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科举之家有考生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百果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56 KB   上传时间:2018-10-30 13:12:03

  ……

  李爹的卷面整洁干净,卷文由右至左,文书小楷,工整漂亮……令李雁回惊叹不已,她觉得她的强迫症都被李爹这一笔端正儒雅的字给治愈了。

  屋里其它的女人们不识字,可是,她们看到试卷上那满满当当、一个个漂亮的方块字,心里就高兴。她们知道这一次三叔是真的答完了全题。

  以三叔的学识,只要能落下笔,就没有问题。

  一时间,几个女人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心中火热一片,似是已经看到小叔中了秀才,李家改换门庭的富贵模样。

  ”雁回,你能看懂吗?!“

  李爹洗完了脸,将脸手擦干,一扭头就看到李雁回那张极其认真的脸,不禁开她的玩笑。

  雁回从小只喜跟芸娘做女红,不喜跟他读书,能识得字,还是他强行要求下的结果。

  看到女儿那漂亮的眉头一会皱起、一会舒展的小模样,李爹只觉得想笑,好像她看明白了似的。

  屋内的女人们却都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果然,只有李雁回动了修竹/三叔的试卷,他才不会生气。

  李雁回知道李爹是在笑话她肚子里没墨水,”我可以蒙之!“,李雁回特别骄傲。

  李爹被李雁回理直气壮的模样逗笑了,”那你说说第一题说的是什么?!“,李爹考完了,心情大好,逗着李雁回玩。

  ”呃……要不你还是问我第二个吧……“,李雁回弱弱的说。

  李爹大笑。

  ……

  作者有话要说:  两道题均出自清代科举考试童生卷。

第22章 找到恐惧源

  全屋的人也哄堂大笑起来。

  李家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的大笑过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从内而外发自内心的,自然温暖而富有感染力。

  李雁回喜欢这样的氛围。

  能让李家人这么开心的大笑一场,李雁回觉得挺值得的。

  “来,雁回,爹来给你讲一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李爹答完了所有的文题,内心振奋,竟是一点也不累的样子,略带着几分兴奋的要给李雁回讲题。

  李雁回自然不会扫了李爹的雅性,很乖巧的走过去,站在李爹身边,拿着试卷,听李爹讲那两道题是什么意思。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这句是出自《孟子·万章上》。“

  ”它的原文是——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

  在李爹的讲解下,李雁回才明白,她之前虽然是闹了笑话,但也贴了一点边,就是它还真的个养鱼的事情。只是,它不是科普农业知识如何养鱼的。

  它说的是郑国的郑子产是一位贵族,人也非常贤明,他铸刑书于鼎,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可就是这么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人也会被小人所欺骗。

  有一个人向郑子产赠送了几尾活鱼,子产命校人养在池中,校人却把鱼做熟偷吃了,还回来对子产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少过一会就懒洋洋的了,很自如地就死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那个校人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把鱼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孟子说这个故事是指对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合乎情理的方法来蒙骗他。

  校人就是主管池沼的小吏。

  这个故事李雁回到时头一回听到,因此,听得津津有味。

  她发现她爹真的是非常有当教书先生的潜质,讲起文章来头头是道,深入浅出。连她这个一点基础知识都没有的人,也听得明白。如果她爹日后真的考不上功名,去上学院去当个教书先生也应该是没问题的呢。

  李雁回转着黑亮亮的眼珠。

  教书先生都说清苦,那得是看和谁比。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

  和那些考取了功名,授得了官位的读书人来比,那教书先生自然是清苦的。但若是从和土地来刨食吃、在风雨里穿行的匠人们比,那就是极其体面、又能温饱的职业了。

  李雁回真没想到,她那儒雅又文质彬彬的老爹竟然有教书先生的潜质。

  李爹考场恐惧症的恐惧源,李雁回猜测应该是对于李家的歉疚和对未来生活无力承担的恐惧。说白了,以前就是真恐惧紧张,所以只能答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而后来则是家境每况日下,让李爹的心理负担极大,以致于只能交白卷。其实,归根究底,还是钱闹的。

  李爹怕还不上家里人卖田卖地、省吃俭用供他求学考取供名所花费的银钱。

  如果李雁回能在恐惧源上下功夫,将李爹的恐惧源瓦解了,那才是真正能帮助到李爹的方法。

  只是该如何说呢?!

  李雁回偷偷的打量了一下,在李爹开始讲古的时候,三个皮小子和屋子里的几个女人早就已经呆不下去了,纷纷找了借口离开。只有李爷爷还在抽着烟,眯着眼睛,很认真的在听。

  好机会!

  她接下来的话,若是被李家女人们听见了,绝对要骂她的。但是李爷肯定不会骂她。因为李爷爷对小辈是很宽容的,轻易不会骂小辈。

  所以当李爹讲完了第一题,问李雁回是否听懂了时,李雁回频频点头,并且,毫不吝啬的表扬着自家老爹,”爹,您讲得太好了,我一遍就听懂了。“

  ”爹,我觉得您日后若真是考不上功名,出去当个教书先生也足能够养活我了。“

  李雁回天真娇憨的说。

  ”呸!呸!呸!你这丫头,说的什么浑话?!你爹哪里会考不中,你爹肯定是能当状元的!“,刚刚从厨房回来,手上还端着满满一盆红薯叶饼的李奶奶,正好听到李雁回的话,愠怒着说。

  果然,李爹的科举就是李奶奶的肺管子,谁戳谁死!

  李雁回一吐舌头,好倒霉,怎么就好巧不巧的让李奶奶听到了,她连忙忙狗腿的跑到李奶奶跟前撒娇道:”我这不是看我爹学问太好,一时激动了嘛。我爹肯定能考上的,到时候给您老请诰命!“

  好说歹说,才把李奶奶说得由阴转晴,李雁回直拍自己的小胸脯,也顾不得再听李爹讲解第二道文题了,她还有个菜没炒呢,匆匆和李爹说了一声后,李雁回就直奔厨房而去。

  李爹讲解了第一道文题,过足了瘾,也就很爽快的放过了李雁回。

  倒是李雁回最后的那句”教生书生……“颇有些打动他的心。

  李爹对于这次是否能通过县试,把握也不大。虽然今天的题,他全部都做出来了,可那毕竟是假的,用雁回的话说就是”模拟“,让他提前感受一下考场的环境和氛围,说不定他就会因此适应,而不再紧张。

  但是,到底有没有用,他的心里也没有底儿。

  这是他最后一次考县试的机会了。

  如果真的没过,李爹就真的不准备继续再考取功名了。他真的不能再继续拖累家里了。

  只是读书这么多年,一旦不考了,李爹还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要如何养活自己以及女儿。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反问自己这个问题,却没有答案。这么些年,他除了会读书,什么也不会。

  有时心绪低落时,也嘲讽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

  雁回刚刚的提议到是让他眼前一亮,突然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头豁然开朗。

  是了,他读了这么多的的圣贤书,怎么会无用?!

  他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知道赚钱养家。

  也是他这个当爹的无能,才会让他的女儿过早的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竟然还需要女儿给出谋划策。

  李爹的心绪复杂,百般滋味在心头,但总的来说,心情大好,眉间的愁绪又去了一丝。

  李奶奶端完了红薯叶饼,又端上了汤。李雁回将炖得刚刚好的黄豆萝卜猪皮小鱼干盛出交给李奶奶后,又快速的把锅刷出来,放入荤油,待油热后,将刚才洗好切好的红薯叶入了锅,又放了些虾米、辣椒和大酱提味。

  这是一道快手菜,红薯叶都是淖熟的,只需要在锅里快速翻炒几下即可。

  否则,李雁回也不会把这道菜放到最后一个做。

  在李奶奶摆放好碗筷之后,李雁回的这最后一道菜也好了,一端上桌,就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

  ”这大冬天的还能吃到绿菜,可真是新鲜……“,李奶奶看着那盘子红薯叶啧啧称奇。

  ”奶,你吃!“,李雁回给李奶奶夹了一筷子,”这是小叔在花盆里栽的,长得可好呢,等我们吃完了再去摘……“

  在大口大口吃红薯叶饼的小叔不停的点头,”那东西长得快,吃完再去摘。“

  李奶奶倒是没想到这红薯叶竟然是小儿子种的,看样子,长得还挺好,”真不错,来年多种点……“,李奶奶笑眯眯的说。

  她是知道小儿子喜欢伺弄庄稼,在屋子里弄了几盆红薯种,可没想到找的这么好。

  这红薯叶又还吃长得还快,若是明年能多种点,得省多少买菜钱啊。

  李奶奶在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

  李雁回吐了吐舌头,李奶奶的想法和她一样,可怜的小叔明年就要辛苦了。

  不过,小叔完全不觉得这是辛苦。

  只要日后能天天吃到雁回做的红薯叶菜,哪怕让他种上一屋子都没问题。简直是太好吃了,汤很好、饼好吃、猪皮也软糯、红薯叶更是香滑无比。

  也不知道以后会是哪家臭小子,那么有福气,会娶走雁回侄女……

  李家小叔默默又给自己拿了一个饼子。

  小姑李灵芝更是忙得连说话的空都没有,筷子稳、准、狠的一夹一个准,专挑肉皮吃,把个好好一盘黄豆萝卜小鱼干翻得七零八落,把李奶奶气得直运气,似是下一秒就要抄起鞋底了,小姑李灵芝才悻悻地收了筷子。

  可李雁回的好胃口已经被小姑全给搅了,她默默的啃饼喝汤,再吃点炒红薯叶,黄豆萝卜小鱼干那道菜却是没有再动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校人骗子产出自百度君……

第23章 再去县上

  接下来的日子,李爹很规律的三天进一次考棚,并请隔壁的谢越彦帮着弄了一些例年的考卷。谢越彦似乎是对李爹的这个所谓的“模拟考”非常的感兴趣,还特意去东屋参观了一下,闻听是李雁回的主意后,眼波闪了闪,然后有意无意的总把话题引向李雁回。

  李爹自感进步明显,对未来充满信心,心情也是份外的好,想到这一切都是女儿的功劳,不禁打开话匣子把李雁回夸了又夸……什么忙里忙外的给他做好吃补身体、什么亲手给家人每人做了一方素帕、什么聪慧灵巧读书一点就透……总之,把李雁回夸了个天上有、地上无,语气中充满了一个父亲对自己有一个好女儿的无限骄傲和自豪。

  李雁回可不知道李爹在无意间就已经把她卖得差不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科举之家有考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