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快醒醒_分节阅读_第40节
小说作者:写离声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2 KB   上传时间:2018-09-05 17:06:50

  董晓悦不得不拿出主人的威势,横眉道:“你不肯去我自己去赎!”

  老管家嚅嚅嘴,不敢再多话,坐上轻车,带着个机灵的仆役和一辆空马车,麻溜地出了门。

  董晓悦也不回房,就在二门外来来回回踱着步干等,差点把大门望出两个窟窿,总算等回了吴伯。

  吴伯下了车,拿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行了个礼:“殿下,奴婢去找竹里馆的东家问过了,并无名叫雁奴者,奴婢又把您说的年貌问东家,东家道馆内并无这样的小倌。”

  难不成是用假名骗我?董晓悦一忖不对啊,那高富壮明明也叫他雁奴。

  “会不会他们东家不肯卖?”

  吴伯为难道:“纵然那小倌奇货可居,也犯不着为这得罪咱们长公主府,且财帛上咱们又不会亏了他,若真有此人,想他也不敢有所隐瞒。”

  董晓悦想想也是这么回事,而且雁奴年纪大,没多少剩余价值可榨取,趁现在卖个大价钱才是上策,是个生意人都明白这道理。

  真是见鬼了,难不成那人不是小倌?谁特么没事装小倌?图什么?真是碰上变态了。

  “夜里不甚方便,待明日奴家再去一趟,对着名册点检一遍。”

  董晓悦点点头,如果不是小倌那就是客人,这种长相的人全京城也找不出几个,慢慢找就是了。

  折腾到半夜,全是空忙活,董晓悦坐着步辇回房,憋了一肚子的气。

  找到了得好好教训他,让他知道什么是长公主的淫.威!

第51章 冤孽

  竹里馆中, 雁奴和李二郎目送着董晓悦匆匆走出屋子,气氛顿时一变。

  李二郎一改欺男霸女的恶棍嘴脸,挤眉弄眼地扯着雁奴在案前坐下:“你这小子, 艳福不浅呐!难怪干晾着咱们, 快与阿兄交代,那佳人究竟是何来历?”

  雁奴瞟了他一眼:“王四郎他们不是在寻我么?这会儿不急了?”

  “左右都等了, 让那厮再等等, ”李二郎拎了拎酒壶, “噫!酒都没了!”

  退而求其次从碟子上拿了块吃剩的梅花糕扔进嘴里, 又用肩膀搡他一下:“快快与我交代!”

  雁奴用拇指摩挲着董晓悦留下的玉佩:“表兄见了这个还不明白么?”

  李二郎把头凑过去打眼一瞧, 只见是块随形的羊脂玉:“这玉佩虽说成色上佳,可没有雕花没有款识,如何知道主人是谁?”

  雁奴把案边的烛灯移近,将玉佩对着烛火,李二郎一瞅,忍不住惊叹了一声,只见玉佩中间隐约现出山水和亭台楼阁,最妙的是有云气水雾浮动, 真如蓬莱仙境一般。

  李二郎忍不住伸手要去拿, 雁奴小气吧啦地攒紧玉佩收回手, 仍旧把烛灯移回原位。

  “这是什么宝贝?那小娘们......子......小娘子出手可真阔绰, 如此异宝拿来打赏小倌?”

  雁奴一个凉凉的眼风扫过去,李二郎自知失言,缩了缩肩膀, 讪笑着道:“阿兄说错话了,小倌如何同你比,表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城与国都倾得,一块玉怎么送不得......”

  他越描补,表弟的脸色越差,李二郎只得老实地闭上了嘴。

  他这个表弟从小就不好惹,去寺庙里住了几年,看起来淡泊平和、与世无争了不少,却越发让人捉摸不透,李二郎比他年长,可总是不由自主地看他脸色,从小到大一直是如此,在他们一起厮混的纨绔小团体中,雁奴年纪最小,却俨然是核心人物。

  雁奴无可奈何地揉了揉眉心,懒得同他计较:“表兄不曾听说过这块玉的来历么?”

  李二郎想了想,茫然地摇了摇头。

  雁奴只好提示:“先帝隆昌十四年,西夜国使者来朝,进献璞玉一块,剖出美玉两块,中隐仙山云雾,先帝叫人制成一对玉佩,一块给了爱女长乐公主,另一块赐给了太子伴读林家二郎林珩。”

  长乐公主和林二郎同岁,当时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这无疑是撮合两人的意思。

  李二郎喝得有点醉意,反应慢了半拍,等他说完才后知后觉地瞪大眼睛,公鸡打鸣似地叫起来:“哦哦!哦!竟然是那位?!不对啊……”

  他不解地搔搔头,不是都说长乐长公主从十几岁开始痴恋林家二郎,为了林珩守身如玉,对别的男子不屑一顾,可方才那情形……

  李二郎留心看了看表弟,只见他双颊泛红,目含秋水,嘴唇鲜红且微肿,眼角眉梢还残留着春意,一看就知道两人之间必有奸情——可是拿这块意义非凡的玉佩赏人,到底是什么操作?

  不过这种话不太好说,李二郎只能旁敲侧击:“表弟才回京或许不清楚,三日后就是长乐长公主和林二郎的大婚之日,牡丹虽好,却是名花有主,若非如此,与你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惜哉!惜哉!”

  雁奴听了这话容色淡淡,长乐长公主是当今唯一的胞妹,从十三岁定亲,拖到二十五六上才终于要嫁出去,是新近轰动京师的大新闻,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桩婚事,他是三日前回京的,如何会不知。

  他若有所思地把玩着手里的玉佩:“名花有主又如何,我又不要当她的主。”

  李二郎着实松了一口气,他这个表弟从小胆大包天,说不好真能做出和英国公府抢亲的事,他才从庙里放出来,要是再闹出这等事,保不齐叫他阿耶扔回庙里再待个十年。

  本朝公主大多不羁,只要他不打登堂入室的主意,找机会度一度春风,给那讨嫌的林二郎脑袋上搞点绿化,倒也是功德一件。

  雁奴微微弯了弯眼,嘴角一挑:“她要当我的主,便遂了她的意罢。”

  李二郎先不用听他说什么,一见这表情就是头皮一麻:“雁奴,你又在打什么主意?莫说英国公府,单这林二郎岂是好相与的?你别看他成天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其实睚眦必报……”

  “当初先帝赏下玉佩,他死活不肯受,最后是英国公强按着他脑袋接下的,定亲时便不情不愿,又把人生生拖了十多年,他这么不想当驸马,我好心帮他一把,他不该谢我么?”

  李二郎差点被他忽悠住,仔细一想,这是什么歪理!苦口婆心地劝道:“雁奴,京都美人如云,待字闺中的二八佳人不是凭你挑?何苦去捅那马蜂窝。”

  “表兄,马蜂窝我从小到大捅了多少,何曾吃过亏?”

  “……”是啊,遭罪的都是我们这些帮衬的。

  “表兄方才也听见了,是她自己说我是她的人,”雁奴惫懒地一笑,“明日若是她矢口否认,还得劳驾表兄与我作个干证。”

  说罢站起身离座:“咱们也该走了,别叫王四等急了。”

  李二郎一听王四就来气,都怪这厮,约哪里不好约南风馆,不知道他在庙里待了十年吗?阴差阳错惹出这桩公案来,还不知要怎么收场。

  ———————

  董晓悦回了房,贴身侍女红靺鞨像往常一样伺候她更衣,刚脱下外裳,那侍女轻轻“咦”了一声,随即面露惊恐,突然噗通往地下一跪磕头谢罪:“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董晓悦正出神,倒是被她吓了一大跳:“怎么了?你好好说。”

  侍女抖得筛糠似的,董晓悦半晌才闹明白,原来是因为玉佩不见了。

  她一想那玉佩看起来挺贵的,不好说拿去买笑还买到山寨,便开解那侍女:“说不定是掉外面了,等天亮了叫人去找找就是了,放心,你又没跟我出门,丢了也怪不到你头上。”

  那侍女似乎没得到安慰,仍旧抖个不停,董晓悦就纳闷了,仔细一问,才知道那块玉的来历,一对玉她和未来驸马一人一块,那就有点定情信物的意味了。

  原主对那块玉佩似乎格外珍重,到哪儿都带在身上,睡觉也要搁枕头边,难怪那侍女如此大惊小怪了。

  伤脑筋,董晓悦抚了抚额头,本来还想着慢慢找他不急,这回是不得不加紧找了。

  董晓悦这一夜做了许多乱梦,醒来大多忘了,记得的那些她倒情愿忘掉。坐起身拍拍发烫的脸颊,一撩帐幔,天光已经大亮,阳光穿过窗户,在榻前的席子上投下个耀眼的菱形光斑。

  她不敢耽搁,草草地洗漱梳妆完毕,拿起昨夜随手撂在妆奁里的泥金山——这是雁奴留下的唯一线索,可这扇子虽然精巧,却算不上稀罕,据管家吴伯说,西市的文房铺子每天都会卖出去好几把类似的,查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正思忖着,有侍女进来通禀,平西乡公主来了。

  董晓悦便请她一起去东苑藤花架下用早膳。

  乡公主昨天显然是醉得不省人事,眼下什么都记不起来,一脸泰然自若,反而是董晓悦尴尬得红了脸。

  两姊妹入座寒暄完毕,董晓悦瞅准时机切入正题,当然不敢提艳遇,只说在竹里馆与一个美人擦肩而过,把雁奴的年貌衣着描述一番,问她知不知道这样一号人物。

  乡公冥思苦想了半晌,要是真有这么俊美的人物,怎么会逃得过她的法眼?她狐疑地看了看堂姐的印堂:“阿姊,你莫不是碰上狐狸精了罢?”

  “……”真是好有建设性的意见。

  “阿姊你别笑,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乡公主凑近了看她眼下淡淡的青影,“有一种公狐狸精专爱采咱们这样美貌女子的阴.精,叫他缠上可不得了,我表姊的远房姑姑的外甥的邻居家有个小娘子,就叫一只公狐狸精缠上了,差点没被采干,昨夜他可曾入你梦里与你……”乡公主对了对手指。

  “……”董晓悦老脸一红。

  “昨夜你与他擦身而过,可曾闻到一股骚味儿?”

  “……”

  董晓悦算是明白,从她这儿是打听不出什么正经消息了,正沮丧着,忽地又有侍女进来禀告,尚书令家的公子求见。

  “啊呀!”乡公主先惊叫起来,“那煞星竟然回京了?!”

  看董晓悦一脸茫然,又道,“阿姊你忘啦?就是那个荀延,荀子长啊!小时候总是捉弄人,你怎么忘啦?有一回我们都在东宫玩,林二郎只看书不搭理你,你在园子里哭着嚷着说要做姑子去,那荀家的冤孽正好在树上摘果子,听了哧溜滑下树,当真拿出小胡刀把你后脑勺上头发剃秃好大一块……”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

  乡公主翻着眼睛掰掰手指:“那时候我三岁,你们也就五六岁吧,回去叫他阿耶吊着打了一顿,没几天又活蹦乱跳地出来祸害人,小小年纪就这么混账,真不知道什么托生的。”

  董晓悦接过那花里胡哨的拜帖,翻来覆去看了看,不明所以:“他来找我干嘛?”

  “准没好事!”

第52章 面首

  虽说天家公主不受女德约束, 可年轻男子公然登门拜访还是有点惊世骇俗,董晓悦总觉得这荀公子的风格似曾相识,顾不上避嫌, 让人把他请到外院会客的正厅。

  “你在花园里坐坐, 我去看看荀公子有何贵干,一会儿就回来。”董晓悦说着站起身。

  乡公主看看天色:“时候也不早了, 这几日我阿耶在, 回去晚了又有话说, 我与阿姊一块儿走罢。”

  董晓悦便没有再挽留, 姊妹俩共坐一抬步辇, 一起往前院去。

  路上乡公主继续控诉熊孩子荀子长的罪状,简直可以说罄竹难书,董晓悦纳闷:“他父母就不管管么?”小男孩皮一点正常,可这荀小公子显然已经超过了上房揭瓦的限度,跟皇子打架,给公主剃度,喂太子少傅吃巴豆,这种事情真不是一般熊孩子干出来的。

  乡公主纳闷地看她一眼:“荀家是何情形难道阿姊不知道么?”

  董晓悦生怕她看出端倪, 急中生智, 顺着她的思维方式辩解道:“我关心林二郎还来不及, 荀家的事也就听阿耶他们提过一嘴, 谁还记得。”

  “也是,你从小到大一双眼睛就没离开过那姓林的,”乡公主埋怨道, “也不知道那林二郎有什么好,脸是生得不错,可那不可一世的劲儿……啧啧......阿姊,不是妹妹给你泼凉水,这天下的男子,相处多了都是一个模样,狂妄,自以为是,仿佛多生了脐下三寸那几两肉便有多高贵,真的还不如倡优,不管心里如何想,至少面上知疼着热、温柔解语,会伺候人……”

  一提起林二郎,乡公主又忍不住冥顽不灵的堂姊洗脑,要是任由她说下去三天三夜都完不了,董晓悦不得不把她拽回来:“不是在说荀家么?”

  “哦对,”乡公主回过神来,“荀家……”

  荀子长之所以这么胆大包天、为所欲为,皆因荀家三代单传,这一辈上只出了他一根歹竹。

  又是老来子,长辈难免偏疼,加上幼时他父亲外放荆州,生命最初几年没有严父的管教,被祖母、母亲和几个长姊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等五岁上他父亲回京,已经木已成舟长成了这副熊样。

  “他耶娘也打也罚,可有什么用?”乡公主叹了口气,“他们荀家这一代就他一个男丁,又不能打死打残,可不就有恃无恐了?”

  荀子长十来岁的时候就已经无恶不作,照着势头长下去,假以时日必然是京都纨绔界的扛把子,不过十二岁那年,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有个云游四方的高僧游到荀府门上化缘,正好瞥见出门蹦跶的荀小公子,这一眼不得了,立即看出他二十岁前有场大劫,须得拜入佛门,远离红尘,清清静静地呆到二十岁,才能安然度过。

  “什么高僧啊大劫啊,”乡公主嗤之以鼻,“不过是脸面上好看些罢了,依我看,根本是荀家管束不了子弟,生怕他年岁渐长惹出什么兜揽不住的祸事来,便找个借口把他在深山寺庙中关上几年收收性子。”

  荀公子是否命中带劫不得而知,京都人民倒是因此躲过了不少劫难,那高僧也算是积了大德了。

  “不是说二十岁之前有大劫吗?”董晓悦好奇,“他和我年岁差不多,也有二十五六了吧?怎么最近才回京?”

  乡公主被她问住了,思忖了片刻,不怀好意地眨眨眼:“许是那深山古寺的‘斋饭’特别可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快醒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