名参加培训。

  培训也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一百多人分成二十组,每组五到六人,分别针对二十道不同的药膳进行培训。四个多月的集训结束后,由刚刚从关外归来的“药膳坊”主子——余小草,亲自品尝鉴定后,每道药膳选择出一到两名药膳师。每组的第一名负责主勺,第二名负责打下手。如果这道药膳销量大,供不应求的话,两名药膳师就要同时上手了……

  那些没有被选上的,想要继续参加培训的,可以免费继续学,直到得到小草的认可为止。这些人都是药膳坊的储备人才,将来扩大店面或者开分店的时候,能用得上。

  ——————————

  高考在即,祝天下所有的考生们旗开得胜!!

第六百四十一章 开业盛况

  佛跳墙这道菜,“药膳坊”未曾开张就已经声名远播,甚至吸引了很多权贵人家早早提前预定。当然,这要归功于太上皇、袁大儒等人,不遗余力地宣传。

  烹制佛跳墙的药膳师,是杨柳本人,再加上她的一个心腹丫头。杨柳烹饪天分奇高,学了没多久,烹制佛跳墙的技术,就得到过主子认可的。她的心腹丫头金环,火候则稍微差一些。不过,在药膳坊开业以后,金环进步神速,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余记药膳坊”是在六月初六那天隆重开业的。虽然时值盛夏季节,可炎热的天气并未磨灭那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药膳坊开业的权贵们。夸张的是,开业一个月内的桌席,都早早被预定一空。“佛跳墙”每天只供应十坛,为了这十坛佛跳墙,权贵富商们都快争破头!

  开业第一天,很多身份贵重的京中“大佬”,都屈尊降贵地来到“余记药膳坊”,参加药膳坊的揭匾仪式。太上皇、端王、靖王、飒王,以及各王府的王妃、世子爷、世子妃,就占了两大桌,都快成皇亲国戚的聚会了。荣国公、定远侯、袁宰相、于侍郎、鸿胪寺卿李大人……也都携儿女前来贺喜。

  还有一些平日里没啥来往的,余小草连面熟都不熟的,也凑了上来。人家位高权重的,又带着礼物前来恭贺开张,总不能把人往外撵吧。再加上平日里跟小草、房家有来往的。楼上三十多个包间,将将能把人安排进去。小草严重怀疑,某些人今日过来,是想混一顿药膳尝尝的。

  得!她立刻亲自到后厨,让药膳师们打起精神来:“今日来的非富即贵,这些可都是咱们药膳坊的潜在客户,能不能一炮而红,就看你们的发挥了!可别砸了咱们‘余记’的金字招牌!”

  见有几个性子内向的药膳师,神情中略带紧张,小草又马上安抚道:“平常心!进入咱们药膳坊的,无论他在外面多牛叉,来到咱们店中,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客人!你们每个人的手艺,都是经过本人鉴定过的,很多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只要正常发挥,绝对能让他们惊艳!!”

  她的话语,成功安抚了众药膳师的心。有几个余小草的脑残粉,甚至热血澎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让主子看到自己手艺和努力。主子说了,将来药膳坊肯定是要开分店的,杨柳掌事精力有限,分店的掌事一职,就像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让那些心中有乾坤的药膳师们,为之奋斗不已。

  抛开掌事一职,就说这药膳坊的待遇吧!所有的药膳师,除了不错的底薪之外,每做一道药膳,都是有提成的。也就是说,谁的药膳被点的最多,销量最高,拿到的薪资就越高。这足够他们卯足了力气,在自己专擅的那道药膳上精益求精,力求每一道药膳都做到完美。

  “余记药膳坊”开业的盛况,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津津乐道着。且不说开业时,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新奇表演,只单单说前来贺喜的那些重头人物,几乎涵盖了半个朝堂三品以上的官员。

  皇亲国戚几乎齐上阵,就连皇上也亲手为药膳坊题词,被装裱好挂在一楼的正厅之中。一进门,就能看到皇上的墨宝!已经被封为太子的大皇子,也亲临药膳坊,品尝了药膳,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正如小草所言,今日前来贺喜的贵客们,吃完这顿色香味俱全的药膳,顿时成为了药膳坊的忠实粉丝。鉴于“余记”其他产业的前车之鉴,这些人决定先下手为强,几乎每户人家都预定了药膳。

  “余记药膳坊”毕竟场地有限,每天容纳的客人不多。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又养生的药膳,坊里开通了外卖的业务。提前预定,可上门自取,也可送货上门。送货要加快递费用滴!

  药膳坊也采取了等级会员制,钻石卡会员和金卡会员,还可以享受御医坐诊服务,根据脉象定制药膳方案,一个月之内身体没有改善的,全额退款!至于其他会员,也可以拿自己的脉案过来,让药膳坊给制定调养方案,不过是要收费的哦!

  其实,药膳坊一楼大厅的墙上,就有每道药膳的介绍,以及它的功效。除此之外,每个包间都会有一本菜单,菜单上以图文的形式,介绍了每一道药膳。光这个菜单,小草就下了很大的功夫,请的是京中著名的绘画名家出马。

  这位绘画界的泰斗,是袁大儒介绍给小草的。小草的要求刚一提出来,这位绘画名家立刻就变脸了,如果不是看在老朋友袁斯年的面子上,早就把人给轰出来了。

  他的画在京中千金难求,竟然让他画菜单,简直是有辱斯文!不过,这位泰斗之所以能跟袁斯年成为至交好友,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品尝美食!

  这位泰斗为了能画出好的作品来,访遍名山大川,也自诩吃遍天下美食。跟袁大儒聚在一起,很多时候两人都在炫耀自己吃过的美味,并且企图压倒对方。

  别看这位绘画界的泰斗,开始的时候如何气愤,态度如何坚决。袁斯年老神在在地笑着,只说了一句:“帮了这个忙,‘佛跳墙’免费吃一年!!”

  “佛跳墙”这道菜,泰斗从老友的口中听过不知多少遍了。老友把这道菜形容得天上少有地上难寻的,早就把他的馋虫给勾出来了。无数次,他都在惋惜自己跟余家并无交情。又做不到厚着脸皮跟老友一起过去蹭吃蹭喝,心里早就被“佛跳墙”勾引得心痒难耐了。

  一听终于可以如愿品尝到“佛跳墙”,而且还是免费,足足能够吃上一年呢!!泰斗一开始所有文人的坚持,艺术家的矜持,此时全都抛开了。

  “余记药膳坊”又出名了,这次跟药膳的味道啊,疗效啊,服务啊……全都没有关系!而是因为药膳坊包厢里面那本薄薄的菜单,竟然是林老的真迹啊!!很多文人墨客,看到这本菜单,眼睛都红了,恨不得把菜单偷回去,供在书房的墙上每日观瞻……

  药膳坊包厢的员工,责任重大,除了伺候好包厢的贵客之外,还要防着自家菜单被人揣怀里带走,或者被谁悄悄撕走一张……

  总之,“余记药膳坊”在京中火了!在京中,提起余记的药膳坊,谁要是不知道,一定会被取笑成土包子!

  药膳坊的话题,出现最多的,首先是药膳的功效!既然敢承诺一个月不见效全额退款,就有这种自信!那些身体有恙的金卡以上的会员,每天坚持吃药膳坊的药膳,身体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太师的偏头痛、吏部尚书家老太君的失眠、少詹事夫人气血两虚的毛病……神奇般地不药自愈了!一个月以后,余记又安排的御医会诊,事实摆在面前,又给药膳坊做了一次活广告。

  话题榜第二,就是药膳的味道。一般人一听“药膳”两个字,总觉得会有一股药材味,那你就错了!“余记药膳坊”的药膳,如果不说是药膳,你根本吃不出任何的药味。每道药膳都不逊于“珍馐楼”的佳肴。要吃,又有疗效,怎么能不火爆?

  当然,这样的药膳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吃得起的!药膳坊话题榜第三,就是每道药膳惊人的价格了!!一道看起来配料很普通的药膳,都要百两银子,里面号称加入了百年药龄以上的珍贵药材,这个价还真不高!没有好的药材,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效果?

  至于镇店之宝“佛跳墙”这道药膳,里面除了药材之外,还包含了那么多珍贵的食材,山珍海味都集于一坛,价格更是不菲。一坛佛跳墙,五百两银子,还有人抢着要。每天十份,都预定到三个月以外去了。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只能感叹京中不差钱的人太多太多了!

  如果让人知道,他们所认为的百年药龄的珍贵药材,不过是一颗小石头泡的水,肯定会大骂小草在抢钱!!

  药膳坊里的药膳师,每天都会领到一种特殊的配料——灵石液,小草对外声称这是用十几种珍贵药材提炼的。每道普通药膳加一滴,像“佛跳墙”这样的,加上两滴。并跟药膳师们掰扯了“过犹不及”的道理,防止某些人多加灵石液,效果太过惊悚,惹人的眼。

  其实,那些人说的没错。这药膳坊,小草真的就跟在地上捡钱一样,而且是用耙子在地上搂钱。据不完全统计,“余记药膳坊”一天的营业额,相当于珍馐楼这样同样生意很火的酒楼一个月的营业额。

  药膳坊开业没多久,周三少带着自己的夫人——余小草的小迷妹登门拜访了。他故意半真半假地找小草抱怨,说她抢走了他至少一半的生意,这么下去,珍馐楼就要关门大吉了。话没说完,就被小草呸了一脸。

第六百四十二章 喜事连连

  “少来!你当我那么好骗啊!来我们药膳坊的顾客,跟你们珍馐楼的根本没什么冲突。来我们药膳坊的,大多是以调理身体为主,有谁那么土豪,为了口腹之欲,动辄品尝一百两银子一份的菜肴?所以,单纯以吃饭、聚餐为目的来药膳坊的,少之又少!对你们珍馐楼的生意,根本没啥影响,好吗?”余小草有理有据,不接受周三少的卖惨。

  周三少想通过哀兵之策,从小草这儿挖些新菜谱的计划流产了。凭着他跟小草的关系,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说明了来意。小草也很大方地又给了他几道做菜的方子。怎么说,她现在也算得上珍馐楼的股东了,以菜谱入股,每年的分红也很可观哦!

  药膳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无论是店内还是外卖,都供不应求。那些跟着太上皇打江山的老将和老臣们,哪个身上没点旧疾旧伤啥的?以前看了大夫,给开的药苦得难以下咽不说,效果甚微,治标不治本。

  自从“余记”的药膳坊开业之后,一开始那些抱着尝试态度来给家里的老人配药膳的孝子贤孙们,看着爷爷(父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硬朗,即使入冬以前的旧病都没有复发,高兴的同时也帮药膳坊做免费宣传了。

  一传十,十传百。这时候还是比较重孝道的,但凡家中条件允许,都不介意花大价钱给长辈订份药膳调理身体。这时代的女人,或多或少都会因生产落下些月子病,或者存在气血不足的问题,又或者生理期的问题。因此,小草的药膳坊调理女性体质的药膳,更是供不应求。

  新年之后,应广大客人的要求,药膳坊的业务又扩大了许多。外卖服务单独分了出来,生意比店里还要好。小草原先储备的那些人力资源,现在都用上了还有些人手紧缺。杨柳又着手培训了一批药膳师待用。

  因着薪资跟烹饪药膳的数量和质量挂钩,药膳坊生意如此火爆,药膳师们虽然累些,可是道领薪水的时候,个个都喜笑颜开。最多的,一个月领了近八百两银子,满京城也找不到比这高的月薪。据说,就连在珍馐楼奉献了近十年的总厨王胖子,一个月也才五百两薪资。

  药膳坊的药膳师们,满打满算才工作了半年,待遇就如此之高,工作热情就更高涨了,卯足了劲儿在杨柳掌事面前表现,生怕自己不够努力,被预备药膳师给替换掉。

  这么火爆的生意,自然会让人多人眼热。可他们也只是眼热,背后说说酸话而已。“余记”的后台太硬,不是随便什么人轻易能得罪的。且不说余记背后的东家,是皇上亲封的郡主,就说她阳郡王未来媳妇的身份,京中背景再强大再混的纨绔,都不敢去招惹她,生怕阳郡王回来跟他们算总账!

  刨去阳郡王这个靠山不说,时不时来药膳坊蹭上一顿“佛跳墙”的太上皇;在药膳坊专门包了一间雅室,把药膳坊当做自己家厨房的端王;时不时微服出访,来药膳坊打打牙祭的皇上和皇后……这些可都是重量级的人物,跺一跺脚,大明江山都抖一抖,有他们给余记撑腰,别人就是再嫉妒恨,也得老实地趴着。

  余小草真正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滋味。在京中,小草妥妥是个小富婆。首富不敢说,京中如果有富豪榜的话,她进前十绝对没问题。别的富豪,都是多少代积累的底蕴,而她却是靠着自己一己之力,创造了京中商业的神话。余小草算是声名远播了,她的大名京中上至八十岁老翁下到五岁稚儿,没有不知道她的。

  不知不觉间,一年匆匆过去了。西北边关的战事也接近尾声,西疆各部被阳郡王率领的大明军队,一直驱赶到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附近,再也没有跟大明叫板的能力。未来至少三十年,西北边疆不会有大的战役了。

  既然战争即将结束,距离阳郡王班师回朝的日子不远了。这一年多时间里,余家喜事连连。首先是余家的小儿子,在乡试中一举夺魁,拿下解元的头衔。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小少年,成为东山村历史中第一位举人老爷,这不但是余家的喜事,而且对整个村子来说,也是一件大喜事。

  再就是小草大哥的亲事。在余航十九岁那年春,迎娶了定亲多年的刘.慧芳。亲事是在余家东山村的祖宅办的。这是余家年轻一辈第一桩喜事,办的很隆重,整个唐古地界的大小官员、士绅、豪商,以及跟余家有着生意往来的客户,都前来贺喜。

  京中,就连靖王府世子,也亲临唐古,给未来亲家做脸。还有很多跟余小草关系不错的人家,也都派人带了价值不菲的礼物,祝贺余家未来家主新婚大礼。

  婚宴是在唐古的珍馐楼举行的。珍馐楼现在在唐古一家独大,规模又扩大了不少,余家来的客人不少,将将算是能够容纳得了。

  余航的婚宴,在整个唐古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再没有人敢看清“泥腿子”出身的余家。余家无论是人脉,还是财力、物力,在唐古都是能数得着的。不少原本看不上余家,认为他们不过是暴发户的一些老牌家族,也渐渐向余家示好,把他们当做值得结交的对象。

  余家的亲戚,也都早早来到东山村,帮着张罗余家年轻一辈第一桩喜事。小草外公外婆的身体,有小草送过去的养生*吃着,快七十岁的人了,身体比村里五十多的还要硬朗,什么毛病没有,一口气能从家中走到东山村,都不带歇息的。

  柳家三兄弟,来往于府城和附近州县之间,给各个蔬果铺子送货。初春的早熟蔬菜,春末夏初的西瓜香瓜,秋天的各种水果,冬天的反季蔬果……一年四季,很少有闲着的时候。

  一开始,就柳家大舅跑运输,在家种地的二舅偶尔帮个忙,三舅做着港口建设的活计。后来,柳家大舅赚了不少,渐渐忙不过来的时候,二舅一看这送货卖货的买卖,比他在家种地可来钱多了。也跟着跑了几次,开辟出一个新的路线,带着几辆马车,也跟着干了起来。

  后来,港口建好了,三舅只能接一些零散的活儿,成了家中赚得最少的。大舅就邀请他一块儿跑府城和周边州县的买卖。其实,他们做的类似于后世的蔬果批发买卖。

  余家的蔬果和反季蔬菜,品质上乘,口感极佳,自然成了抢手货!不是随便什么人想买都能轮得上的!柳家三兄弟占着自己拿货不受限制的优势,府城和周边州县的蔬果铺,图省心,就让他们给送货。虽说比从余家拿货要加两成的路费,赚头还是有的。

  小草的大姑,为了参加大侄子的婚礼,把府城几个卤味和酱菜店,交给手下的掌柜,早早就回到东山村帮忙。虽说卤菜店的店名一直是“余记”,可现在已经成了余家大姑的产业了。卤菜和酱菜铺生意太好,又在府城开了几家分店,生意十分兴隆。

  婚礼那天,还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亲朋,那就是余航的小叔余波。自从搬去府城后,余波一改往日的浮躁,苦读了三年后,终于如愿考上了秀才。张氏靠着从余记批发卤菜,养活着一大家子人,竟然还有余钱在府城近郊买了十来亩地,佃给没有土地的农人。

  余波清楚地认识到以自己的天分,考中秀才已经到顶了,举人的话是别想了,就在城南开了家小小的私塾,给孩子启蒙,赚取微薄的收入。

  余波和张氏,已经很久没出现在余家人的视线中了。此时,他带着礼物前来参加余航的婚礼,让余家人惊讶之余,热情地款待了他。余波这人,当初是自私了些,却没对余海一家做出什么伤害的举动。他最大的错,就是有了张氏这个母亲而已。

  余航的亲事刚过没多久,庄小莫就备下重礼,郑重地向余家求娶小青梅余小莲了。余小莲和庄小莫的亲事,订在了初冬时节。此时的庄小莫已经不做贩卖大棚蔬菜瓜果的买卖了,而是接下了京中各大酒楼海鲜供应的买卖。

  一开始,是因为“余记药膳坊”中的招牌“佛跳墙”的热销,需要有大量的海鲜供应,找别人也是找,不如交给庄小莫这个余家的未来女婿。

  庄小莫在唐古做了几年生意,认识的人也不少,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再加上以前下海捞海味的时候,也结交了几个海市的朋友,路子比较广。因而他采购到的海鲜,都是全市场最新鲜最顶级的。

  周三少无意间得知了此事,也把珍馐楼中海鲜的供应,交给了他。渐渐的庄小莫的海鲜生意口碑出来了,京中许多酒楼都联系他,愿意跟他合作。一年半下来,二十岁出头的庄小莫,俨然成为京中最大的海鲜供应商。

第六百四十三章 得胜回朝

  因着他跟余家的关系,无论在唐古还是京中,都没有人敢跟他捣乱的。生意做起来顺风顺水,再加上余家掌握了制冰技术,海鲜的新鲜度根本不需要担心。京中的各大酒楼,便跟他建立起稳定的供货关系。除了新鲜的海鲜,庄小莫还在京中开了家海鲜干货铺子,生意也非常不错。

  一年多下来,庄小莫赚了不少。他用赚来的银子,在京中买了个小院子,将来成亲后,小莲想在京城住就在京城住些日子,想家了就会唐古住一阵子。余叔和小莲,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没有嫌弃他。这些年,余叔余婶待他就像亲儿子一样,帮了他许多,就连这海鲜的生意,也是小草妹子帮着张罗的。可以说,没有余家就没有现在的庄小莫!

  庄小莫把这份感激深藏于心,婚后对小莲加倍得好,两人一辈子都没红过脸,当俩人有分歧的时候,庄小莫总是以小莲的意见为重。哪怕他垄断了京畿地区海产业,成为京城举足轻重的豪商时,也一直如此。

  那时候,京中最受女孩子羡慕的,便是余家姐妹。一个嫁给炙手可热的王爷,一个聘给了有名的富商,俩男人对余家姐妹忠贞不渝,宠爱有加,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行动上,都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后话……

  余家喜事连连,良种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高产小麦的种子,已经在北方普及,渐渐往华中地区扩展,依附余家育种农场的种子商人越来越多。余家农场中,无论是玉米、土豆还是冬小麦的种子,根本不愁卖,供不应求。

  每到夏收和秋收的季节,农场门前就会有种子商人彻夜排队,生怕抢不到足够的良种。要知道,整个北地的老百姓,只认余家农场和皇家育种基地的种子。

  只要进来的良种一入仓,马上就被抢购一空,有多少卖多少。即使有朝廷平抑良种的价格,种子商人其间的利润也非常可观。赚钱的机会,自然要紧抓在手,辛苦一点又何妨?

  余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小草的生意越做越大。可是,账本上越来越庞大的数字,也抵不住小草思念某人的心情。

  朱俊阳率兵离京已经快两年了,其间虽有书信往来,可毕竟人不在身边。自从他出现在小草的生命中,还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么长时间呢。习惯了一个人在身边陪伴,习惯了对方的嘘寒问暖,习惯了那个人的宠爱,哪怕小草再忙,也忽视不了心中那个空洞,仿佛永远填不满似的,令人心慌。

  这一年多,小草有意用忙碌来麻痹自己,本来可以当甩手掌柜的皇家育种基地,她见天往那儿跑,不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害得负责育种基地的官员和管事,还以为自己最近太过安逸,工作能力下降了呢。为了跟上余大人的步伐,育种基地上至官员下到佃农,都更加勤恳努力的工作,到秋收时,产量又上了一个小小的台阶。真是意外之喜。

  因着高产冬小麦一年产量高过一年,如果肥力跟得上,伺候得精心的话,产个六七百斤绝对没问题。比起以前的亩产二百来斤,增产了两三倍呢。高产冬小麦的育种成功,造福了华中和华北的老百姓,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这么一来,南方的官员坐不住了,便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派余大人去南方考察,并且帮助他们改善水稻的产量。

  如果是朱俊阳在的话,小草二话不说,就当公费去南方旅游了。要是某人得空,还能陪在她的身边,把旅途的一切事宜安排得妥妥当当,她什么都不用操心,只管游山玩水就成。

  可是,自从朱俊阳走后,好姐妹们举行的聚会,她都没心情参加了,更别说长途跋涉去南方了。不过,既然皇上都把她召进宫中商议高产水稻的事,最高上司的面子总不能不给吧。

  于是,她就在育种基地靠近水源的地方,开辟出十来亩水田试验田,试种水稻。在选取稻种的时候,她故意让佃农一粒粒地挑拣饱满颗粒大的种子,做到了精心再精心。整地的时候,更是施足了农家肥,在撒种过后,还特地用薄膜。

  这层薄膜具有保水、保土、保肥和增温高效,能够增加水稻育秧速度。当然,培育秧苗的时候,她肯定忘不了加稀释过的灵石水,保证秧苗的茁壮、抗病虫害和高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9页  当前第2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9/3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园似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